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态变化技能1、教态变化在教学中的意义l所谓变化是对学生的不同刺激。l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口头语言是主要的,它的中心任务是要掌握和抓住学生的注意,传授知识,交流思想感情。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变化应用不同的刺激来配合教师的口语,即用非语言来组织学生注意,更生动地传授知识和交流感情,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l例如,变换不同的教学活动方式,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改变课堂的教学节奏,教师声音和声调的变化,教师身体的运动和适当的手势。教师的表情和眼神等,都是教师的口语的有力辅助手段。 2、教态变化的作用l(1)教育作用l 身教重于语言,教师的身教反映在许多方面,而非语言的教学行为是身教的一
2、个重要方面。教师的感情、态度、手势、站立姿势,甚至服装、发式等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l(2)激励作用l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变化自己的非语言教学行为,除了能使课堂生动活拨外,还能为学生的学习的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情绪饱满、心情舒畅地进行学习,能充分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l(3)启发作用l教师非语言的教学行为的重要特点是模拟性和象征性,它能引起学生对事物的丰富联想。尤其是一些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动作和感情,通过教师的非语言教学行为能较好地表现出来。因此,它对学生具有启发思维、促进理解的作用。l(4)强化作用l 教师非语言教学行为的强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把学生的视听有机会
3、地结合起来,用视听两个方面的刺激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增大了接收的信息量。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楣拉列斯总结了人接受信息的效果公式;l 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3、教态变化的原则l要充分认识教师的教态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及情感上的激发作用。而变化是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拨,集中学生的注意,引起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的学习。因此,这个变化是有目的的变化。l非语言行为的运用必须明白、准确,只有使学生能理解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l非语言行为的运用要繁简适度。过繁会弄得人眼花缭乱,过简会显得呆板,都会影响效果。l非语言行为的运用要恰当掌握分寸,不宜夸张。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不同于戏剧表演,动作要适度,否则会造成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