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上册白鹭文本解读与教学思考白鹭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人文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阅读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郭沫若通过对白鹭散文化的描写,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着这优美脱俗的生灵。白鹭,现代生活中不易常见,图片视频或匆匆一瞥,我们更多留意的是它的外形与姿态。而在作家的笔下,“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诗兼顾形式和意境之美,为初读文章的读者内心投入一个美好的意向。文章用凝练、如诗一般的语言展现了白鹭的形与神之美。形美,是外形与姿态的美:作者先是拿白鹭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较,再化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彰显和展
2、示了白鹭美得恰到好处。神美,是不同场景中的意境和神韵之美:作者撷取了三个画面,白鹭无论是站在清水中央,还是立于小树之巅,还是低飞于黄昏之时,都让人看到一幅幅画面、想起一首首诗歌,惊叹白鹭的独特之美!作者句句含情,通过对白鹭形与神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赞美之情。学生对白鹭比较陌生,想要体会到白鹭这一具体事物中蕴含的情感并不容易。在欣赏图文、主观感受的基础上,整体感知作者对白鹭的印象。借助关键句感受外形美,想象画面感受在不同场景中的美,通过边读边想象、创编小诗、拓展对比等方法阅读文章,从诗意的语言和独特的审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万物生灵的美好。识白鹭印象:是一首诗欣赏图片,引导学生从色彩、身段和姿态
3、等方面谈初步印象。再根据图片或视频,猜测古诗:“两个黄鹉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蹶鱼肥”,通过白鹭所处环境的静谧,也能让我们进一步感受白鹭的优美与纯洁。导入题目后,通过初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作者对白鹭的印象一一“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从形与神两个方面整体把握白鹭的美。赏白鹭形象:是一首精巧的诗诗文如画,画离不开形与色。在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的学习中,从荷花色彩、形状和姿态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大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白鹭的美体现在“色素”和“身段”两个方面,它的美的特点是“适宜”。与荷花的直接描写和想象不同
4、,这里白鹭美的“适宜”是通过两个对比来体现的,通过与白鹤、朱鹭和苍鹭的色彩和大小对比,与自身“增之”、“减之”、“素之”、“黛之”对比,体现了它的常见和适宜,感悟“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欣赏白鹤、朱鹭和苍鹭立于水中的图片,对比色素和身段的适宜与不适宜,读好精巧之美;细描白鹭的样子,通读语段,色素与身段在四个“那”与“之则”中再次体现。删减“那”和突出“那”对比读,“那”就是白鹭的蓑毛、身型、长喙和脚,原来每一点都藏着惊喜。自由讨论对后半句的理解,从量词上理解白鹭的恰当好处,“是一首精巧的诗“。对比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的原句,从排比短语中,感受语言整齐匀称。不同形式诵读感受语言节奏。品白鹭神韵:
5、实在是一首诗白鹭之美不仅在自身,更美在与周遭环境的融洽。在聆听朗读中想画面,“匣”、“框”留下了一幅画,“钓”、“嵌”等赋予白鹭人的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充分交流想象的景象和感受。一段文字一幅画,在讨论中为每幅图起名字,感受白鹭觅食、栖息、飞行时或惬意、或孤独、或悠然,为人们带来的种种遐想,带给人无比的快乐。这种遐想是埋在心底的,这样的快乐也是静悄的。因为白鹭不会唱热闹的喧嚣的歌,这首诗不仅是精巧的,更有着意味深长的、和谐恬淡的美。作者选择了三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来证明白鹭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那么美。我们与作者一起惊叹:“白鹭真美!”“白鹭真美,美在它的色素配合适宜。雪白
6、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创编:“白鹭真美,美在一一“身段大小合适、低调朴素、自在潇洒、超凡脱俗在创编的小诗中再悟“精巧”。悟白鹭美文: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是美好的意象,其外形、觅食、栖息和飞行自有神韵。其实,蜜蜂采蜜、秋虫夜吟、冬梅傲雪、高山流水、小桥人家都充满了言之不尽的韵味,都能成为我们的心爱之物。“然而白鹭却因为忘却了它的美“,这就是常见而容易被忘却的美。学习作者发现美、鉴赏美,那这些事物都可以与众不同,都能成为“精巧的诗”、“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二如诗的除了白鹭,也是作者的文字。首尾呼应、对比强调、层次鲜明,节奏整齐平凡的事物也很美好,作者的文字将这原本普通的生灵和场景刻画得澄澈美好,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与人类的恩惠。阅读白鹭改写的说明文,在两种文体的对比中,再次体会语言文字之美。白鹭之美在形态,在神韵,白鹭之美,在文字,在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