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绵窦综合征海绵窦概念 海绵窦是一团围绕颈内动脉的粗细不等的静脉丛,相邻的静脉管互相粘着形成小梁样结构。海绵窦并非单纯的静脉通道,它由小梁结构组成,外被硬脑膜所包围。海绵窦位置海绵窦位于颅中窝底、蝶鞍和垂体(垂体窝)的两侧,蝶窦外侧壁的外方,前达前床突和眶上裂内侧部,后至后床突和颞骨岩部的尖端海绵窦构成为硬脑膜两层形成的腔隙,内衬一内皮,但无肌膜海绵窦穿行结构外侧壁: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内侧壁:颈内动脉 展神经海绵窦的毗邻 窦的内侧壁上部与蝶鞍垂体相邻 窦的内侧壁下部借薄的骨壁和骨膜与蝶窦相邻 窦的外侧壁上部为颞叶内面脑膜 窦的外侧壁下部为三叉神经半月节腔(即Mechels腔)
2、半月节的上半和三叉神经根海绵窦的毗邻窦的上边是前岩床皱襞和前床突外缘窦的下边是眼神经下缘或上颌神经上缘窦的前方达前床突和眶上裂窦的后方至后床突,抵颞骨岩部尖端;窦的后端与位于岩部尖处的三叉神经节靠近,在三叉神经节手术中,注意勿伤及海绵窦海绵窦的毗邻海绵窦交通向前:接受眼静脉,翼丛静脉血流。因而可分别通过内眦静脉、面深静脉和面静脉相交通。向后:分别与岩上、下窦相连,通过岩上窦汇入横窦或乙状窦,通过岩下窦经颈静脉孔汇入颈内静脉。还与基底静脉丛相连,后者向下延续为椎内静脉丛与体壁静脉相通。海绵窦交通图.海绵窦眼上静脉内眦静脉面静脉颈内静脉面深静脉翼静脉丛上颌静脉眼下静脉大脑颞叶下静脉大脑浅静脉岩上窦
3、岩下窦基底静脉丛椎内静脉丛体壁静脉乙状窦或横窦颈内静脉向前向上向后海绵窦交通图.海绵窦眼上静脉内眦静脉面静脉颈内静脉面深静脉翼静脉丛上颌静脉眼下静脉大脑颞叶下静脉大脑浅静脉岩上窦岩下窦基底静脉丛椎内静脉丛体壁静脉乙状窦或横窦颈内静脉向前向上向后海绵窦特点窦腔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小的腔隙,其中血流缓慢,感染易形成栓塞,海绵窦一旦病变,可出现海绵窦综合征两侧海绵窦经垂体前后海绵间窦相交通,故一侧海绵窦的感染可蔓延到对侧海绵窦综合征又称Foix氏综合征,垂体蝶骨综合征,海绵窦血栓形成综合征 病因和机制由海绵窦外侧壁肿瘤、垂体瘤、蝶骨肿瘤及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海绵窦内动脉瘤等致、(1
4、、2支)颅神经麻痹影像学表现肿瘤性改变 垂体大腺瘤、颅咽管瘤、脊索瘤、脑膜瘤、 三叉神经瘤、鼻咽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颈动脉海绵窦瘘定义颈动脉海绵窦瘘是指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自身或分支发生破裂,形成与海绵窦之间异常的动静脉沟通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原发部位在颅内,但由于眶颅静脉的特殊关系,大多数患者症状和体征表现在眼部,如眼球突出、充血、眼球运动障碍,大多数病人首诊于眼科。发病机制在正常情况下,海绵窦接受眶内的眼上及眼下静脉血流,并经岩上及岩下窦导出当动脉与海绵窦交通时,动脉血注于海绵窦,眼上、眼下静脉内血液压力增高,其内的血液向前逆流岩上窦和岩下窦均被纤维组织形成的脑膜所束缚,可抵抗较
5、高的血管内压,不易扩张,眶内静脉被松软的脂肪体所围绕,不能承受压力,所以海绵窦内的动脉血便逆流至眼上下静脉,使眼上、下静脉扩张 眶内静脉血回流阻力增加,引起各级静脉扩张,眶内组织水肿而出现一系列的体征颈内动脉壁一方破裂颈内动脉从海绵窦穿过眼静脉无瓣膜颈动脉海绵窦瘘静脉窦压力增高眼静脉逆向充盈,眼眶内容肿胀发病原因 头部外伤(占75%) 车祸、坠落、撞击等间接外伤以及弹片、锥剪刺入直接外伤 自发性 颈内、外动脉及其分支的硬化动脉瘤以及其他的动脉壁病变,自发形成裂隙或破裂,主干或分支血液直接流入海绵窦 先天性 颈内动脉与海绵窦间存在着胚胎动脉或动静脉交通畸形出生后即可发现症状也有先天性动脉壁薄弱,
6、承受不起高动脉压,自发破裂 影像学特征 眼上静脉扩张 海绵窦膨大 眼外肌增粗 眼球突出 眼眶软组织肿胀 CT可显示增粗的SOV和眼外肌,有些病例可发现海绵窦扩大,密度增高,强化后显示更加清晰 轴位扫描呈从前内向后外的梭形血管影,中部稍膨大冠状面扫描表现为上直肌下方增粗的眼上静脉断面 T1WI和T2WI均呈流空的无信号血管影,增强扫描可呈明显的血管状强化轴位扫描呈从前内向后外的梭形血管影冠状位扫描呈“泪滴状”征象MRIDSA是诊断CCF最可靠的方法,也称“金标准”选择性动脉造影可显示动脉期海绵窦及眼上静脉显影,确定瘘口位置和大小,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T2WIT2WI FLAIR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病因由于面部静脉无静脉瓣,因而任何感染或病菌都可经过静脉回流停留在海绵窦,使血流缓行,有时被感染的血凝块入海绵窦后,引起弯弯曲曲静脉内皮细胞的水肿,因而形成载有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栓常见为面部、口唇、头部、眼界、咽喉等组织的 疖肿经血运转移而来 由眼眶峰窝织炎向后伸延至海绵窦 其他组织的感染如乳突炎、副鼻窦炎经过 侧窦或血运至海绵窦垂体大腺瘤T1WIT2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