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概述要点梳理 一、教学设计的历史回顾及定位 二、教学设计的哲学基础 三、教学设计的概念 四、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五、教学设计的特征及理念 六、如何学习和研究教学设计 七、学习教学设计的意义一、(一)教学设计的历史回顾 1、教学设计的由来 作为一个专业研究领域,教学设计与其他专业一样有着漫长的前科学发展历程。与教学设计理论相关的思想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哲人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圣托马斯把他们学习与记忆的认知基础拓展为通过自由意志来论述对教义的理解。400年后,约翰洛克提出理性推理和知识必须由经验获得,提升了亚里士多德等人提出的初始智力空白状态的主张。20世纪初杜威提出教育哲学的若
2、干宗旨,强调学习与行动的统一。20世纪20年代,行为主义观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影响日益突出,桑代克的联结论表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最原始的刺激-反应(S-R)模型。20年代以后,霍尔提出了行为主义的新版本:刺激-有机体-反应(S-O-R)模型,强调学习者的原始动力,激励动机,抑制因素及原有的训练等作为介入性变量对行为的重要影响。正是前人的思想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思想源头。2、教学设计的起源及早期发展 教学设计诞生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大批有经验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者去指导与军队服役和工厂工人培训相关的教材研究及开发,使用行为主义的技术来开发教学资源。战争结束后,这批心理学家继续开发一系列创新的分析
3、,设计和评估程序在内的比较正式的教学系统。 20世纪50年代以来,系统方法的运用开始受到心理学家们的关注,而程序化教学运动则成为一个重要阶段。新行为主义的倡导者斯金纳提出了建立在操作主义基础上的学习强化理论作为程序教学运动的理论基础,设计了盛行一时的程序教学法和教学机器。斯金纳等用以开发程序教学过程的一种经验性的方法中所包括的尝试与修正程序,则孕育出后来被成为形成性评价的要素。这种方法现已成为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解决教学问题的一个典范。3、教学系统设计(ISD)范式的形成 教学设计有两个根源:系统工程学和作为当时学习理论主要趋势的行为主义理论。在此后的20多年发展中,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得到
4、了检验,修正和优化,并逐渐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第一代教学设计范式-教学系统设计(ISD). 60年代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学设计领域占主导地位,如何识别设计目标成为开发程序教材的教学设计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教学媒介进入了计算机时代,。到了80年代,许多教学设计人员将注意力从计算机辅助教学转向基于计算机的教学。这种教学逐渐占据教学设计领域。系统方法的引入,不仅清晰地表述了教学系统的组成成分,而且识别出该系统的特性,从而使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确定的研究领域得以形成。许多人士对教学设计的兴趣激增,研究领域扩大化,导致教学系统范式中各种模型的数量增多,教学系统设计模型在其开发和应用上更为现
5、代化。教学设计在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后,最终基本上形成并完善了集系统工程学,传播学,学习心理学与技术为一体的ISD理论与ADDIE模型,现在被通称为传统教学设计过程,该模型包括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执行(Implementation)与评估(Evalution)。(二)教学设计的定位 1、作为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1)设计与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领域中,罗兰德指出应重视一般设计的研究,揭示教学设计与一般设计之间的联系,确立将教学设计视作设计类型之一,作为一般设计的子系统的新观点。(2)不同取向的教学设计观理性教学设计观理性教学设计观:持这
6、种观点的设计者把重点放在理性上,突出教学设计过程的可预测性,强调遵循规则与程序的重要性,并将教学设计描述为一种技术过程。创造性教学设计观创造性教学设计观:强调教学设计过程的艺术性,创造性。该过程对于独特复杂变化情境的依赖性,重视设计者在工作中的直觉性,悟性,思想的丰富性及对问题解决法昂按的新颖性。融理性与创造性为一体的教学设计观融理性与创造性为一体的教学设计观:大多数设计者摆脱了极端的理性观与创造观,在反思教学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将理性与创造性,科学性与艺术性融合起来,形成了更加科学,更具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观。 2、基于泛技术观的教学设计 有关教学设计的教育技术观将所有的教学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概括
7、在一个作为系统的设计模型中。设计的泛技术观是指依据一定的学习与教学理念,开发和运用各种产品形态的媒体与技术,以提高学习与教学能力的系统化的实践知识。3、作为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作为联系科学的教学设计作为联系科学的教学设计:在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之际,杜威在实用主义方法论和真理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知识与实践关系的实验主义主张,提出构建一种特殊的联系科学以联结理论与实践。从联系科学到系统科学从联系科学到系统科学:20世纪初,杜威等人有关建立“专门的联系科学”的设想,其目的在于在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架设一个桥梁。到了60年代中期,将技术引入教育研究的教学设计才在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指引下,将有关联系
8、科学转变为在系统方法基础上的科学设想与具体研究,并确立了教学设计作为系统科学的研究定位。综合系统设计综合系统设计:巴纳锡提出的综合性系统设计指在特定系统水平上的互动与协调,不同系统水平上的互相依赖以及设计的内在一致性。从设计未来的假设出发,巴纳锡区分出四代设计方式:按指令设计、为决策者设计、与决策者一起设计和置身于其中的设计。巴纳锡将教学系统设计提升到教育系统设计的高度从而拓展了教学设计的深度与广度的同时,令人信服的使教育系统设计作为系统科学,作为设计科学,基于泛技术观的三个定位达到高度的有机结合。二、教学设计的哲学基础关于教学设计哲学基础的热烈争论主要是受激于不同的两派的交叉冲击-后现代主义
9、和建构主义。我们从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价值论,本体论和认识论五方面简单分析一下。 (一)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代表是兰卡和贝兰德,他们对教育技术学家未经检验的假设提出了质疑。后现代主义者没有提出一个有竞争力的设计方法论,试图使研究者和设计者更多的反思他们的工作,以检验他们的动机和增强他们的伦理警觉。 (二)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者与后现代主义者一样对实证主义者的假设不满,这些假设在实证主义者看来是教学设计的一贯思维基础。建构主义这也同意所有知识是社会性建构的,知识并不是“局外的”,而是建构在知识者的头脑中,真理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的。 (三)价值论 价值论的问题与价值有关。例如,如何为善
10、(道德规范)和美(美学)确定法则。这些问题在过去没有被广泛或经常讨论,但伴随着其他问题,对道德规范的呼吁被后现代主义者和建构主义者重新提起。 (四)本体论 对激进建构主义的批评引出了基本的本体论问题,物质世界是否依赖于对其存在的感知者?这一观念的一端是直接的现实主义,认为物质世界完全独立于人类对它的感知而存在,绝不依赖于人们对其存在的感知;另一端是现象论,断言物质世界完全依赖于对其存在的感知者的感知。现象论立场的逻辑延伸是唯我论,其观点是除非我感知到它,否则事物不存在。中间立场的是批判现实主义,认为物质世界中的物体部分以来也部分独立于感知者。还有一种立场强调物质世界中的对象与我们对他们的感知之
11、间的不同点而不是共同点。 (五)认识论 激进建构主义者主张教学理论必须以关于知识是什么及如何获得知识的理论为基础,这个理论就是认识论。20世纪90年代之前,在教学设计这个领域几乎没有明确的哲学观点。近期,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惯用的教学设计过度的效忠与实证主义和科学的范式,引起了由教育者带来的对权威的强制性应用。三、教学设计的概念 (一)什么是设计实际上在我们身边设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设计”一词指在开发产品或执行计划前,系统的或有意识的规划和构思,以解决问题。设计离不开思考,想象和创意,离不开对根本目标的把握。罗兰提出了适用于教学设计的特征:1、设计是一个以目标进行导向的过程,正是这些目标将导
12、致产生一些新东西。2、源自于设计的新东西具有实际效用。3、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将要求转化为规范。4、设计离不开社会互动。5、设计重在解决问题,但并不是所有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设计。6、在设计中,问题解决和问题理解既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相继出现。7、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8、设计离不开专门的技能与创意,离不开理智与直觉的协调统一思考过程。9、设计过程就是一种学习过程。所以,“设计”是旨在达成特定结果或目标的一系列行动或步骤。(二)什么是教学设计关于什么是教学设计,国际上著名学者对此有许多精辟的定义,以下列出8种教学设计的定义。1、加涅: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2、西尔斯:教学设计
13、是通过系统化分析学习的各项条件来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3、赖格卢特: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4、史密斯和拉甘:教学设计是将学习与教学的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与活动计划的系统化过程。5、梅里尔:教学设计是一种用以开发学习经验与学习环境的技术,这些学习经验与环境有利于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技能。6、帕顿:教学设计是对学习者学业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预先策划的过程。7、肯普:教学设计是有效的规划,开发,评价与管理教学过程,以使之能确保学生取得良好的业绩表现。8、迪克与凯里:教学设计是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教学的系统化过程。这些定义从不同方面指出教学设计的重要特征,强调它所包括的范围,特点及性质
14、。(三)教学设计概念的其他说法和定义对教学设计概念的界说还有其他说法。如:措施说、方法说、操作程序说、方案说、计划说和技术说6种。造成这些概念界说分歧的原因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关注的视角和取向不同。1、从教学设计的形态来界定(计划说和方案说)2、从教学设计的功能来界定(方法说、程序说和措施说)3、从教学设计的性质来界定(技术说)通过对以上定义的梳理和总结,徐继存老师对教学设计有如下定义:1、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2、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3、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4、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四、教学设计的
15、理论基础我国教学设计研究者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概括如下:(一)单基础论:主要指加涅的认识学习理论(二)双基础论: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三)三基础论:以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四)四基础论:以系统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五)五基础论:以学习心理理论、现代教学理论、设计科学理论、系统理论、教育传播理论为基础(六)六基础论:以学习心理理论、传播理论、视听理论、系统科学理论、认识理论和教育哲学理论从单基础论到六基础论不仅数量上相差悬殊,选项上也有很大差别。比较这些观点,我们发现人们一直把学习理论视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五、教学设计的特
16、征及理念 (一)教学设计的特征1、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有五个特征: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学习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学习。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教学设计应符合每个学生的需要。教学要有短期和长期来年各种设计教学要有短期和长期来年各种设计。短期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上课前做的准备工作,长期的是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的教学设计。系统设计的教学能极大的影响个人的发展系统设计的教学能极大的影响个人的发展。教学设计要确保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潜能。教学设计应以系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应以系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包括许多步骤,每一步教学步骤都要以经验证据为依据。教学设计必须基于有关人类学习的研究教学设计必须基于有关人
17、类学习的研究。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的条件。2、教学设计的一般特征 由于每一种教学实践都是具体的,因此设计者制定的教学设计方案会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表现出一些共同,普遍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指导性指导性:教学设计是教师对将要达到的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一种设想,因此教学设计方案一旦形成并付诸行动就成为指导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系统性系统性:教学设计需要系统的考虑分析每一教学要素,以使教学诸要素实现有机的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达成教学目标。操作性操作性:在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中,各类教学目标被分解为具体的操作性目标。教学设计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
18、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环境的调适,教学评价手段的实施都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和安排,这一系列的安排都带有极强的可操作性。预演性预演性:教学设计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教师头脑中的预演过程。创造性创造性: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的思考,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二)教学设计的理念 1、减负增效:是系统设计教学想要达到的总体效果。中小学教育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无效操作太多。在教学设计中,强调从四个方面达成教学的总体成效: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和教学有魅力。教学有价值教学有价值:指教学能否满足学习者的学习
19、需要,有价值是回答教学是否做了值得去做或应该去做的事情。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果:指教学能否达到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有效果是回答教学是否做好了要做的事情。教学有效率教学有效率:指教师自己同时也要帮助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来达到目标,有效率回答的是教学是否做到了尽可能好的投入产出比。教学有魅力教学有魅力:指能否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自觉的去预习,复习或拓展加深。 有魅力是回答教学是否有长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与亲和力。 2、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或系统方法是教学设计的强有力武器,有两层含义:统揽全局,着眼整体、循序操作,层层落实。 3、以教促学:教虽然不能代替学,但教必须围绕着学而展开,以学习者为焦点,为学
20、习者服务,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4、加速成长:教学设计把教学的成功基础建立在教师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化,有序化和技术化上。通过系统设计教学,使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目标更明确(知道要做什么),程序更清楚(知道该怎样去做),针对性更强(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和灵活性更大(知道在什么具体情况下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六、如何学习和研究教学设计 (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和研究教学设计除了必须掌握它的知识还必须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二)实现知识交叉 从一定角度看,教学设计是属于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但是对教育技术的理解有学者将技术分为硬技术,软技术和潜技术。所以我们在学习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做到教育理论,学习理
21、论和教育硬技术并重。 (三)关注教学实践 系统有效设计教学,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可靠保障。有效设计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重心应落在减负增效和转变教师教学指导方式上。七、学习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学设计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学习教学设计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教学设计将教学活动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上,使教学手段,过程成为可复制,可传授的技术和程序。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技术是促使教学工作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 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已有的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指导教学工作的进行;也可以把教师的教学
22、经验升华为教学科学,充实和完善教学理论。 (三)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学习,运用,可以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提高人们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有利于加速青年教师的培养 青年教师通过学习可迅速掌握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在实际运用中不断熟练和提高,最终成为一名教学专家。 (五)有利于电化教育的开展和媒体教材质量的提高 通过学习和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可帮助教师和教学设计者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编制相应的媒体教材。在提高教学质量,普及各级教育和职业培训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参考文献【1】李定仁、徐继存 教学论研究2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3、第235到237页【2】皮连生主编 教学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第4页【3】皮连生主编 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年 第440页【4】杨小微主编 现代教学论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 第200到210页【5】【美】罗伯特等编 任友群等译 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理论 研究 模型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1到17页 第46到58页【6】靳玉乐,李森编 现代教育学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年 第226到227页【7】盛群力编 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第34到37页【8】吴华钿,林天卫编 教育学教程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第209到212页【9】裴新宁 面向教育者的教
24、学设计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5年 第46到72页【10】盛群力、李志强编 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 第78到83页【11】乌美娜编 教学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 第59到62页【12】刘启迪:试论课程设计的客观要求 载课程 教材 教法1998年第5期【13】吴运友:课堂教学设计的若干原则载教学与管理1997年第1期【14】高雪梅:课堂教学设计原则探要载浙江师大学报1998年第23期【15】王曦:潜在课程及其教学设计载浙江教育科学1999年第4期【16】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载教育传播与技术1999年第3期【17】李运生:教学设计的设计学要义载江苏教育研究1994年第5期【18】杨一经:重视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效率载课程 教材 教法1995年第10期【19】杨琦:就爱呕血设计的四个环节载教育研究1984年第10期【20】刘高估:简论教学设计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