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细跳月阿细跳月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跳月歌很有特点全曲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8节拍。演唱时在每小节的第四、五拍的前半拍由舌的两旁吸气。旋律活泼跳荡富于动感特色鲜明。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民乐合奏曲。 乐曲开始是弹拨乐、锣鼓的轻轻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现了男女青年在聚集。跳月就要开始了竹笛
2、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这段主题在第一部分中由高音笛、弹拨乐、弦乐及全奏多次反复出现表现了多变的舞蹈姿态。第二部分作者将主题乐段作了移调处理并进行几次反复与前面调性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健壮的小伙子们跳起了粗放的舞步。第三部分音乐又转回原调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后整个乐队全奏乐曲进入高潮在乐队全奏中展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仿佛狂欢中的人们忘记了疲劳。最后的短小尾声是采用了主题乐段的最后两拍扩充发展的在渐强中结束全曲。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的低年级他们已经初步撑握了音乐的一些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新的知识也接触的比较快并能对所学充分发表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能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种种现
3、象对人和事物有了自己的初步看法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予正确引导的关键时期。本课在设计时紧密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愉悦性通过欣赏、创编等音乐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音乐艺术的启迪。 三、设计理念 云南是一个风景秀丽、民族众多的地方有着瑰丽灿烂的民族文化堪称“歌舞之乡”、“音乐海洋”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民族音乐开始逐步成为孩子们自觉追求的对象。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明显增强喜欢欢快的节奏而民族音乐又大多具有明快、清丽、旋律优美等特点。只有植根于民族土壤的音乐艺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为此这节活动我意在让学生感受、体验、表现
4、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领略彝族阿细人跳月的风俗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从而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喜爱之情。并能感知由简单的几个音和一种特定的节奏性就能构成一首如此美妙的音乐进而让学生一旦听到这样的音乐就能马上反应出这是彝族的音乐特点。 四、教学目标 情感与价值 在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乐曲中初步感受彝族“跳月”独有的欢快、热烈情绪想象音乐所表现阿细人跳月时的欢乐情景并乐于与同伴一起分享音乐创作的喜悦。 知识与技能 1、 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能初步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并知道力度、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 用多种形式感知、表现阿细跳月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 感受民乐合奏阿细跳月特有的音乐情绪特点 教
5、学难点 能合着阿细跳月的音乐节拍进行即兴表演 五、说教法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根据孩子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我采用了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如激趣故事法、多媒体演示法、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运用练习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在活动中我改变了过去学生机械模仿教师进行练习的单一模式采用情景教学法、引探尝试教学法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独立获取知识从而对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力求达到“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
6、流与心灵沟通的舞台达到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学生将运用观察法、游戏练习法、多种感官参与法等,在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学一学、跳一跳中来完成本节活动的教学任务 六、学法指导 要善于激发学生内心主动参与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如律动法、主题演唱法、模仿表现法、综合表演法、自主活动法等。 七、教学流程 1、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一开始便引用“跳月节”的神话故事唤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用多媒体播放彝族生活劳动的场面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被欢快热闹的场面所吸引时自然走进老师创设的情景中使后面的活动都围绕满足学生的需要展开
7、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2、动听结合激情引趣 乐曲一共分为三个部分按照情绪我把它比喻成了女孩子“欢快”的男孩子“奔放”的男孩女孩“热烈”的三个部分。 首先在第一部分部分的欣赏中设问让学生感受这是谁在跳舞呢并总结出这一部分的情绪“欢快”。接下来让学生观察老师的舞蹈是跳了几下拍了几下手引出四五拍子并能合着音乐一起舞蹈跟琴声轻轻的哼一哼乐曲的主旋律。接着请孩子们自己创设出与老师不一样的动作来表现女孩子的欢快的心情。 第二部分主要让学生感知男孩子的“奔放”先欣赏主题部分让学生想象启发学生“你是怎样听出来的呢”引导他们从力度强弱等方面感知。学生说完以后教师总结出“奔放”这一情绪特点。再分别让学生
8、听出月琴和竹笛的音色并能用动作模仿演奏表演完以后总结出这就是中国民族乐器阿细跳月就是一首由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 第三段音乐的欣赏主要是从音的快慢强弱上感知主题的再现引出这是跳月节的音乐这是男孩子女孩子共同在舞蹈所以才那么的“热烈”。为了营造热烈的气氛启发学生用欢呼声为音乐伴奏用鼓声为音乐伴奏使情绪推上高潮。 最后安排了三遍全曲欣赏第一遍安安静静的欣赏用动作和表情分别区分开三段音乐第二遍出示乐谱观察用得最多的是哪几个音并能演唱演唱。第三遍在愉快的音乐中快乐的舞蹈总结升华结束本课。 3、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倡导人文性多元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尺对学习的效果按一定的标准进行量化并对量化的结果做出价值性的判断尤其是对学习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尤为重要。因此我制定了自主性、探究能力、探究品质三个评价标准通过学习方式实行自评、互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入状态有明确的任务意识、问题意识或目标意识使教学评价更合理化规范化。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音乐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寻找美在未来里创造美让美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以上设计肯定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