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儿童文学 授课人:.第一章 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从一首歌和几则孩子的有趣问答 思考孩子的视角和成人有什么不同我喜欢你们机灵的眼睛,绯红的耳朵,虽然爱做坏事,可我还是喜欢你们。如果我到了你们的王国,一定要你们洗脸、洗手、洗澡,还有教会你们自己劳动,做事不要偷偷摸摸。我还要给你们介绍一个朋友它的名字叫做猫。 鼠年,致老鼠.1.火车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2.汤圆为什么是圆的? 3.椰奶是从哪里来的? 4.如果你家门前撞死一只兔子,你会怎么办? .说一说,你年少时有哪些天真的认知?.结论结论 孩子的视角与成人不同,蹲下来孩
2、子的视角与成人不同,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所谓,即未满18 周岁的公民。即手写的、印刷的,具有相当长度的,用来发行、行使的宣告,以阐述、保存与传播知识为目的的公开出版物。则是人类社会专门为未成年人精神生命成长健康服务的,适合与他们阅读接受的出版物。.儿童读物的分类:一类是儿童的启蒙读物、教育思想品德读物、科普读物、人文历史知识读物、儿童图书和卡通读物;再有就是文学读物。因此,儿童文学是儿童读物的一种。儿童文学与其他读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读物主要是以传播知识、教育为主,儿童文学则以文学性为主。它是儿童读物中最重要、最核心、也最具审美价值与人文内涵的读物。.从儿童的视角出发
3、,以生动的拟人手法和充满想象的夸张手段,叙述了儿童对事物的特殊感受和认识,牵线易诵,童趣盎然,同时又蕴含了积极鲜明的主题,富有教育意义。是适合儿童在一定发展阶段上,阅读和发展的文学。. 第一节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一.学前儿童文学的含义: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做或改编的、适应他们的审美需要的文学。 1.必须是“文学” 2.必须是“婴幼儿文学” 3.学前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学前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关键词一文学文学:是文学大系统的分支,有文学的一般特性,符合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1)从文学的基本特征看同成人文学一样,都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和真挚丰富的情感
4、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家的审美理想并打动读者。(2)从文学所运用的材料看同成人文学一样,都以语言为载体,都是语言艺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差异:a.目标指向差异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目标定位在儿童能够接受并乐于接受,作品中应富有童趣、游戏精神和冒险精神成人文学创作目标指向不同于儿童文学,具有多向性的特点.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差异:b.文化底蕴差异:儿童文学强调以儿童为本,表现他们的天性、心理,不强调表现历史文化内涵,而允许表现出虚化的时空、淡化的背景,它以人道精神、温暖与快乐、想象与幻想、幽默与巧智为主要文化内涵。.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差异: 成人文学则从时代高度和历史的深度开掘题材内容,塑造具有
5、民族特色又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作品,塑造能够世代相传的艺术典型为创作的最高目标。它讲究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积淀。且成人文学世界是熔注了作者用深沉思考和丰富内心体验的情感世界。.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差异:c.社会功能侧重点的差异文学的社会功能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儿童文学功能体现为:以娱乐为桥梁而达到认知教育和审美的统一。成人文学功能体现为:审美为核心的多种功能的聚合。.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差异:d.接受对象的差异儿童文学作品有的是专属于儿童的,如儿歌、童话、儿童故事等,也有的作品因其故事性或表现深度或艺术魅力而赢得成人读者。.所以 真正优秀的学前儿童作品是既适合婴幼儿阅读
6、又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子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关键词二儿童:是为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而创作的适合婴幼儿审美所需要的文学。作家在创作时就考虑到婴幼儿生理、心理、语言特征和接受能力,使作品的深浅程度与婴幼儿感知事物的规律、欣赏文学作品的年龄特点一致。.关键词三学前:0-6岁,也包括7-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20世纪8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界,将儿童文学分为三个层次:婴幼儿文学(0-6岁):“听”故事、歌谣儿童文学(7-12岁):“读”童话、诗歌、科学、歌谣少年读物(13-18岁):“读”中外名著、人物传记、科普读物主要制约因素是:识字能力和接受能力.儿童文学的读者分为中心读者和非中心读者。以上三类都是儿童文学的中心读者,这些人都是以儿童文学为主要欣赏内容的。还有一部分也在欣赏儿童文学的人(非中心读者),他以欣赏成人文学为主要内容,兼达欣赏儿童文学,包括:从事儿童教育的教师、儿童刊物书籍额编辑及工作者、家长、一些童心未泯的人、少年老成的人.婴幼儿文学 儿童文学 少年文学儿歌 儿童诗、儿童故事 少年小说幼儿故事 图画文字、寓言 儿童散文.明白了读者对象,我们选择创作文学作品时,才能有针对性地、仅仅抓住我们的服务对象,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审美需求和精神成长需求。.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