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代动力学 研究目标:药物剂量及其在血浆或效应部位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影响因素:药物的吸收、分布、清除过程 基本概念: 分布容积容积=药物总量(或剂量)/血浆浓度药物分布 中央分布容积手臂注射部位以上的静脉容积+心脏+大血管+肺摄取+代谢量(注射部位采血部位) 外周分布容积附属于中央分布容积的额外容积,反应了药物在组织内的溶解度(乳房模型:母猪n个小猪) 稳态分布容积指稳定状态下联系血浆药物浓度及体内药物总量的容积,等于中央分布容积 +外周分布容积)药物清除 药物清除指药物从容积中的消除。 全身清除:药物永久性的从体内消除(原形+代谢物) 室间清除:药物在血浆及外周组织间的转移。 清除率(L
2、/min):单位时间内完全清除药物的容积,反应机体清除药物的能力。 药物清除的实际速率:清除率*血药浓度 肝脏清除:大部分药物经肝脏生物转化(氧化、还原、水解及结合作用)清除。 药物经肝代谢后一般无活性,但某些药物(如吗啡、咪达唑仑)的代谢产物及原形具有相同的效应。 氧化、还原、水解及结合作用等这些代谢途径都具有遗传多态性,可部分解释不同人群在药物清除方面的差异。 尽管大部分麻醉药经肝脏代谢,但瑞芬太尼、琥珀酰胆碱、艾司洛尔则在血浆和组织中通过酯解而清除,而泮库溴铵则经肾清除,药物代谢及清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大多数麻醉药物的代谢速率及肝脏中分布的药物浓度成正相关,但肝脏代谢能力并非无限,药物
3、代谢不可能总是及浓度成正比,当进入肝脏的某些药物流速达到某个数值时,代谢能力将达到饱和状态。此后代谢将不再及浓度保持比例关系。药物代谢率=R=Q(C流入-C流出)注:Q(肝血流量)、 C流入(入肝血液的血药浓度)、C流出(出肝血液的血药浓度)饱和方程:反应= C/C50+C注:C50(为50%反应时的血药浓度)究竟是哪种药物浓度对代谢率起决定性作用呢?一般是把C流出(出肝血液的血药浓度)及代谢率建立了函数关系:Vm是可能的最大代谢率,Km亦称Michaelis常数,是代谢率为50%Vm时的流出血药浓度 摄取率:流入血液中的药物被肝脏摄取的比率=清除率:单位时间内完全清除药物的血流量,等于肝血流
4、量及摄取率的乘积欲维持某个稳定动脉血血药浓度,则药物的输注速率需等于代谢速率药代动力学模型零级过程:机体的耗氧和二氧化碳的产生是一个以恒定速率持续进行的过程。x代表药物总量,t代表时间 ,k是一个常数(药量/时间)一级过程:药物在某房室或某部位的转运速率及该房室或该部位的药量或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K的单位为1/时间 半衰期(t1/2):一般指药物注入后,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描述药物消除速度的重要参数。 持续用药时,一个半衰期的时间可达到50%的稳态血药浓度,2个、3个、5个半衰期则可分别达到75%、87.5%、97%的稳态血药浓度。经过4-5个半衰期的持续用药时间,虽然血药浓度只是逐
5、渐接近稳态血药浓度,但临床上我们通常认为这时患者已经处于稳态。 一次用药,经过5个半衰期,认为基本消除。房室模型抽象的数学概念,其划分取决于药物在体内的转运速率。当体内转运速率高,药物在体内分布迅速达到平衡时,可将机体看成是单一房室模型,如果药物在体内不同器官的转运速率不同,则血流丰富并迅速及血液中药物达到平衡的器官被认为是中央室,血流量少,不能立即及血药中药物达到平衡,认为是周边室。按转运速率,可将机体设想为两室或多室模型。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分布符合两室模型,经过一段时间内,体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消除速率恒定,两室可视为一室。 零级动力学消除有如下特点:(1)某些药物剂量过大,机体对
6、其消除能力有限,体内药物以最大消除速率衰减,即恒量衰减,例阿斯匹林量大时,变为零级。(2)半衰期不恒定,随血药浓度高低而变化。(3)当血药浓度衰减到最大消除能力以下时,则变为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一级动力学消除有如下特点:(绝大多数药物的消除按一级动力学规律进行)(1)进入体内药量减少,机体代谢或排泄能力未饱和,体内药物按一定百分比(恒比)消除。血药浓度高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多,血药浓度低时,单位时间消除的药量少,但消除的百分比不变。(2)有恒定的半衰期。肺脏也有生物转化作用,如:鱼精蛋白主要在肺脏被转化、代谢。肺脏对药物的代谢具有如下特点:(1)经呼吸道进入肺及随血液循环到达肺的药物,都有可能被肺内的氧化酶代谢。(2)许多经过肺脏的药物并不是被代谢,而是简单的及肺内的某些物质结合。(3)肺脏对pKa8.0、具有较高脂溶性的胺类药物摄取率高,如对局麻药、哌替啶等摄取率高;对低脂溶性、低pKa的药物摄取率低,如吗啡通过肺脏时几乎不受影响。(4)药物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在肺的摄取率。如:应用氟烷和利多卡因时,肺对普萘洛尔的摄取率增加,应用普萘洛尔时,肺对芬太尼的摄取率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