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实践活动课例:扑克中的数学知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实或案例中,通过观察比较和发现问题,了解和掌握扑克牌中的相关数学知识(问题意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人或组建团队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相对你尽可能知晓的现有扑克知识,提出相关研究性学习任务、目标(规划设计能力);经历上网、图书馆收集与研究活动目的相关的资料(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代拒绝“书呆子”,生活是个大课堂,处处留心皆学问。 实践性目标:亲自体验,现场探究,增加才干。 科学性目标:知识科学,拓展视野。 趣味性目标:玩转课堂,寓教于乐。教学工具:学生人手扑克一副,班班通设备(或学校机房、网络教室)。教学过
2、程:一、课程解说并导入课题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接着上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但今天的这堂课叫做研究性学习,也是不一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下扑克中的数学知识,让你来说说这样的课是否好玩、有趣味、长知识。二、学生探究活动 刚才给同学们都发了一副扑克,现在同学们就可以开始探究之旅了。不过,有可能你一个人的知识有限,建议同学们组建团队或小组合作,的共同探究。现在就看你能从扑克中提出和发现多少问题了。(提示从扑克牌的张数、花色等方面进行探究)1、扑克的历史扑克牌是一种大众娱乐工具。相传早在秦末楚汉相争时期,大将军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为了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愁,发明了一种纸牌
3、游戏,因为牌面只有树叶大小,所以被称为“叶子戏”。上自文人学士,下至平民百姓,均乐此不疲。以后“叶子戏”慢慢做成了纸牌,并配有人物、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图案,喜欢的人就更多了。大约公元13世纪,这种纸牌戏,传到欧洲,经过一段时期,纸牌演变、发展成为现在的54张卡片,有了现在的名称,Poker,扑克牌,成为了国际性纸牌。(知识的传承、音译、专利的保护)2、 扑克中的简单知识 (1)四种花色(红桃、方块、梅花、黑桃)红桃、方块、梅花、黑桃四种花色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每种花色有13张牌,表示每个季节有13个星期。一年就有52个星期。 (3)每种花色中,1-10每只牌点数
4、与牌名相同,如果把J、Q、K当作11、12、13点,那每种花色的点数之和是91(若干个连续自然数之和的求法),四种花色总共就有364点,如果大王、小王为半点,一副扑克牌的总点数恰好是365点,这象征平年有365天。如果大王、小王为一点,一副扑克牌的总点数恰好是366点,这象征闰年有366天。(4)大王代表太阳、小王代表月亮。很多专家认为,以上这些解释并非巧合,因为扑克牌的设计和发明与星相、占卜以及天文、历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 扑克中的轴对称图形同学们观察下列图形,会发现什么?将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作它的对称轴。 扑克
5、四种花色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 学生探究扑克游戏中数学知识的应用 (1)找对子、五十K、24点、斗地主、跑得快、斗牛(2) 其间用到的数学知识有求和、比较大小、排序(排列、组合)、抽屉原理 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随机指导。 归纳学生生成性问题,共同探索,指出一些解决途径。3、 总结交流 依课堂学生探究问题的表现及生成性问题情况而变化。四、拓展延伸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扑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其中蕴含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应用它玩游戏,就是一些数学知识的运用,当然也可以再学到很多的数学知识,这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实例。利用扑克对低年龄低学段幼儿或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和运用,不是误入歧途。但是不能沉湎于游戏中,不能玩物丧志,教师要加以引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