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一、脂类物质一、脂类物质1、脂类的定义、种类、生理功能、脂类的定义、种类、生理功能2、脂类的结构(重点)、脂类的结构(重点) (1) 油脂油脂 (2) 磷脂磷脂 (3)固醇()固醇(4)鞘脂)鞘脂 二、生物膜二、生物膜1、化学组成(重点)、化学组成(重点)2、生物膜的结构(重点)、生物膜的结构(重点)3、生物膜的生理功能、生物膜的生理功能. . .一类难溶于水,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一类难溶于水,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如苯、乙醚、如苯、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氯仿及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 . 脂肪组织储存脂肪脂肪组织储存脂肪,约占体重约占体重1020%. 1g脂肪在
2、体内彻底氧化供能约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供能约38KJ,而,而1g糖糖 彻底氧化仅供销能彻底氧化仅供销能16.7KJ。 合理饮食合理饮食 脂肪氧化供能占脂肪氧化供能占2030% 空腹空腹 脂肪氧化供能占脂肪氧化供能占50%以上以上 禁食禁食13天天 脂肪氧化供能占脂肪氧化供能占85% 饱食、少动饱食、少动 脂肪堆积,发胖脂肪堆积,发胖. . .4促进脂溶性物质的溶解,以利机体吸收。促进脂溶性物质的溶解,以利机体吸收。. . .6调节功能,对机体营养及代谢有调节功能。调节功能,对机体营养及代谢有调节功能。 如:脂溶性如:脂溶性Vit; 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 胆碱等均为调节物质。胆碱等均为调节物质
3、。7作为细胞表面物质与细胞的识别和免疫有关。作为细胞表面物质与细胞的识别和免疫有关。. . .脂类脂类油脂油脂 又称三酯酰甘油或甘油三脂又称三酯酰甘油或甘油三脂 类脂类脂胆固醇胆固醇胆固醇脂胆固醇脂磷脂磷脂糖脂糖脂鞘磷脂鞘磷脂. . . . .无色、无臭的粘稠状液体。无色、无臭的粘稠状液体。广泛用于炸药,防冻剂、防干剂、柔软剂广泛用于炸药,防冻剂、防干剂、柔软剂甘甘 油油. . . 脂肪酸是具有长碳氢链和一个羧基末端,碳链为3-33碳的碳氢化合物的羧酸,这些碳链在一些脂肪酸中为饱和的不分支脂肪酸,而其他的则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也有一些含有三碳的环或含有羟基。. . .低级脂肪酸:碳原子数小于1
4、0的脂肪酸;熔点偏低,常温下呈液态高级脂肪酸:碳原子数大于10的脂肪酸,常温下为固体. . .月桂酸月桂酸花生酸花生酸豆蔻酸豆蔻酸棕榈油酸棕榈油酸亚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亚麻酸花生烯酸花生烯酸软脂酸软脂酸硬脂酸硬脂酸. . . . . . . . .单纯甘油酯(simple glycerides): 甘油酯中脂肪酸为同一脂肪酸。混合甘油酯(mixed glycerides): 脂肪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 .(二)性质:1、水解和皂化:甘油三酯的酯键对酸碱敏感,可被水解,脂肪在KOH或NaOH条件下加热,可产生甘油和脂肪酸的钠或钾盐,这种盐被称为皂,此过程为皂化皂,此过程为皂化作用作用。皂化值:皂
5、化值:皂化1g甘油三酯所需KOH的mg数。从皂化值的数量可略知混合脂肪酸或混合脂肪的平均相对分子量,皂化值皂化值=V=V N N 5656/W/W。平均相对分子量与皂化值的关系。. . .脂肪长期暴露于潮湿闷热的空气中,受到空气的作用,游离脂肪酸被氧化、氧化、断裂断裂生成生成醛、酮及低分子量脂肪酸,醛、酮及低分子量脂肪酸,产生难闻的恶臭味,称之酸败酸败。 酸值:酸值: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消耗KOH的mg数称为,可表示酸败的程度。 2、酸败作用(氧化作用):. . .3、氢化和卤化:氢化:Ni的作用下,甘油酯中的不饱和双键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油脂被饱和,液态变为固态,可防止酸败。 卤化
6、:油脂中不饱和双键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生产卤代脂肪酸,称为卤化作用。 碘值:用来判断油脂中不饱和双键的多少;100g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数。碘值碘值=(N=(N* *V V* *127/1000W)127/1000W)* *100100. . .蜡(蜡(Waxes)-贮存能量及防水外被贮存能量及防水外被 v生物体的蜡由长链的饱和及不饱和脂肪生物体的蜡由长链的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酸(14-16C)(14-16C)与长链的醇(与长链的醇(16-30C16-30C)形成的)形成的酯。蜂蜡是软脂酸与酯。蜂蜡是软脂酸与3131醇形成,虫蜡(白醇形成,虫蜡(白蜡是蜡是2626酸和酸和2626醇形成的酯。醇形
7、成的酯。v蜡的熔点为蜡的熔点为60-8060-80C C,较甘油酯的为高,较甘油酯的为高. . . . . . . . .C CH H2 2O OC CC CH HC CH H2 2O OO OC CR R1 1R R2 2O OO OP PO OO OH HO OX X. . .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第三营养素营养素”。具有保护肝脏、心脏、促进大脑发。具有保护肝脏、心脏、促进大脑发育,血管的清道夫等功能育,血管的清道夫等功能 。. . . . .(CH3)3N+CH2CH2OPO-OOCH2CHCH2OOCCOOR1R2极性端极性端非极性端
8、非极性端. . .中极两性. . .磷酸甘油二脂在水溶液中主要是形成双层脂膜磷酸甘油二脂在水溶液中主要是形成双层脂膜磷脂在膜的位置磷脂在膜的位置. . .水解作用. . . . .结构结构鞘脂类的特点:一个极性头和两个非极性鞘脂类的特点:一个极性头和两个非极性尾,尾,不含有甘油不含有甘油. . .代表性鞘脂类物质代表性鞘脂类物质1 1:存在于神经组织,脾脏,肺及血液中存在于神经组织,脾脏,肺及血液中. . .鞘氨醇鞘氨醇油酸油酸代表性鞘脂类物质代表性鞘脂类物质2 2: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 . . .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乙酰氨基乙酰氨基半乳糖半乳糖岩藻糖岩藻糖Ga
9、lFucGalFuc. . .固固醇醇类类动动物物固固醇醇植植物物固固醇醇酵酵母母固固醇醇:胆胆固固醇醇、胆胆固固醇醇酯酯、7 7- -脱脱氢氢胆胆固固醇醇和和粪粪固固醇醇:谷谷固固醇醇和和豆豆固固醇醇:麦麦角角固固醇醇. . .7-脱氢胆固醇脱氢胆固醇. . . . .HOC2H5植物固醇和酵母固醇植物固醇和酵母固醇谷固醇(麦固醇)谷固醇(麦固醇)麦角固醇麦角固醇不被人体肠道吸收不被人体肠道吸收降低胆固醇的药物降低胆固醇的药物维生素维生素D2原原. . .类固醇类固醇包括胆汁酸、固醇激素和植物类固醇衍生物包括胆汁酸、固醇激素和植物类固醇衍生物1、胆酸和胆汁酸、胆酸和胆汁酸 是胆汁的重要成分是
10、胆汁的重要成分COOHHOOHOHCOOHHOOHCOOHHOCOOHHOOH胆胆酸酸脱脱氧氧胆胆酸酸鹅鹅脱脱氧氧胆胆酸酸石石胆胆酸酸统称为胆汁酸统称为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生成胆汁酸盐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生成胆汁酸盐作为乳化剂乳化脂肪促进肠壁细胞对脂肪吸收作为乳化剂乳化脂肪促进肠壁细胞对脂肪吸收. . .生物膜. .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生物膜的化学组成: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构成糖蛋白或糖脂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构成糖蛋白或糖脂. . . . .多数生物膜以甘油磷脂为主,一般磷脂上脂肪酸的多数生物膜以甘油磷脂为主,一般磷脂上脂肪酸的碳原子数在碳原子数在14-24之间,以之间,以
11、16碳和碳和18碳最常见。碳最常见。磷脂的主要作用磷脂的主要作用:(1)生物膜的骨架;)生物膜的骨架; (2)为极性化合物的通透屏障)为极性化合物的通透屏障(3)可激活某些膜蛋白)可激活某些膜蛋白. . . . . . . . .3、膜、膜 糖糖质膜糖类占质膜重量的质膜糖类占质膜重量的2-10%,大多数为糖蛋白,大多数为糖蛋白,少数为糖脂。少数为糖脂。膜糖的特点膜糖的特点:(1)在膜上分布不对称)在膜上分布不对称(2)均分布在非细胞质一侧)均分布在非细胞质一侧(3)糖与膜蛋白及膜脂均以共价键连接,影响细胞)糖与膜蛋白及膜脂均以共价键连接,影响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
12、. . . . . . . . .19751975年年Wallach Wallach 提出提出“晶格镶嵌模型晶格镶嵌模型”要点:生物膜并非完全处于自由流动性。要点:生物膜并非完全处于自由流动性。脂质双层既非液态,也非晶态,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脂质双层既非液态,也非晶态,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动态的动态的“液晶态液晶态”. . .(三)生物膜的功能(三)生物膜的功能. . . . . . . . .课后习题课后习题1.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按夹心饼干的方式排列;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按夹心饼干的方式排列;B. 磷脂包裹着蛋白质,所以可限制
13、水和磷脂包裹着蛋白质,所以可限制水和 极性分子跨膜转运;极性分子跨膜转运;C. 磷脂双层结构中蛋白质镶嵌其中或与磷脂外层结合;磷脂双层结构中蛋白质镶嵌其中或与磷脂外层结合;D. 磷脂和蛋白质均匀混合形成膜结构磷脂和蛋白质均匀混合形成膜结构2. 磷脂作为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磷脂作为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A. 中性分子;中性分子;B. 能与蛋白质共价结合;能与蛋白质共价结合;C. 能替代胆固醇;能替代胆固醇;D. 含有极性和非极性区;含有极性和非极性区; CD. . .3. 属于磷酸甘油酯类的是(属于磷酸甘油酯类的是( )A 脑苷脂脑苷脂 B 雌二醇雌二醇 C 神经鞘磷脂神经鞘磷脂 D 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胆碱 E 甘油醇糖脂甘油醇糖脂判断是非:判断是非: 脂肪酸的顺式构象熔点比反式的高。(脂肪酸的顺式构象熔点比反式的高。( ) 一般功能复杂和多样的膜,蛋白质含量占比例较小,一般功能复杂和多样的膜,蛋白质含量占比例较小, 脂类含量所占比例越大。(脂类含量所占比例越大。(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