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主要内容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学科。从经济发展与空间配置相结合的角度去认识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学独特的研究视角。区域经济发展概念与发展阶段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2不同发展模式及中国发展模式变化过程3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概念与发展阶段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区域经济发展是指现在比过去、将来比现在能生产更多的财富来满足该区域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经济活动过程。表现在以下方面:与外界关系的改善资本积累结构改革技术进步生产增长.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狭义: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
2、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调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正确理解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发展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经济总量的提高人口规模的增加(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时间序列过程,必须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来观察,才可能发现增长的长期趋势。由于经济本身所具有的波动性,增长也常常呈现出波动的态势。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三)区域经济生产要素影响因素 生产要素:一切与区域经济相关联的条件和环境可能都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增长为便于定量分析,都假定其他影响因素固定不变。区域经济生产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
3、要条件土地(资源)技术资本劳动力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 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种情况:量的扩张量的扩张区域经济发展的简单、初级形式质的提高质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质的提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追求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量的扩张量的扩张+质的提高质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形式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规模扩大:产值、产量和增加值(一)量的扩张产值指标:包括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等,描述物质生产部门的活动规模,因经济学意义不大,现已使用不多。产量指标:描述各种实物生产部门的活动规模,反映当地生产特点和物质需求保障程度,与人均指标结合,具有有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生产量的生产量的衡量衡量
4、SNA国民收入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依据,坚持只有物质生产部门创造财富的观点,以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活动为核算范围联合国1968年正式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DP和GNP(GNI)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一)量的扩张增加值指标:增长幅度和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即目标期指标值减去基期指标值,描述的是该指标增加的幅度。通常用相对增大幅度,即增加的幅度与基期指标之比。增长速度,包括当年增长速度、若干年平均增长速度等,一般要扣除物价因素,即按不变价计算。经济增长并不一定等于经济发展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二)质的改善狭义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的价值量,是以生产成本来计算的发展
5、成果。广义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包括资本积累的增加,生产条件的改善,投入要素的节约,产品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与改善,主要体现为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产出较多的产品,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为科技含量的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产业层次的提升;体现为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体现为以比较充分的就业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为支撑。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条件出现新的变化经济发展中必须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三)结构的优化经济发展质改善的核心是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技术
6、结构、所有制结构、消费与积累结构等。产业结构:将在后续有关章节中讨论技术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所有制结构: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消费与积累结构:在区域经济进入成熟阶段之前的时期,适当提高积累率很有必要;在此以后,应鼓励消费,适度降低积累消费比率。三、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需经历的六个阶段。(一)传统社会阶段特点: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生产功能有限,一定条件下增长会存在。传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原始的农业活动。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与现代社会差别很大。(二)起飞前准备阶段特点:农业生产技术改良;家庭
7、手工业和商业兴起,出现了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资本市场开始发育,金融制度应运而生;区域发展,经济活动开始突破地域的限制,国内外贸易扩张。罗斯托认为,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变化对以后的增长具有关键意义,为经济起飞创造了前提条件。三、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三)经济起飞阶段特点:人均国民收入快速、持续地增长;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劳动力向工业领域的流动加速;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加快;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罗斯托从主导部门和内在机制的角度,讨论了突破传统社会经济停滞状态实现经济起飞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高积累率;二是培植区域主导产业;三是变革制度
8、。(四)成熟阶段标志:技术上的成熟。特点:新的主导产业部门(钢铁、电力、煤炭等)逐渐替代了旧的主导产业部门,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劳动力素质提高了,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人口继续向区域集聚;新的管理方式、新的融资方式以及新的销售方式不断出现。三、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五)高额消费阶段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导工业部门开始转移到生产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方面来,汽车工业成为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主导部门,标志着“高额消费阶段”的形成。这一阶段的经济特点主要是“服务型”经济和“福利型”经济。(六)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耐用品边际效用递减,人们偏好文娱方面的享受第三产业兴起提供劳务和提高生活质量的
9、服务部门替代了生产耐用消费品的部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部门。人类以生活质量的增进程度作为衡量区域是否成熟的标志。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区外需求:输出基础理论输出基础理论认为,有些市场规模很大的经济体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经济发展,但有些市场规模较小的经济体无法依靠自身的内生力量实现经济发展,这些经济体的发展与外部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一)霍伊特的输出基础模型该模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在专业化的基础部门(主要是专业化地区的主导部门)就业的劳动力(Lb),第二个是在服务行业(非基础性部门)就业的劳动力(Ls),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如下公式:LT是总就业量Lb是一个外生变量,由生产满
10、足区外需求量所需劳动力数量决定是服务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1-3(00?bbTssbTLLaaLLLLL一、区外需求:输出基础理论(一)霍伊特的输出基础模型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如果从总就业人数增长率角度来考虑,则任何时期都成立如下公式:式(3-3)表明,当基础部门的就业人数上升时,总就业人数上升的比例远大于基础部门就业人数上升的比例,系数1/(1-a)称为城市乘数,该乘数大于。如果总人口(P)和总就业人数之间存在某种比例关系,且该比例系数可以写成,则成立下式:结合式(3-3)和式(3-4),可以得到式(3-5)。根据式(3-5),我们可以估测出当地人口增长率,进而估测出该区域或城市的实
11、际人口数量。)2-3(11baTLL)3-3(11baTLL)4-3(1ffLPT)5-3(1bTLafLfP一、区外需求:输出基础理论(二)霍伊特模型的修订版20世纪50年代,诺斯、蒂伯特等学者把其中的一些与城市相关的变量改为宏观经济变量,以凯恩斯的总需求模型为基础建立模型。该模型中,总收入或总产出(Y)等于消费(C)、出口(X)、进口(M)之和。为简化起见,假设不存在公共部门(G)和税收(T 0)。这样,可以写成下式:(X是出口,为外生变量,c,m分别为消费系数和进口系数)对式(3-6)进行变换,则得到式(3-7)如果从经济增长率角度来考虑,则可以把式(3-7)写成式(3-8)形式:101
12、063mmYMccYCXXMXCY73)(11XmcY83)(11XmcY一、区外需求:输出基础理论式(3-8)表明,只要边际消费倾向(c-m)小于,则当一个区域的出口增加时,总产出增加比例远大于出口增加比例。由于增加的消费不可能全部是由进口满足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c-m)小于。上面的结论告诉我们,区外需求或出口(区外需求可以用出口值或基础部门生产的产品外销数量来表示)决定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区外需求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对当地产出的乘数效应和对当地基础生产部门就业人数的乘数效应而实现的。它还同时告诉我们,发展速度快的地区是长期以来能够保持一定贸易顺差的地区,那些进口倾向较大的地区,产出
13、乘数效应没有发挥正向效应。如果我们考虑一些其他变量,则该模型演绎出更多的经济学含义。但上述理论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首先,这种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不考虑供给问题。其次,该理论没有考虑区际趋同或趋异问题,因而也就没有考虑区域间的经济增长率的差距问题。最后,该理论无法确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因为该理论把出口增长或基础部门就业人数的增长看成是经济事实而不是理论给出的结论。一、区外需求:输出基础理论(三)动态模型动态模型是为解决原有经济增长模型中服务行业就业数量与总就业数量之比长期不变问题而建立的。在上述的霍伊特模型中去分析(收入替代了霍伊特模型中的就业):其中,Yb、Ys分别表示基础产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收入
14、水平;正如霍伊特模型中的情况,服务行业的收入水平主要取决于总收入水平,基础产业部门的收入水平也主要取决于区外的需求情况;0为一常数,主要度量服务行业收入水平中的外生变量。对式(3-9)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则可以得出下式:TababTYaaYYYYYY10)93(一、区外需求:输出基础理论(三)动态模型如果把上式写成经济增长率形式,则有:式(3-11)表示,a0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常数a0为零,则区域整体的收入增长取决于基础部门的收入增长,区域总收入增长率等于区域基础部门收入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服务行业就业数量(收入水平)与总就业数量(总收入水平)之比仍为常数。但如果常数a0不
15、等于零,则区域总收入增长率不等于基础部门收入增长率;如果a0小于零,则区域总收入增长率大于基础部门收入增长率;反过来如果a0大于零,则区域总收入增长率小于基础部门收入增长率.例子:美国)103(11110aYaaYbT)113()1/()(110101bbbbbbTTYaYYYaYaaYYY一、区外需求:输出基础理论(四)输出基础模型评价优点:从小型经济体出发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它利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揭示了区际贸易需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输出基础模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启示是,生产专业化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缺陷:把具有非空间特性的宏观经济现象强加到本地实体空间上。利用该模型
16、预测长期趋势时,其主要的缺陷是乘数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一、区外需求:输出基础理论(五)基础部门的确定和选择根据输出基础模型,一个区域要求得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该区域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1.区域优势产业的概念第一,区域优势产业是一个比较概念,它是一个区域在区域之间同类产业比较基础上所确认的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产业。第二,区域优势产业具有相对性和层次性。第三,区域优势产业存在多样性。第四,区域优势产业与区域主导产业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区别。第五,区域优势产业还是一个竞争概念,也就是说,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并不是完全由其要素供给所决定,还必须通过产业组织活动获得竞争优势,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真正获得优势地
17、位。一、区外需求:输出基础理论(五)基础部门的确定和选择2.区域优势产业的识别与选择识别:要解决的是究竟哪个产业在区际比较中具有现实的优势,已经成为优势产业。各地区优势产业的标志就是在全国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选择:要解决的是在一个区域的众多产业中究竟哪个产业具有成为优势产业的条件,适合作为优势产业来发展。选择区域优势产业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对区域已经有的产业进行分析,识别出具有优势特征的产业。第二,选择区外市场需求潜力大和要素优势的产业培养和扶持。第三,对于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注重鼓励技术创新和推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来培育新的优势产业。第四,要在技术、产品的层次上进行细分,
18、在产业组织上、企业经营上进行创新,从而发现优势的源泉。第五,选择优势产业一定要有动态的观念。二、区外供给: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一)哈罗德多马的初始模型基本假设(1)经济系统中的任何一种产品,既是最终消费品,又是中间投入品。(2)资本品是非折旧的,这就意味着计算投资时,不用区分新投资和旧资本品。(3)边际储蓄倾向是常数。(4)生产系数为常数,也就是单位产出所需的资本和劳动力比例不变。这意味着,没有技术进步。(5)劳动力增长率 为常数,它与人口增长率相等。(6)投资与需求增长成正比,称此比例系数为加速系数:vt是加速系数,是个常数,它度量扩大一单位需求(Yt+1-Y)时的投资需求量(It)。因此,
19、加速系数也表示资本与产出之比。)123(10),(1tttttvYYvI二、区外供给: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一)哈罗德多马的初始模型(7)收入水平与资本投入水平成正比,也就是说收入和投资之间关系遵循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其中,s为储蓄倾向,1/s 为投资和收入之间的比例系数(也就是凯恩斯乘数),它意味着单位投资增加带来的收入增加远大于投资增加。“有保证的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和总产出之间的初始均衡状态得以维持较长时间。然而,如果整个经济系统是按有保证的增长率增长,则该经济体是在“刀刃”上运行。该模型认为,经济系统内部的力量使经济系统初始的非均衡进一步加剧,不断偏离稳定均衡,最终经济体趋向通货
20、膨胀,深陷经济萧条。)133(10),(111sIIsTYtttt)143(nvsKYYsYKsYKIKKyt二、区外供给: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二)哈罗德多马的区域模型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与原先模型的区别在于宏观经济均衡条件的不同。对某一区域经济体,存在关系:S+M=I+X (3-15)和 分别表示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的资本输入和资本输出。每个区域和其他区域都进行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交换。对区域i,式(3-15)可以写成式(3-16),将式(3-16)变换成式(3-17),其中,m 为资本输入倾向。式(3-17)可以写成式(3-18):式(3-18)告诉我们,不同于封闭经济,尽管资本投资大于资本储
21、蓄,但只要净资本输入能够弥补储蓄与投资之差额,则资本完全可以保持与产出相同的速率增长。)163()(iiiiiXIYms)173(iiiiiiYXmsYI)183(iiiiiiinvYXmsY二、区外供给: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二)哈罗德多马的区域模型结论:相对于封闭的国家模型更容易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区域经济特征是由净输入资源所刻画的。如果不同区域的初始增长率不相同,则模型显示这种差距不能得到维持,反而随时间逐渐扩大。启示:当资本从发达地区输入欠发达地区时,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始终高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率,这就解释了区际经济增长趋同现象的存在性,同时也解释了这种趋同现象之原因,即在较弱的储蓄
22、倾向和较低资本与产出比值的情况下,资本输入是实现区内区际经济均衡的关键因素。二、区外供给: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三)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的评价设定一些宏观经济变量,则哈罗德多马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区域经济现象,它告诉我们,有限的区内储蓄、较低的资本与产出之比以及负向贸易平衡是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缺陷:它无法预测区际生产要素转移能否实现均衡的问题,因为该模型缺乏对各种生产要素转移机制的解释。无法很清晰地揭示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收敛还是趋同的问题。欠发达地区是资本的净输入地区,但该模型没能解释这些欠发达地区资本吸收能力来自何处的问题。三、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一)单部门模型最早的区域经济增长的
23、新古典模型是博茨和斯坦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们进行了如下假设:(1)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2)要素市场完全竞争意味着生产要素是根据其边际生产率获得收益,且保证厂商收益最大化;(3)通过劳动力工资水平的灵活调整,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4)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完全自由流动,要素流动无成本;(5)不存在商品贸易;(6)生产要素的动态变化决定资本/劳动之比,因此生产产品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完全可以替代。生产函数可以由规模收益不变的柯布道格拉斯型生产函数来表示:,三、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一)单部门模型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对时间变量求导,则上式可以写成:y、a、k、l分别表示收入、技术进步、资本和劳
24、动力对时间的变化率在区域中,资本增长率(k)取决于区内储蓄(sY)转化成区内投资()的数量,以及该区域资本收益率(ir)与外部其他区域资本收益率(iw)之差,用公式表示为:同理,劳动力增长率取决于人口增长率(n)以及该区域工资收益(Wr)与外部其他区域工资收益(Ww)之差:和 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力根据收益率和工资率差异发生转移的程度。lakay)1()(/wriiKsYk)(wrWWnl三、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二)两部门模型博茨和斯坦在单部门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两部门模型,这种模型包括了符合现实的更多的假设,提出了区内生产要素配置的低效率决定区内和区际生产要素转移的观点。假设:(1)有两个区
25、域,每个区域有两种生产部门(制造业部门,农业部门)(2)贸易不平衡,贸易差额部分由私人资本流动所抵消。(3)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单个区域的销售数量不会影响整个经济系统的产品价格,而区内价格水平由当地供需状况所决定。(4)资本只使用在制造业中,但据证明,这种假设并不影响最终结果。(5)产品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6)要素边际生产率决定生产要素回报率。(7)生产要素成本等于要素边际产出值,此时保证厂商利润最大化。三、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二)两部门模型假设对其中一个区域出口的商品的需求增加,则直接影响是该产品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价格上升,使得该区域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值上升,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内和区
26、际的重新配置,具体过程如下:(1)受到某一区域高资本回报率的吸引,外部资本流入该区域,因此该区域出口品生产部门的资本存量大幅提升;(2)出口品价格水平的提高,又提高了劳动力边际产出值(等于提高了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这就扩大了当地厂商的劳动力需求;(3)由于劳动力报酬率很高,吸引了本区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区外的劳动力;(4)最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出口品生产部门用工数量的增加对农业部门形成了一种“回流效应”,即首先是扩大对产品的需求,接着是扩大生产规模和用工规模的扩大。三、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二)两部门模型结论:第一,生产要素流向高收入地区而不是低收入地区,现实中许多经济现象都支持。第二,该结
27、论指出区域经济增长率存在一种发散的趋势。尽管两部门模型的假设条件和分析框架与哈罗德多马模型不同,然而所得出的结论与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的结论相同。实际上,这两种模型都主张,如果一个区域是资本的净输入者,则该区域的经济增长率高。两部门模型还指出,这种经济优势随时间的推移持续存在。三、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三)对新古典理论的评价上述新古典模型的主要贡献是强调了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生产要素流动性的重要性。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很大,但用工数量无限制扩大可能导致的要素回报率递减,将减弱该区域的竞争力。因为循环累积过程和伴随经济发展过程的增效作用,资本是趋向于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流动也遇到较大的障碍。
28、四、区域经济发展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运行机制(一)要素投入机制资本、劳动和技术的投入,从区域经济来看,存在两个杠杆:其一是投入高效率部门的杠杆。按照钱纳里的观点,经济增长就是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部门到效率高的部门的转移。其二是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对于不同的产业,处于不同的地区,其生产的效率相差很大。(二)中间投入机制中间产品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中间投入比重的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三)部门增长机制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具体化为各种产业部门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产业,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四、区域经济发展机制(四)
29、地区拉动机制区域经济发展还可以具体化为各地区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先行地区(增长极),从而使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五)生产要素组合与机制创新生产要素的组合和商品生产的流通离不开企业。企业形成与创新是区域经济运行的基础和发展的驱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有竞争力的企业是紧密相关的。企业创新包括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六)地方政府的作用机制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概括为如下几点:一是制定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是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区域内外两个市场。四是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
30、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五是加强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节 不同发展模式及中国发展模式变化过程一、经济发展的均衡与非均衡模式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模式、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等。(一)均衡发展模式均衡发展模式主张对不同的产业部门和经济部门进行投资,同时推进经济发展。均衡发展模式为发展中国家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提供了一种发展思路,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从“贫困恶性循环论”出发,提出在不发达经济体中推动均衡增长战略这一构想,指出了两种基本的恶性循环:()人均收入低导致需求不足
31、和市场狭小恶化投资预期降低投资水平资本形成少劳动生产率低人均国民收入低()收入低储蓄低投资低资本形成不足劳动生产率低收入低一、经济发展的均衡与非均衡模式实施均衡增长战略,必须采取一揽子政策,包括:()在对资本品部门和消费品部门及各自内部进行投资时,要保持适当的比例;()进行制度改革并推进社会态度的转变;()提出详细周密,符合具体技术、政治与社会条件的改革和经济增长时间表;()严格控制不符合均衡增长意图的投资;()运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通过政治、经济、法律手段,消除发展障碍。根据纳克斯的观点,宏观经济的计划化,是政府在实施均衡增长战略时的有力的手段。一、经济发展的均衡与非均衡模式(二)非均衡发展
32、模式 非均衡发展模式主张,首先发展一类或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通过这几个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根据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梯度转移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循环累积因果论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四个不同阶段(一)实施均衡发展模式阶段(二)实施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的阶段(三)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四)实施多极统筹发展战略阶段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主要内容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及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产业结构直接反映着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潜力,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优化是区域
33、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1区域产业结构配置2中国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3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一、区域产业结构划分区域产业结构与一般的产业结构一样,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来划分。常见的有三次产业划分、国际标准产业划分、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产业功能划分、农轻重产业划分等(一)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三次产业划分为统计分析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内部结构演变确立了明确标准,为研究经济发展现状、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34、提供了理论依据。(二)国际标准产业划分2008年,联合国发布了第四版 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21大类。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对全部经济活动进行了规范化分类,它与三次产业分类法有密切联系,为各国制定产业分类方法提供了便利条件。一、区域产业结构划分(三)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有利于衡量产业结构的层次和产业科学技术水平,对分析生产要素优势及调整产业结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产业功能划分产业功能划分将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性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当中特有的产业
35、结构类型。产业功能划分以产业链为出发点,注重产业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地域分工体系,广泛应用于区域产业研究中。(五)农轻重产业划分农轻重产业划分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统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农轻重的产业划分方法有利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计划与实施,但不利于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二、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一)配第克拉克定律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最先描述了资源在产业间流动的现象,揭示了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的劳动力转移及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不同产业间存在相对收入差距,这种收入差距促使劳动力从低收入部门向高收入部门转移。(二)霍夫曼工业化法则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通过对 20多
36、个国家工业化过程的实证分析,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见下表),被称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霍夫曼比例的范围工业化阶段 产业特征5.0(1.0)第一阶段 消费品工业占主导2.5(1.0)第二阶段 资本品工业速度加快1.0(1.0)第三阶段 两种工业部门规模相当 1 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二、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三)库兹涅茨规律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从国民收入水平和劳动力在各产业的分布结构两方面研究了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随着经济发展,农业部门(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占总国民收入的比重,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都不断下降;第二,工业部门(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
37、相对比重总体上升,而劳动力相对比重基本稳定或有缓慢上升,在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与劳动力比重都会不同程度地下降;第三,服务业部门(第三产业)的国民收入呈现下降趋势,而劳动力相对比重普遍上升。二、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四)钱纳里工业化阶段论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学者,通过对34个准工业国经济发展的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会规律性地经过六个阶段(见表 4-3),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进都是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的。表4-3 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对经济增长阶段的划分阶段收入水平(1964年美元)收入水平(1970年美元)工业化阶段国家类型0100140传统社会阶段 不发达国家11002001
38、402802200400280560传统工业化初期准工业化国家34008005601120传统工业化中期 4800150011202100传统工业化后期 51500240021002260 现代社会阶段发达工业国家62400360022605040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度量方法 四、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度量方法 四、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度量方法四、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度量方法 四、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度量方法 四、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度量方法 四、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度量方法五、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产业结构演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产业结构演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理顺各产业
39、部门间的关系,加速推动主导产业部门发展,配套发展辅助性产业部门,适当发展基础产业部门,使整个区域经济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保证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动力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核心是主导部门的交替更迭。区域主导产业产值占比大、增长速度快、技术水平高,具有强烈的前瞻、回顾和旁侧等关联效应,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主导产业升级是推动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方向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与区域优势相适应。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具有产业配套性。第二节
40、区域产业结构配置一、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一)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概念: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发展阶段起主导作用的产业,是那些产值占比大、增长速度快、技术水平高,并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具有较强关联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1)筱原基准。包括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是根据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确定主导产业,侧重考虑市场需求对区域产业成长的导向作用。生产率上升基准是根据产业的生产率确定主导产业,侧重从供给方面考虑产业生产能力及其发展潜力。(2)产业关联效果基准。所谓产业关联效果,是依据各产业之间的相关程度,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分别计算的产业前向关联效果和
41、后向关联效果。一、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3)过密环境基准和丰富劳动内容基准。过密环境基准,强调只有能够满足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环境、防止和改善公害、具有扩充社会资本能力等要求的产业才能够作为主导产业。丰富劳动内容基准,要求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优先选择能为劳动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岗位和稳定的劳动场所的产业。(4)比较优势基准。由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各区域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只有发挥比较优势,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选择时考虑的主要指标:(1)产业的市场潜力。作为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区域主导产业不仅要有可观的现实需求,更应拥有巨大的潜在需求。因此,区域主导产业必须
42、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采用市场占有率指标来替代收入弹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jijjijAQAQQQij一、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其中,是i地区j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和 分别代表i区域及其高层次区域j产业的年销售额,和 分别代表i区域及其高层次区域j产业的人均销售额。(2)产业的比较优势度。产业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优势和生产率优势上。具有较大规模优势的产业才能成为区域主导产业,这包含三层含义:第一,产业的绝对规模要大;第二,产业的相对规模要大,即产业占本区域全部产业的比重要高,同时在较高层次区域中同产业的占比也要较高;第三,产业的产品输出规模要大。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
43、的规模,其计算公式为:其中,LQij 为i地区j产业的区位商,Yij 代表i地区j产业的产值,Yi 代表i地区的总产值,Yj代表高层次区域j产业的总产值,代表高层次区域的总产值。ijijQjQijAQjAQYYYYLQjiijij一、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3)产业的关联度。区域主导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核心,既要求自身实现快速发展,也要求能够对区域内其他产业发展产生较强的带动促进作用。要实现这一点,必然要求区域主导产业与区域内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关联性。一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可称为影响力,该产业受到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称为感应度。影响力系数的表达式为:其中,为j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列昂惕夫
44、逆阵系数第i行第j列的系数。,说明j产业的影响力大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该产业发展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也越强。2111)()(nCnCYijnjniijnijjYijCjY一、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感应度系数的表达式为:其中,i是i产业的感应度系数。i,说明i产业的感应度大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感应度系数越大,该产业受其他产业影响越大,说明其他产业对该产业的相对需求越大。区域主导产业应选择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即波及效果较强的产业。2111i)()(nCnCGijnjniijni一、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二)关联产业 关联产业的类型:(1)后向关联产业
45、。主导产业通过需求关系与其他产业发生的关联作用被称为后向关联。后向关联产业主要是为主导产业提供中间投入和相关服务。(2)前向关联产业。主导产业通过供给关系与其他产业发生的关联作用称为前向关联。主导产业生产的产品作为中间产品进入前向关联产业,进一步提高附加值,然后进入最终消费领域。(3)旁侧联系产业。主导产业也与其他产业通过间接联系发生作用,可将这种作用称为旁侧联系。一方面,主导产业及其前后向关联产业的发展,会刺激服务于这些产业的各类经济活动,促进此类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产业发展将带来就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区域内居民收入的增加会提高整体消费水平,进而实现消费市的扩容,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一、主导产
46、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选择关联产业要考虑的因素:第一,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特点,依据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旁侧联系,考虑区域资源禀赋的实际情况,选择重点要发展的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第二,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尽量延长产业链条。一方面,提高区域内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提高附加值;另一方面,促进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第三,考虑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合理布局关联产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通过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促进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建立紧密的企业组织联系和经济技术联系,保证获得集聚经济效益,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第四,引导关联产业根据主导产业的规模适度发展。
47、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必须达到一定规模,这就意味着,关联产业也必须达到相应规模,才能满足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三)基础产业基础产业是支撑区域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对一个区域而言,基础产业越发达,区域经济运行就越顺畅、越有效,人们的生活就越便利。二、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标准第一,是否与区域比较优势相符合。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任何一个区域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的独特性。要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必须建立符合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使得产业结构与区域资源结构相协调。第二
48、,各主要产业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区域内各主要产业间的协调是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中心内容。区域内产业间的协调并不是指产业间比例的绝对平衡,而是要求各主要产业间具备较强的相互转换、相互促进能力。第三,供需结构是否相平衡。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也体现在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相适应程度上,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会导致区域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失衡。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不断满足区域内增长的需求,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二、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四,是否具有良好的资源环境效应。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主旋律,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到自然生态资源的消耗问题。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其中一个体现,就是是否实
49、现了区域生态系统、区域社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二)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方法国际比较法。国际比较法是以标准产业结构为参照系,将某一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具有相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下的标准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如果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则可以认为该区域的产业结构是不合理的。影子价格分析法。在区域经济系统中,不同产业很可能消耗同一种资源,可用各产业使用的同一资源的影子价格与其平均值的偏离程度来衡量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偏离越小,产业结构就越趋于合理。需求判断法。该方法是以产业间供求是否平衡来判断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如果区域内各产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与对该产业产品的需求接近,则可认为区域产业结构是较为
50、合理的。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是以上文所述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即在区域特定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区域市场需求与资源供给条件,促进区域各产业内部比例关系由初始不理想状态向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的理想状态的调整过程。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指区域产业结构随着技术结构与需求结构的演变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演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素质的过程,也可将其称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关系。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基点,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共同绘就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灿烂图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