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法概论》电子教案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132630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PPT 页数:234 大小: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产业法概论》电子教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4页
《文化产业法概论》电子教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4页
《文化产业法概论》电子教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4页
《文化产业法概论》电子教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4页
《文化产业法概论》电子教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文化产业法概文化产业法概论论第一章第一章 文化产业法概述文化产业法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文化产业法的概念与特征文化产业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法一、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法 1.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的主体:提供文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文化产业的主体:提供文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等)、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博物馆等)等)、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博物馆等)和文化休闲娱乐(如游览景区服

2、务、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和文化休闲娱乐(如游览景区服务、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的活动;健身娱乐活动等)的活动;文化产业的补充: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文化产业的补充: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它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它们构成。们构成。第一节第一节 文化产业法的概念与特征文化产业法的概念与特征一、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法一、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法 2.文化产业法文化产业法文化产业法是指以实现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3、,促进文化产业法是指以实现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促进和保障社会文化产业有序、健康发展为目的,调整从事文和保障社会文化产业有序、健康发展为目的,调整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经营和提供文化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化产品生产经营和提供文化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文化产业法的立法目的和宗旨文化产业法的立法目的和宗旨第一节第一节 文化产业法的概念与特征文化产业法的概念与特征 二、文化产业法的基本特征二、文化产业法的基本特征社会性社会性政策性政策性分散性分散性经济性经济性第二节第二节 文化产业法的性质和调整对象文化产业法的性质和调整对象一、文化产业法的性质一、文化产

4、业法的性质(一)产业法(一)产业法产业法是指调整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所发产业法是指调整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产业法的性质(二)产业法的性质 1产业法是社会本位法产业法是社会本位法 2.产业法处于社会法域产业法处于社会法域第二节第二节 文化产业法的性质和调整对象文化产业法的性质和调整对象(三)产业法的特征(三)产业法的特征 1.产业法具有综合性产业法具有综合性 2.产业法具有平衡、协调性产业法具有平衡、协调性 3.产业法具有资源属性产业法具有资源属性第二节第二节 文化产业法的性质和调整对象文化产业

5、法的性质和调整对象第二节第二节 文化产业法的性质和调整对象文化产业法的性质和调整对象 二、文化产业法的调整对象二、文化产业法的调整对象 1.法律调整和法律调整对象法律调整和法律调整对象 2.法律调整方法法律调整方法 3.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4.产业法的调整对象产业法的调整对象 5.文化产业法的调整对象文化产业法的调整对象 一、文化产业法的渊源一、文化产业法的渊源 1.宪法宪法 2.法律法律 3.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 5.其他规范性文件其他规范性文件 6.国际条约国际条约第三节第三节 文化产业法的渊源、内容、体系文化产业法的渊源、内容、体系

6、第三节第三节 文化产业法的渊源、内容、体系文化产业法的渊源、内容、体系 二、文化产业法的内容二、文化产业法的内容(一)国外政府或组织对文化产业内容的分类(一)国外政府或组织对文化产业内容的分类明确明确文化产业法的内容需要先明确文化产业的内容文化产业法的内容需要先明确文化产业的内容及其及其分类。分类。根据文化产业内容的分类,根据文化产业内容的分类,文化文化产业法的内容也被划分产业法的内容也被划分为核心层法律、外围层法律和延伸层法律三个层次,这三个为核心层法律、外围层法律和延伸层法律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包含了更为具体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层次包含了更为具体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文化产业法的渊

7、源、内容、体系文化产业法的渊源、内容、体系(二)文化产业核心层法律(二)文化产业核心层法律 1.新闻服务新闻服务 2.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3.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4.文化艺术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第三节第三节 文化产业法的渊源、内容、体系文化产业法的渊源、内容、体系(三)文化产业外围层法律三)文化产业外围层法律 1.网络文化服务网络文化服务 2.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3.其他文化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第三节第三节 文化产业法的渊源、内容、体系文化产业法的渊源、内容、体系(四)文化产业延伸层法律(四)文化产业延伸层法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

8、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和销售。文化用品设备的生产、销售主要依据我国的产品质量文化用品设备的生产、销售主要依据我国的产品质量法和合同法进行规范。法和合同法进行规范。第三节第三节 文化产业法的渊源、内容、体系文化产业法的渊源、内容、体系 三、文化产业法的体系三、文化产业法的体系(一)基本法律(一)基本法律:“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产业促进法”(二)特别法(二)特别法文化文化产业特别法是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针对文化产业某产业特别法是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针对文化产业某一行业或某一部门所制定的专项法律。一行业或某一部门所制定的专项法律。第三节第三节 文化产业法的渊源、内容、体系文化产业法的渊源、内容、体系(

9、三)行政法规(三)行政法规1.新闻出版发行与知识产权保护新闻出版发行与知识产权保护;2.广播、电视、电影广播、电视、电影;3.文化艺术服务文化艺术服务;4.计算机产业与互联网计算机产业与互联网;5.旅游业旅游业;6.广告会展、印刷、复制广告会展、印刷、复制。(四)地方法规(四)地方法规(五)部门规章(五)部门规章(六)其他规范性文件(六)其他规范性文件第四节第四节 文化产业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文化产业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 一、文化产业法与民法一、文化产业法与民法(一)文化产业法与民法的联系(一)文化产业法与民法的联系从调整对象上来看,两者具有交叉性,都调整一定的经济关系。民法从调整对象上来看,

10、两者具有交叉性,都调整一定的经济关系。民法主要调整的对象为人身和财产关系,其中的财产关系本质上是经济关主要调整的对象为人身和财产关系,其中的财产关系本质上是经济关系;而产业法调整的也是经济关系,文化产业法作为产业法中的一部系;而产业法调整的也是经济关系,文化产业法作为产业法中的一部分(分支),实际上也是调整有关文化方面的经济关系。分(分支),实际上也是调整有关文化方面的经济关系。从法律作用上来看,两者都是在保护公民的合法经济权益、维护社会从法律作用上来看,两者都是在保护公民的合法经济权益、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两者互相补充,民法以人为本,产业法以社会整体利益的经济秩序。两者互相补充,民法以人为本

11、,产业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宗旨,共同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为宗旨,共同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文化产业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文化产业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二)文化产业法与民法的区别(二)文化产业法与民法的区别1.两者的法律属性不同两者的法律属性不同。2.法的效力范围不同法的效力范围不同。3.两者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两者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4.两者的调整目的不同两者的调整目的不同。5.两者调整的主要内容不同两者调整的主要内容不同。6.两者的调整方法不同两者的调整方法不同。7.两者的责任形式两者的责任形式不同。不同。第四节第四节 文化产业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文化产业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 二、

12、文化产业法与知识产权法二、文化产业法与知识产权法文化文化产业具有知识产权经济特征产业具有知识产权经济特征。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法与文化产业法共同规范文化产业行为,共同法与文化产业法共同规范文化产业行为,共同推动和保护文化产业有序发展。当然,二者在调整对象、调推动和保护文化产业有序发展。当然,二者在调整对象、调整方式、调整内容、调整目的、调整效果等方面也存在着差整方式、调整内容、调整目的、调整效果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形成不同的法律部门异,形成不同的法律部门。第四节第四节 文化产业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文化产业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 三、文化产业法与行政法三、文化产业法与行政法 文化产业法与行政法的调整目

13、的都是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文化产业法与行政法的调整目的都是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文化产业法中很多调整的方法都要借助于行政手段和行政文化产业法中很多调整的方法都要借助于行政手段和行政力量,所以二者关系非常密切,但是二者又存在着明显的力量,所以二者关系非常密切,但是二者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区别:首先,调整对象不同首先,调整对象不同;其次,法律属性和利益本位其次,法律属性和利益本位不同不同;此外,文化产业法与行政法在调整方法、救济手段此外,文化产业法与行政法在调整方法、救济手段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别。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别。第四节第四节 文化产业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文化产业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 四、文化

14、产业法与经济法四、文化产业法与经济法 文化产业法与经济法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文化产业法与经济法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系,文化产业法与经济法是本质一致的法律体系。文化产业法与经济法是本质一致的法律体系。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产业法的产生与发展文化产业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第一节 世界文化产业法发展概述世界文化产业法发展概述(一)文化产业法萌芽期(一)文化产业法萌芽期(18世纪世纪20世纪世纪“二战二战”结束)结束)首先是行业自律组织出现首先是行业自律组织出现其次是法律规制其次是法律规制第一节第一节 世界文化产业法发展概述世界文化产业法发展概述(二)文化产业法发展时期(二)文化

15、产业法发展时期(“二战二战”后至后至20世纪世纪90年代)年代)1.原有文化产业法律规制得到修改、补充、发展原有文化产业法律规制得到修改、补充、发展2.通过新的产业方面的法律通过新的产业方面的法律3.文化产业原则性、宣示性法律开始立法文化产业原则性、宣示性法律开始立法4.出现新的行业自律组织出现新的行业自律组织5.制定文化产业基金法律制定文化产业基金法律 第一节第一节 世界文化产业法发展概述世界文化产业法发展概述(三)文化产业法成熟时期(三)文化产业法成熟时期(21世纪以来)世纪以来)1.新的行业自律、他律组织不断出现,呈现行业全覆盖趋势新的行业自律、他律组织不断出现,呈现行业全覆盖趋势2.新

16、媒体视听产业立法加速并系统化、全面化新媒体视听产业立法加速并系统化、全面化第二节第二节 国外文化产业法的发展国外文化产业法的发展 一、欧美主要国家文化产业法的历史发展一、欧美主要国家文化产业法的历史发展(一)版权产业法律(一)版权产业法律(二)出版业法律(二)出版业法律(三)视听产业法律(三)视听产业法律(四)广告产业法律(四)广告产业法律(五)旅游产业法律(五)旅游产业法律(六)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六)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七)网络内容产业法律(七)网络内容产业法律第二节第二节 国外文化产业法的发展国外文化产业法的发展 二、亚洲、大洋洲主要国家文化产业法的历史发展二、亚洲、大洋洲主要国家文化产业法

17、的历史发展(一)文化产业基本法(一)文化产业基本法(二)旅游产业法规(二)旅游产业法规(三)版权产业法规(三)版权产业法规(四)视听产业法律(四)视听产业法律(五)文物产业法律(五)文物产业法律(六)广告产业法律(六)广告产业法律(七)体育产业法律(七)体育产业法律(八)网络内容产业法律(八)网络内容产业法律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法的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法的发展 一、我国文化产业法律的发展历程一、我国文化产业法律的发展历程19781993年,文化产业处于萌芽阶段年,文化产业处于萌芽阶段19932001年,文化产业初步觉醒并迈开了建构其年,文化产业初步觉醒并迈开了建构其合法性的步伐。合法性的步伐

18、。2001年至今,以年至今,以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年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标志,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划为标志,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成为助推社会转型、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动力。高,成为助推社会转型、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动力。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法的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法的发展 二、专门法二、专门法(一)广告产业法律(一)广告产业法律(二)广播电影电视产业法律(二)广播电影电视产业法律(三)版权产业法律(三)版权产业法律(四)动漫产业法律(四)动漫产业法律(五)旅游产业法律(五)旅游产业法律(六)演艺业法律(六)演艺业法律(

19、七)文物产业法律(七)文物产业法律第三章第三章 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产业促进法 第一节第一节 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理论基础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理论基础 一、法律的激励功能一、法律的激励功能法律的激励功能对社会调控的重要性是法律的惩戒功能无法比拟的。法律的激励功能对社会调控的重要性是法律的惩戒功能无法比拟的。法律之治的最高境界在于,通过具有法律之治的最高境界在于,通过具有“强制力强制力”的法律规则或规范,的法律规则或规范,实现实现“非强制性非强制性”的法律激励,调整整个社会人们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法律激励,调整整个社会人们的行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或者说,通过规定的和谐发展,或者说,通过规定“强制地强制地

20、”让人们不做什么的具体规让人们不做什么的具体规则,产生则,产生“非强制地非强制地”让人们做什么的普遍激励,实现个人利益与社让人们做什么的普遍激励,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会利益的一致性。第一节第一节 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理论基础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理论基础 二、文化产业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文化产业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一)优化市场环境(一)优化市场环境(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三)提供各类服务(三)提供各类服务(四)促进文化产品内容多样化(四)促进文化产品内容多样化(五)维护国家利益和文化安全的法律屏障(五)维护国家利益和文化安全的法律屏障第一节第一节 文化

21、产业促进法的理论基础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理论基础 三、文化产业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三、文化产业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一)国外成功经验为文化产业立法提供借鉴(一)国外成功经验为文化产业立法提供借鉴(二)地方立法经验为文化产业立法提供现实依据(二)地方立法经验为文化产业立法提供现实依据第一节第一节 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理论基础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理论基础 四、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定位与属性四、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定位与属性1.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立法是促进类立法,而不是管理类立法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立法是促进类立法,而不是管理类立法。2.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法作为促进类立法属于产业法范畴,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法作为促进类立法

22、属于产业法范畴,具备宏观调控法的固有属性。具备宏观调控法的固有属性。第二节第二节 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 一、立法宗旨一、立法宗旨1.应当应当以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为以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为主要目的主要目的。2.应当应当以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根本目的以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根本目的。3.应当应当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和保障机制,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和保障机制,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直接目的。健康、快速发展为直接目的。4.应应当当以以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和综提高我

23、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为最终目标。合国力为最终目标。第二节第二节 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 二、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基本原则二、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基本原则(一)文化产业促进法应遵循的立法原则(一)文化产业促进法应遵循的立法原则1.科学、民主、合理立法原则科学、民主、合理立法原则2.市场化与政府规制相协调原则市场化与政府规制相协调原则3.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4.促进为主、管理为辅原则促进为主、管理为辅原则第二节第二节 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二)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基本规则

24、导向(二)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基本规则导向1.在符合宪法精神的前提下,保持立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前瞻性,在符合宪法精神的前提下,保持立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前瞻性,维护法律的稳定性。维护法律的稳定性。2.在内容上与其他文化产业相关法律保持高度的互补性、兼容性,避在内容上与其他文化产业相关法律保持高度的互补性、兼容性,避免抵触性。免抵触性。3.在具体条款设定上做到宜宽不宜窄,保持基本法与部门法之间的抽在具体条款设定上做到宜宽不宜窄,保持基本法与部门法之间的抽象性和具体性,使基本法的统领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象性和具体性,使基本法的统领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4.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法律是为社会服务

25、的,法律规范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法律是为社会服务的,法律规范必须来源于现实并为现实服务,必须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必须来源于现实并为现实服务,必须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5.要符合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要符合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6.要与国际规则、国际惯例接轨,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有效发挥文化要与国际规则、国际惯例接轨,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有效发挥文化产业促进法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导向性作用,避免出现滞后性、封闭性、产业促进法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导向性作用,避免出现滞后性、封闭性、抵触性等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削弱国家经济整体实力的不良后果。抵触性等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削弱国家经

26、济整体实力的不良后果。一、普通的经济政策工具一、普通的经济政策工具(一)资源调控(一)资源调控(二)文化产业的价格调控(二)文化产业的价格调控(三)文化产业的规划与计划调控(三)文化产业的规划与计划调控(四)规划与计划制度(四)规划与计划制度(五)文化产业的财税调控(五)文化产业的财税调控(六)文化产业的金融调控(六)文化产业的金融调控第三节第三节 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经济政策工具分析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经济政策工具分析 二、特殊政策手段分析二、特殊政策手段分析(一)文化产业促进的目录指引(一)文化产业促进的目录指引(二)文化产业指导制度(二)文化产业指导制度(三)项目支持(三)项目支持(四)反垄断适

27、用除外(四)反垄断适用除外(五)对外促进制度(五)对外促进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经济政策工具分析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经济政策工具分析 一、产业宣示性规范一、产业宣示性规范表明表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某一产业发展予以支持,以便提升被促进主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某一产业发展予以支持,以便提升被促进主体产业发展信心的规范。体产业发展信心的规范。二、产业提倡性规范二、产业提倡性规范旨在旨在引导被促进者进行市场选择的规范引导被促进者进行市场选择的规范。提倡提倡或鼓励性规范同样能够起到使被促进者预期产业投资效益的经或鼓励性规范同样能够起到使被促进者预期产业投资效益的经济功效,比宣示性规范更为具体。济功效,比

28、宣示性规范更为具体。三、三、产业产业激励性规范激励性规范激励激励被促进者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和法律的指引,积极参被促进者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和法律的指引,积极参与到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鼓励的企业及其行业的发展之中。与到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鼓励的企业及其行业的发展之中。第四节第四节 文化产业促进法规范的类别分析文化产业促进法规范的类别分析 四、文化产业促进法激励模式的类型化四、文化产业促进法激励模式的类型化(一)权利、义务、责任分配方面的激励(一)权利、义务、责任分配方面的激励(1)赋予权利型激励。)赋予权利型激励。(2)增加收益型激励。)增加收益型激励。(3)减少成本型激励。)减少成本型激

29、励。第四节第四节 文化产业促进法规范的类别分析文化产业促进法规范的类别分析(二)资格、待遇、荣誉方面的激励(二)资格、待遇、荣誉方面的激励(1)特殊资格型激励。)特殊资格型激励。(2)特殊待遇型激励。)特殊待遇型激励。(3)特殊荣誉型激励。)特殊荣誉型激励。第四节第四节 文化产业促进法规范的类别分析文化产业促进法规范的类别分析第四章第四章 文化产业规制法文化产业规制法 第一节第一节 文化产业规制法的产生依据文化产业规制法的产生依据一、产业规制的一般理论一、产业规制的一般理论规制(规制(regulation)又称政府规制()又称政府规制(governmentregulation),宽泛),宽泛地

30、讲,是政府对经济行为的干预和控制。地讲,是政府对经济行为的干预和控制。政府规制是政府或规制机构利用国家强制力对被规制者进行直接或政府规制是政府或规制机构利用国家强制力对被规制者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经济、社会控制或干预,从而克服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福利最大间接的经济、社会控制或干预,从而克服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即实现化,即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的目标。政府产业规制旨在为市场运行及企业行为建立规则,弥补市场失政府产业规制旨在为市场运行及企业行为建立规则,弥补市场失灵,确保微观经济的有序运转。灵,确保微观经济的有序运转。第一节第一节 文化产业规制法的产生依据文化产业规制法的

31、产生依据二、我国文化产业规制的依据二、我国文化产业规制的依据(一)文化产业具有强外部性(一)文化产业具有强外部性(二)文化产业具有自然垄断性(二)文化产业具有自然垄断性(三)文化产业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三)文化产业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四)文化产业的信息不对称性(四)文化产业的信息不对称性三、文化产业规制法的概念三、文化产业规制法的概念第一节第一节 文化产业规制法的产生依据文化产业规制法的产生依据三、文化产业规制法的概念三、文化产业规制法的概念这种产业规制是以不破坏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为基础这种产业规制是以不破坏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为基础的,因此,它是法律对市场主体行为一般规制基

32、础上的再规制或第的,因此,它是法律对市场主体行为一般规制基础上的再规制或第二次规制,是政府从保护社会整体利益角度出发,依法对市场配置二次规制,是政府从保护社会整体利益角度出发,依法对市场配置行为的主动干预。行为的主动干预。其遵循的市场运行的基本模式是其遵循的市场运行的基本模式是“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引导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的产业运行模式。在此模式运行中政府关注的不仅仅是微观的产业运行模式。在此模式运行中政府关注的不仅仅是微观领域个别企业甚至个别行业或地区的发展,而是产业定位下的产业领域个别企业甚至个别行业或地区的发展,而是产业定位下的产业整体利益或效益的实现。整体利益或效益的实现。第

33、二节第二节 文化产业规制法中的规则形态文化产业规制法中的规则形态 产业规制法中的法律规则形态包括四大类产业规制法中的法律规则形态包括四大类:1.定义与范畴规范定义与范畴规范2.职权与职责性规范职权与职责性规范3.禁止性规范禁止性规范4.限制性规范限制性规范第三节第三节 文化产业规制法的分类与工具文化产业规制法的分类与工具 一、经济性规制一、经济性规制经济性经济性规制通过制定特定产业的进入壁垒以及融资、定价、信息发规制通过制定特定产业的进入壁垒以及融资、定价、信息发布等政策调整主体行为,避免竞争过度、竞争不足等现象的发生,以免布等政策调整主体行为,避免竞争过度、竞争不足等现象的发生,以免造成资源

34、配置低效、资源浪费及服务的不稳定、不公平,阻碍社会生产造成资源配置低效、资源浪费及服务的不稳定、不公平,阻碍社会生产效率效率。1.价格规制价格规制2.进入规制进入规制3.产权规制产权规制第三节第三节 文化产业规制法的分类与工具文化产业规制法的分类与工具 二、社会性规制二、社会性规制社会性社会性规制是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规制是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伴随它们而产生的各种活护、防止灾害为目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伴随它们而产生的各种活动制定一定标准,并禁止、限制特定行为的规制。动制定一定标准,并禁止、限制特定行

35、为的规制。1.质量规制质量规制质量质量规制是指国家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实施规制,以保证文化消费者规制是指国家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实施规制,以保证文化消费者的文化内容及其他合法权益。的文化内容及其他合法权益。2.内容规制内容规制内容内容规制就是政府基于文化产品的外部性,对文化产品的内容实施规制就是政府基于文化产品的外部性,对文化产品的内容实施规制,通过许可或者审查制度禁止不良内容的生成与传播。规制,通过许可或者审查制度禁止不良内容的生成与传播。第三节第三节 文化产业规制法的分类与工具文化产业规制法的分类与工具 三、政府规制体系三、政府规制体系文化文化产业政府规制体系主要分为三个产业政府规制体系主要分为三

36、个层次层次:第一第一层次是有关主管部门职权与职责的界定层次是有关主管部门职权与职责的界定。第二第二层次是相关管理部门职权与职责的界定,而相关管理部门在某一层次是相关管理部门职权与职责的界定,而相关管理部门在某一专项产业规制法的实施过程中,相对于主管部门而言,处于协助或辅专项产业规制法的实施过程中,相对于主管部门而言,处于协助或辅助性的管理地位,其与产业规制主管部门的关系属于一种职务性管理助性的管理地位,其与产业规制主管部门的关系属于一种职务性管理关系关系。第三层次第三层次被授权的被授权的社会组织的社会组织的职权、职责或职能职权、职责或职能,体现,体现了了政府政府管理的管理的社会化倾向。社会化倾

37、向。第第五五章章 出版法出版法 第一节第一节 出版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出版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社会主义出版法制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出版法制建设 一、出版法与出版法规一、出版法与出版法规(一)出版法的概念(一)出版法的概念出版法是规定出版制度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出版法是规定出版制度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出版法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广义的出版法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整出版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中包括宪整出版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中包括宪法的相关规定、相关法律规

38、定、相关行政法规与规章等各种规范性法法的相关规定、相关法律规定、相关行政法规与规章等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律文件。狭义的出版法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狭义的出版法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专门用于调整与规范出版活动中的各种关系的规范性文件。制定的、专门用于调整与规范出版活动中的各种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第一节第一节 出版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出版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社会主义出版法制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出版法制建设(二)出版法规的概念(二)出版法规的概念广义的出版法规是出版法律规范的简称,与广义的出版法是同一概念。广义的出版法规是出版法律规范的简

39、称,与广义的出版法是同一概念。狭义的出版法规是有关出版活动的法律规范文件中的一种具体形式,狭义的出版法规是有关出版活动的法律规范文件中的一种具体形式,包括由国务院制定与颁布的行政法规,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省、包括由国务院制定与颁布的行政法规,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与其他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与其他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的地方性法规,以及国家出版行政主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的地方性法规,以及国家出版行政主管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出版管理的条例、章程、决定、命管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

40、有关出版管理的条例、章程、决定、命令、通知这三种,其效力低于法律。令、通知这三种,其效力低于法律。我们所讲的我们所讲的“出版法规出版法规”,是指广义的出版法规,即所有出版法律规,是指广义的出版法规,即所有出版法律规范的简称。范的简称。第一节第一节 出版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出版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社会主义出版法制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出版法制建设 二、出版政策与出版法规二、出版政策与出版法规(一)出版政策的概念(一)出版政策的概念(二)出版政策和出版法规的联系与区别(二)出版政策和出版法规的联系与区别1.两者制定的机关和程序不同两者制定的机关和程序不同2.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3

41、.两者调整的对象和方式不同两者调整的对象和方式不同4.两者的稳定性不同两者的稳定性不同(三)正确处理出版政策与出版法规的关系(三)正确处理出版政策与出版法规的关系 第一节第一节 出版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出版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社会主义出版法制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出版法制建设 三、我国社会主义出版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三、我国社会主义出版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一)社会主义出版法制的创建(一)社会主义出版法制的创建(二)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法制的日趋完(二)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法制的日趋完善善第二节第二节 报刊图书出版报刊图书出版 一、报刊、图书出版单位的准入、退出规制一、报刊、图书出版单位的准入、退出

42、规制(一)出版单位准入规制(一)出版单位准入规制1.出版单位的设立方式出版单位的设立方式(1)登记制)登记制(2)自由制)自由制(3)保证金制)保证金制(4)审批制)审批制第二节第二节 报刊图书出版报刊图书出版 2.出版单位的设立条件出版单位的设立条件(1)有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有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2)有符合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有符合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3)有确定的业务范围。)有确定的业务范围。(4)有)有3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5)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符合

43、国家规定的资格条件的)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符合国家规定的资格条件的编辑出版专业人员。编辑出版专业人员。(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二节第二节 报刊图书出版报刊图书出版(二)出版单位的变更与退出规制(二)出版单位的变更与退出规制 1.出版单位的变更出版单位的变更 2.出版单位的退出规制出版单位的退出规制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出版单位终止出版活动;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出版单位终止出版活动;第二种是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第二种是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自登记之日起满自登记之日起满180日未从事出版活动。日未从事出版活动。

44、第二节第二节 报刊图书出版报刊图书出版 二、出版单位的管理二、出版单位的管理政府不设管理机构:如美国政府不设管理机构:如美国(一)出版管理机构(一)出版管理机构政府设立管理机构:如法国政府设立管理机构:如法国(二)我国对出版单位的管理形式(二)我国对出版单位的管理形式我国我国对出版单位的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主办主管单位对出版单位的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主办主管单位负责制负责制。第二节第二节 报刊图书出版报刊图书出版(三)管理内容(三)管理内容1.出版单位总量控制和年检登记出版单位总量控制和年检登记2.出版计划和重大选题备案制出版计划和重大选题备案制3.书号、刊号、版号管理书号、刊号、版号管理4.

45、质量管理质量管理5.样本管理样本管理6.人员管理人员管理第二节第二节 报刊图书出版报刊图书出版 三、出版物内容的管理三、出版物内容的管理(一)出版物内容的管理方式(一)出版物内容的管理方式预审制又称事先检查预审制又称事先检查出版物出版物内容的内容的管理管理追惩追惩制又称事后制又称事后检查检查我国我国对出版物内容的对出版物内容的管理采用管理采用追惩制的方式,既通过颁布出版管追惩制的方式,既通过颁布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违禁出版物的责任,也通过制定图书、期刊、音像理条例规定出版违禁出版物的责任,也通过制定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课题备案办法加强对出版物重大选题的管理。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

46、课题备案办法加强对出版物重大选题的管理。第二节第二节 报刊图书出版报刊图书出版(二)我国对出版物内容的管理(二)我国对出版物内容的管理(1)对于涉及国家、政府安全、社会秩序稳定等内容的出版物的管理。)对于涉及国家、政府安全、社会秩序稳定等内容的出版物的管理。(2)对民族、宗教出版物的管理。)对民族、宗教出版物的管理。(3)对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的管理。)对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的管理。(4)对淫秽、色情出版物的管理。)对淫秽、色情出版物的管理。(5)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第三节第三节 印刷行业经营印刷行业经营 一、出版物印刷企业的准入及退出规制一、出版物印

47、刷企业的准入及退出规制(一)我国出版物印刷企业准入制度(一)我国出版物印刷企业准入制度我国对印刷企业的设立实行经营许可制度我国对印刷企业的设立实行经营许可制度。印刷管理条例第印刷管理条例第7条规定:条规定:“国家实行印刷经营许可制度。未依国家实行印刷经营许可制度。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取得印刷经营许可证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印刷照本条例规定取得印刷经营许可证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经营活动。”第三节第三节 印刷行业经营印刷行业经营(二)出版物印刷企业设立的基本条件(二)出版物印刷企业设立的基本条件(1)有企业的名称、章程;)有企业的名称、章程;(2)有确定的业务范围;)有确定的业

48、务范围;(3)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资金、设备等生)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资金、设备等生产经营条件;产经营条件;(4)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人员;(5)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三节第三节 印刷行业经营印刷行业经营(三)出版物印刷企业设立的程序(三)出版物印刷企业设立的程序三个步骤:三个步骤:1.申请申请印刷经营许可证印刷经营许可证,2.申请申请特种行业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3.申请申请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第三节第三节 印刷行业经营印刷行业经营(四)出版物印刷企业的变更

49、(四)出版物印刷企业的变更依照印刷业管理条例,印刷企业发生变更必须重新办理审批依照印刷业管理条例,印刷企业发生变更必须重新办理审批登记手续。登记手续。(五)出版物印刷企业的退出规制(五)出版物印刷企业的退出规制出版物印刷企业终止印刷经营活动应当向原先办理登记的公安部出版物印刷企业终止印刷经营活动应当向原先办理登记的公安部门、工商登记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并报原批准其设立的出版行政门、工商登记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并报原批准其设立的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主管部门备案。第三节第三节 印刷行业经营印刷行业经营 二、出版物印刷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二、出版物印刷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一)合同制度(一)合同制

50、度(二)承印验证制度(二)承印验证制度(三)承印登记制度(三)承印登记制度(四)出版物印刷品保管制度(四)出版物印刷品保管制度(五)印刷品交付制度(五)印刷品交付制度(六)印刷活动残次品销毁制度(六)印刷活动残次品销毁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印刷行业经营印刷行业经营 三、出版物印刷内容规制三、出版物印刷内容规制(一)印刷业经营者不得印刷含有反动、淫秽、迷信内容(一)印刷业经营者不得印刷含有反动、淫秽、迷信内容的出版物的出版物(二)印刷业经营者不得印刷国家明令禁止的其他内容的(二)印刷业经营者不得印刷国家明令禁止的其他内容的出版物出版物第四节第四节 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出版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出版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文化产业法概论》电子教案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