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第九章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n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特征n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n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特征经济周期的特征n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n二、经济周期事实:经济衰退n三、凯恩斯对大萧条的解释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n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环绕长期增长趋势出现扩张与收缩的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现象。n美国经济学家阿瑟伯恩斯(Arthur Burns和韦斯利米切尔(Wesley Mitchell)在1946年出版的衡量经济周期一书中给出经济周期的经典定义: 经济周期是一国经济活动总
2、量的波动,而这些经济活动总量主要由商业企业组织的活动构成。一个周期包括由许多经济部门同时发生的扩张,随之而来的同样普遍的衰退、收缩和下一个周期的扩张阶段相连接的复苏所组成;这种变化的顺序重复出现,但不定期发生;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在1年以上到10或12年;它们不再分为具有接近自己振幅的类似特征的更短周期。经济周期的主要特征经济周期的主要特征n(1)各宏观经济变量具有协动性。n(2)经济周期可以分为扩张和收缩(或衰退)两个主要阶段。n(3)周而复始但不定期发生。(1)各宏观经济变量具有协动性)各宏观经济变量具有协动性n按照各变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变动时序,经济变量可分为领先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三
3、类。n领先指标领先指标(leading indicators)是指那些变量的波动先于整体经济的经济指标;n同步指标同步指标(coincident indicators)是指那些与整体经济变化一致的经济指标;n滞后指标滞后指标(lagging indicators)是指滞后于整体经济变化的经济指标。(2)经济周期可以分为扩张和)经济周期可以分为扩张和 收缩(或衰退)两个主要阶段收缩(或衰退)两个主要阶段(3)周而复始但不定期发生)周而复始但不定期发生n经济周期总是遵循收缩谷底扩张谷峰这一顺序循环往复。但是,经济周期发生的间隔并不是定期的和可以预测的,而且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也不固定,从一年到十几年
4、不等。传统经济周期的分类传统经济周期的分类n(1)朱格拉周期。n(2)基钦周期。n(3)库兹涅茨周期。n(4)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二、经济周期事实:经济衰退二、经济周期事实:经济衰退n经济衰退阶段主要经济变量的典型特征(1)产出下降。(2)失业率上升。(3)实际工资和平均劳动生产率下降。(4)实际货币供给增长下降。(5)股票价格下降且领先于经济周期。三、凯恩斯对大萧条的解释三、凯恩斯对大萧条的解释(1)n(1)宏观经济的波动主要由有效需求的变动引起。n(2)经济中存在引起经济周期的内在力量,乘数可以解释对需求的冲击如何被扩大,以及如何导致产出更大地变动。n(3)流动性偏好可以解释货币政策如何影响
5、利率和有效需求,即货币并不是中性的。n(4)心理预期在影响消费和投资方面具有重要性。 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 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MEC)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n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决定。设PV为资本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在未来各不同年份的预期收益为R1、R2、R3Rn,i 为资本边际效率,则有:nniRiRiRiRPV)()()(111133221三、凯恩斯对大萧条的解释三、凯恩斯对大萧条的解释(2)n(5)工资和价格刚性导致经济可能长期偏离一般均衡。n(6
6、)凯恩斯提出了明确的政策含义:等待经济自己回复到自然率水平是靠不住的。传统经济周期理论传统经济周期理论n(1)纯货币理论。n(2)投资过度理论。n(3)消费不足理论。n(4)创新理论。n(5)太阳黑子理论。第二节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的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n一、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假设n二、新古典主义模型: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n三、新古典主义模型: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一、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假设一、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假设n新古典主义至少有四个主要假设:n(1)个体利益最大化。n(2)持续市场出清。n(3)理性预期 理性预期 适应性预期 完全预见n(4)自然率假说。二、新古典主义模型二、新古典主义
7、模型: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n(一)卢卡斯总供给曲线n(二)对经济波动的解释n(三)理性预期与货币政策无效论n(四)总结(一)卢卡斯总供给曲线(一)卢卡斯总供给曲线n1.工人错觉模型n2.不完全信息模型1.工人错觉模型工人错觉模型n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购买投入品,并出售自己的产品,因此他们清楚地了解产品的价格水平P和名义工资水平W。企业总是按照实际工资水平来决定雇用劳动数量的,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0)(),(NfNfPWw1.工人错觉模型工人错觉模型n工人对实际价格水平并不拥有充分信息,他们只知道名义工资,他们只能按照正常或预期的实际工资we提供劳动,预期实际工资
8、等于名义工资W除以预期的价格水平。劳动供给是预期实际工资的增函数:0)(),(NgNgPWwee1.工人错觉模型工人错觉模型n从而有:n其中,P/Pe就是工人对价格变动产生的错觉。当P/Pe等于1时,工人对价格的预期是正确的;当P/Pe大于1时,工人预期价格低于实际价格水平;反之,当P/Pe小于1时,工人预期价格高于实际价格水平。eeePPPWPWw2.不完全信息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n不完全信息模型表明,企业所选择的产出取决于实际的价格总水平与预期的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当实际价格水平超过预期价格时,企业增加他们的产出。产出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为:n该式表明,当实际价格水平高于预期的价格水平时,产出
9、将超过充分就业产出 ,只有当实际的价格水平等于它们的预期水平时,产出和就业才会处于自然水平上。该式被称为卢卡斯总供给曲线、附加预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期的总供给曲线。0)(aPPaYYe,ASAY*PeO图图8-7 短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Y(二)对经济波动的解释(二)对经济波动的解释n1.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n2.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n3.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的传播机制1.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n假设经济的初始一般均衡处于图9-4中的E0点,它是总需求曲线AD0、短期总供给曲线SAS0和长期总供给曲线LAS的交点。此时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 ,价格水平被完全预见
10、,即实际和预期价格均等于P0。n新古典主义认为,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增加使产出和就业增加,货币在短期是非中性的。而在长期中,当人们获知真实的价格水平后,货币完全是中性的。2.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n预期到的与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增加会产生不同效果。图9-5说明了预期到货币供给增加的效果。假设经济的初始一般均衡点为E0,该点是AD0、SAS0和LAS三个的交点。价格水平被完全预见,即实际和预期价格均等于P0,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 。Yn在理性预期情况下,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只影响价格水平,而对实际产量和就业没有影响,货币在短期和长期中都是中性的。3.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的传播
11、机制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的传播机制n在以不完全信息为基础的新古典模型中,产量和就业偏离其均衡(自然)水平被归因于没有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这种随机冲击,它造成价格预期误差,这些预期误差本质上是随机的、无法预测的。按照理性预期假说,理性当事人会从信号筛选中进行合理而明智的分析,并改变他们形成预期的方式,迅速消除错误认知。结果是,产量和就业会围绕着它们的均衡水平而随机波动。n然而,货币供给的冲击带来的实际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即经济会连续数期处于其趋势值之上(繁荣)或之下(衰退)。为了对此予以解释,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强调了传播机制的作用。传播机制传播机制(propagation mechanism)是
12、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使得初始的冲击能够对经济产生时间相对较长的波动。新古典主义对传播机制的解释包括滞后产量以及资本品的持久耐用性、合同对即时调整的抑制以及调整成本的存在。以调整成本为例,企业既面对雇用工人的成本也面对辞退工人的成本搜寻和训练新雇员、支付富余人员工资等,在短期内急剧扩大或缩小产出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在一些没有预期到的冲击后,他们的最优反应或许是在一段时期内逐渐调整产量和就业水平。(三)理性预期与货币政策无效论(三)理性预期与货币政策无效论n如果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依照一些“已知”的规则决定时,那么即使在短期中当局也不能通过系统性货币政策影响产出和就业,因为这可能被理性经济当事人预见
13、到,他们会掌握当局惯常的行为模式。n只有完全随机的货币政策才可能影响产量,换言之,政府是通过对公众的欺骗来使政策发生作用的。但这种欺骗是不能长久的,因为它不可能在大多数时间欺骗大多数人。n新古典主义认为,在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的世界里,货币政策是无效的。政府试图通过随机或非系统性的货币政策来影响产出和就业,只会增大产量和就业围绕它们自然水平的偏差。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施瓦茨发表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分析了货币供给波动的原因,以及货币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他们得出的结论是:n(1)货币冲击的变化与经济活动、(名义)收入、价格息息相关;n(2)货币增长与产出增长之间有较强的正向关系;
14、n(3)货币的变化有其独立的原因,货币供给增加不能完全解释货币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关系。(四)总结(四)总结n新古典主义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建立在理性预期、持续市场出清和卢卡斯总供给假说的基础上。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是:n(1)市场经济对于干扰会做出迅速的并且有效率的反应,这些反应本质上是随机的,没有表现出可辨别的形式。产量和就业会围绕着它们的自然水平随机波动。如果不存在预期误差,产量将稳定在它的自然水平上。n(2)产量和就业偏离其自然水平归因于总需求冲击,产出波动的大部分原因归于货币政策的误导。货币在短期是非中性的,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会引发经济的波动,干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政府不能解决问题
15、,它反而会制造问题。三、新古典主义模型三、新古典主义模型: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n(一)经济波动的根源n(二)生产率冲击的传播机制n(三)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中的政策冲击n(四)总结(一)经济波动的根源(一)经济波动的根源n实际冲击是对经济“实际层面”产生的干扰,例如影响生产函数、劳动规模、政府购买的实际数量、消费者支出和储蓄决策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影响最大的是生产函数冲击,即所谓的供给冲击,又称为生产率冲击。生产率冲击包括:n(1)技术变迁,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或新生产方式的采用、先进管理技术的引进、资本或劳动质量的变化。n(2)可供使用的原料或能源价格的显著改变。例如20世纪70年
16、代的两次石油危机)。n(3)物质环境的一些不利变化对农业产量形成不利的影响。n(4)战争、政治大动荡或者劳动者的骚乱等打乱了经济现存的运行和结构。n(5)影响生产的政府管制的变化,以及任何影响生产率的其他因素。(二)生产率冲击的传播机制(二)生产率冲击的传播机制n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把生产率冲击作为经济波动的最初原因,要素生产率的随机波动是由技术进步率较大的随机波动引起的。这种对生产函数的供给冲击引发了总产量和就业的随机波动,其传播机制包括资本积累、跨时期劳动替代以及早期模型的调整成本机制。我们这里主要介绍跨时期劳动替代传播机制。n跨时期劳动替代传播机制解释了劳动供给对实际工资较小的变动做出较大的
17、反应,从而会放大初始冲击对产出的影响。根据跨时期劳动替代假说,理性个体通过改变他们的劳动供给和消费决策回应消费与闲暇的相对价格的结构变化。n图 (a)表示的是正向技术冲击A*使生产函数从Y上移到Y*的位置。这种移动提高了劳动的边际产量,使劳动需求增加,增加了就业。就业扩大的程度取决于当时实际工资下的劳动供给弹性。n如果劳动供给弹性大,则劳动供给曲线相对平缓,如图(b)中S2所示,技术冲击使产量从Y0增加到Y2,同时实际工资从(W/P)a上升到(W/P)c,就业从N0增加到N2。如果劳动供给弹性较小,则劳动供给曲线S1相对陡峭,这时实际工资增加较多而就业增加较少。(三)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中的政策冲
18、击(三)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中的政策冲击n在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中,引发波动的另一种冲击是财政政策的变化。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政府支出会把资源由私人消费转移到政府。n与货币经济周期经济学家的看法不同,实际经济周期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冲击在任何期间内对实际变量没有影响,货币是中性的。n实际经济周期经济学家普遍反对主动熨平经济周期的做法。(四)总结(四)总结n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新古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归纳起来,它具有下述基本特征:n(1)实际经济周期理论采用代表性经济当事人的结构,代表性当事人的目的是在现行资源约束条件下使其效应或利润最大化。n(2)当事人具有理性预期,不会受到信息的
19、不对称的影响。n(3)价格灵活性确保持续市场出清。由于市场调节迅速,经常保持均衡状态。n(4)产出和就业的波动是由可得到的生产技术的较大的随机变化引起的,而各种传播机制则使这种最初冲击的影响扩散开来。n(5)劳动者在工作与闲暇之间具有高度替代性,就业波动反映人们工作时间的自愿变化,即不存在非自愿失业。n(6)货币政策对实际变量没有影响,货币是中性的。n(7)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将增长和波动整合在一起,完全抛弃了经济波动与增长(趋势)分析中短期与长期的区分。按照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技术变化是同时决定增长和波动的主要因素。我们所观察到的产出波动的轨迹不过是持续移动的充分就业均衡。产量波动是自然率的变动而
20、不是对均衡的偏离,是理性当事人对技术进步率的不确定性所做出的最优反应的结果。 普雷斯科特(Prescott,1986)认为,使用“经济周期”一词是一种不幸,因为它意味着需要解释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无关的一种现象。第三节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n一、乘数-加速数模型n二、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n三、名义价格粘性n四、名义工资粘性n五、新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周期的解释n六、新凯恩斯主义的稳定性政策一、乘数一、乘数-加速数模型加速数模型n(一)加速数原理n(二)乘数-加速数原理(一)加速数原理(一)加速数原理n加速数原理是指产量变动引致的投资变动对总产出所产生的效应。具体来说
21、,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他们对产品的需求会增加。要生产更多的产品需要更多的资本。在资本存量得到充分利用的的条件下,需要进行新的投资,以增加资本存量。结果是投资增加会导致产量增加,而这又会引起投资增加,加速经济扩张。由产量增加引起资本存量(净投资)的增加数称作加速数加速数(accelerator)。n以v代表加速数,则有:n式中,Kt为t年初的资本存量Kt与(t-1)年初的资本存量Kt-1之间的变化量。即:n或写为ttYKv1tttKKK1tttKKIn假定在任何时期 中,按照生产技术的要求,资本存量与产出水平之间存在一个大致的比例,叫做资本-产量比率。它表示生产一单位产量或收入需要多少资本存量。
22、如果生产一单位产品需要配备4单位资本,则资本-产量比率为4。n如果产出或收入增加了,则资本存量必须按照资本-产出比率相应增加。资本-产出比率也就是加速数。即:111tttttttttYYIYYKKYKv(二)乘数(二)乘数-加速数原理加速数原理n萨缪尔森将凯恩斯的乘数原理与加速数原理结合起来,通过对政府支出、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等主要经济变量相互关系的分析,来说明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和幅度。n考虑一个封闭经济。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Yt=Ct+It+Gt Ct=cYt-1 It=v(Ct-Ct-1)n式中,本期收入由本期消费Ct、本期投资It和本期政府购买Gt组成。本期消费是上一期收入的
23、线性函数,投资取决于加速数和消费的变动量,即:n将上面三个方程合并,得到: Yt=cYt-1+cv(Yt-1Yt-2)+Gt)()()(2121_1tttttttYYvccYcYvCCvIY (a) Y (b) O t O t (c) (d) Y Y O t O t 图图 9 9- -7 7 经济周期波动的类型经济周期波动的类型 图(a)与(d)没有呈现周期性特点,图(b)与图(c)呈现出有规律性的周期性变化。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二、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n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假设和特征概括如下:n(1)采用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和理性预期假设。n(2)市场的不完全性使经济的产
24、出偏离其自然水平。工资和与价格粘性导致产出缓慢回到其自然水平。n(3)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可能都是经济波动的根源,经济中的内生因素常常放大外生冲击的扰动性影响。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不同,新凯恩斯主义不相信市场经济总是能够吸收各种冲击,并对冲击做出反应从而保持充分就业。相反,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实际上将放大这些冲击并且使冲击的作用持续存在。n(4)否认古典二分法。新凯恩斯主义用价格粘性和名义工资粘性解释了货币非中性。n(5)经济波动是不规则的、不可预测的。多数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由于市场经济中调整过程过于缓慢,如果出现了持久效应的巨大冲击,那么政策干预就是必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活有重要
25、影响。三、名义价格粘性三、名义价格粘性n新凯恩斯主义假定名义价格粘性,即企业不能针对需求变动迅速地调整其产品价格。n他们对于价格粘性的解释依赖于两点:(1)多数企业会主动地制定产品价格,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2)企业改变价格时会花费菜单成本。n所谓菜单成本是指企业每次调整价格要花费的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研究和确定新价格、重新编印价目表、将新价目表通知销售点、更换价格标签等所支付的成本。这些成本是企业在调整价格时实际支付的成本。此外还有企业调整价格的机会成本,也被称为菜单成本。四、名义工资粘性四、名义工资粘性n名义工资粘性,即当劳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动时,名义工资通常仅能相应地进行缓慢调
26、整。n名义工资黏性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长期交错合同的存在。n按照菲尔普斯(ESPhelps,1985,1990)的解释,建立长期劳动合同对企业和工人双方都会带来好处。n其一,工资谈判对于工人和企业都要付出代价。n其二,谈判如果破裂,工人可能需要通过罢工加强其谈判地位,这样对于企业和工人双方代价都是很大的,长期劳动合同可以大大减少这种代价。n其三,协调问题。五、新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周期的解释五、新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周期的解释n新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考察是用 - 模型并结合长期劳动合同的交错性质来说明的。新凯恩斯主义认为,长期合同的存在导致名义工资粘性,会增加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n尽管新凯恩斯主义承认
27、供给冲击的存在,甚至在个别事件(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价格冲击)中供给冲击在经济衰退中起主要作用。但是,他们仍然把总需求冲击看作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总需求冲击包括财政政策的变化、意愿投资的变化、消费者对未来信心的变化、货币需求或货币供给的变化等。六、新凯恩斯主义的稳定性政策六、新凯恩斯主义的稳定性政策n使用宏观经济政策来熨平或缓和经济周期被称为稳定性政策稳定性政策(stabilization policy)。与新古典主义不同,新凯恩斯主义强调稳定性政策的重要性。由于价格和工资存在粘性,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冲击后(例如导致经济衰退),经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回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积极使用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不应当把自己局限于固定的规则,而应当采用斟酌处置斟酌处置(discretionary)的政策政策制定者在经济状况变化时自由地做出判断并选择合适的政策。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