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谣课型:欣赏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童谣,感受民间音乐的乐趣,从而热爱我国的民间音乐,热爱民间艺术。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积极参与聆听和体验,感受北京民间乐曲的风格特征。3知识与技能目标:记住童谣的主旋律;认识吹歌这一演奏形式;认识管子。教学重点:欣赏童谣,认识我国民间打击乐器“管子”和“口噙子”。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北京方言模仿“口噙子数板”。教学准备:音频、课件、鼓、钹、锣。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小的时候都唱过哪些童谣呢?出示老北京童谣。学生初步感受北京童谣的特色。三、欣赏童谣1、完整聆听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风格特征,并猜
2、猜乐曲表现了什么内容。2、再次聆听大屏幕呈现“口噙子数板”,学生对照歌词聆听,熟悉乐曲,通过图片认识乐曲中使用的乐器:管子、口噙子、唢呐、二胡、扬琴、中阮、鼓、钹、锣。感受乐曲的风格特征。(欢快、活泼、诙谐)3、介绍“吹歌”吹歌是“鼓吹乐”中的一个类别。它以吹管乐器为主,辅之以打击乐器。因演奏曲目多采用民歌或戏曲唱腔,所以有吹歌的名称。展示管子和口噙子的图片和演奏视频。4、聆听打花巴掌黑板呈现儿歌打花巴掌的曲谱,教师用北京方言范唱第一段,学生分组自学唱后面的乐段。(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呈现该作品,并让学生亲自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四、演绎童谣全班同学分为三组,一组诵读“口噙子数板”,一组唱旋律,一组念锣鼓经。练习过后合作表演。五、小结师:我国民间艺术家的智慧是无穷的。许多非常有意思的音乐还需要大家去发现,去聆听。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也可以查阅我们当地的鼓吹乐艺术,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家的尊敬和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