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管理标准体系.2第一章 概念及基本要求.3标准 standar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4管理标准administrative standard对标准化领域内的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5企业的管理事项主要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管理活动所涉及的营销、开发与创新、采购、生产、质量管理、设备与基础设施、包装搬运储存、测量检验试验、安装交付、各项服务提供、能源、资源、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信息以及标准化管理等与技术标准相关联并为技术
2、标准的实现提供支持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6管理标准体系administrative standard system企业标准体系中的管理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企业管理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标准体系的子体系,是保证技术标准体系实施运作的重要支撑。.7企业标准体系组成形式.8管理标准体系的构成.9泰勒 标准化管理的创始人之一1911年发表科学管理原理,首创标准操作法。1.动作研究劳动方法标准化;2.时间研究工时的科学利用;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按标准操作,对工人进行科学训练;5.明确划分职能,使管理工作进一步专业化。.10南宋的两个“管理标准”陕西省略
3、阳县灵崖寺碑文:仪制令 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 淳熙辛丑邑令王立石.11福建省松溪县碑文: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 开禧元年四月望日承担立碑事务人的职务和姓名:保正范安立碑的地址:松溪县归伏里十三都地名帮县适用范围:东段马大仙殿五里、西段马步岭后五里建立本碑的官吏爵位、职务、姓名:功勋郎县尉林高立.12一、管理标准的作用和意义1企业管理标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2管理标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3依法治理企业的需要;4为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提供方便;5有利于与国际接轨。.13二、管理标准的属性1、自然属性 表现在标准中所作的规定:
4、应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应符合人-机体系运转规律的要求;应符合生产力合理布局、生产力诸要素合理组合以及建立生产过程正常秩序的要求。.142、社会属性 表现在标准中所作的规定:应符合国家的基本制度、政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正确处理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有利于调动广大员工的劳动积极性。.151、系统性的差异 1+122 2、可操作性和考核性的差异三、管理标准与管理制度的差异(P108).16四、管理标准与程序文件的关系1、管理标准与程序文件是两种相同性质的文件。2、管理标准与程序文件在结构及内容上基本一致。 .17五、管理标准的编写要求1、管理标准
5、体系的编制原则:a) 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要求。(符合性)b) 应能保证技术标准体系实施。(目的性)c) 标准之间应相互协调一致。 (内部协调性)d) 与企业的其他管理体系相互协调一致。 (外部协调性) e) 应定期复审,并确定其有效。(时效性)f) 因评价或确认需要,构成管理标准体系的标准可为评价或确认提供所需要的文件,并组合成新的体系文件。(发展性).182、管理标准体系的基本要求a) 管理标准体系应在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框架下制定,管理标准体系表应符合GB/T13017; b) 管理标准体系应贯彻国家、行业的管理基础标准; c) 企业应充分吸收和运
6、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结合实际,将其应用在管理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中。 .193、管理标准的格式管理标准格式可参照GB/T1.1的规定。管理标准的内容及顺序,可以是:封面、目次、前言、名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职责、管理内容与方法、报告和记录、附录、修改控制页。在一个企业内管理标准的格式应统一。 .20a) 标准名称应简明,确切反映管理活动主题,标准名称除采用“管理标准”以外,也可采用管理活动的主题与“程序”、“控制”、“办法”、“方法”、“制度”、“规范”等词汇组合。4、管理标准的编写一般要求.21b) 职责明确由那些部门实施此项管理活动,他们的职责、权限。当管理活动涉及几个部门时
7、,应规定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及相互关系,并明确该项标准贯彻、实施、检查、考核的部门及方法。.22c) 管理内容与方法详细规定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和应达到的要求,采取的措施和方法。逐步列出进行此项活动的详细步骤,明确输入、转换的各环节和输出内容,包括:物资、人员、信息和环境等应具备的条件,与其他活动接口处的协调。.23明确每个过程中各项工作:由谁干(who);干什么(what);何时干(when);何地干(where);怎么干(how);干到什么程度及应达到的要求;如何进行控制;可能的例外、特殊情况;必要时可辅以程序或流程图。.24内容复杂的管理标准,当条的层次太多时,可根据管理活动特点或类别
8、,分别列出若干章,分别叙述。管理要求尽可能量化,不能量化的要求应当用可以比较的量化特性表达。管理标准的封面、前言、报告和记录、附录等企业根据实际自定。但企业内应统一。.254管理标准的编号企业管理标准应使用统一的编号方法,并应与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编号相区别。例:Q/YD G 01 0012007 年代号 顺序号 子体系代码 管理标准体系代号 企业代号.26第二章 管理标准体系的构成.27层次结构图.28标准明细表.29标准统计表(汇总表).30一、管理基础标准(一)管理基础标准包括:术语、代号、符号;标准化工作导则、指南和编写规则;图形符号;量和单位;数理统计;网络计划技术;价值工程;可靠性工
9、程等;计算机软件工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服务标准化指南;工业工程等。.31(二)文件格式标准企业的大量文件,报表、记录、台帐等是企业信息传递媒介。对企业文件的名称、代号、格式、内容、记录方法、书写要求、计量单位、传递路线和管理职责做出统一规定,是企业文件格式标准化的重要内容。.32二、经营综合管理标准本节包括5个方面内容:方针目标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合同管理财务成本定额管理人力资源管理.33(一)企业方针目标管理1企业方针目标是整个企业为之奋斗的宗旨和方向。2每个企业都应有方针目标。3企业方针目标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4企业各体系的方针目标应与总方针目标一致。5企业标准体系为实现总方针目标服务
10、。6方针应定期进行评审,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7目标应是可测量的。.34标准化方针目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35(二)市场营销管理1市场营销在企业生产、经营中重要作用了解顾客、市场的需求信息。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方针目标。为企业产品结构、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提供决策。为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提供依据。.362市场营销管理的内容(1)市场调研产品需求信息。市场动态分析。技术发展信息。.37(2)可行性分析产品的总体方案;主要技术参数,如性能、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和主要成分等;适用的标准和法规;技术可行性分析;产品经济寿命期分析;企业生产能力分析;经济效果
11、分析,如产品成本预测、利润预测。.38(三)合同管理1合同管理标准一般要求:规范合同格式明确合同授权或委托的程序及权限。.392合同评审,在签定合同前评审与产品有关要求。分析顾客提出的产品要求,确保得到规定。了解需采用的标准及法规。逐项研究不熟悉的、特殊的要求。分析供货能力与交货期。提出存在的问题和需采取的措施。修改合同,应按程序进行评审。3.口头要求应形成文件,并得到确认。.40(四)财务、成本、定额管理1、财务管理(1)贯彻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2)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内容:编制企业财务计划,如:资金筹集、成本、利润,财务收支、销售收入等方面的计划。财产清查,摸清企业资产情况。建立内
12、部经济核算制,掌握投入产出比。财务检查,查明企业财务状况。财务分析,分析企业财务计划执行情况,提出措施和改进建议。 .412、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组织全厂人员增强成本意识;费用和消耗的日常核算;产品、半成品的管理与核算;信息的捕捉与反馈。.423、企业定额管理定额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一般包括: 物资消耗定额、物资储备定额、资金占用定额、劳动定额和工时定额。(1)定额管理的作用是组织生产和经济核算的基本依据。是挖潜提效,提高投入产出率有效手段。是降低消耗,节约资金,压缩成本的主要途径。是实施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43(2)企业定额管理是对各类消耗、占用或产出标准的研究、制定、修改和贯彻,研究
13、内在规律性和科学方法,以求不断改进和提高经济效益。.44(五)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招聘管理 人员培训管理 业绩考核管理 (1)对企业各类人员分类,并对各类人员所需的教育、培训、经历及技能提出要求。(2)对从事各类工作的人员进行评价,若其能力不能满足要求,应提供培训以满足要求。.45(3)制定培训计划,采取不同方式提供各方面所需培训。培训目标;培训所需的资源(教师、教材、时间、基地、经费);培训大纲和方法;识别所需的支持;评价培训效果及对组织的影响。(4)经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评价经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46(5)加强对全体人员的管理,体现全员参与:识别所需人员的能力。
14、创造条件,鼓励创新。确保有效的团队配合。让员工充分表达意见和建议。测量员工的满意度。调查员工离开组织的原因。 .47(6)员工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组织的方针目标、变化和发展。技术知识和技能,管理技能和工具。社交技能(了解市场、顾客需求和期望的知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内、外部标准,工作文件。 .48三、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标准(一)设计、开发管理产品的设计、开发包括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产品。1、设计、开发的内容(1)将产品要求转化为质量特性,并形成文件。(2)不同类型产品,有不同的设计、开发过程。(3)对每个阶段确定合适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方法。(4)规定每项活动的职责。(5)规定活动
15、接口、沟通方式。 .492、设计、开发的输入设计、开发输入内容:(1)产品有关的功能和性能。(2)强制性标准和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3)现行产品文件和资料的有关信息。(4)行业规则及惯例。 .503、设计、开发的输出(1)设计、开发输出是设计、开发过程的成果,为产品实现过程提供规范,应形成文件。(2)设计、开发输出包括:产品规范(产品标准)培训要求(工艺)方法采购要求验收准则 .514、设计、开发的评审(1)评审设计开发过程本身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2)确定设计不同阶段,设计评审的目标。(3)在设计开发计划中,明确评审阶段,达到的目标,参加人员及职责。 .525、设计、开发的验证(1)
16、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2)设计、开发验证的方法,包括:变换方法进行计算新设计与证实类似设计进行比较。进行试验和验证。对发放前的设计阶段文件进行评审。 .536、设计、开发确认(1)证实产品能够满足预期使用要求。(2)通常在产品交付或产品实施之前进行。(3)记录确认结果。 .547、设计、开发更改的控制(1)更改原因:顾客的要求或法律、法规要求,或企业自身需要。(2)更改过程包括:识别、确定更改的需要及可行性。将更改内容形成文件,并受控。必要的验证和确认。批准和记录。.55(二)企业创新管理创新管理是对企业技术进步新产品开发过程建立科学的工作程序、有计划、合理地利用技术资源,让新科研成果
17、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561、创新管理的要求:(1)密切结合生产需要,坚持为企业发 展服务。(2)科技先行,为发展生产开拓道路。(3)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相结合。(4)结合国情,合理利用自然资源。(5)应具有长远的预见性。.572、技术革新技术革新内容,包括:产品革新、设备和工具革新、工艺和操作方法革新、节约能源、原材料综合利用、环保和消除污染等。可分为重大革新项目和一般革新项目。 .58四、采购管理标准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材料,半成品采购活动所制定的标准。采购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制定采购计划、选择合格供方的准则和程序、订货方法、接受方法,采购产品验证等内容。.59(一)采购计划编制1明确计
18、划编制负责部门,工作程序,审批部门或人员。2采购计划编制原则,包括:采购物资的质量、数量、品种、规格等满足生产要求。有利于降低成本,降低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合理储备、加速周转、降低资金占用。 .60(二)选择合格供方(对供方的评价)1通过对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比较选择合格供方。2供方提供书面证明材料。3对质量体系,供货能力的评价。4供方的顾客满意程度,财务状况,服务能力。 .61(三)采购信息 采购文件(包括采购合同),应包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各类标准、规范、图样等)。对产品的验收要求。其他要求,如:价格、数量、交付等。 .62(四)采购产品的验证1采购产品的验证包括:检验、测量、
19、监视、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2采购产品验证方式有:由组织在本组织现场进行验证;由顾客在组织的现场进行验证;由组织在供方的现场进行验证;由顾客在供方的现场进行验证。.63五、生产管理标准生产管理是产品实现的主要环节,是将资源通过过程控制转化为产品的管理过程。(一)生产管理标准的一般内容包括:1生产计划编制(包括调度计划)。2工艺规程和工艺方案。3过程能力验证要求。4过程资源(人、财、物、技术、信息)配置。5生产现场(有序化、信息沟通和反馈)管理。 .64(二)生产策划1企业生产计划应规定:计划期(年、季、月)内产品生产的品种、质量、数量和进度指标。2编制生产计划的程序,包括:调查研究,收集信息。统
20、筹安排,综合平衡,确定生产计划指标。审定生产指标,确定生产计划。必要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备案。.65(三)工艺规程(工艺规范、作业指导书)1工艺规程的种类:(1)机电加工生产企业有:专用工艺规程、通用工艺规程和标准工艺规程。(2)流程性生产企业有:工艺流程、工艺配方、工艺参数或工艺质量标准。(3)服务性企业有:服务提供规范。 .662工艺规程编制内容(1)机电加工企业工艺规程一般内容,包括:作业内容,明确加工的零部件和工序。使用的材料,包括:质量、规格。使用的设备,设备及型号。使用的专用工艺装备。作业质量,技术标准及判定准则。检验方法。 .67(2)流程性企业工艺流程内容,包括:产品名称、
21、用途。主要原材料、名称、性质、标准。生产方法反应原理(反应方程式)。生产流程,主要工艺参数,流程图。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产品技术条件或产品标准。生产设备一栏表。.68(四)生产现场管理生产现场管理包括:确保良好的生产秩序和良好的生产环境。确定工序质量控制点。确定定置物品与操作人员结合状态,确保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提高效率。工艺器具的规范化管理。 .69六、质量管理标准 GB/T19001规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是管理标准的一种形式; 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戴明模式的应用; 重要关注点: 标志与可追溯管理 不合格控制 持续改进 纠正/预防.70七、设备和基础设施管理标准设
22、备与基础设施管理是指对设备和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基建、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到报废全过程的管理。.71(一)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标准的内容:设备的造型和评价。设备的使用。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设备的改造,更新与报废。日常管理。包括分类:登记、编号、事故处理。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资格要求。 .72(二)设备分类和验收1一般分为重点设备、主要设备和一般设备。2对采购或自制设备,使用前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要编号,建立设备档案。 .73(三)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1应制定设备使用、维护和保养的操作规程。2规定维护、保养项目、频次。3制定设备检修计划,规定检修周期、方式
23、,明确修检部门。4规定设备的防护要求。5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处理办法。6设备的报废程序、条件和处理方案。 .74八、测量、检验和试验管理标准本节包括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三个内容(一)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1企业应确定产品实现过程所需的测量以及相应的测量装置。2测量装置必须具有与测量要求相一致的测量能力。 .753为确保测量结果有效,必要时测量装置(设备)应做到:测量量值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基准或标准,按规定时间间隔定期或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基准时,企业应自行规定校准依据并形成文件,并合理规定校准依据并形成文件,并合理规定校准时间间隔。制定措施,防止发生可
24、能使校准失效调整。防止搬运、储存时损坏。记录校准结果,表明测量能力符合何种规定要求,并记录溯源情况。在校准有效期内使用,如发现偏离校准状态,应对此前测量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采取纠正措施,包括追回测量过的产品。 .76(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1为验证产品满足要求,应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2测量的对象,包括:采购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3应规定测量点、测量特性、应有的文件、要求的设备和工具、人员资格及验收准则。4测量结果要形成文件,如:检验和试验报告、材料放行通知,电子数据和证书等。5测量结果文件应有授权者的签名。6经测量,表明产品满足了各项要求时方可发付顾客。.77(三)过程的监视和测量1产品
25、质量是经过若干过程形成的,每个过程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质量,因此,需对过程进行测量。2过程测量包括产品实现全过程的测量。3对每个过程都应规定输入、输出、相关活动和资源,并要求过程的输出能满足预定的目标。.784过程输出的波动会影响到过程应达到要求,因此,通过过程测量控制这种波动,将使过程输出得到改善。5过程不同,测量方法也不同,一般可采用调查、评审、统计技术等方法。这些方法可能以程序、指导书、图表、规范等形式存在。6服务企业,产品体现在各个过程中,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也就体现为对服务提供各个过程的监视和测量。.79九、包装、搬运、储存管理标准 (一)包装管理标准以保证产品安全和质量为目的而制定
26、的管理标准。1包装管理标准的作用:保证产品质量防止有毒有害产品泄漏,破坏环境。减少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损坏。提高运输、储存效率。 .802包装管理的要求包装形式或容器(材料)的选择应符产品特性要求。包装材料选择,包括形式的确定应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外包装应有符合规定的标志。.81(二)产品搬运管理1采用科学合理搬运方式和方法便于操作提高搬运效率。2制定企业内使用的人机(或工具)联控管理办法。3对易燃、易爆、易腐和有害物品应规定特殊要求。4外部搬运应符合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等法规要求。5搬运物要标好标记、标签,并要清晰、牢固耐久,易于辨认。 .82(三)产品储存管理产品储存管理标准的内容与要
27、求1建立物资保管帐目,定期盘点查库,做到帐、物相符。2各类物资按相关要求堆放、隔离、搬运,防止损坏丢失。3有贮存期要求的物资,应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变质。4易燃、易爆、易腐、有害、放射性物品,按有关要求管理。5库房应设专人保管,物资出入库、发放、领取须有人批和签字。6须有追溯性物资,应有识别标志。 .83十、安装、交付管理标准安装管理标准的内容:1编制安装作业指导书。2安装合格确认程序和现场安装测试办法。3安装调试提供配件和专用工具等。4提供使用说明书。5提供技术服务,包括:建立技术服务网点,接受技术咨询,开办技术培训。 .84产品的安装、交付 安装前的指导(包括厂房、基础设施设计) 运输、搬运
28、 安装 交付、验收技术服务 产品使用说明书 培训、指导 维护、保养 维修.85十一、服务管理标准(一)基本概念1服务:为满足顾客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接触的活动和共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2服务特性:服务结果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 .86服务特性有:非物质性,不能被消费者直接触摸感觉。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不可储存性。不确定性,服务要素变化大。3服务提供特性:服务提供过程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87(二)服务管理标准1服务管理标准有服务质量标准(服务规范)和服务提供标准(服务提供规范)。2服务质量标准基本内容:为满足各种层次,各种类型顾客的需要,制定出能满足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
29、时间性、舒适性和文明性的定性和定量的服务质量标准。3服务提供规范的内容:规定提供服务的方法和手段,将服务要求的满足具体化、操作化,使服务要求得以实施,是服务质量控制的依据。.88 (三)售后服务管理1售后服务指产品售后向用户提供的安装、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指导或技术服务。2编制并随产品销售附送产品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产品结构、用途、物理或化学指标,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保养维修方法以及企业提供的服务项目。3代客户安装、调试。4包修、包换、包退。5维修、分包修和日常维修。6售后的产品信息反馈。 .89十二、能源管理标准能源管理标准涉及到能源的生产、分配、输送、转换和消费全过程的用能计划、供应、计量
30、、定额、节能等内容。(一)企业能源管理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 贯彻节能法,建立节能管理责任制和节能管理制度。2 能源消耗统计分析。3 能源消耗定额。4. 能源计量监测。 .905 节能技术改造办法。6 能源设备管理。7 制定企业合理利用能源的评价和程序。(二)建立企业能源管理制度1 能源分配管理制度。2 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制度。3 操作制度。4 考核及节能、超耗的奖惩制度。.91十三、安全管理标准(一)安全管理标准的内容,包括:1 企业应按GB/T28001标准建立安全管理体系。2 贯彻国家、行业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3 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制。4 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
31、训制度。5 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包括对人员、设备、物资的检查)。6 完善安全措施(包括预防和纠正措施)。7. 做好劳动安全防护和危险品管理 8. 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92(二)做好现场安全管理1 设备安全管理设备零部件。设备防护网、罩。设备安全色。设备安全操作规程。2 电气安全管理。3 现场作业环境安全。 .93十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一)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1、术语:(1)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解释: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是指:超出了法规的要求。超出了方针、目标和企业规定的其他要求。超出了人们普遍接受程度的要求。.94(2)风险:某
32、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解释:风险有两种主要特性: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指危险一旦发生,造成伤害和经济损失程度。(3) 职业健康安全: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和其他人员(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952、GB/T28001 标准的基本内容该标准规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各项要素,包括: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检查和纠正措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评审和改进。 .963、建立和实施GB/T28001标准的目的和作用(1) 工业化生产危害严重。(2) 80
33、%以上危害是管理不善造成的。(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是预防危害发生。(4) 建立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查管理标准体系。.97(二)贯彻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1我国已建立起较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体系。2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98十五、环境管理标准按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一)GB/T24001的基本内容1环境方针企业对其全部环境表现的意图与原则的声明。它为企业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建立提供依据,企业要为改善环境作出具体承诺。2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企业依据环境方针,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并层层分解和量化,形成企业的
34、环境管理方案。 .99(二)建立环境管理方案1建立环境管理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确定对应的环境目标和指标。采用的方法、措施(包括实施程序、资源、培训等)执行的部门和负责人。所需资源(财务预算)时间期限2环境管理方案的表达形式可用文字,也可用表格方式。针对目标、指标、规定职责、方法和时间。对一些细节或补充的问题,可加注或另编文件。.100十六、信息管理标准 企业信息管理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处理、存储、利用和作废的活动。(一)企业信息管理标准的基本要求:1建立信息收集渠道,组建信息管理协调部门。2及时收集有关标准发布、修订、更改和废止信息。3对信息进行整理、分类、登记、编目、传递和使用。4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5 推广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应用。6 完善计算机管理。.101(二)企业信息管理标准的内容:文件信息的管理1文件管理应包括对文件的编制、评审、批准、发布、使用、更改、回收和报废全过程。2企业文件包括企业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各类文件,也包括企业实施的标准体系及其他管理体系文件。3对于各管理标准体系要求的文件,企业应按其体系要求进行管理。.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