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卖家):曈夏伊伊 文档编号:2992077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孤独之旅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孤独之旅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孤独之旅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孤独之旅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孤独之旅说课稿及课后反思说教材孤独之旅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本单元从内容看,都写了一个少年时代的经历,这些不同的人生经历,构成了小说外线的情节线索。同时,正是这些人生经历和体验,让一个人发现世界,认识社会,从而推动自我的成长,这又构成了小说內隐的线索,这几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文笔摇曳多姿,既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享受,也激发读者对人生社会的无尽思索。选文有充满无限遗憾的故乡、有揭露金钱罪恶的我的叔叔于勒、以及感受成长的孤独之旅。孤独之旅,所写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虽然是自读课文,安排利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2、主题文章通过描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揭示了挫折能促进人迅速地成熟这一道理。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之旅。情节结构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小说通过故事情节的巧妙剪裁与布局,揭示了文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对孩子进行磨难、挫折教育实施的必要。环境描写

3、环境描写的段落主要有:第9段,第1213段,第21段,这些环境描写强化了孤独的氛围,增强了杜小康的恐慌不安的感受;第2425段,描画了一幅优美、恬静的画面,暗示杜小康的心理逐渐趋向平静,但对于未来漫长的孤独,他仍然觉得恐慌。第36段写暴风雨中的情景,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促进杜小康思想转化的一个因素,突来的暴风雨,使杜小康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迅速地成长起来。第47段,雨过天晴,美好的夜色,预示着杜小康的成熟。这些环境都突出了“孤独”这个意境,这也是杜小康成长的环境。它为表现人物的变化、文章的主题都起到很好的作用。心理描写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如第11段,写杜小康最初面对孤独时和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时的

4、茫然。第21段,面对更加孤独的环境时,杜小康心中的恐慌与胆怯。再如第2931段,孤独中的人们越发孤独,并逐渐强化成一种精神上的压迫,杜小康很自然地想到回家,并且这种意识一发便不可抑止。第38、4346段,是杜小康走向成熟和坚强的过程。他敢于在暴风雨中独自找寻失散的鸭群,没有恐惧,强烈的责任感使他能够承担困苦、孤独的侵扰。第48段,更是鲜明地揭示了杜小康的成长,“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文章对于杜小康的心理描写很细腻,面对孤独,他由恐慌到面对乃至最后战胜它,这段心路历程通过杜小康不同的感受表现出来,也体现了他逐渐成长的主题。语言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很值得品味。如:“芦苇如绿色的浪潮

5、直涌到天边”:写出芦苇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可见其色,更可见其动感与生机,将景物写活了。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为真切。 写暴风雨一段“早上,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写景如在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将暴风雨的狂暴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说学生就学生的情感结构来讲,九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非常有限,思想上还不太成熟,所以在理解“孤独是成长中的一道美丽而残酷的题目”存在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有限的生活经验去引导他们理解主旨,明白“孤独”是每一个人的心灵感受和成长的必修课。此外,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小说这种

6、文体也有了一些接触,但是他们理解的现状是感性的多一些,理性相对不足,所以教师可以将小说这种文体三要素及描写方法的抽象知识放入具体的文本分析里去理解和体味,以加深学生对小说这种文体的认识。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单元教学目标:作为小说单元的教学目标为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体,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的语言。(一)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理清文章的结构。2. 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3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作用。(二)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结构,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2.结合中考考点,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

7、作用(三)教学难点:结合中考考点,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作用。说教法、说学法(一)教学方法:根据对学情的分析和本课属于自读课文的实际情况,我将采用学案导读法、情境导入法、点拨指导法、延伸拓展法。当然学案导读法是放在上课前的预习阶段,使学生通过学案扫清文章的生字词障碍并阅读助学资料,为课堂上走进这篇课文做好准备。配乐播放幻灯片的情境导入,使学生在低沉而略带激昂的氛围中,萌发探索这段孤独之旅的好奇心,为走进课文奠定基调。(体现A5能力点,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播放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点拨引导学生速读和精读课文,总结出本文的行文脉络,分析全文重点语段。(二)学习方法1、朗读法:

8、学生通过朗读,在诵读中进入作品意境,理解主人公情感。2、圈地批注法:圈点批注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对于知识来讲也有助于知识的巩固。3、自主学习法: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同时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应该是自主学习在前,因此我预先设计了讲学案,学生自己完成,解决简单问题如:生字词、作家、情节等。将课堂时间更有效化。说教学过程:一、谈“孤独”导入。课件出示让学生听阳光总在风雨后,师:咱们今天这节课,要去品尝一份孤独,这份孤独来自我们的同龄人杜小康,让我们一路跟着他,沿着他的足迹,去走一趟孤独之旅。(板书:孤独之旅)二,检查预习(体现A1能力点(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预习检测)三、速读课文,整体感

9、知小说注重的是对文本信息的提取,所以本环节要求学生速读课文,在读的同时,拿起手中的笔,划出以下问题的提示词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问题(1)速读课文,抓住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四个因素,总结出本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找出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精读课文,重点分析1.查找文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语句,结合画面理解他的心路历程不同阶段不同心理感受离开油麻地,出发时到达目的地芦时在芦荡安顿下来时在芦荡时间一久经历暴风雨后2.找出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分析作用(小组合作,至少找出3-4处)(体现A12能力点,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教学反思:本节课中,读课文总共三次,第一次是通读,速

10、读,第二次是查找,跳读,第三次是精读体会,学生的任务量大,教师的设计的课堂容量大,所以就产生了课堂内容没完成,拖堂的现象。为了可得完整性,也为了达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坚持把课的内容上完整了,从效果上看,思政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4、 延伸拓展总结主旨1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2.以“孤独”开头写两句话,表达你对孤独的独特感受。如:孤独像( ),让人( )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能够使学生迅速的抓住课文要点和文章的结构脉络。秉持着这种理念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孤独之旅 曹文轩陷入孤独之境不堪孤独之旅 心理成长轨迹承受孤独之旅不足:1导学案排版字体等方面不细致2因时间紧张副板书上的字体乱3造成了拖堂现象4.结合学情,安排成两课时,好像把课割裂了,安排成一课时,时间又很仓促,这个问题,是不是遗留下来的等待探讨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各科综合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孤独之旅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为本站会员(曈夏伊伊)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