1、儿童泌尿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完整的泌尿系感染的诊断 ? 病程诊断:急性尿路感染(病程在 6个月以内),慢性尿路感染(病程在 6个月以上,病情迁延者)。 ? 定位诊断: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即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即膀胱炎和尿道炎。 ? 定性(病原学诊断):特异性感染指由真菌、病毒、结核、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寄生虫等所致的感染;非特异性感染指由一般细菌所引起的尿路感染。 完整的泌尿系感染的诊断 ? 有无复杂因素:伴有泌尿系解剖和功能异常者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反之为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 发病情况:根据尿路感染的发病情况分为初发性和再发性尿路感染。 ? 症状诊断:发病有症状者称症状性尿路感
2、染,多见于医院就诊的患儿;无自觉症状仅在尿筛查时发现,称无症状性尿路感染 泌尿道感染诊断标准 (症状性菌尿) ? 有尿道感染症状 ? 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 5菌落数ml 泌尿道感染诊断标准 (无症状性菌尿) 临床无任何症状,并符合下列指标之一者: ? 连续两次清洁中段尿培养,两次菌落数 10万ML,且为同一菌株 ? 一次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数 105mI,尿沉渣白细胞数10个HP ? 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尿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其它(补充) ? 对于女童一次清洁中断尿培养菌落计数大于105ml基本可以诊断,如3次阳性结果,那么感染的可能性大于95,如果菌落计数在104 一105ml之间,则结合临
3、床症状,需重复培养,低于105考虑污染; ? 男童清洁中断尿标本培养菌落计数大于 104提示泌尿系感染; 其它(补充) ? 无论性别,经导尿获得的尿标本菌落计数达到104ml均考虑感染,介于10 3104ml时应予复查。 ? 对于膀胱穿刺尿的培养结果只要发现革兰氏阴性细菌即可诊断。 ? 对于阳性球菌菌落计数103ml方考虑感染存在。 泌尿道感染的抗菌治疗 ? 急性泌尿道感染的抗菌治疗 ? 慢性泌尿道感染的抗菌治疗 ? 复发的泌尿道感染的治疗 ? 再发的泌尿道感染的治疗 ? 无症状性菌尿的治疗 ? 长期低剂量抗生素预防泌尿系感染 急性泌尿道感染的抗菌治疗 ? 若患儿年龄23个月,不能耐受足量口服
4、摄入,有全身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 或上尿道感染、应住院采用广谱抗生素静脉给药 ? 抗生素可联合应用氨基糖苷类加氨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或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 静脉给药常持续4872小时,直到体温正常和临床稳定,此时可改为对致病菌敏感的口服抗生素治疗。 争议 ? 然而一个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在发热性泌尿系感染婴幼儿静脉抗生素治疗可能是不必要的,在此研究中,Hoberman等 治疗306例年龄在1个月2岁的发热性泌尿系感染者, 比较了口服头孢克肟14天第一天用16mg(kgd),然后8mg(kgd)与静脉给予头孢氨噻3天后,口服头孢克肟8mg(kgd)11天的有效性,所有病人24小时内尿培养无
5、菌,两组平均退热时间、症状性再感染或 6个月时肾瘢痕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 关于疗程问题 ? 对于抗生素的疗程存在争议。单一抗生素 3天的短程治疗是目前成年女性下泌尿道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早期的一个系统评价发现, 7天以上抗生素治疗的疗效优于短程抗生素治疗,但最近的一个系统评价显示 24天口服抗生素与口服7 14天一样能根除儿童下泌尿道感染。 ? 有学者认为儿童在没有更准确的方法区分上、下泌尿道感染前,临床医生仍应选择 714天的治疗方案治疗泌尿系感染。 慢性泌尿道感染的抗菌治疗 ? 选用的抗菌药物与急性泌尿道感染相似,常需两类药物联合应用,疗程可适当延长,通常治疗24周。若无效,可选用敏感药物
6、分24组轮换应用,每组药用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停药35天,共24个月。 慢性泌尿道感染的抗菌治疗 ? 如上述长程抗菌治疗仍无效或常复发者可采用低剂量(常规剂量的1312)长期抑菌治疗。常用SMZco、呋喃坦啶、头孢立新、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等任何一种药物1次剂量,于每晚排尿后睡前服用,可长期服用至612个月,多可防止再发,尤其对重新感染引起再发的慢性肾盂肾炎更为有效。 复发的泌尿道感染的治疗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除大肠杆菌外,变形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多数学者建议,抗菌治疗应按药敏选用敏感的杀菌性抗菌药物,在允许范围内,剂量要大,疗程要长,至少6周以上,大多数能治愈。如菌尿持续存在或两次6
7、周以上治疗仍频繁复发,则选用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以每晚睡前1次顿服为宜, 剂量为常规治疗量的1312,药物可选用SMZco、阿莫西林、头孢氨苄或呋喃坦啶等,或两种交替使用,以防产生耐药菌株。如病人能耐受,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应持续1年或更长时间。 再发的泌尿道感染的治疗 ? 再发即再感染,是指上次感染已治愈,本次是由不同细菌或菌株再次引发的尿路感染。 再发的泌尿道感染的治疗 ? 再感染的病人,应首先采用1014天的常规治疗,如症状和菌尿消失,继之以小剂量抗生素预防重新感染。可供选择的药物有SMZco、呋喃坦啶、阿莫西林或头孢氨苄等,剂量为常规治疗量的15。如1014天的常规治疗无效,应延长疗程至
8、6周,有效者继续以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无效者或当时有效但随后再感染频发,宜选用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 方法同上。 ? 对于再感染的患儿,无论采用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或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 疗程至少1年以上,如确诊有尿路畸形,则需用至畸形被矫正或膀胱输尿管反流自行中止后1年为止。 无症状性菌尿的治疗 ? 无症状性菌尿大多不需治疗,因为抗菌治疗并不能降低再感染的发生率,但应随访。 ? 但如果患儿合并有尿路梗阻、膀胱一输尿管反流等尿路畸形,或继往感染留下肾内陈旧性瘢痕,则应给予积极治疗。否则,菌尿并畸形可促进旧瘢痕的发展和新瘢痕的形成,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肾性高血压形成,直至终末期肾衰竭。 无症状性菌尿的治疗 ? 无症状性菌尿的治疗,先采用l014天常规疗法,菌尿转阴后,给予小剂量长期预防, 药物选择、剂量和疗程与再感染病人的预防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