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识记、积累词语和文学文化常识。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学习重点学习通过动作、神情、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的方法。学习难点学习细节描写的写法。学 习 过 程课堂笔记(学法指导)一、树标导学1.根据拼音写汉字tn hun ( ) sh 弄 ( ) 整 xi( ) Qio cu ( ) 仿 shn( ) je 别( ) ln mn ( ) x x do do( ) chu 打( )2. 解释下列词语(1) 喜出望外:(2) 絮絮叨叨:(3) 翻
2、来覆去:(4) 暴怒无常:3.作者作品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散文集_。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4.写作背景作者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二、对标实学(一)课前预习(二)概括内容,理清思
3、路(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自学指导:按照何人做何事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初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自学指导:跳读课文,留意每段中的关键词句,简要的概括。) (3)课文三次写到看花。请勾画出相关句子,完成下面表格。看花次数看花态度123(4)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请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三)精读深思(1)课文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中,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的细节描写,试结合上下文做具体分析。(自学指导: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细微典型的情节
4、进行的具体、细腻的描写刻画,人物的细节描写主要有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分析其作用,先要明确用了哪种手法,再分析这些描写生动的写出了人物的情态,最后结合语境分析表现出人物情感(心理、性格)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面对暴怒无常的儿子,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你觉得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学指导:朗读体会,概括母亲的具体事例来分析其形象。) 三、达标
5、成学本文以微小平常的细节感人。如写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等细节,将一个慈爱、善解人意的母亲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请你观察自己的妈妈,抓住生活中妈妈关爱自己的细微动作、语言、神态等,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片断,表现出母亲对你的爱。150字左右。(思路点拨:可观察妈妈在做饭、洗衣、照顾生病的你等平常小事中的言谈举止,抓住最能够体现人物性格和心情的动作、神态、话语等,用特写镜头放大,写具体,使读者如见其人,并选择恰当的修饰语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课题: 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
6、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涵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学习重点感受母爱和作者的愧疚、悔恨之情,学会“好好儿活”的人生态度。学习难点感受“好好活儿”的真谛,并从中获得自己的思考。学 习 过 程课堂笔记(学法指导)一、 树标导学1. 巩固细节描写,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语句,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2. 找出文中的插叙描写。3. 理解标题的含义。二、对标实学1.文章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来,并说说其作用。学法指导:插叙是指在叙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插入其他内容的叙述,以丰富和补充主要情节。 2.文中多次出现菊花,有什么作用呢? 3.课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7、。 4.本文在内容上主要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但作者却不以怀念我的母亲为题,而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好在哪里?(自学指导:标题的作用通常有好几种作用:作为全文的线索;点明主旨;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借物喻人,或象征手法(这一般标题是物);含蓄委婉,或引起读者注意。关键还是要具体分析) 三、达标成学阅读选段,回答问题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8、。”“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没。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 2.文段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 3.文段中有一处插叙的内容,请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第1段加点的动词”挡”为什么用得好。 5.选文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