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应进莲.doc

上传人(卖家):曈夏伊伊 文档编号:2578148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逍遥游》应进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逍遥游》应进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逍遥游》应进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逍遥游》应进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逍遥游》应进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逍遥游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也是庄子的代表作,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的人生观“无待”之境,这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庄子的散文,主要表现手法是寓言。逍遥游大量地运用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在生动的想象中。因此学习本文应以此为突破口。同时,本文中比喻之奇特,联想之丰富,意象之变幻,文字之跳跃,这也是学习的一个重点。 阅读逍遥游时,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所以课前安排预习,让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读通课文。并让学习小组有选择地制作课件,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具备初步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学习文言文时,多数学生懂得借助工具书

2、去疏通文字。但总的来说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及对古代文化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2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3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2问答法。对文中较容易的问题,采用问答法,简捷明快。3讨论法。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对“逍遥游”的理解),必须广泛地讨论。五、教学重点1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2、庄子思想、艺术手法对后世的影响。六、教学难点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2、鉴赏本文想象

3、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七、教学用时:两课时八、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 导语设计庄子临死前,他的心情很平静。弟子们想厚葬老师,庄子倒觉得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勘破生死关。于是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列御寇)“诗仙”李白上李邕诗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使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诗人在自由的心态中获得了满足,明显地烙上了战国

4、时期一派名家庄子的印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庄子的一篇奇文逍遥游。(二)检查预习情况。1.、通假现象(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三飡而反(飡通“餐”,反通“返”)(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 (4)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 (6)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2、虚词、实词怒而飞(怒:奋发) 志怪者也(志:记载)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则风斯在下矣(斯:则,就) 莫之夭阏者(夭阏:阻塞)之九万里(之:到去) 之二虫(之:这)众人匹之(匹:相比) 彼且奚适(奚:哪里)是鸟也(是:这) 抟扶摇

5、(抟:环旋着往上飞)置杯焉则胶(置:安放;胶:粘着地) 而后乃今陪风(陪:凭)而后乃今将图南(图:计划,打算) 适百里(适:往)/P以久特闻(特:独) 穷发之北(发:毛,指草木)恶乎待哉(恶:何;待:凭借)3、词类活用(1)水击三千里(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2)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南飞)(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4、文言句式(1)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2)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3)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 (4)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6)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7)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5、古

6、今异义词果然:古义:充实之状,文中为食饱之状;今义: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6、固定句式(1)奚以为?(表示反问,译为“哪里用得着呢?”)(2)其?其?(表示选择,译为“是呢?还是呢?”)8、文化常识(关于纪日法)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为既望。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三)理解文章内容。1、小组讨论:文中写了几次“笑”?各笑什么? 2、学生找出并回答。明确:写了三次“笑”: 蜩与学鸠笑之、斥鴳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3、理解三“笑”中的“之”各指代什么。明确:前两个“之”所指对象,都是鲲鹏。第三个“之”所指的对象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4、朗读第四、六、七自然段,思考并讨论。(1)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2)蜩与学鸠笑鲲鹏,作者赞成还是反对呢?为什么?(3)斥鴳为什么笑鲲鹏呢?作者对斥鴳的“笑”是什么态度?(4)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呢?作者对宋荣子的态度又怎样?5、老师小结:蜩与学鸠嘲笑鲲鹏是因为它们不理解鲲鹏的远大志向。对蜩与学鸠、斥鴳、宋荣子作者都持否定态度,对被“笑”的一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也都作了否定,并且对文中提及的野马、尘埃、芥、大舟、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列子等事物或者人物也都作了否定。这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如

8、果我们借用本文中的一个形象的词语,可以说是:笑!本文可以说是:庄子“笑”万物!6、问:庄子为什么要“笑”万物呢?明确:因为它(他)们都“有所待”,都没有做到“逍遥游”。7、问:哪种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为什么?明确:“至人、神人、圣人”,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四)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色1、学生展示课件(课前准备:提示学生从选材、修辞等方面分析,以免学生无从下手)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看法并汇报成果。3、师生共同归纳文章的艺术特色。(1)看奇特的描写文中的描写奇妙莫测,运用了生动的寓言故事。如“大鹏徙南冥”的寓言,对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夸张描写,创造出了一种

9、雄奇深邃的境界,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象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象了。(2)探大胆的想象文中的想象不仅体现在具体形象的描写上,更主要的表现在整个文章的构思上,那“其翼若垂天之云”,其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鸟的雄伟。(3)析隐蔽的情感庄子看透了人间的沉浊肮脏,沉溺于纯洁无瑕的幻想王国中,否定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世人,醉心于动物、植物与神仙的世界里。(五)总结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文章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难怪鲁迅先生会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10、。那怎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逍遥?庄子的“逍遥”其内涵指的又是什么?这种思想对后世又有什么影响?下一节课我们再来探讨。出这种颜色的呢?鹏鸟从九万里的高空往下看,所见到的情景,也不过像人们在地面上看天空这样罢了。思想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用“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同时意境广大,胜人一筹。例句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解析之:第一第二个是助词,前者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使其短语化,第二个表修饰关系,相当于“的”,第三个代词,它(坳堂之上的水)。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11、翻译再说水积的不深,那么它负载大舟就没有力量。到一杯水在堂屋的低洼的地方,那么只能用一根小草作为浮在它上面的船,放一只杯子在它上面,就会被粘住而不能浮动了,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思想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为下文提出“小大之辨”作铺垫。例句3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解析汤:商汤王。子姓,名履,商朝开国之君。棘:人名。一作“革”(ji),列子.汤问作夏革,相传是商汤的大夫,也是当

12、时的贤士。焉:两个均为兼词,于之(在那里)。羊角:旋风的俗称,因旋风盘旋而上犹如羊角,故名。绝:超越。翻译汤和棘问答时就说到这类事。极荒远的不生草木的北方,有一个大海,是天然形成的大海。那里有一种鱼,它宽广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有一种鸟在那里,它的名字叫鹏,背像泰山,翅膀向天边的云,乘着扶摇羊角之类的旋风而盘旋升到九万里的高空,超越云雾,背负青天,然后打算向南飞,将要飞到南海去。作用第一自然段对大鹏鸟的描述是出自齐谐,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人们会怀疑它的真实性,故而,作者引“汤之问棘”来加以证实;再者,前后两处描写详略不同,描写也有异:对于鹏鸟之背,前者为“不知其几千里

13、也”,后者为“背若泰山”;对于“扶摇”,前者没有描述其形状,后者有“羊角”描其状。其实,这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重读者对“大小之辨”的理解,与开头部分呼应和印证。例句4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解词奚适:即“适奚”,到哪里,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翻译我腾跃着飞起来,不超过几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这也是飞翔的最高境界啊。而它将要到哪里去呢?作用庄子用拟人的手法,寥寥数语,将斥鴳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一方面说明小鸟局限于自己促狭的活动天地;另一方面也说明,它们和大鹏鸟一样,也是自得其乐舒性逍遥的。作者用寓言故事,

14、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虚构出了神奇莫测叹为观止的故事,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令人瞠目结舌的艺术形象。例句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如此也。解词效:胜任。比:合,联合。而:读为“能”,才能,能力。征:信,取信,使信任。此:代斥晏。翻译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品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使一国之君满意,能力能使一国之人信任的人,他们自己看自己洋洋自得沾沾自喜,也就想斥晏一样所见甚小啊。作用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

15、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同时也为下文“逍遥”的提出作铺垫。例句6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解词乘:顺应,遵循。正:本所应有,指万物自然之性。六气:阴阳风雨晦明。辨:通“变”,变化。恶(w):何,什么.至人:修养达到顶点的人.神人:修养达到神化的人.翻译然而顺应天地万物之性,来驾驭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而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的,他还依赖什么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至人没有自我,忘掉了一切,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神人无所为,无意于求功,圣人无意于求功名.作用作者从自然界的“小知不极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进而说明“小大之辨”,但本质相同,即万物皆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遥。接着,作者从自然界转而写现实社会,现实中的人有高出众人之上的,但仍是有所待,还不是真正的“逍遥”。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八)结束语庄子思想和文风对后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正如 郭沫若所说:“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庄子与鲁迅)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各科综合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逍遥游》应进莲.doc)为本站会员(曈夏伊伊)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