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一)本课主题。在中华民国建立后,很快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本课聚焦于这段历史,重点分析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一些表现。(二)教材地位。第六单元名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旨在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凸显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同时,我们也要了解中华民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表现,尤其是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对思想解放的历史贡献。因此,本课是第六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教材内容首先,本课正文内容主要有四目:第一目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以时间线索介绍袁世凯是如何走上复辟
2、之路的。革命党人的反抗,则围绕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展开;第二目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主要介绍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演化为军阀混战与割据的局面;第三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主要描绘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还介绍了民众日常生活出现的种种新气象;第四目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在分析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发动起来的基础上,简要描绘该运动如何冲击了旧文化,并重点说明其宣扬民主与科学,推动思想解放。其次,关于本课的学习栏目,授课时,可重点关注两个。1.“学思之窗”,可用于帮助学生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2.“史料阅读”的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文化运动的
3、开展与现实政治之间的联系。(四)核心概念解读本课涉及到的概念众多,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即为本课所处的阶段概念,北洋政府时期;第二个层次是两个势力群体,即北洋军阀与革命党人;第三个层次,即指各种具体史事,比如“二十一条”;“宋教仁案”;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筹安会;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护法运动;新青年等等。二、教学立意第一点,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影响。第二点,根据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年表,归纳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北洋军阀割据的相关史事;2.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此时革命党人的反抗历程
4、、总结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3.通过自主阅读,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况;4.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思考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第三点,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们的教学重点应当是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民国初年社会生活新气象;而我们应当突破的教学难点,则是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与新文化运动。三、教学流程具体到本课教学的基本流程,教师可利用教材导入部分提供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躲避兵灾百姓四处逃亡的情景导入,帮助学生尽快认识这段历史。针对本课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分两个角度进行教学。一是以时间为线索讲述北洋政府统治下的黑暗与混乱,以及该时期革
5、命党人的反抗;二是当时中国在经济社会生活上的新气象与思想上的新文化运动。(一)以时间为线索讲述北洋政府统治下的黑暗与混乱,以及同一时期革命党人的抗争。这一部分实际包括了教材“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与“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两子目。教师可以时间为轴,分两个时期阶段进行教学,即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与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年)。1.袁世凯统治时期。首先,我们要给学生解释“北洋军阀”这一历史概念。其次,我们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以年表的形式归纳袁世凯扩大自身权力的过程。其次,教师结合“筹安会”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袁世凯是如何走上复辟帝制之路的。最后,教师可结合“
6、宋教仁案”的相关史料与护国战争的历史图片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通过哪些方式进行反抗。2.军阀割据混战时期首先,教师可结合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结构图,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结合表格梳理军阀割据的相关信息。其次,教师可通过简单讲述“府院之争”与“张勋复辟”以及此后段祺瑞公然破坏临时约法的相关史事。之后可结合教材上的思考点,并补充孙中山通电文上之后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护法运动的概况。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历史图片,思考中国如何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并认识到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胜利作出了贡献。(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与思想上的新文化运
7、动这一部分实际包括了教材“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与“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两子目。教师可将本部分分为三个领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众日常生活的新气象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材料,重点关注材料中的两组数字的变化。并结合课文,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及原因。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当时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进而过渡到当时民众日常生活的新气象。2.民众日常生活的新气象教师可借用民国时期民众生活的历史照片,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时民众日常生活出现了种种新气象,并使学生通过思考进一步得出当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过去的陈规陋俗不符合时代的潮
8、流,应该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3.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教师结合民国时期北京大学与新青年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况。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陈独秀的吾人最后之觉悟的节选,小组探究思考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在现实政治的刺激下而引发的。之后再由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并进一步由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其本身推动思想文化革新,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四、教学总结反思本课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较多,要一一讲述基本的史实,难以做到。因此本课在授课内容上的取舍,主要体现在选取重点分析和评价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着重讲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社会经济的新气象与思想方面的新文化运动,突破本课难点。教学中通过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思考史料,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学习评价建议评价方式,可通过习题“讲练结合”,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层面的掌握情况;再小论文的方式,让学生就本课一些知识概念进行论述,比如“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联系”、“白话文对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对本课历史内容的深入理解。在课后学生可收集新文化运动开展过程中留下的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对教材最后“学习拓展”进行深入思考,分析这些文本所阐述的主要看法,撰写以“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为中心的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