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顾茅庐相关章节“隆中对”在三国演义整个故事中占有相当的地位,此后的情节基本上对“隆中对”策略的实施,现将相关片段罗列如下,以助学生参读,加深对文本故事的理解。元明传来之讲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宋之说话人,于小说及讲史皆多高手(名见梦粱录及武林旧事),而不闻有著作;元代扰攘,文化沦丧,更无论矣。日本内阁文库藏至治(一三二一一三二三)间新安虞氏刊本全相(犹今所谓绣像全图)平话五种1,曰武王伐纣书,曰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曰秦并六国,曰吕后斩韩信前汉书续集,曰三国志,每集各三卷(斯文第八编第六号,盐谷温关于明的小说“三言”),今惟三国志有印本(盐谷博士影印本及商务印书馆翻印本),他四种未能见。其全
2、相三国志平话分为上下二栏,上栏为图,下栏述事,以桃园结义始,孔明病殁终。而开篇亦先叙汉高祖杀戮功臣,玉皇断狱,令韩信转生为曹操,彭越为刘备,英布为孙权,高祖则为献帝,立意与五代史平话无异。惟文笔则远不逮,词不达意,粗具梗概而已,如述“赤壁鏖兵”云:却说武侯过江到夏口,曹操舡上高叫“吾死矣!”众军曰,“皆是蒋干。”众官乱刀锉蒋干为万段。曹操上舡,荒速夺路,走出江口,见四面舡上,皆为火也。见数十只舡,上有黄盖言曰,“斩曹贼,使天下安若太山!”曹相百官,不通水战,众人发箭相射。却说曹操措手不及,四面火起,前又相射。曹操欲走,北有周瑜,南有鲁肃,西有陵统甘宁,东有张昭吴苞,四面言杀。史官曰:“倘非曹公
3、家有五帝之分,孟德不能脱。”曹操得命,西北而走,至江岸,众人撮曹公上马。却说黄昏火发,次日斋时方出,曹操回顾,尚见夏口舡上烟焰张天,本部军无一万。曹相望西北而走,无五里,江岸有五千军,认得是常山赵云,拦住,众官一齐攻击,曹相撞阵过去。至晚,到一大林。曹公寻滑荣路去,行无二十里,见五百校刀手,关将拦住。曹相用美言告云长,“着操亭侯有恩。”关公曰:“军师严令。”曹公撞阵却过。说话间,面生尘雾,使曹公得脱。关公赶数里复回,东行无十五里,见玄德,军师。是走了曹贼,非关公之过也。言使人小着玄德(案此句不可解)。众问为何。武侯曰,“关将仁德之人,往日蒙曹相恩,其此而脱矣。”关公闻言,忿然上马,告主公复追之
4、。玄德曰,“吾弟性匪石,宁奈不倦。”军师言,“诸葛赤(亦?)去,万无一失。”(卷中十八至十九页)观其简率之处,颇足疑为说话人所用之话本,由此推演,大加波澜,即可以愉悦听者,然页必有图,则仍亦供人阅览之书也。余四种恐亦此类。说三国志者,在宋已甚盛,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尤宜于讲说。东坡(志林六)谓“王彭尝云,途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在瓦舍,“说三分”为说话之一专科,与“讲五代史”并列(东京梦华录五)。金元杂剧亦常用三国时事,如
5、赤壁鏖兵诸葛亮秋风五丈原隔江斗智连环计复夺受禅台2等,而今日搬演为戏文者尤多,则为世之所乐道可知也。其在小说,乃因有罗贯中本而名益显。贯中,名本,钱唐人(明郎瑛七修类稿二十三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二十五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十一),或云名贯,字贯中(明王圻续文献通考一百七十七),或云越人,生洪武初(周亮工书影),盖元明间人(约一三三一四)。所著小说甚夥,明时云有数十种(志余),今存者三国志演义之外,尚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传等;亦能词曲,有杂剧龙虎风云会3(目见元人杂剧选)。然今所传诸小说,皆屡经后人增损,真面殆无从复见矣。罗贯中本三国志演义4,今得见者以明弘治甲寅(一四九四)刊本为
6、最古,全书二十四卷,分二百四十回,题曰“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起于汉灵帝中平元年“祭天地桃园结义”,终于晋武帝太康元年“王濬计取石头城”,凡首尾九十七年(一八四二八)事实,皆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5 注,间亦仍采平话,又加推演而作之;论断颇取陈裴及习凿齿孙盛6语,且更盛引“史官”及“后人”诗。然据旧史即难于抒写,杂虚辞复易滋混淆,故明谢肇湅J7(五杂组十五)既以为“太实则近腐”,清章学诚8(丙辰札记)又病其“七实三虚惑乱观者”也。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如叙羽之出身丰采及勇力云:阶下一人大呼出曰
7、,“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五寸,髯长一尺八寸,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似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某也。”绍回见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乱棒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广学;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诛亦未迟。”关某曰,“如不胜,请斩我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某饮了上马。关某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寨外鼓声大震,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却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
8、上;其酒尚温。(第九回曹操起兵伐董卓)又如曹操赤壁之败,孔明知操命不当尽,乃故使羽扼华容道,俾得纵之,而又故以军法相要,使立军令状而去,此叙孔明止见狡狯,而羽之气概则凛然,与元刊本平话,相去远矣:华容道上,三停人马,一停落后,一停填了坑堑,一停跟随曹操过险峻,路稍平妥。操回顾,止有三百余骑随后,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又行不到数里,操在马上加鞭大笑。众将问丞相笑者何故。操曰,“人皆言诸葛亮周瑜足智多谋,吾笑其无能为也。今此一败,吾自是欺敌之过,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列,当中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皆不能言
9、。操在人丛中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乏矣:战则必死。”程昱曰:“某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人有患难,必须救之,仁义播于天下。丞相旧日有恩在彼处,何不亲自告之,必脱此难矣。”操从其说,即时纵马向前,欠身与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言为重。”云长答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某曾解白马之危以报之。今日奉命,岂敢为私乎?”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古之人大丈夫处世,必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者乎?”云长闻之,低首良久不语。当时曹操
10、引这件事,说犹未了,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云长思起五关斩将放他之恩,如何不动心,于是把马头勒回,与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操见云长勒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前面众将已自护送操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不忍杀之,正犹豫中,张辽纵马至,云长见了,亦动故旧之心,长叹一声,并皆放之。后来史官有诗曰: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威风齐日月,名誉震乾坤,忠勇高三国,神谋陷七屯,至今千古下,军旅拜英魂。(第一百回关云长义释曹操)弘治以后,刻本甚多,即以明代而论,今尚未能详其凡几种(详见小说月报二十卷十号郑振铎三国志演义的演化)。迨清
11、康熙时,茂苑毛宗岗字序始师金人瑞改水浒传及西厢记成法,即旧本遍加改窜,自云得古本,评刻之,亦称“圣叹外书”9,而一切旧本乃不复行。凡所改定,就其序例可见,约举大端,则一曰改,如旧本第百五十九回废献帝曹丕篡汉本言曹后助兄斥献帝,毛本则云助汉而斥丕。二曰增,如第百六十七回先主夜走白帝城本不涉孙夫人,毛本则云“夫人在吴闻猇亭兵败,讹传先主死于军中,遂驱兵至江边,望西遥哭,投江而死”。三曰削,如第二百五回孔明火烧木栅寨本有孔明烧司马懿于上方谷时,欲并烧魏延,第二百三十四回诸葛瞻大战邓艾有艾贻书劝降,瞻览毕狐疑,其子尚诘责之,乃决死战,而毛本皆无有。其余小节,则一者整顿回目,二者修正文辞,三者削除论赞,
12、四者增删琐事,五者改换诗文而已。隋唐志传10原本未见,清康熙十四年(一六七五)长洲褚人获11 有改订本,易名隋唐演义,序有云,“隋唐志传创自罗氏,纂辑于林氏,可谓善矣。然始于隋宫剪彩,则前多阙略,厥后补缀唐季一二事,又零星不联属,观者犹有议焉。”其概要可识矣。隋唐演义计一百回,以隋主伐陈开篇,次为周禅于隋,隋亡于唐,武后称尊,明皇幸蜀,杨妃缢于马嵬,既复两京,明皇退居西内,令道士求杨妃魂,得见张果,因知明皇杨妃为隋炀帝朱贵儿后身,而全书随毕。凡隋唐间英雄,如秦琼窦建德单雌信王伯当花木兰等事迹,皆于前七十回中穿插出之。其明皇杨妃再世姻缘故事,序言得之袁于令所藏逸史12,喜其新异,因以入书。此他事
13、状,则多本正史纪传,且益以唐宋杂说,如隋事则大业拾遗记海山记迷楼记开河记13,唐事则隋唐嘉话明皇杂录常侍言旨开天传信记次柳氏旧闻长恨歌传开元天宝遗事及梅妃传太真外传14 等,叙述多有来历,殆不亚于三国志演义。惟其文笔,乃纯如明季时风,浮艳在肤,沉著不足,罗氏轨范,殆已荡然,且好嘲戏,而精神反萧索矣。今举一例:一日玄宗于昭庆宫闲坐,禄山侍坐于侧,见他腹垂过膝,因指着戏说道,“此儿腹大如抱瓮,不知其中藏的何所有?”禄山拱手对道,“此中并无他物,惟有赤心耳;臣愿尽此赤心,以事陛下。”玄宗闻禄山所言,心中甚喜。那知道:人藏其心,不可测识。自谓赤心,心黑如墨!玄宗之待安禄山,真如腹心;安禄山之对玄宗,却
14、纯是贼心狼心狗心,乃真是负心丧心。有心之人,方切齿痛心,恨不得即剖其心,食其心;亏他还哄人说是赤心。可笑玄宗还不觉其狼子野心,却要信他是真心,好不痴心。闲话少说。且说当日玄宗与安禄山闭坐了半晌,回顾左右,问妃子何在,此时正当春深时候,天气向暖,贵妃方在后宫坐兰汤洗浴。宫人回报玄宗说道,“妃子洗浴方完。”玄宗微笑说道:“美人新浴,正如出水芙蓉。”令宫人即宣妃子来,不必更洗梳妆。少顷,杨妃来到。你道他新浴之后,怎生模样?有一曲黄莺儿说得好:皎皎如玉,光嫩如莹,体愈香,云鬓慵整偏娇样。罗裙厌长,轻衫取凉,临风小立神骀宕。细端详:芙蓉出水,不及美人妆。(第八十三回)残唐五代史演义15未见,日本内阁文库
15、书目云二卷六十回,题罗本撰,汤显祖批评。北宋三遂平妖传原本亦不可见,较先之本为四卷二十回,序云王慎修16 补,记贝州王则以妖术变乱事。宋史(二百九十二明镐传)言则本涿州人,岁饥,流至恩州(唐为贝州),庆历七年僭号东平郡王,改元得圣,六十六日而平。小说即本此事,开篇为汴州胡浩得仙画,其妇焚之,灰绕于身,因孕,生女,曰永儿,有妖狐圣姑姑授以道法,遂能为纸人豆马。王则则贝州军排,后娶永儿,术人弹子和尚张鸾卜吉左黜皆来见,云则当王,会知州贪酷,遂以术运库中钱米买军倡乱。已而文彦博率师讨之,其时张鸾卜吉弹子和尚见则无道,皆先去,而文彦博军尚不能克。幸得弹子和尚化身诸葛遂智助文,镇伏邪法;马遂诈降击则裂其
16、唇,使不能持咒;李遂又率掘子军作地道入城;乃擒则及永儿。奏功者三人皆名遂,故曰三遂平妖传也。平妖传今通行本十八卷四十回,有楚黄张无咎序,云是龙子犹所补17。其本成于明泰昌元年(一六二),前加十五回,记袁公受道法于九天玄女,复为弹子和尚所盗,及妖狐圣姑姑炼法事。他五回则散入旧本各回间,多补述诸怪民道术。事迹于意造而外,亦采取他杂说,附会入之。如第二十九回叙杜七圣卖符,并呈幻术,断小儿首,覆以衾即复续,而偶作大言,为弹子和尚所闻,遂摄小儿生魂,入面店覆楪子下,杜七圣咒之再三,儿竟不起。杜七圣慌了,看着那看的人道,“众位看官在上,道路虽然各别,养家总是一般,只因家火相逼。适间言语不到处,望看官们恕罪
17、则个。这番教我接了头,下来吃杯酒,四海之内,皆相识也。”杜七圣伏罪道,“是我不是了,这番接上了。”只顾口中念咒,揭起卧单看时,又接不上。杜七圣焦躁道,“你教我孩儿接不上头,我又求告你再三,认自己的不是,要你恕饶,你却直恁的无理。”便去后面笼儿内取出一个纸包儿来,就打开,撮出一颗葫芦子,去那地上,把土来掘松了,把那颗葫芦子埋在地下,口中念念有词,喷上一口水,喝声“疾!”可霎作怪:只见地下生出一条藤儿来,渐渐的长大,便生枝叶,然后开花,便见花谢,结一个小葫芦儿。一伙人见了,都喝采道,“好!”杜七圣把那葫芦儿摘下来,左手提着葫芦儿,右手拿着刀,道,“你先不近道理,收了我孩儿的魂魄,教我接不上头,你也
18、休想在世上活了!”向着葫芦儿,拦腰一刀,剁下半个葫芦儿来。却说那和尚在楼上,拿起面来却待要吃;只见那和尚的头从腔子上骨碌碌滚将下来。一楼上吃面的人都吃一惊,小胆的丢了面跑下楼去了,大胆的立住了脚看。只见那和尚慌忙放下碗和箸,起身去那楼板上摸,一摸摸着了头,双手捉住两只耳朵,掇那头安在腔子上,安得端正,把手去摸一摸。和尚道:“我只顾吃面,忘还了他的儿子魂魄,”伸手去揭起楪儿来。这里却好揭得起楪儿,那里杜七圣的孩儿早跳起来;看的人发声喊。杜七圣道,“我从来行这家法术,今日撞着师父了。”(第二十九回下杜七圣狠行续头法)此盖相传旧话,尉迟偓18(中朝故事)云在唐咸通中,谢肇淛(五杂组六)又以为明嘉靖隆
19、庆间事,惟术人无姓名,僧亦死,是书略改用之。马遂击贼被杀则当时事实,宋郑獬有马遂传19。1 新安虞氏刊本全相平话五种日本所藏原刊题“建安虞氏新刊”。建安即今福建建瓯,虞氏系刊行者姓氏。此五种平话均分上中下三卷,不题撰者。2 赤壁鏖兵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五“金院本名目”著录,今佚。诸葛亮秋风五丈原,一名诸葛亮军屯五丈原,曹本录鬼簿著录,金元间王仲文撰,今残存逸文。隔江斗智,全名两军师隔江斗智,元明间无名氏撰。明臧晋叔元曲选辛集收入。连环计,全名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一作锦云堂美女连环记,元无名氏撰。明臧晋叔元曲选壬集收入。复夺受禅台,全名司马昭复夺受禅台。同名剧作有二种,一为元李寿卿撰,一为元李取进撰
20、,曹本录鬼簿均著录,不见传本。3 龙虎风云会全称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叙宋太祖赵匡胤夜访赵普及统一中国故事。明息机子辑杂剧选收入。4 三国志演义又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有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蒋大器)序和嘉靖壬午年(1522)关中修髯子(张尚德)小引,因商务印书馆影印时抽去该小引,致被误认为弘治年间刊本。此书为今所见三国演义最早刊本。5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安汉(今四川南充)人,晋时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晋灭吴后,集合三国时官私著作,撰成三国志一书。裴松之,参看本卷第51页注2。6 习凿齿(?384)字彦威,东晋襄阳(治所今湖北襄樊)人,曾官荥阳太守,撰有汉晋春秋。孙盛,字安国,
21、东晋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官至秘书监,加给事中。撰有魏氏春秋、晋阳秋等。7 谢肇淛字在杭,明长乐(今属福建)人,万历间官广西右布政使。所撰五杂组,十六卷,多记风物掌故。其中论及三国演义时云:“事太实则近腐,可以悦里巷小儿,而不足为士君子道也。”8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清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官国子监典籍。撰有文史通义等。所撰丙辰札记,一卷,其中曾云:“凡演义之书,如列国志、东西汉、说唐及南北宋,多记实事;西游记、金瓶梅之类,全凭虚构,皆无伤也。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9 毛宗岗清初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平不详。金人瑞,即金圣叹(160816
22、61),原姓张,名采,清初吴县(今属江苏)人。金圣叹在水浒传每回正文前加上评语,称“圣叹外书”,毛宗岗也以同样手法,在三国演义每回前面加上评语,每回里还有夹批,并冒称“圣叹外书”。10 隋唐志传罗贯中隋唐志传原本已不存,今本题隋唐两朝志传,十二卷,一二二回,明万历己未年(1619)刊本,卷首有杨慎及林瀚(即下文“林氏”)序,林序自谓该书由他纂辑。内容记隋末至唐僖宗乾符年间事。林瀚,字亨大,明闽县(今福建闽侯)人,官至南京吏部尚书。11 褚人获字石农,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撰有坚瓠集、读史随笔等。12 袁于令(15921674)名韫玉,号箨庵,明末清初吴县(今属江苏)人。撰有传奇西楼记及小说隋
23、史遗文等。所藏逸史,唐代卢肇撰,已佚。褚人穫隋唐演义序载:“昔箨庵袁先生曾示予所藏逸史,载隋炀帝、朱贵儿、唐明皇、杨玉环再世姻缘事,殊新异可喜,因与商酌编入本传,以为一部之始终关目。”13 大业拾遗记此书及海山记、迷楼记、开河记,参看本书第十一篇。14 隋唐嘉话三卷,唐刘餗撰。明皇杂录,二卷,唐郑处诲撰。常侍言旨,一卷,唐柳珵撰。开天传信记,一卷,唐郑棨撰。次柳氏旧闻,一卷,唐李德裕撰。开元天宝遗事,四卷,五代王仁裕撰。长恨歌传、梅妃传,分别参看本书第八篇、第十一篇。太真外传,参看本卷第108页注14。15 残唐五代史演义日本内阁文库书目著录:“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六十回,二卷。宋罗本。明汤显祖
24、批评。清版,四本。”16 王慎修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不详。17 张无咎名誉,明末楚黄(今湖北黄岗)人,余不详。龙子犹,即冯梦龙,参看本书第二十一篇。18 尉迟偓南唐人,曾任朝议郎守给事中,修国史。中朝故事,宋史艺文志著录二卷。关于术人续头故事,见下卷。19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北宋安陆(今属湖北)人。曾官翰林学士,知开卦府。马遂传,见所撰郧溪集。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
25、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者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与正史分签并架”(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第一节 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三国故事的长期流传与发展 关于罗贯中三国志演义的成书时间 三国志演义的主要版本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本身是一个龙腾虎跃,风起云涌的时代。陈寿的一部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就包蕴着无数生动的故事,为文学家的艺术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在民间,又不断地流传和丰富着三国的故事。到隋代,文
26、艺表演中已有“三国”的节目,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场帝看水上杂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内容。李商隐有骄儿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见到晚唐,连儿童也熟悉三国的故事。在宋代的“说话”艺术中,已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苏轼志林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当时“说三国”的艺术效果很好,且已有明显的尊刘贬曹的倾向。宋代的这些话本没有流传下来,现存早期的三国讲史话本有元至治年间()建安虞氏刊印的三国志平话和内容大致相同的三分事略。其故事已粗具三国志演义的轮廓,突出蜀汉一
27、条主线,情节略本史传,有大量的民间传说。结构宏伟,故事性强,然叙事简率,文笔粗糙,保留着“说话”的原始面貌。在戏曲舞台上,金元时期也搬演了大量的三国戏。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曾载有赤壁廉兵等多种金院本剧目。钱南扬的戏文概论曾指出有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等多种宋元戏文。现知元代及元明之际以三国为题材的杂剧剧目就有种之多。从这些剧目和现存的种剧本的情况来看,半数以上是以蜀汉人物为中心,拥刘反曹的倾向十分鲜明,在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在长期的、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高儒百川书志),创作了三国志演义这部历史演义的典范作品。关于罗贯
28、中,目前所知甚少。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或谓无名氏作)、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等记载,他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今山东东平),流寓杭州。贾仲明说他“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馀年,竟不知其所终”。据此,可知他生活在元末明初,约在至年之间。明人王圻稗史汇编所录一则材料称罗贯中“有志图王”,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说他是施耐庵的“门人”,清人顾苓跋水浒图等说他“客霸府张士诚”,都不知是否可靠。他的三国志演义约成书于明初。他还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说他“编撰小说数十种”,可能夸大其辞。今传世的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恐怕都是后人
29、伪作。录鬼簿续编还著录了他所作的三部杂剧作品,今仅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这部作品以赵匡胤、赵普为中心,歌颂了贤君明相,与三国在精神上有相通之处。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该书卷,则,每则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卷首有弘治甲寅()庸愚子(蒋大器)序、嘉靖壬午修髯子(张尚德)引。以后的新刊本多从此出,只是在插图、音释、考证。评点和卷数、回目、个别文字方面作些调整。至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将则合并为回,回目也由单句变为双句。近年来学界所关注的是,今存嘉靖至天启年间的刊本中有不少书名为“三国志传”而非“三国志演义”,如新刻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新刻按鉴全相批评三国志传等
30、。这类“志传”系统与“演义”系统版本的不同之处,除了在一些情节、文字上有所出入之外,主要是“志传”系统的三国中穿插着关羽次子关索(或花关索)一生的故事。这两种系统的本子孰前孰后,谁接近罗贯中的原本,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也有一些学者将各本认真比勘后,认为“嘉靖本”和“三国志传”本是出于同一源头的抄本,两种系统的差异只是在传抄过程中产生的。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参考了“三国志传”本,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删,并作了详细的评点。毛本三国,正统的道德色彩更加浓厚,但在艺术上有较大的提高,其评点文字也多有精到的见解,故成为后来最流行的本子。近人常将它简称为三国
31、演义,并渐渐地与三国志演义混为一谈,甚至将在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意义的书名三国志演义取而代之了。 第二节 理想和迷惘中重塑历史三国志演义的主旨 政治上向往“仁政” 人格上注重道德 才能上崇尚智勇 关于“拥刘反曹” 在悲怆和迷惘中追寻传统三国志演义用“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序)的独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依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径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统观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
32、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这也就是一部三国志演义的主旨。作为明君良臣的主要标志,就是能在政治上行“仁政”,人格上重道德,才能上尚智勇。自从孟子精心设计出一套“民为邦本”、“仁政王道”的社会政治蓝图之后,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一直为之奋斗不息,也为广大的百姓向往不已。小说在以蜀为中心,展开三国间的错综复杂的争斗故事时,就把蜀主刘备塑造成一个仁君的典范。刘备从桃园结义起,就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卷之一祭天地桃园结义)。一生“仁德及人”,所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百姓“丰足”,所以“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受到人们的普遍爱戴。当
33、他被吕布打败,匹马逃难时,“但到处,(村民)闻刘豫州,皆跪进粗食”(卷之四吕布败走下邳城)。后曹操大举南下,竟有十数万百姓随同刘备赴难,虽然情势万分危急,他亦不肯暂弃百姓。他爱民,也爱才。待土以诚信宽厚,肝胆相照,故如诸葛亮与五虎将等一代英豪,都能终生相随,君臣间的关系“犹鱼之有水也”。刘备就是作者理想中的“仁德”明君。他手下的大臣也都有“救国救民之心”,如赵云就明确表示过:“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卷之二赵子龙磐河大战)诸葛亮在临终前,还手书遗表教后主“清心寡欲,薄己爱民;遵孝道于先君,布仁义于寰海”(卷之二十一孔明秋风五丈原)。这都寄托着作者仁政爱民的理想
34、。与刘备相对照的是,作者又塑造了一个残暴的奸雄曹操。刘备入川时,曾对庞统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卷之十二庞统献策取西川)曹操也是一个“人杰”,小说中王粲就说他“雄略冠时,智谋出众”。有时为了笼络人心,也略施权术,以示有“宽仁大德之心”,因而能平定北方。但他心灵深处所信奉的人生哲学是“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热情款待他的吕伯奢一家,竟被他心狠手辣地杀得一个不留。他为报父仇,进攻徐州,所到之处,“尽杀百姓”,“鸡犬不留”。对部下,更是阴险、残酷,如在与袁绍相持时,日久缺粮,就“借”仓官王的头来稳定军心。其
35、他如割发代首、梦中杀人等等,都表现了他工于权谋,奸诈、残忍,毫无惜民爱民之心。与此相类的,如董卓。袁绍、袁术、曹睿、孙皓、刘禅等,既无曹操的雄才大略,却似曹操那样轻民、残民,因此必然走向灭亡。如董卓就将“民为邦本”之说视为“乱道”,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他专肆不仁,杀人如麻,闹得“罪恶贯盈,人神共愤”。最后暴尸之时,“百姓过者,手掷董卓之头,至于碎烂”,“城内城外,若老若幼,踊跃欢忻,歌舞于道”(卷之二王允授计诛董卓)。这种对于蔑视黎元、残杀无辜的乱臣贼子的愤恨,正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于“仁政”的渴慕。三国志演义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全书写人论事,
36、都鲜明地以此来区分善恶,评定高下,而不问其身处什么集团,也不论其出身贵贱和性别,只要“义不负心,忠不顾死”,都一律加以赞美。特别是对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作者更是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把他们塑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诸葛亮的一生,连他的敌人也佩服他“竭尽忠诚,至死方休”(卷之二十三司马懿谋杀曹爽)。如第四次伐魏时,形势大好,后主却听信谗言,将他召回。此时,“如不从之,是欺主矣;若从之而退兵,祁山再难得也”(卷之二十孔明祁山布八阵),在“正好建功”与完善道德的两难之中,他还是为了维护“忠”的人格而放弃了千载难逢的建功良机。关羽死守下沛,身陷绝境时,就决心为义而死。后来又是从大义出发,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为
37、曹操的金钱美女所动心。当他一旦得知刘备的消息,便挂印封金,夺关斩将而去。他们的忠义观念、道德品格显然是属于封建性质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小说通过赵云投刘备、徐晃归曹操、田丰为袁绍所忌等故事的描写,反复强调“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思想,说明这种“忠”并不是忠于一姓之天下,也不是仅忠于“正统”的刘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他们的“义”,又包含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卷之一祭天地桃园结义)的精神。因此,三国志演义中以“忠义”为核心的道德标准,又与渗透着民间理想的政治标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映着当时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至于关羽为报昔日之恩,而在华容道上不顾一切地
38、放走了曹操,也被小说的作者称之为“义重如山”。关羽的“义”在本质上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回报和温情,与江湖上流行的道德精神是息息相通的。关羽这个形象在民间越来越被神化,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他的崇敬,而不仅仅是由于历代的统治阶级不断地予以尊崇、追封的结果。走出乱世,还得凭借军事上的实力和谋略上的成功。小说对于智与勇,都是予以歌颂的。比较起来,在描写三国间政治、军事、外交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小说更突出了智慧的重要性。司马徽曾对刘备说:“关、张、赵云之流,虽有万人之敌,而非权变之才;孙乾、糜竺、简雍之辈,乃白面书生,寻章摘句小儒,非经纶济世之土,岂成霸业之人也!”(卷之七刘玄德遇司马徽)他说的
39、经纶济世之士,就是指诸葛亮。小说中的诸葛亮,不但是忠贞的典范,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他初出茅庐,就为刘备提出了据蜀、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在通晓天时地理,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火烧博望”、“草船借箭”、“借东风”等,克敌如神;在深切地掌握敌方心理特点的情势下,巧妙地使用了骄兵计、疑兵计、伏兵计、反间计等,把敌人搞得晕头转向,其中如“空城计”、“陇上妆神”等就是心理战成功的著名范例。特别是在对周瑜和孙吴方面,采取了既团结又斗争的方针,随机应变、趋利避害,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魏国的曹操、司马懿,吴国的周瑜、吕蒙、陆逊,蜀国的庞统、姜维等,尽管也都长于计谋,但与诸葛亮一比,就都相形见绌。三国志诸葛
40、亮传曾说:“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小说却一反其说,把他的谋略胜算写得出神入化,这无疑是寄托着人民的理想。诸葛亮的惊人智慧和绝世才能,实际上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各种斗争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三国志演义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而把魏国的曹操等作为奸邪权诈、推行暴政的代表,至于孙吴方面只是陪衬而已,因而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在历史上,曹、刘孰为正统的问题,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在正宗的史学著作中,大致自朱熹的通鉴纲目起,一般都奉蜀国为正统,以魏、吴为唐国。至于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从来就有尊刘贬曹的倾向。究其原因
41、,一是由于刘备是“帝室胄裔”,多少有点正统的血缘关系;二是刘备从来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陈寿三国志先主传)著称,容易被接受。特别是在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恢复汉室”,正是当时汉族人民共同的心愿,因而将这位既是“汉室宗亲”,又能“仁德及人”的刘备树为仁君,奉为正统,是最能迎合大众的接受心理,符合广大民众的善良愿望的。作者从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出发,融合着千百年来人民大众对于明君贤臣的渴望心理,把刘备、诸葛亮等人作为美好理想的寄托。根据儒家的思维逻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或“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但历史的发展恰恰是事与愿违:暴政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全能全知、
42、超凡入圣的诸葛亮竟无力回天!诸葛亮临终时哀叹:“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亡矣!”(卷之二十一孔明秋风五丈原)小说最后也用了这样的诗句作结:“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作者无可奈何地将这一场历史悲剧归结为“天意”或“天数”。所谓“天数”,与其说是肯定了客观历史进展的理则,还不如说是流露了作者对于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一部三国志演义表现了作者在理想与历史、正义与邪恶、感情与理智、“人谋”与“天时”的冲突中,带着一种悲怆和迷惘的心理,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苦苦追寻和呼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部
43、悲剧,也是一部呼唤民族大众传统文化精神的史诗。第三节 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虚与实的结合 非凡的叙事才能 全景式的战争描写 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 历史演义体语言三国志演义是在陈寿三国志等历史记载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美学理想所创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有虚有实。清代的章学诚认为它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丙辰札记)。这个定量的分析被后入普遍接受。但三国志演义之所以在虚实结合方面比较成功,主要个是在“量”的搭配上比较合理,而是在对小说与历史的“质”的差异上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恰当的处理。它在按照一定的政治道德观念重塑历史的同时,也根据一定的美学理想来进行艺术的创造,使实服从于虚,而不是虚迁就实
44、。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已经全非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情节故事也多经过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添枝生叶等艺术处理。它已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借三国史实的基干和框架,另描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三国志演义“陈叙百年,该括万事”(高儒百川书志),人众事繁、矛盾复杂,却组织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充分地显示了作者的叙事才能。小说在叙事时,是将各个空间分头展开的故事化成以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全书约可归纳为五条线:以汉亡为引线,以晋国一统天下为终局,中间的主线是魏、蜀、吴三方的兴衰。这几条线,此起彼伏,交互联络,建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在魏、蜀、吴三条线中,尤以魏、蜀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为全书的主干;在
45、写魏、蜀两方时,又以蜀汉的故事为重点。在写蜀汉时,则以诸葛亮为中心;在写诸葛亮时,以隆中决策为关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说用浓墨重彩所描绘的隆中决策就是全书的主脑,“其馀枝节,皆从此生”。诸葛亮在决策开头所分析的形势,从董卓谈到曹操、孙权,实际上就是小说前七卷情节内容的概括。诸葛亮出山后的主要故事,就是隆中决策内容的具体演绎。诸葛亮死后,姜维九伐中原,则是“受丞相遗命”,“以继其志”。直至最后一卷,才写三国归晋以作结。这样的艺术构思,使全书的结构既宏伟,又严整;看来头绪纷繁,却又脉络分明。在这构架上,作者又兼用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不同笔法,时而实写、明写、正写、详写,时而又虚写、暗写
46、、侧写、略写,使全书的故事详略得当,摇曳多姿。就所叙的事件而言,三国志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可说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它描写战争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在世界文学史中是罕见的。全书共写四十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包容了这一历史时期所有重大的战役,写得各有个性,绝少雷同:或鸟瞰全局,或特写片断;或以募敌众,或以强制弱;或设伏劫营,或围城打援;或江上水战,或陆上车攻;或强攻,或智取;以致火攻、水淹、马战,乃至徒手搏斗,表现各异,充分显示了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三国志演义描写战争,又突出智斗,特别是在写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重大战役时,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等交织在一起,重视写统帅部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战略决策以及战术的运用。作者笔下的战争,多数并不表现得惨烈可怕,而如一曲英雄的史诗,在激扬高昂的格调中,往往洋溢着诗情画意。有时在激烈的战争中,又穿插着一些比较轻松的场面。如在赤壁之战的进程中,作者不吝笔墨,大写诸葛亮与鲁肃乘雾联舟、群英会蒋干中计、庞统挑灯夜读、曹操横槊赋诗等等,把战争写得有张有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