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 初中劳动教育清单参考内容-1小学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4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9小学劳动教育宣传展示月活动实施方案-20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3初中劳动教育清单参考内容初中劳动教育清单参考内容、家庭劳动1、自己洗头、洗澡,保持个人卫生2、自己刷鞋3、整理衣橱,保持个人衣着整洁4、每月洗一次枕巾、床单5、每月整理一次厨房调味品6、每月完成一次洗衣、晾晒、收纳7、做一周家庭记账员8、每月独立为家人做一次三菜一汤一饭的正餐9、每月清理一次洗手间二、学校劳动10、合作完成班级值周及卫生区的清扫任务11、认领一种绿植,坚持日常养护管理12、冬季每逢下雪后及时清扫校园积雪13、每学
2、期至少参与1次餐厅帮厨14、每学期体验一次图书管理、校内文明岗等岗位工作三、社会劳动15、参与一次义工服务,如慰问老人、环保等活动16、进行一次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职业体验17、普通高中劳动教育清单参考内容、家庭劳动1、每月整理一次衣橱2、每月清洁一次厨房或卫生间3、用洗衣机为家人洗大件衣物4、周末或节假日独立为家庭做一顿正餐5、为家庭策划一次出行活动6、承包家用小电器、网络设施等的基本维护与修理7、每学期完成一次家庭环境美化设计二、学校劳动8、每天整理宿舍内务9、合作完成卫生区清扫10、每月参与至少一次校内志愿服务11、每学期合作完成一次班级文化设计与刊板制作12、每学年完成一次校园文
3、化设计或校园环境美化13、为班级或学校策划一次大型节会活动三、社会劳动14、每学期进行一次赛事、场馆、春运等志愿服务15、每学期参加一次敬老、助残、扶弱等社区服务16、每学年参加至少两次职业体验小学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落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特制定此方案。二、家务劳动目标通过家务劳动,学生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强化责任担当,切切实实地感受、体认到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进而尊重劳动
4、、热爱劳动、崇尚劳动。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三、家务劳动基本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一)1-3年级1、居家防疫:熟悉家务防疫内容,增强防疫意识。掌握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劳动技能。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2、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有效完成卫生清理劳动。学会扫地拖地、灰尘清理、碗筷洗刷、马桶冲刷等。3、内务整理:掌握个人内务的整理技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折衣服、叠被子、系鞋带等。4、物品归整:学会物品分类摆放、学习归纳物品,
5、增强自理能力。能够熟练整理收拾书桌,做到书本、文具分类摆放。5、加工食品:学会食品初期的简单处理,掌握择菜、洗菜、洗水果和1-2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6、手工制作:尝试使用手工工具,熟悉一项手工技能。可学习缝制沙包、香包、编织、自制手工书皮等。7、衣物洗涤:学会洗涤自己的简单衣物、掌握简单洗涤技巧,会清洗袜子、内衣等小物品。8、垃圾分类:掌握垃圾类别,知道分类处理,自制分类垃圾桶,主动将家中垃圾进行分类。9、种植养护:掌握花草日常养护知识,能够有规律的浇水,施肥。给动物准备食物、帮助清理动物卫生等。10、照顾家人:懂得照顾家人、照看老人及幼儿,掌握简单照顾技巧。(二)4-5年级1、居家防疫:掌握
6、防疫知识,增强防疫意识。学会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防疫技能,监督家庭成员居家防疫。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2、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掌握不同区域清理的方法和清理顺序,做到饭后收拾并擦干净桌子、收拾地面。3、内务整理:提高个人内务整理能力,有条理的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保持自己的衣橱衣物整齐。4、物品归整:掌握物品分类摆放、物品归纳技能,能够自己独立整理书橱、衣橱,并学会分类摆放。5、加工食品:学会安全使用烹饪工具、学会简单烹饪、掌握2-3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6、手工制作:能够使用手工工具,掌握一项手工技能。尝试制作鸡毛翅、编织、贴绣、剪刻手工装饰等。7、衣物洗涤:掌握衣物洗涤分类,能够
7、洗涤自己和家人的简单衣物、学会使用洗衣机。8、垃圾分类:掌握垃圾分类的意义,带动身边的人能按照垃圾分类的原则进行垃圾分类处理。9、种植养护:根据花草的具体需求,对花草进行的修剪、浇水、换土和施肥,学会给动物消毒等。10、照顾家人:学会照顾家人,掌握一定照顾技巧。帮助穿衣换衣、简单喂食、哄睡等。四、家务劳动实施途径(一)设立家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学习相关的家务劳动技能,其他课程、其他活动也要结合学科特点、活动特征有机融入家务劳动教育内容,确保家务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二)家庭服务。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的美德思想,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家务劳动。一是让家长和学生
8、共同确定孩子每天适当的常规家务劳动量,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岗位。二是利用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每月安排一张劳动项目表,确定每月新学的一项劳动本领,由家长作指导,让孩子月月有所收获,要求按照时间节点気成,并在每一项気成后有简短收获或感悟,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成长,在劳动中体悟个人的幸福生活。(三)定期开展家务劳动展评活动,将自己的劳动技能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相互学习新的家务劳动技能。(四)结合特定的节日和主题活动开展相关的家务劳动,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节日。五、家务劳动评价(一)定期评选“家务劳动
9、小能手。班级先根据学生表现和家长评语进行评选,确定候选人,然后进行学校评选,颁发奖状,树立榜样。(二)每学期末,班级以图文并茂总结性的形式汇报班级学生的劳动情况,学生将自己本学期的家务劳动情况以图文形式(A4纸)在班级展示。(三)将学生家务劳动表现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XX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
10、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我县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良好劳动品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基本原则(一)把握育人导向。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强化劳动实践。(二) 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分学段落实
11、劳动教育和实践要求,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三) 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四) 强化综合实施。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五)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釆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和实践,避免“一刀切”。三、总体目标通过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使学生能够牢
12、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四、工作措施(一)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1、开足开齐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根据各学段特点,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重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世界”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主张以及劳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统筹,并列入课程表和学校教
13、育教学评价体系之中。2、分层分级规划劳动教育内容。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的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小学阶段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让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初中阶段要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安排劳动教育内容,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让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安全意识,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高中阶段
14、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熟练掌握一定的劳动本领,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3、有机有序与学科课程*融合。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要达成“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必须与其他学科课程、各类活动课程深度融合。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注重培养学生劳动
15、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可以与劳动教育整合实施。4、多元多维开鶯劳动教育实践。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活动中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日常家庭劳动日常化。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要贯穿中小学始终。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利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要求孩子主动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2项生活技能。学校
16、要注重家庭教育指导,合理布置家庭劳动作业,探索建立家务劳动清单(可参考附件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清单),家长要配合学校做好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情况记录,学校将其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学校劳动实践规范化。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规划,建立学校劳动教育课表单、劳动教育项目清单、劳动教育评价单,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有效实施。在安排劳动教育实践时,杜绝课本化、游戏化、表面化;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开设,不得挤占和挪用劳动实践时间。要根据学生情况,科学合理设计学校劳动项目(可参考附件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清单)。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
17、劳动周时间不少于5天,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由学校统一组织。社会劳动实践多样化。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组织学生走进农业生产基地、工厂车间、制造基地、商业企业等,让学生参与一些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服务等劳动实践。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形成具有本校学生特点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鼓励各学科教师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师运用社会教育资源辅助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策划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劳动实践安排可参考附件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清单)5、主题引领,强化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学校要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
18、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采取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结合实际,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特别是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事迹,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二)优化劳动教育教学方式各中小学要注重围绕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求,从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出发,把握劳动教育任
19、务的特点,抓住关键环节,选择适宜的劳动教育方式。1、理论讲解透彻全面。围绕劳动为什么、是什么问题,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加强劳动观念、劳动纪律、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正面引导,指明轻视劳动特别是轻视普通劳动的危害,让学生明辨是非。加强劳动知识技能的讲解,让学生认清事理,掌握实践操作的基本原理、程序、规则,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技术。讲解要与启发思考、示范、练习等结合起来。2、淬炼操作精准到位。围绕如何做的问题,注重示范与练习,让学生会劳动。强化规范意识,注重从最基本的程序学起,严守规则,避免主观随意。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每个步骤、环节都要精准到位。强化专注品质
20、,注重引导学生对操作行为的评估与监控,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有始有终。3、项目实践务实笃行。围绕劳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完成真实、综合任务,经历完整劳动过程。注重劳动价值体认,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需求,选择和确定劳动项目。强化规划设计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对项目实践进行整体构思,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术,不断优化行动方案。强化身体力行,锤炼意志品质,敢于在困难与挑战中完成行动任务。4、反思交流入脑入心。围绕劳动价值意义的建构,引导学生总结、交流,促进学生形成反思交流习惯。指导学生思考劳动过程和结果与社会进步、个体成长的关联,避免停留在简单的苦乐体验上。组织学生交流分享
21、劳动的体验和收获,肯定具有积极意义的认识,纠正观念上的偏差。将反思交流与改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5、榜样激励情真意切。围绕劳动的精神追求,树立典型,激发劳动热情。注意遴选、树立多类型榜样,不仅要有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还要有身边劳动表现优异的普通劳动者和同学。指导学生从榜样的具体事迹中领悟他们的高尚精神和优良品质。明确要求学生在日常劳动实践中努力向榜样看齐。(三)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1、建立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各中小学校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根据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目标分级表(见附件2),结合本校实际,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
22、来,覆盖各类型劳动教育活动,兼顾必修课学习和课外劳动实践,明确学年劳动实践类型、次数、时间等考核要求,完善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及家长的寄语评价、学校展开全校评选活动等评价方式,对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有条件的可委托专业机构,定期组织开展关于学生劳动素养状况的调查,注重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时监测,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2、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管理考评。局基教科、区教研室等部门要加强分类指导,将劳动教育有关要求纳入区基础教育
23、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等,建立学校劳动教育管理考评评分细则(见附件3),定期分析、研判劳动教育有关情况。将劳动教育督查作为区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科室对口包保督查的重点内容和相关部门常规督查的重点内容,以督促改、以督促效。各教育总支健全完善相应考核、监督机制,确保劳动教育全面开展。(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1、因地制宜,丰富和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局基教科、安全科等部门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教育实践资源,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研学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特别是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实训实习场所、设施设备,为
24、中小学校提供所需要的服务。积极协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各中小学校因地制宜,积极协调和引导学校附近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农村地区可安排相应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可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2、多措并举,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局人事科、基教科、区教研室
25、等要明确劳动教育教师管理要求,保障劳动教育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聘评、评先评优、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为学校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担任兼职教师创造条件,推动中小学建立师资交流共享机制。区教研室要配备劳动教育教研员,组织开展专题教研、区域教研,通过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提高劳动教育整体实施水平。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配齐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师,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人,负责劳动教育规划、组织实施、评价等。充分
26、发挥教职员工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导师的作用,利用少先队、共青团、党组织以及学生社团等各方面的力量,合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家长及当地人力资源,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3、拓宽渠道,健全劳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各街乡教育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统筹自有财力,多种形式筹措资金,为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可持续的经费保障。各中小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经费纳入年度经费计划,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积极倡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
27、教育服务。局有关科室要加强经费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4、部门联动,加强劳动安全风险防范与管理。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要特别关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隐患,局基教科、安全科、体卫艺站等要根据相关规定定期督查,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要把劳动安全教育与管理作为组织实施的必要内容,强化劳动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适度安排劳动强度、时长,切实关注劳动任务及场所设施的适宜性。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
28、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操作规范,强化劳动过程岗位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要做好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学会自我防护,特别是要教育学生安全使用劳动工具和材料,切实保障劳动教育的安全顺利实施。小学劳动教育宣传展示月活动实施方案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五育并举,全面宣传展示我校劳动教育成果,扎实推动劳动教育走实走深。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实践活动。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
29、发展的综合功能。我校决定从2022年起,每年9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劳动教育宣传展示月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活动时间2022年9月二、活动主题热爱劳动,健康成长三、活动内容(一)开设一堂劳动思政课,涵养劳动情怀。以班、队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师生学习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化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开展“弘扬劳动精神,致敬劳模先锋”主题活动,深入剖析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传递“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号召师生在生活与为学中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二)学习一项生活技艺,提升劳动本领。利用家长进课堂的机会,邀请有一定劳动特长或劳动技能娴熟的家长担任劳动教育辅导员,开展花草种植、
30、家居美化、收纳整理、烹饪美食、手工剪纸等劳动课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劳动技能。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会动手、爱劳动、能设计”,进一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组织一次劳动实践,践行劳动精神。五一劳动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居家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劳动光荣,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珍惜当下美好生活。(四)举办一期劳动主题作品征集,交流劳动收获。以“我与劳动者同行”为主题,四到六年级的同学写征文、一至三年级的同学和家长一起制作亲子小报,交流参加劳动实践的收获,展现新时代劳动精神,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在师生中掀起崇尚劳动。致敬劳动者的热潮
31、。(五)开展一次主题宣传,营造劳动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国旗下讲话、广播站、公众平台等渠道,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让师生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四、具体内容:1、启动仪式、宣传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站、众平台等渠道,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让师生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2、“弘扬劳动精神,致敬劳模先锋”中队主题活动。开展“弘扬劳动精神,致敬劳模先锋”主题活动,深入剖析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传递“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号召师生在生活与为学中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3、家长进课堂。利用家长进课堂的机会
32、,邀请有一定劳动特长或劳动技能娴熟的家长担任劳动教育辅导员,开展花草种植、家居美化、收纳整理、烹饪美食、手工剪纸等劳动课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劳动技能,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会动手、爱劳动、能设计”,进一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立
33、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我区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工作目标(一)劳动教育育人目标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2、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
34、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3、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4、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二)劳动教育工作目标用2-3年时间,统筹多样化劳动教育资源,编制校、区两级劳动教育资源图谱,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具有XX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建立一批课程完善、管
35、理细致、师资深厚、场地多样的劳动教育基地,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引领的先进示范校,首批示范校中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其中城区1所、乡村1所)。三、工作措施(一)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1、开足开齐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根据各学段特点,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重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世界”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主张以及劳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统筹,并列入课程表和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之中。2、分层分级规划劳动教育内容。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的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
36、、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小学阶段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让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初中阶段要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安排劳动教育内容,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让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安全意识,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高中阶段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熟练掌握一定的劳动本领,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
37、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3、有机有序与学科课程渗透融合。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要达成“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必须与其他学科课程、各类活动课程深度融合。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可以与劳动教育
38、整合实施。4、多元多维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活动中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日常家庭劳动日常化。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要贯穿中小学始终。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利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要求孩子主动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2项生活技能。学校要注重家庭教育指导,合理布置家庭劳动作业,探索建立家务劳动清单(可参考XX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清单),家长
39、要配合学校做好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情况记录,学校将其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学校劳动实践规范化。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规划,建立学校劳动教育课表单、劳动教育项目清单、劳动教育评价单,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有效实施。在安排劳动教育实践时,杜绝课本化、游戏化、表面化;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开设,不得挤占和挪用劳动实践时间。要根据学生情况,科学合理设计学校劳动项目(可参考XX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清单)。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劳动周时间不少于5天,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由学校统一组织。社会劳动实践多样化。各中
40、小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组织学生走进农业生产基地、工厂车间、制造基地、商业企业等,让学生参与一些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服务等劳动实践。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形成具有本校学生特点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鼓励各学科教师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师运用社会教育资源辅助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策划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劳动实践安排可参考XX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清单)5、主题引领,强化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学校要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采取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
41、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结合实际,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特别是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事迹,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二)优化劳动教育教学方式各中小学要注重围绕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求,从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出发,把握劳动教育任务的特点,抓住关键环节,选择适宜的劳动教育方式。1、理论讲解透彻全面。围绕劳动为什么、是什么问题,有
42、重点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加强劳动观念、劳动纪律、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正面引导,指明轻视劳动特别是轻视普通劳动的危害,让学生明辨是非。加强劳动知识技能的讲解,让学生认清事理,掌握实践操作的基本原理、程序、规则,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技术。讲解要与启发思考、示范、练习等结合起来。2、淬炼操作精准到位。围绕如何做的问题,注重示范与练习,让学生会劳动。强化规范意识,注重从最基本的程序学起,严守规则,避免主观随意。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每个步骤、环节都要精准到位。强化专注品质,注重引导学生对操作行为的评估与监控,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有始有终。3、项目实践务实笃行。围绕劳动能力
43、的培养,让学生完成真实、综合任务,经历完整劳动过程。注重劳动价值体认,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需求,选择和确定劳动项目。强化规划设计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对项目实践进行整体构思,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术,不断优化行动方案。强化身体力行,锤炼意志品质,敢于在困难与挑战中完成行动任务。4、反思交流入脑入心。围绕劳动价值意义的建构,引导学生总结、交流,促进学生形成反思交流习惯。指导学生思考劳动过程和结果与社会进步、个体成长的关联,避免停留在简单的苦乐体验上。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劳动的体验和收获,肯定具有积极意义的认识,纠正观念上的偏差。将反思交流与改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劳动中
44、获得成长。5、榜样激励情真意切。围绕劳动的精神追求,树立典型,激发劳动热情。注意遴选、树立多类型榜样,不仅要有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还要有身边劳动表现优异的普通劳动者和同学。指导学生从榜样的具体事迹中领悟他们的高尚精神和优良品质。明确要求学生在日常劳动实践中努力向榜样看齐。(三)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1、建立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各中小学校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根据XX区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目标分级表,结合本校实际,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覆盖各类型劳动教育活动,兼顾必修课学习和课外劳动实践,明确学年劳动实践类型、次数、时间等考核要求,完善
45、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及家长的寄语评价、学校展开全校评选活动等评价方式,对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有条件的可委托专业机构,定期组织开展关于学生劳动素养状况的调查,注重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时监测,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2、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管理考评。局基教科、区教研室等部门要加强分类指导,将劳动教育有关要求纳入区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等,建立XX区学校劳动教育管理考评评分细则,定期分析、研判劳动教育有
46、关情况。将劳动教育督查作为区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科室对口包保督查的重点内容和相关部门常规督查的重点内容,以督促改、以督促效。各教育总支健全完善相应考核、监督机制,确保劳动教育全面开展。(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1、因地制宜,丰富和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局基教科、安全科等部门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教育实践资源,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研学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特别是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实训实习场所、设施设备,为中小学校提供所需要的服务。积极协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
47、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各中小学校因地制宜,积极协调和引导学校附近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农村地区可安排相应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可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2、多措并举,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局人事科、基教科、区教研室等要明确劳动教育教师管理要求,保障劳动教育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聘评、评先评优、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为学校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教师创造条件,推动全区中小学建立师资交流共享机制。区教研室要配备劳动教育教研员,组织开展专题教研、区域教研,通过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提高全区劳动教育整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