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doc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2564060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 1 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1、发展历程(1)远古时期:采集为主生产方式:远古时期,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生活方式:他们用火取暖、烧烤食物。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2)大约 1 万年前:原始农业产生产生及发展:大约 1 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分布:从世界范围看,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东亚的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中

2、美洲则是玉米、甘薯等的原产地。(3)距今约 9 0006 000 年前:原始畜牧业发展畜牧是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耕和定居生活的出现而产生的。距今约 9 000 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距今约 7 000 年前,中国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距今约 6 000 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2、影响(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2)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随着

3、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3)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很早就认识到天文知识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几乎在所有早期文明古国中,天文历法都获得了较快发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1、概况: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为了减少旱涝对农业的影响,修建水利工程成为地区发展的大事。2、表现(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该农业区

4、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在古巴比伦王国,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 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历史选择性必修 1经济与社会生活- 1 -古埃及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为发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2)中国: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铁犁牛耕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往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秦以后,统治者为了维护

5、统治,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秦国修建的都江堰、西汉修建的龙首渠等,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3)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希腊:古希腊人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在地力较差、不适于种粮食作物的地方建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把产品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在古希腊,只有城邦公民才能拥有土地,农业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古罗马:古罗马也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古罗马在很长时期内实行土地国有,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4)美洲: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

6、公有土地,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三、生产关系的变化1、社会分工的变化: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2、私有制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利用自己对公共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便利,把一些集体财物据为己有,变成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3、阶级与国家的产生(1)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人们往往不再杀死战争中的俘虏,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这样,在氏族社会中,就有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2)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

7、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有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l 影响小农经济产生及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鼓励发展 生产;统治者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 产积极性提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不利因素: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 十分薄弱;由于自耕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古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历史选

8、择性必修 1经济与社会生活- 2 -第 2 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一、美洲物种的外传1、概况: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2、粮食作物(1)在欧洲的传播玉米和马铃薯传入欧洲后,最初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从 16 世纪中叶起,玉米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到 17 世纪,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16 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2)在中国的传播明朝时期,玉米通过多种途

9、径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玉米传入中国后,先是在丘陵山地种植,后来逐渐扩展到平原地区。清代前期,玉米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玉米得到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玉米的种植已遍布全国。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3、蔬菜作物(1)番茄美洲的番茄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最初也是作为观赏植物,18 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18 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明朝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2)辣椒15 纪末传入西班牙。16 世纪,辣椒传到英

10、国等欧洲国家。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l 1492 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是世纪性大规模航海的开始,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引发各种生态上的巨大转变。这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越种族的一件重要事件。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1、概况:美洲作物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2、农作物的传播(1)小麦: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

11、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用面粉做成的食物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小麦产业也随之兴盛。(2)水稻: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 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历史选择性必修 1经济与社会生活- 3 -3、畜禽类的传播(1)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鸡、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2)影响:这些欧洲禽畜在美洲繁衍生息,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1)对非洲:玉米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2)对中国:玉米、甘薯丰富了粮食种类。(3)对欧洲:马铃薯提高了欧

12、洲人的抗饥荒能力。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1)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2)玉米、马铃薯、甘薯除了供人类食用以外,也用作饲料,促进了畜牲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3、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1)对北美:水稻大量用于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2)对中国:玉米等外来作物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粮食除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外,还投入市场出售。4、对当地环境也会产生一定影响(1)对美洲:食草的马、牛、羊等动物来到美洲,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承载能力;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原始森林被滥伐,美洲地表植

13、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2)对中国:明清时期引进推广玉米、甘薯等,使得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但是,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了水土流失。第 3 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概况(1)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0 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2)实现: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生产量大幅度增长,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2、表现(1)机械化前提:20 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

14、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主要机械: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各国特征: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历史意义: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2)育种技术1930 年,美国培育出玉米新品种。1941 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20 世纪 60 年代,菲律宾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中国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历史选择性必修 1经济与社会生活- 4 -影响: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3)养

15、殖、畜牧业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粮食储备技术(1)在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粮仓的储备技术逐渐改进。(2)20 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中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21 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2、食品保藏技术(1)古代:人们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

16、利用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2)现代自 20 世纪 20 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2010 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该产业的发展。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1、粮食安全(1)原因: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2)成就世界:各国政府都把解决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1945 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

17、领导下,用不足世界 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 22%的人口。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在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2、食品安全(1)原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等。(2)措施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中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200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中国政府还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督、最严厉的惩

18、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历史选择性必修 1经济与社会生活- 5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 4 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一、农业工具的变化1、耕作工具: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1)石器: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2)青铜农具从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看,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距今 5 000 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3)铁制农具冶铁技术:公元前 15前 14 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来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铁制农

19、具:随着熔炉的进步,铁器大量出现。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2、灌溉工具(1)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2)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3)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进行革新;唐朝出现了筒车。3、畜牧业工具: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1、纺织工具(1)约 3 万年前,中国的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2)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使用陶纺轮。(3)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了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人们能够使用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4)元朝以后

20、,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5)古代西方也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2、制陶工具(1)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2)中国南朝时,为了防止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3)唐宋时期,为了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支钉。3、冶炼工具(1)锻打工具:用来熔化金属原料的土炉、对金属原料进行打击的锤、磨平金属的锉等。(2)铸造工具:把金属熔化成液体的坩埚、使液态金属成型的范等。三、劳作方式的发展1、农业家庭式劳作(1)原因: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2)概况: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

21、模式。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2、农业庄园式劳作(1)特点: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生产力低下。历史选择性必修 1经济与社会生活- 6 -(2)概况:罗马共和国晚期,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3、手工业劳作方式(1)生产模式: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以及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2)特点: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l 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变化时间 工具变化 主要表现原始社会

22、 由打制工具向磨制工具转变 石刀、石斧、石镰、石耜、石铲等奴隶社会(商周时期) 出现青铜农具,但数量有限 木制的耒耜、石锄、石犁是主要工具春秋战国以后 铁制农具广泛使用 铁犁、曲辕犁等第 5 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1、西方工厂制度的形成(1)条件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18 世纪 60 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大批产业工人被聚集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2)形成倒班制:为保证机器昼夜运行,工人实行倒班制。管理: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多种方式强化工人的纪

23、律意识。生产流水线: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以保证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3)影响带来了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2.中国的工厂制度(1)出现:19 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2)发展:后来,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也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1、城市化的发展(1)伦敦、巴黎等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但城市规划建设

24、滞后,工人生活环境相当恶劣。(2)20 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发展工业革命对煤等矿石的需求刺激了运河的开凿。铁路运输以其速度快、成本低而受人青睐,迅速发展。(2)影响: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历史选择性必修 1经济与社会生活- 7 -3、乡村改变(1)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2)大量人口从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开阔了眼界。4、生活节奏加快(1)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以后,人们必须守时,准

25、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2)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5、初等教育的推广(1)原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表现:1802 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工厂法后,西方国家不断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并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自 20 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以来,中国出现了大量小学堂和中学堂,这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6、工人生活环境改善(1)原因: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2)斗争:19 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

26、云涌,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改善:经过一系列斗争,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最长工时受到限制,最低工资得到一定保障。l 全面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1)积极影响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社会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城乡关系: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加快。思想: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世界市场: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消极影响阶级矛

27、盾:无产阶级遭到日益沉重的剥削和压迫。东西方关系: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东方从属于西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的出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第 6 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新科技革命的兴起(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概况: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技术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这些尖端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3)意义:尖端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历史选择性必修 1经济与社

28、会生活- 8 -2、主要表现(1)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1946 年,美国军方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网络技术:1969 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后来,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互联网,并于 20 世纪 90 年代实现商业化,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公共网络。此后,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2)人工智能技术含义: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内容: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大量内容。影响: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代表,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大量

29、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3)航天技术成就:1957 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影响:航天技术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4)海洋技术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997 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 6 000 米处进行科学试验,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2012 年,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

30、域进行试潜,成功突破 7 000 米深度,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5)新材料技术原因:新材料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表现: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1、人类劳作方式出现巨大变革(1)原因: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2)特点:依靠技术革新实现利润增长。(3)结果: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2、人类文化生活出现了新的模式(1)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

31、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轻松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2)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3)全媒体不断发展,能够最大程度汇集各种渠道的信息,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3、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地球成为“地球村”,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进而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2)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历史选择性必修 1经济与社会生活- 9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 7 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

32、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2、发展(1)古代中国商朝: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秦汉: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从隋唐到两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元、明、清时期:随着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2)古代世界古埃及: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国王经常派商队到国外去从事贸易活动。古希腊:各城邦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

33、古罗马:征服地中海周围的地区后,商贸逐渐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拜占庭帝国: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3)丝绸之路概念: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贸易通道。陆上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再把欧洲和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中国出口商品,除丝绸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朝

34、贡贸易:朝贡贸易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明清时期,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贡品种类等均有严格规定。公行贸易: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1757 年,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3、作用(1)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2)对中国: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和琉璃等。(3)对世界:中国的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丰富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1、货币诞生(1)背景:早期商业交换的形式是以物易物。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

35、,人们开始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2)诞生: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公元前 11 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历史选择性必修 1经济与社会生活- 10 -公元前 8前 7 世纪,小亚细亚出现了金属铸币。(3)意义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并成为财富的象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2、信贷(1)古代世界公元前 22前 21 世纪,两河流域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公元前 16前 11 世纪,古埃及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必须有证人,还要履行担保等程序,受到法律保护。公元前 4 世纪,古希腊专

36、门从事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的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出现了汇票的雏形。(2)古代中国中国古代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唐朝的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宋代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明朝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清朝,资本性借贷也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3、契约(1)古代世界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契约在古埃及广泛使用。公元前 2600 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们已经使用契约。古巴比伦时期,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2)古代中国商周时期产生了契约。汉朝以后,凡是涉及买卖

37、、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都要订立契约。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l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况表时间 概况商周 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使用,出现青铜材质货币春秋战国楚国地区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燕地区使用刀币和三晋两周地区使用环钱、秦国地区使用圆形方孔钱秦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半两钱,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汉 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唐 主要使用开元通宝,钱帛并行宋 以铜钱为主,出现铁钱和纸币元 纸币成为基本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有主要的地位,白银的流通量占有相当比例明大力推行纸币大明宝钞,后来改为钱钞兼用,嘉靖后,白银成

38、为法定货币(以称量货币非铸币存在)清 大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元历史选择性必修 1经济与社会生活- 11 -l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规律: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二、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四、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五、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六、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第 8 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一、世界市场的形成1、初步形成:新航路开辟后(1)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2)1718 世纪: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欧洲的商人和殖民

39、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基本形成:工业革命后(1)原料市场: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产品大量增加,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工厂所需的原材料也需从世界各地获取。(2)交通: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3)途径: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3、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大量的财富。(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 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

40、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的殖民扩张。2、贸易中心转移(1)欧洲贸易中心: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2)亚洲贸易中心1617 世纪,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或定居点,在东亚海域展开商业竞争,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葡萄牙殖民者经营从印度经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3、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1)在欧洲变化:开始出现

41、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银行、百货公司、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等。影响: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2)在中国: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1865 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1897 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19 世纪 70 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1900 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之后,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历史选择性必修 1经济与社会生活- 12 -(3)商品种

42、类增加新商品涌入欧洲: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来自东方的产品香料更是大量涌入欧洲等地,由高级奢侈品变为大众化商品。奴隶贸易:新航路开辟后,奴隶也成为贸易商品。16 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支配了早期的奴隶贸易。鸦片贸易:18 世纪后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后来,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商人也开始向中国贩运鸦片。(4)贸易格局变化19 世纪中期,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第 9 课 20 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一、世

43、界经济的发展1、一战后的世界经济(1)背景:20 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社会主义国家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策:1922 年苏联成立,并继续实施新经济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此后,斯大林逐渐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这使得苏联工业总产值于 1937 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3)资本主义国家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经济大危机。措施: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

44、德国、意大利、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2、二战后世界经济(1)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恢复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部门的生产效率。问题: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并且波及范围更大。(2)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发展进程中,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等问题突出,随后的改革陷入困境,1989 年,东

45、欧剧变;1991 年,苏联解体。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此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飞速发展。2010 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历史选择性必修 1经济与社会生活- 13 -(3)新独立的国家: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20 世纪 60 年代与 70 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4)21 世纪中国的挑战与对策背景:21 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对策: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1、国际贸易的发展(1)背景从 19 世纪 70 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国际贸易总量因此增速放缓,落后于生产的增长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其他资料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doc)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