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信息化管理1.1 制订信息化战略规划1.2 建立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1.3 制定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1.4 制定信息化标准规范1.5 信息化组织机构设置与调整1.6 全员信息化培训1.3 制定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制定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一)本节的学习目的、应掌握的技能 通了解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掌握制定的一般方法。(1)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2)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评价与调整(1)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效率性原则精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可用性原则预见性原则集成性原则效率性原则效率性原则n 信息化是企业为响应市场环境快速发展变化,对效率需求大幅增加的产物,因此企业信息化
2、建设与应用也必然对效率具有很高的要求。n 设计合理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时应当意识到管理本身也是具有成本的,所设计的制度应该简洁明了,易于理解,易于在企业中推行。(1)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精确性原则精确性原则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要力求准确,切忌含糊其词,能够进行量化的管理指标要进行量化。(1)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完整性原则完整性原则 在未来的企业中,很可能每位员工都是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或应用者,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制定要覆盖到与信息化相关的各层面人员,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的管理黑洞。(1)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可用性原则可用性原则 企业往往分工比较明确,
3、人才架构较为复杂,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员的信息技术技能参差不齐,在设计信息化管理制度时要注意繁简适宜,照顾到企业人员的各个层面。(1)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预见性原则预见性原则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企业要在新技术引入的过程中及时对一些不适宜的制度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要在设计信息化管理制度时对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趋势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为新技术的引入铺平道路。(1)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集成性原则集成性原则n 在制定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要注重与企业现有制度的有机结合。n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中比较新的一个门类,需要专门进行制定,但随着企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企业信息化管
4、理制度将逐步融入到整个企业的管理制度中。(1)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评估n 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评估可以前文所述的制度制定的原则为尺度进行衡量 n 从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念、管理基础、生产经营特点、外部环境等角度入手对制度进行评估。(针对性)n 除进行上述的评估外,制度执行效果的好坏则是对制度进行评价的最直接的指标。 (效果性)调整n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试行期是对制度进行调整的最好时期。n 在制度进入正式期后,应避免过于频繁的调整,可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制度进行一次修订,亦可对原有制度增加补充制度。 制度的评估与调整工作可以交由委员会性质的机构执行,以避免制度调整的主观性与随意性
5、。 (2)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评价与调整(二)相关知识(1) 组织行为学理论基本知识(2) 信息化管理制度(1) 组织行为学理论基本知识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什么是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组织 行为 激励理论(1) 组织行为学理论基本知识组织 组织就是在一个更大的外在环境系统中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而正式或非正式
6、地编制、组合起来的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的人群的开放系统。与组织相关的概念有: 组织的特征 组织的层次(1) 组织行为学理论基本知识组织的特征组织的目的性组织的结构性组织的系统性组织的开放性(1) 组织行为学理论基本知识组织的层次 个体:组织由人组成(因此有个人的行为和绩效)群体:人们在组织中的群体中工作。组织:包含所有个体的有机整体(一般把研究目 标定为整个组织)。(1) 组织行为学理论基本知识行为 “行为”是刺激引起的人的反应。 不同个体的行为特征不同,如需要、情绪、兴趣、意志、能力、气质、性格以及态度等都有不同,加上个体的社会经历不同,不同个体会对同一种刺激产生不同的反应,即不同的知觉。 人
7、的行为不仅受个体本身的心理特征的影响,而且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1) 组织行为学理论基本知识激励理论 激励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内容、关键问题。激励包括奖励和惩罚。 激励理论的分类: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目标设置理论、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的过程激励理论。包括挫折理论和强化理论的改造型激励理论。(1) 组织行为学理论基本知识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考虑因素n 信息化管理的组织形式n 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n 日常运营管理n 预算与费用管理n 资产管理n 合同管理(2) 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分类(中级)1 信息化管理1.1 制订信息化战略规划1.2 建立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1.3 制定
8、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1.4 制定信息化标准规范1.5 信息化组织机构设置与调整1.6 全员信息化培训案例案例 : QTQT电厂信息化管理中的尴尬事电厂信息化管理中的尴尬事 QT电厂是青海某火力发电厂,1999年开始启动了全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按照QT电厂企业信息化规划开发完成了若干有机联系的功能子系统,其中包括物资管理子系统。另外,QT电厂还建立了用于企业主要物资需求信息发布的网站。案例案例(续)(续): QTQT电厂信息化管理中的尴尬电厂信息化管理中的尴尬事事之一(1)2000年QT电厂的上级主管部门青海省电 力厅要求各电厂新填报所用物资的若干个统 计报表,QT电厂的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9、 小张却尴尬地发现:由于电厂采用的物资分 类标准与青海省电力厅要求的分类标准不一 样,系统无法自动计算生成青海省电力厅所 要求填报的报表,只能通过人工方式组织报 表的填报。案例案例(续)(续): QTQT电厂信息化管理中的尴尬电厂信息化管理中的尴尬事之事之二(2)2000年底,QT电厂接到国家公安部计算机 系统监察部门的通知,用于企业主要物资需 求信息发布的网站由于没有办理注册登记手 续而被宣布为不合法。 案例案例(续)(续): QTQT电厂信息化管理中的尴尬电厂信息化管理中的尴尬事事之三(3)上述事件发生后,QT电厂领导指派小张负责收集和 制订相关的管理规定(法律、规定)、数据和技术 标准。
10、从此小张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相关的法规和 标准、规范等,如:青海省电力物资编码规范, 青海省组织机构编码标准,机电设备标准化审 查管理办法,对采用国际标准的工业产品实行 优质优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 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连网管理暂行 规定。由于不知道应该收集哪些方面的标准 规范和法律法规,小张的头都大了。 案例案例(续)(续):结合案例,思考问题:(1 1)您知道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是如何分)您知道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是如何分 类的吗?类的吗?(2 2)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应用将给企业)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应用将给企业 信息化管理带来哪
11、些好处?信息化管理带来哪些好处? 1.4 制定信息化标准规范制定信息化标准规范(一)本节的学习目的、应掌握的技能 通学习掌握有关企业信息化的各类标准规范,并在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编制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信息化标准规范,用以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实践,规范各类管理、技术活动,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工作。 (1)什么是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2)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设计(1)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 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根据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基础要求、共性化需要而设计和制订。它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是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准则。什么是什么是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标准化和规范化
12、体系分类n 按内容划分: 产品技术标准规范、建设采购标准规范、工程实施标准规范、咨询服务标准规范、认定评价标准规范等;n 按级别/程度划分: 指令性标准、指导性标准、技术或工作规范等;n 按对象划分: 面向政府的标准规范、面向供应商的标准规范、面向用户的标准规范等。 (1)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2)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设计设计原则制定方法设计原则n统一性原则n系统性原则n适用性原则n成熟性原则n集成性原则(2)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设计统一性原则统一性原则 在设计企业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制定企业信息化具体标准规范时,要注重与企业现有经营管理制度、其它技术标准规范、信息化规章制度等的统一。(2)企业信
13、息化标准规范设计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企业的信息化标准规范的设计,需要自顶向下、分步健全,尽可能考虑到各个方面、层面,在统一框架下逐步建成完整的标准规范体系。(2)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设计适用性原则适用性原则 企业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的设计、建设及采用,应当实用、可操作,既注意它的先进性,更要注意适时、适度。(2)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设计成熟性原则成熟性原则 企业的信息化标准规范设计和体系建设,应遵守国家指令性标准,尽量采用现有国际、国家、行业成熟、较广泛使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自行设计的标准规范应具有应用基础。(2)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设计集成性原则集成性原则 在设计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制定企业
14、信息化具体标准规范时,必须注意与国际、国家、本行业、本地区、需进行信息交互的相关单位的标准规范的集成。(2)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设计制定方法n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n基础标准建立的要点n技术标准建立的要点n工作标准建立的要点n管理规范建立的要点(2)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设计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将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立标准规范体系可以如建立规章制度一样,同时从面向资源和工作内容、面向信息化过程两个角度建立,形成矩阵式体系结构。标准规范体系框架可根据企业实际参照前述分类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建立。 (2)企业信
15、息化标准规范设计按层次建立体系框架例 n 基础标准:是面向资源的基本标准n 技术标准:企业信息化中标准规范最集中的方面 面向资源的技术标准 面向过程的技术标准n 工作标准:主要是面向过程的标准n 管理规范: 面向资源的管理规范 面向过程的管理规范n 组织规范:与人相关的各类标准规范(2)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设计基础标准建立的要点基础标准主要建立在对企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它需要通过缜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在专家指导下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建立。企业信息分类及编码标准、企业信息模型建立规范等,在基础标准中较为重要。 (2)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设计技术标准建立的要点 技术标准的建立应着重遵循成熟性、适用性
16、原则。 技术标准遵循成熟性、适用性原则,能够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信息互换性、系统开放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同时可使得建设、运行、维护的成本得以充分降低,与外界集成、互联更容易。 (2)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设计工作标准建立的要点 工作标准的建立重在遵循统一性原则,应与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其它技术标准规范、信息化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等相结合。(2)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设计管理规范建立的要点 管理规范中最为重要的是企业信息化文档及其管理规范,它是面向资源的标准和规范,但与信息化全过程息息相关。(2)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设计(二)相关知识(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2)我国信息化标准规范现状(1)标准化理论
17、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标准化的形式与方法标准的分类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n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n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n 标准制定是指标准制定部门围绕需要制定标准的项目编制计划、组织草拟、审批、编号、发布的活动。它是标准化工作任务之一,也是标准化活动的起点。 (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标准化的形式与方法n 标准化的形式是标准化内容的表现方式,是标准
18、化过程的表现形态,也是标准化方法。 n 标准化的形式主要有简化、系列化、综合标准化、超前标准、组合化等。(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标准的分类的常用方法n层级分类法 n对象分类法 n性质分类法 (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层级分类法 按照标准化层级、标准作用和有效的范围,可以将标准划分为不同层次和级别的标准。 按层次: 结构标准、区域标准 按级别: 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公司标准 (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对象分类法 按照标准对象的名称归属分类,可以将标准划分为产品标准、工程建设标准、方法标准、工艺标准、环境保护标准、过程标准、数据标准等。 (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性质分类法 按照标准的属
19、性分类,可以把标准划分为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等。 (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52年成立了标准化原理研究常设委员会(STACO),它的首要职责是在标准原理、方法和技术方面充当ISO理事会的顾问,在考虑标准化经济问题的同时,使ISO的标准化活动取得最佳效果。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有意识地努力简化、减少目前和预防以后的复杂性。桑德斯的七项原理(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 ,1973,英国)松浦四郎的十九项原则(工业标准化原理, 1972,日本)(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桑德斯的七项原理 英国标准化专家TR桑德斯认真总结了标准化活动过程(制订实施修订
20、再实施)的实践经验,从标准化的目的、作用和方法上提炼出七项原理,并阐明标准化的本质就是有意识的努力达到简化以减少目前和预防以后的复杂性。 (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桑德斯的七项原理(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原理1从本质上来说,标准化是社会有意识地努力达到简化的行为。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减少当前的复杂性,而且也是为了预防将来产生不必要的复杂性。原理2 标准化不仅是经济活动,也是社会活动,应该通过所有相关者的互相协作来推动。 标准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全体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桑德斯的七项原理(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原理3出版了标准,如果不实施,就没有任何价值。在实施标准时,为了多数利益而牺牲少数利益的情况是常有的
21、。桑德斯的七项原理(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原理4在制定标准时,最基本的活动是选择以及将其固定。因此,要慎重地选择对象和时机。标准应该在某一时期内固定不便,以利实施。如果朝令夕改,只会造成混乱而毫无益处。桑德斯的七项原理(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原理5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复审,必要时,还应进行修订。 桑德斯的七项原理(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原理6制定产品标准时,必须对有关的性能规定出能测定或能测量的数值。必要时,还应规定明确的试验方法和必要的试验装置。需要抽样时,应规定抽样方法、样本大小和抽样次数等。 桑德斯的七项原理(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原理7 标准是否以法律形式强制实施,应根据标准的性质、社会
22、工业化程度、现行法律和客观情况等慎重地加以考虑。桑德斯的七项原理(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松浦四郎的十九项原则 松浦四郎在1972年出版的工业标准化原理一书中,全面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标准化活动过程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十九项原则。(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原则1:标准化本质上是一种简化,是社会自觉努力 的结果。原则2:简化是减少某些事物的数量。原则3:不仅能简化目前的复杂性,而且还能预防将 来产生不必要的复杂性。原则4:标准化是一项社会活动,各有关方面应相互 协作来推动它。原则5:当简化有效果时,它就是最好的。原则6:标准化活动是克服过去形成的社会习惯的 一种活动。松浦四郎的十九项原则(1)标准化理论
23、基本知识原则7:必须根据各种不同观点仔细地选定标准化主 题和内容,优先顺序应从具体情况出发来考虑。原则8:对“全面经济”的含意,由于立场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原则9:必须从长远观点来评价全面经济。原则10:当生产者的经济和消费者的经济彼此冲突时,应该优先照顾后者,简单的理由是生产商品的目的在于消费或使用。原则11:使用简明最重要一条是“互换性”。原则12:互换性不仅适用于物质的东西,而且也适用于抽象概念或思想。松浦四郎的十九项原则(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原则13:制定标准的活动基本上就是选择然后保持固定。原则14:标准必须定期评论,必要时修订,修订时间间隔多长,将视具体情况而定。原则15:制定
24、标准的方法,应以全体一致同意为基础。原则16:标准采取法律强制实施的必要性,必须参照标准的性质和社会工业化的水平审慎考虑。原则17:对于有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标准,法律强制实施通常是必要的。原则18:用精确的数值定量评价经济效果,仅仅对于使用范围狭窄的具体产品才有可能。原则19:在拟标准化的许多项目中确定优先顺序,实际上是评价的第一步 。松浦四郎的十九项原则(1)标准化理论基本知识我国信息化标准规范涉及的范围 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术语、信息表示、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媒体、软件工程、数据库、网络通信、电子数据交换、办公自动化、电子卡、家庭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硬件、工业计算机辅助技术等方面的标准化。 (2)我国信息化标准规范现状我国信息化标准规范存在的问题 标准化与企业信息化脱节 企业信息化需要的许多标准缺乏 标准的制定滞后于新技术的发展 (2)我国信息化标准规范现状我国信息化标准规范专家建议把标准化体系建设与规范企业的应用行为结合起来。通过市场调节手段,鼓励企业和地方采用信息化标准。这些标准产品应尽量做得简单实用,便于推广,以后随着需求的增长,再逐步更新升级。(2)我国信息化标准规范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