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x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文档编号:3134917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PPTX 页数:58 大小:7.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孟子先秦散文先秦散文一是以记叙历史人物思想活动、历史事件一是以记叙历史人物思想活动、历史事件的的历史散文。历史散文。如如左传左传、战国策等。、战国策等。二是以议论和说理为主的论说散文即先秦二是以议论和说理为主的论说散文即先秦诸子散文。诸子散文。如如论语论语、孟子孟子等。等。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孟子孟子(约前约前372372前前289289)名名 ,字字 ,时期邹国人,时期邹国人,是孔子之孙是孔子之孙 子子思思 的再传弟子。的再传弟子。学派代表学派代表人,著名人,著名的的 。发扬孔子学说,后人把他与孔子合。发扬孔子学说,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称 ,并尊称他为,并尊称他为 。轲轲子舆子舆儒

2、家儒家战国战国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孟孔孟亚圣亚圣作者介绍作者介绍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的仁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推演为政治方面的 学说。孟子十学说。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分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 ,社稷次之,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为轻。提出了人性本。提出了人性本 的思想,认为的思想,认为人皆有不人皆有不忍之心忍之心,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仁、义、礼、智智。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认为士应该做到。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认为士应该做到富贵不富贵不能淫,贫贱

3、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仁政仁政民为贵民为贵善善孔子孔子提出提出“”,孟子孟子延伸为延伸为“仁、义、礼、仁、义、礼、智智”,董仲舒董仲舒扩充为扩充为“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后称后称儒家儒家“五常五常”。这。这“五常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他与他与五行五行说说“金木水火土金木水火土”,古人创作的,古人创作的“梅花篆字梅花篆字”梅报梅报五福五福(平安、健康、幸福、快乐、长寿平安、健康、幸福、快乐、长寿)成为中国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记录孟子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

4、而成的一部记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仁政、民贵君轻思想思想及其言行的及其言行的语录体语录体著作,共著作,共7 7篇。篇。南宋朱熹将南宋朱熹将大学大学,中庸中庸,论语论语,孟子孟子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书四书”。“五五经经”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孟子名句孟子名句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1 1 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 2 邦国的主权在民:应由百姓决定立谁为君。邦国的主权在民:应由百姓决定立谁为君。3 3 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4 4 政事以民为归宿。政事以民为归宿。5 5 用人以民意为准:选拔

5、、杀掉某些人,应以国人的意见用人以民意为准:选拔、杀掉某些人,应以国人的意见 为出发点,不能只听大臣、大夫之言。为出发点,不能只听大臣、大夫之言。6 6 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不扰民、与民同乐。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不扰民、与民同乐。7 7 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8 8 反对不义的战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反对不义的战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有关孟子的故事:有关孟子的故事:三字经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子不学,断机杼。”(近于墓,迁于市,迁于(近于墓,迁于市,迁于屠,后迁于学)屠,后迁于学)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

6、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施孟子“仁政”的抱负。他决定带着学生到东方大国齐国去。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锻炼精兵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后,孟子来到膝国,膝国太子对孟子的“仁政”十分感兴趣,于是孟子便在膝国实行他“仁政”的思想。遗憾的是,膝国是个小国,时时有被灭亡的危险,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政”思想。可是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孟子放弃继续宣

7、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建立学说。孟子故里孟子故里 山东邹城山东邹城孟庙亚圣殿孟庙亚圣殿亚圣府亚圣府孟子后裔居住的地方孟子后裔居住的地方 孟府孟府孟庙康熙碑亭孟庙康熙碑亭孟母林神道孟母林神道背景介绍背景介绍 战国的诸侯各国,人民、领土、政权都是诸侯们的私有战国的诸侯各国,人民、领土、政权都是诸侯们的私有财产,自然领土越广,人民越多,实力、权势越大,在财产,自然领土越广,人民越多,实力、权势越大,在“国国际间际间”的地位就愈高,就能称雄称霸。老百姓可以比较自由的地位就愈高,就能称雄称霸。老百姓可以比较自由的迁徙,国富自然就吸引更多的百姓归顺。的迁徙,国富自然就吸引更多的百姓归顺。孟子是在梁惠王孟子

8、是在梁惠王3535年(前年(前335335年)应邀来到魏国。魏在战年)应邀来到魏国。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3131年(前年(前339339)将首都从安邑(今山)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背景介绍背景介绍 孟孟子到来时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

9、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引引自自史记史记魏世家魏世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就是魏的目的,就是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谈话。孟子在魏国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孟子在魏国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位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读准字音读准字音王

10、王好好()战)战h h o o弃甲弃甲曳曳()兵)兵y y 数数()罟罟()不入)不入洿洿()池)池ww衣衣()帛帛()鸡鸡豚豚()狗)狗彘彘()之)之畜畜()t t n nzhzh 庠庠()序)序xixi nn饿饿殍殍()piopioy y c c b b 然而不然而不王王()者)者w w nnx x 移其移其粟粟()于河内)于河内s s 申之以孝申之以孝悌悌()t t 结合注释,结合注释,理解全文理解全文梁惠王曰:梁惠王曰:“寡人之寡人之于于国也,国也,尽心尽心焉耳矣焉耳矣。河内凶河内凶,则移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民于河东,移其粟于于河内。河河内。河东凶亦东凶亦然然。察察邻国之邻国之政

11、政,无如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加少,寡人之民不少,寡人之民不加加多,何也?多,何也?”于:于:对于。对于。焉耳矣:焉耳矣:句末助词连用。句末助词连用。河内:河内:黄河以北地区黄河以北地区。凶:凶:荒年,收成不好荒年,收成不好。于:于:到。到。然:然:这样。这样。察:察:考察,观察。考察,观察。政:政:政治,政治,管理管理。无如:无如:没有像没有像。加:加:更更。第一段 梁惠王说梁惠王说:“我对于国我对于国家家,很尽心了!黄河北部发很尽心了!黄河北部发生灾荒生灾荒,我就迁移那里的灾我就迁移那里的灾民到黄河以东的地方民到黄河以东的地方,迁移迁移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到黄

12、河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到黄河的北部。黄河以东的地方发的北部。黄河以东的地方发生灾荒生灾荒,也是这样办。考察也是这样办。考察邻国的政事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一样没有像我一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会更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会更加少加少,我的百姓也不更加多,我的百姓也不更加多,为什么呢为什么呢?”提出提出“民不加多民不加多”的疑问的疑问移其民移其民移其粟移其粟民不加多民不加多民不加少民不加少尽心尽心无如寡人之用心无如寡人之用心梁惠王尽力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困惑?梁惠王尽力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困惑?梁惠王梁惠王:河内凶,移民移粟,河东亦然。河内凶,移民移粟,河东亦然。感到感到困惑困惑 战国中期,社会混乱,礼制崩坏

13、。诸侯争城夺地,战国中期,社会混乱,礼制崩坏。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征战不断,“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城。”(孟子孟子离娄下离娄下)人民徭役人民徭役(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偿劳动)繁重,朝不保夕。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繁重,朝不保夕。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以至都城由安邑安邑迁至迁至大大梁梁。加上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上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目的,兵员和劳动力匮乏。

14、为达到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增殖人口增殖人口。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而忧心忡忡。而忧心忡忡。点点拨拨 孟子对曰:孟子对曰:“王好战,王好战,请请以以战喻。战喻。填填然然鼓鼓之之,兵刃既接,兵刃既接,弃甲弃甲曳兵曳兵而而走走,或或百步而后止,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以五十步笑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百步,则何如?”请:请:请允许我。请允许我。以以:用。用。填:填:拟声词。拟声词。鼓:击鼓,名鼓:击鼓,名动。动。之:之:音节助词。音节助词。曳曳(y)兵兵:

15、拖着兵器。拖着兵器。走:走:逃跑。逃跑。或:或:有的人。有的人。以:以:凭借。凭借。第二段 孟子回答说孟子回答说:“:“大王喜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来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来打个比方:打个比方:战鼓战鼓咚咚地敲响,咚咚地敲响,两军短兵相接两军短兵相接,(有士兵有士兵)丢丢掉铠甲,拖着兵器逃跑了,掉铠甲,拖着兵器逃跑了,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了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了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了下来,凭借自己跑了后停了下来,凭借自己跑了五十步来嘲笑别人逃跑一百五十步来嘲笑别人逃跑一百步,步,(您觉得您觉得)这怎么样这怎么样?”?”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成语:成语

16、:“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以五十步笑百步以五十步笑百步 做比喻,说明做比喻,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区别。?曰曰:“不可。不可。直直不不百步百步耳耳,是是亦亦走走也也。”曰曰:“王如知此,王如知此,则则无无望望民之多民之多于于邻国也邻国也。直:直:只是。只是。耳:耳:罢了,语气助词。罢了,语气助词。是:是:这。这。走:走:逃跑逃跑。无:通无:通“毋毋”,译为译为“不要不要”望:望:希望。希望。于:于:比,介词。比,介词。(梁惠王)说(梁惠王)说:“

17、不行,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孟子)说:“大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了。”状语后置判断句第三、四段孟子用设喻的方式,孟子用设喻的方式,回答梁惠王问题的好回答梁惠王问题的好处是:这样既不容易处是:这样既不容易激怒对方激怒对方,又便于启发又便于启发对方。对方。孟子用设喻的方式孟子用设喻的方式,回答梁惠王问题的回答梁惠王问题的好处是什么?好处是什么?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话,怎么解答的?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话,怎么解答的?用梁惠王熟悉的用梁惠王熟悉的“战战

18、”设喻设喻分析分析“民不加多民不加多”的原因的原因投其所好,便于启发投其所好,便于启发引王自己回答,自我否定引王自己回答,自我否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层层推进u王如知此王如知此u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u王好战,请以战喻王好战,请以战喻 不不违违农时,谷不可农时,谷不可胜胜食食也。也。数罟数罟不入不入洿洿池,鱼鳖不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胜食也。斧斤以时斧斤以时入山林,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是使民养生丧死生丧死无憾也。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生丧死无憾,王道之

19、始也。违:违:违背,耽误。违背,耽误。胜(胜(shngshng):):尽,完。尽,完。数罟(数罟(c gc g):):细密的渔网。细密的渔网。洿(洿(ww):):深。深。斧斤:斧斤:斧子。斧子。以时:以时:按照时节、季节。按照时节、季节。生:活着生:活着的人,动的人,动名。名。丧:为丧:为办丧事,为动用法。办丧事,为动用法。死:死:死去的人,动死去的人,动名。名。“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粮食就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

20、不完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是王这就是王道的开端。道的开端。”第五段孟子提出的孟子提出的“王道之始王道之始”,要做哪些事?,要做哪些事?不违农时不违农时以时入山林以时入山林 不入不入洿池洿池使民养生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阐述阐述“王道之始王道之始”的道理的道理 “五亩之宅,五亩之宅,树树之以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五十者可以衣衣帛帛矣。鸡矣。鸡豚豚狗狗彘彘之之畜畜,无无失失其时,七其时,七十者可以十者可以食食肉矣;肉矣;百亩之百亩之

21、田,勿田,勿夺夺其时,数口之家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可以无饥矣;树树:栽种,名栽种,名动。动。yy,穿,名,穿,名动。动。帛:帛:丝织品。丝织品。豚豚:小猪:小猪;彘彘:大猪。:大猪。畜:喂养,名畜:喂养,名动。动。勿:通勿:通“毋毋”,不要。,不要。错过。错过。食:食:吃。吃。夺:夺:耽误。耽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要耽误它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地

22、,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第六段状语后置谨谨庠序庠序之教,之教,申申之以之以孝悌孝悌之之义义,颁颁白者不白者不负戴负戴于道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黎民不饥不寒,然而然而不不王王者,者,未之有也未之有也。谨:形谨:形动,谨慎认真从事。动,谨慎认真从事。庠、序:庠、序:古代的学校。古代的学校。申:申:反复陈述。反复陈述。孝悌:孝悌:尊敬父母,敬爱兄长。尊敬父母,敬爱兄长。义:义:道理。道理。颁:通颁:通“斑斑”,花白。,花白。负戴:负戴:背着东西;顶着东西。背着东西;顶着东西。然:然:这样。这样。而:而:表转折,

23、却。表转折,却。王:王:wng,为王,名,为王,名动。动。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下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是不曾有过的事。”第六段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孟子提出了那些措施,设想了那些结果?孟子提出了那些措施,设想了那些结果?阐述阐述“王道之成王道之成”的道理的道理

24、五亩五亩树之以桑树之以桑鸡豚鸡豚无失其时无失其时百亩百亩勿夺其时勿夺其时谨谨申之以孝悌申之以孝悌养民养民教民教民衣帛(五十)衣帛(五十)食肉(七十)食肉(七十)无饥(黎民)无饥(黎民)不负戴(颁白者)不负戴(颁白者)措施措施效果效果然而不王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之有也 “狗彘狗彘食食人人食食而不知而不知检检,涂涂有饿有饿殍殍而不知而不知发发。人死,。人死,则曰则曰:非我也非我也,岁岁也。也。是是何何异异于刺人而杀之于刺人而杀之,曰曰:非我也非我也,兵兵也。也。王王无无罪罪岁岁,斯斯天下之民天下之民至焉至焉。”食食:吃:吃(v);:食物食物(n)。检检:制止,约束。:制止,约束。涂:通涂:通

25、“途途”,道路。,道路。殍殍:饿死的人:饿死的人。发发:开仓赈济。:开仓赈济。岁岁:年成。:年成。是是:这。:这。异异:区别。:区别。兵兵:武器。:武器。罪:归罪,名罪:归罪,名动。动。斯斯:那么:那么,就。就。至至:到:到,归顺。归顺。焉焉:语气词,了。:语气词,了。“(诸侯贵族家)狗和猪吃人的食物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开仓发粮赈济;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不好。”这和刺杀一个人,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大王不归罪于年成,那么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归顺了。”第七段判断句狗彘食人食狗彘食人食(贵族)贵族)涂有饿莩涂有饿莩 (百姓)(百姓)天下之民至焉天下之民至焉

26、孟子在最后一段用什么说理方法?想说明什么?孟子在最后一段用什么说理方法?想说明什么?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正确态度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正确态度施仁政施仁政除暴虐除暴虐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刺人而杀人归罪于武器刺人而杀人归罪于武器 不去找客观不去找客观原因,而应原因,而应反省自己。反省自己。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实行实行“王道王道”的七种措施的七种措施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五亩之宅,树

27、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否定了魏国及邻国之政,孟子否定了魏国及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仁仁 政政王道之始王道之始不违农时(农)不违农时(农)保护鱼类(渔)保护鱼类(渔)按时砍伐(林)按时砍伐(林)王道之成王道之成鼓励养蚕(纺)鼓励养蚕(纺)繁兴六畜(牧)繁兴六

28、畜(牧)生产粮食(农)生产粮食(农)兴办教育兴办教育不可胜食不可胜用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国君正确态度: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古为今用)(古为今用)1 1、孟子的、孟子的“王道王道”思想包括思想包括“温饱温饱”和和“教化教化”两部分,两部分,也就是今天的也就是今天的“物质文明物质文明”和和“精神文明精神文明”。2 2、开发自然资源,做到、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滥”、“不竭不竭”,是今天调整,是今天调整产业结构中的产业结构中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概念。的概念。3 3、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只有合

29、理的、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只有合理的减轻农民的负担,才能使农民过上真正稳定的小康生活,减轻农民的负担,才能使农民过上真正稳定的小康生活,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文章分析文章分析核心话题核心话题 民不加多民不加多 一、一、(1)(1)写梁惠王提出写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民不加多”疑问。疑问。二、二、(2-4)(2-4)孟子分析孟子分析“民不加多民不加多”的原因。的原因。三、三、(5-7)(5-7)孟子阐述孟子阐述“仁政仁政”具体内容,即使具体内容,即使“民加多民加多”的根本措施。的根本措施。文章思路文章思路提出问题:“民不加多”分析问题:设喻梁惠王梁惠王=

30、五十步者五十步者邻国者邻国者=一百步者一百步者数量不同数量不同实质相同实质相同“民不加多民不加多”解决问题:仁政之始仁政之始仁政之成仁政之成斯天下之民至 课文中阐述的是课文中阐述的是“王道之始王道之始”和和“王道之成王道之成”的道理,强调:以民为的道理,强调: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本、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

31、的。可战胜的。通过文章表述,我们能看出通过文章表述,我们能看出孟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孟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思考分析思考分析思考分析思考分析孟子提出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民贵君轻”的论点,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敢于藐视神圣君权。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民的暴政。他是一个他是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直率大聪明机智、狂放不羁、直率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

32、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辩家的形象。语言现象总结:语言现象总结:1、通、通 假假 字字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3、古今异义、古今异义4、一词多义一词多义5、特殊句式特殊句式6、文化常识、文化常识1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2、无失其时无失其时 3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4 4、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无无”通通“毋毋”,不要。,不要。“无无”通通“毋毋”,不要。,不要。“颁颁”通通“斑斑”,花白。,花白。“涂涂”通通“途途”,道路。,道路。一、通假字1.1.填然填然鼓鼓之之2.2.是使民养是使民养生

33、丧死生丧死无憾也无憾也3.3.树树之以桑之以桑4.4.七十者七十者衣衣帛食肉帛食肉5.5.鸡豚狗彘之鸡豚狗彘之蓄蓄6.6.谨谨庠序之教庠序之教7.7.然而不然而不王王者者 8.8.王无王无罪罪岁岁名作动,击鼓。名作动,击鼓。动作名,活着的人动作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死去的人。为动用法为动用法 ,为,为办丧事。办丧事。名作动,种植。名作动,种植。名作动,穿。名作动,穿。名作动,喂养。名作动,喂养。形作动,认真从事。形作动,认真从事。名作动,称王。名作动,称王。名作动,归罪。名作动,归罪。二、词类活用1.1.河河内内凶凶2.2.邻国之民不邻国之民不加加少少3.3.兵兵刃既接刃既接三、古今异义古义

34、:黄河。今义:河流。古义:副词,更、再。今义:常指增加。古义:兵器。今义:战士,士兵。河 凶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4.弃甲曳兵而走5.或百步而后止6.谷不可胜食也7.数罟不入洿池古义:逃跑。今义:行走。古义:有的人,有时。今义: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古义:细、密。今义:数字或者数数。古义:尽。今义:胜利。8.养生丧死无憾9.五十者可以衣帛矣10.然而不王者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同意认可。古义:这样(做了)却今义:转折连词四、一词多义寡人之寡人之于于国也国也则无望民之多则无望民之多于于邻国也邻国也移其民移其民于于河东河东

35、颁白者不复戴颁白者不复戴于于道路矣道路矣是何异是何异于于刺人而杀之刺人而杀之 1 1、于、于2 2、数、数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数数罟不入洿池罟不入洿池范增范增数数目项王目项王 鸿门宴鸿门宴 对于对于比比到到在在和、同和、同 几、若干几、若干细密细密屡次、多次屡次、多次1 1、河东凶亦、河东凶亦然然2 2、填、填然然鼓之鼓之3 3、然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 3 3、然、然 这样这样 的样子的样子然而、但是然而、但是 1 1、则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民于河东2 2、人死、人死,则则曰曰:“非我也非我也,兵也。兵也。”4 4、则、则就,那么就,那么却却 1 1、谷不可

36、胜谷不可胜食食也也 2 2、狗彘狗彘食食人人食食而不知而不知检检3 3、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食矣马矣马 5 5、食、食吃吃吃吃 食物食物喂养喂养 1 1、不违农不违农时时 2 2、无失其、无失其时时 6 6、时、时季节季节 机会、时机机会、时机 1 1、然而不然而不王王者者2 2、梁惠、梁惠王王曰曰 7 7、王、王w w ng ng 称王称王w w ng ng 君王君王1 1、请、请以以战喻战喻 2 2、可、可以以无饥矣无饥矣 3 3、以以时入山林时入山林 4 4、申之、申之以以孝悌之义孝悌之义5 5、樊将军樊将军以以穷困穷困来归丹来归丹8 8、以、以用用凭借凭借按照按照

37、把把因为因为 1.1.是亦走是亦走也也2.2.则无望民之多则无望民之多于于邻国也邻国也3.3.养生丧死无憾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王道之始也也4.4.树之树之以以桑桑5.5.申之申之以以孝悌之义孝悌之义6.6.未未之有之有也也7.7.非非我我也也,岁,岁也也8.8.非非我我也也,兵,兵也也判断句判断句状语后置(状语后置(民之民之于于邻国多也邻国多也)判断句判断句状语后置(状语后置(以以桑树之桑树之)状语后置(状语后置(以以孝悌之义申之孝悌之义申之)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未未有之有之也也)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五、文言句式1 1、或、或或或 例如:例如:或或百步而后止,百步而后止,或或五十步而后

38、止。五十步而后止。2 2、直、直耳耳 例如:例如:直直不百步不百步耳耳。3 3、是、是也也 例如:例如:是是亦走亦走也也。4 4、是何异于、是何异于 例如:例如:是何异于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刺人而杀之五、固定句式译为译为“只只罢了。罢了。”译为译为“这同这同有什么区别呢?有什么区别呢?”译为译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译为译为“这是这是呀。呀。”六、文化常识1 1、寡人:、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2 2、粟:、粟: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也泛称谷类。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也泛称谷类。3 3、王道:、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

39、。是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4 4、庠,序:、庠,序:指学校。指学校。商殷时代叫序,周代叫庠。商殷时代叫序,周代叫庠。5 5、孝悌:、孝悌:古代尊敬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古代尊敬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6 6、黎民:、黎民:百姓百姓(黔首黔首,庶民庶民 (庶人庶人),),布衣布衣,苍生苍生,黎庶黎庶,丁口丁口)。寡人之于学习也寡人之于学习也 寡人之于学习也寡人之于学习也,尽心焉而矣。物理差尽心焉而矣。物理差,则移其心于数则移其心于数学学,移其力于英语移其力于英语;化学差亦然。察同桌之学习化学差亦然。察同桌之学习,无如寡人之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同桌之分不加少用心者。同桌之分不加少,寡人之分不加多,何寡人之分不加多,何也?也?”同桌对曰同桌对曰:“君好睡,请以睡喻。周公召之,昏昏欲君好睡,请以睡喻。周公召之,昏昏欲睡,弃笔曳书而倒。或半节而后醒,或整节而后醒。以半睡,弃笔曳书而倒。或半节而后醒,或整节而后醒。以半节笑整节,则何如?节笑整节,则何如?”曰曰:“不可,直不整节耳,是亦睡不可,直不整节耳,是亦睡也。也。”曰曰:“君如知此,则无望分多于同桌也。君如知此,则无望分多于同桌也。”孟子写作风格:善于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通常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论辩,逻辑严密。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喜好采用多种发问的方式,灵活多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人教版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寡人之于国也》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x)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