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教案授课教师: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 马海军课题:2.4.1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4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理解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2、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理解掌握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并能运用性质和运算律进行相关的判断和运算;3、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与物理意义 2、性质与运算律及其应用教学难点: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 2、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2)、(
2、3)的证明三、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出新课1、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已经研究了向量的哪些运算?这些运算的结果是什么?期望学生回答: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运算。 2、提出问题2:请同学们继续回忆,我们是怎么引入向量的加法运算的?我们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研究了这种运算的?期望学生回答:物理模型概念性质运算律应用3、新课引入:本节课我们仍然按照这种研究思路来研究向量的另外一种运算: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活动二:探究数量积的概念SF1、给出有关材料并提出问题3:(1)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那么力F所做的功:W= |F| |S| cos。 (2)这个公
3、式的有什么特点?请完成下列填空:W(功)是 量,F(力)是 量,S(位移)是 量,是 。(3)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功的计算公式”吗?期望学生回答:功是力与位移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2、明晰数量积的定义(1) 数量积的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与,它们的夹角为,我们把数量 bcos叫做与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即:= cos(2)定义说明:记法“”中间的“ ”不可以省略,也不可以用“ ”代替。 “规定”:零向量与任何向量的数量积为零。3、提出问题4: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影响数量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期望学生回答:线性运算的结果是向量,而数量积的结果则是数,这个数值的大小
4、不仅和向量与的模有关,还和它们的夹角有关。4、学生讨论,并完成下表:的范围090=9000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完善证明,提出以下问题:当0时,向量与,与的方向的关系如何?此时,向量与及与的夹角与向量与的夹角相等吗?5、师生活动:证明运算律(3)活动五:应用与提高1、学生独立完成:已知=5,=4, 与的夹角=120,求2、师生共同完成:已知=6,=4, 与的夹角为60,求(+2 )(-3),并思考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实数运算?3、学生独立完成:对任意向量 ,b是否有以下结论:(1)(+)2=2+2+2 (2)(+ )(-)= 224、师生共同完成:已知=3,=4, 且 与不共线,k为何值时,向量
5、+k与-k互相垂直?并讨论:通过本题,你有什么体会?5、反馈练习1、判断下列各题正确与否:、若0,则对任一非零向量,有0、若0,则2、已知ABC中,=, =,当 0或0时,试判断ABC的形状。活动六: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有哪些应用?3、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4、类比向量的线性运算,我们还应该怎样研究数量积?布置作业: 1、课本P121习题2.4A组1、2、3。2、拓展与提高:已知与都是非零向量,且+3 与7 -5垂直,-4与 7-2垂直,求与的夹角。(本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教学设计说明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运算,同其线性运算一样,
6、既有其深刻的数学背景,也有其现实的物理背景。本节课从总体上说是一节概念教学,依据数学课程改革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在数量积概念的引入过程中,我从数学和物理两个角度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明白研究这种运算不仅是数学本身发展的必然,更是研究客观世界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相对于线性运算而言,数量积的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点,我首先安排让学生讨论影响数量积结果的因素并完成表格,其次将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提前,这样使学生从代数和几何两个方面对数量积的“质变”特征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通过尝试练习,一方面使学生尝试计算数量积,另一方面使学生理解数量积的物理意义,同时也为数量积
7、的性质埋下伏笔。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是数量积概念的延伸,教材中这两方面的内容都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为了让学生很好的完成这两个探究活动,我始终按照先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去发现结论,教师明晰后,再由学生或师生共同完成证明。比如数量积的运算性质是将尝试练习的结论推广得到,数量积的运算律则是通过和实数乘法相类比得到,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品质和类比创新的意识。在应用这个环节中,对教材中提供的四个例题,我重点讲解例2和例4,例1和例3则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练习,同时也便于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出适当的评价。在小结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让学生从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两个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全面回顾总结,达到提高认识,形成体系的目的,同时也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设计的简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