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分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3230528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9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分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分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分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分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分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2分)A酝酿(ning)应和(h) 黄晕(yn) 淅淅沥沥(l)B竦峙(ch) 宽敞(chng) 斗笠(l) 咄咄逼人(du)C碣石(ji) 贮蓄(zh) 着急(zho) 高邈深远(mio)D水藻(zo) 睫毛(ji) 干涩(s) 秋风萧瑟(s)【解析】A项,“和”应读“h”;B项,“峙”应读“zh”;D项,“睫”应读“j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2分)A烘托陶治宛转名副其实B琅润窠巢造访抖擞精神C和谐化妆喉咙繁花嫩叶D安适朦胧吝啬迫不急待【解析】A项

2、,陶冶;B项,朗润;D项,迫不及待。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2分)A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的游戏。B如果说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那么宁静的山区则是静谧的美。C面对记者们咄咄逼人的发问,发言人先是闪烁其词,继而哑口无言,拂袖而去。D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莅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解析】“莅临”指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用于书面。对象误用。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2分)A只要你内心充满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你才能青春永驻,风华长存。B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文化著作,可以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C窗外的暴风雨突然渐渐地停了下来。D经过表决、推

3、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解析】A.关联词搭配不当,“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C.“突然”与“渐渐地”矛盾;D.语序不当,“表决、推举、讨论”顺序不当,应改为“推举、讨论、表决”。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D)(2分)我们推开阳台门,秋晨的凉意扑面而来,使人陶然欲醉。湿润的晨风轻轻地抚弄着阳光下野葡萄血红的叶子。雨后初霁,空气变得分外清新。旭日虽然还是朦朦胧胧的,却已经朝气勃勃地在雾中放着光。由湖面升起的乳白色的雾霭,弥漫在大街小巷。拂晓前,雨停了。A BC D【解析】这几句是写雨停后的景色,第句是总起句,排首位,接着写空气清新,我们才

4、陶醉,所以第句排第句的后面,然后出现雾,再写出旭日在雾中放光,所以第句排第句后面,最后写出阳光下的叶子,所以第句排末尾。所以正确的排序为。故选D。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2分)A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思,思绪的意思。马致远,号东篱,宋代戏曲作家、散曲家,被誉为“秋思之祖

5、”。【解析】“天净沙”是曲牌名,马致远是元代戏曲作家。7默写填空。(8分)(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6)曹操的观沧海中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8综合性学习。(10分)班级开展了以“走进冬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6、(1)【提取信息】“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请仔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从中提取关于“冬至”的三条信息。(3分)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圭表观测日影长短法测定出了冬至,时间在每年的12月22日至23日之间。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我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冬至时间的确定;冬至名字的由来;冬至的特征;我国冬至的习俗。(写出三条即可

7、)(2)【解说图片】下面两幅图分别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图一,黑白色,以国宝熊猫为原型)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图二,红色,以红灯笼为原型)。请任选一个吉祥物,具体介绍它的设计理念。(4分)示例一:图一“冰墩墩”是以国宝熊猫为原型设计创作的。熊猫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国宝,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熊猫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员的头盔造型,肚子上是冬奥会的会标,整体像穿了宇航服的航天员在和世界人民打招呼,充满未来科技感。“冰墩墩”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忍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示例二:图二“雪容融”是以红灯笼为原型设计创作的。灯笼在我国有着2 000多年的历史,

8、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代表着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雪容融”面部的雪块有“瑞雪兆丰年”的美好寓意。该吉祥物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也体现了冬残奥会运动员的拼搏精神。(3)【劝说同学】班级要组织一次户外跳绳比赛,同学王芳觉得很冷不想参加,你该怎样劝说她参加呢?(3分)示例:王芳同学,冬天本来就很冷,如果不运动的话会更冷的。跳绳既能够活动筋骨,锻炼身体,还能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让我们一起参加比赛吧,好吗?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912题。(12分)冬雪程磊磊花知春,荷知夏,叶知秋,雪知冬。四季的轮换,总有独特的景物让人为之倾慕,而雪就是冬日那

9、一抹亮丽的风景。清晨,天格外清冷,似乎要把所有的寒意都洒向人间,片片黄叶走过了深秋,留下了光秃秃的枝丫在风中摇曳,人们迎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雨丝裹着一股凉风拂过脸颊,似一把刀子划破了温暖,触动了心弦。人们不由得裹紧了衣服,使劲揉搓着微微颤抖的手。一片雪花悄然而至,带来了惊喜,带来了冬的信息。这晶莹的雪花是冬的使者,迈着轻盈的舞步正在演绎一曲灵魂之舞。无数的白在灰色的幕布中舞动,时而舒缓柔美,时而热情洒脱。雨渐渐退到了幕后,留下了雪的独舞。刚刚还是羞涩少女的雪花,开始尽展她“巾帼不让须眉”的阳刚之气。雪大起来了,那零零星星的小花变成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热闹景象,一朵接着一朵,一片

10、接着一片,不一会儿,便成了“花的海洋”。随风漫卷的雪花似乎要释放蕴藏了一年的能量,时而纷纷扬扬,时而骤然急促。忽然,苍穹中两只黑色的鸟在顶着风雪奋勇前进。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颤,纤弱的小鸟亦能迎难而上,我有什么理由不砥砺前行呢?瞬间心情豁然开朗,心中涌起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所有的压力、烦躁都被这一片洁白所净化。一片雪花从我眼前悠然飘起。冬雪的花瓣是纯洁的,令人陶醉的。一丝入手即化的清凉沁人心脾,勾起了童年大雪纷飞、河上滑冰的那抹记忆,那份无拘无束的快乐,牵动着我的情思,让我一不小心醉落在时光的隧道里。漫步在雪中,就如同走进了童话世界。白色的宣纸浸润着万物:浸在树上,给树披上

11、了洁白的婚纱,步入了圣洁的殿堂;浸在房屋上,给屋顶刷了一道白亮亮的油漆,照得屋里格外亮堂;浸在月季上,给粉红的花苞绣上了白色的锦袋,一股芳香灵动地扑入口鼻,让人不觉动了情,想揽雪花入梦,那梦一定是诱人的,香甜的。冬雪的世界是充满诗意的,是令人遐想的。冬雪的精神是无私的,令人敬佩的。她带来了冬天,带给了人们洁白无瑕的世界。太阳一出来,她就结束了短暂的一生,消融在无边的大地。她悄然用另一种方式滋润万物,守护着土地。当人们吟咏“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时,她满足地长眠于地下,孕育着春暖花开、苗青麦绿。 雪,沉寂了秋,悸动了冬,唤醒了春。季节的轮回,雪愿做最美的风景,渲染着时光,丰盈着流年,牵

12、动着情愫,奉献着生命,留住世间的“洁白”。 (原载于2020年齐鲁文学,有删改)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A第段写顶着风雪前行的鸟,暗示人生必须经历磨难,因为挫折能使人心情豁然开朗。B第段运用了排比,通过想象和联想,表现了冬雪的世界是充满诗意,令人遐想的。C第段“她悄然用另一种方式滋润万物”与杜甫“润物细无声”的诗意是相吻合的。D本文开头和结尾均在季节轮回中突出冬雪,使首尾呼应,内容集中,结构清晰完整。10第段,写了冬雨变成冬雪的过程,请从文中摘录恰当的词句填在横线上。(2分)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片雪花悄然而至(一片雪花)无数的白雪大起来了成了“花的海洋”11结合语境,

13、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1)雨丝裹着一股凉风拂过脸颊,似一把刀子划破了温暖,触动了心弦。(从修辞角度赏析)(2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把“雨丝”(或雨丝夹着风)比作“刀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丝裹着凉风拂过脸颊时的感受,表现了雨丝即将变成雪花时,温度极低,天气极冷。(2)雪牵动着情愫,奉献着生命,留住世间的“洁白”。(赏析加点的词语)(2分)“洁白”一语双关,表层意思是指冬雪的颜色是白色的;深层意思是指冬雪给大地带来一片纯洁的无私奉献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冬雪的喜爱与赞美之情。12文中作者写了“冬雪”的哪些特点?(4分)冬雪的花瓣是纯洁的,令人陶醉的。冬雪的世界是诗意的,令人遐想的。冬雪的

14、精神是无私的,令人敬佩的。(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7题。(16分)早春木棉红郝俊早春二月,料峭的寒风一吹,憋得鼓鼓囊囊的木棉花苞就炸开了,赤红的花瓣火苗一样蹿出,没有叶子的枝干像被点燃了似的。谁见了这样的花,心底的热望都会跟着燃烧起来。很多花柔美娇艳,木棉花则不然。其形硕大,花瓣厚实,中间的一束花蕊粗壮有力,深色的蕊头黑如胡茬,观其神色,活脱脱一张血气充沛,胡须浓密的汉子脸。这样形容木棉花,绝不是忽略它的好看,而是觉得它有一种十足的阳刚之美。木棉花不仅花开得热烈,树的姿态也颇为雄奇。木棉属落叶大乔木,树高大挺拔,十至二十多米不等,这样的个头儿,让木棉总是高过身旁的其他树木,加上分枝平展

15、,更显疏朗开阔,整株树看上去形姿伟岸,英武不凡。生活在广州,对木棉自然很熟悉。木棉作为广州市的市花,在城中主干道及高校校园、公园等地均有种植。每到春天,木棉盛情绽放,灿若华灯。尤其是在陵园西路、越秀山、江南大道等种植较为密集的地方,花开得分外耀眼,有一种要点燃春天的势头,烈焰般的木棉映红了整座城市。我喜欢木棉,不仅因为它的形象气质,也许还有日久生情的缘故,对我来说,它们就是我认识多年的好朋友。我所工作的学校校园里就有近百株木棉,它们散植于各处。我从办公室到家,途经的路旁,有十来株木棉,我与它们几乎天天见面。每天下班经过时,感觉它们就像站在那里等我。有时候我会和它们近距离打招呼站在树下,把手掌放

16、在树干上,感觉着树皮的坚硬。抬头往上看,树干直指蓝天,视觉的延伸,也让内心获得一种超拔的力量。正值花期,没有树叶遮蔽的树枝更显遒劲,树枝形态各异,像是各自在寻找伸展的空间,然后用力把花朵向高处托举。再看那些花,大如一盏盏红色的酒杯,当其他的花木还在为迎春盛会做准备的时候,木棉早就开始举杯畅饮。木棉花边开边落,边落边开,花开让我欢喜,花落让我感动。纷纷扬扬地飘落不是木棉花的做派,木棉花落下来时直截了当,触地有声,整朵花砸到地面仍完好无损。为了看清楚木棉花如何落地,我曾长时间仰着脖子在树下观望,即便如此,也很难捕捉到落下的一瞬,往往是听到“啪”的一声之后,才发现地上又多了一朵。因为树冠太大,花太多

17、,无法锁定具体目标,加之落地速度太快,所以很难看清。不过长时间的等待,偶尔也会有收获,就在眼睛酸乏的时候,突然看到一朵下落的木棉花,带着旋转倏忽坠地,整个下落的轨迹就像一个急促的感叹号,充满力量。有些花木是先长叶再开花,木棉则不然,花开时无叶,花落尽方生叶。花开得早,让木棉有了“嫣然一笑领春风”的得意;花开得火热,让木棉有了“此花若肯夸雄丽,宇内群芳孰敢春”的气势。花期过后,木棉一边吐新叶,一边结果实。等到夏天果实成熟,果壳会自动裂开,露出洁白的棉絮,随风飘散。年少时,很少仔细打量花花草草,认为它们只是为世间添了几许色彩。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觉得一朵花、一棵草都不可小觑。无论是人生一世,还是草

18、木一秋,都有生命的庄严。看到热情似火的木棉,我会想到炽热的希望和奋进的生命,心中会自然涌动起积极前行的力量(选自2020.03.18人民日报)13简要说说文章以“早春木棉红”为标题有哪些作用? (4分)点明写作对象木棉;点明行文线索;交代时间是早春,“红”字写出了木棉的颜色,渲染了热烈的气氛;题目简明新颖,吸引读者,引人思索。14品读第段,结合相关内容概括木棉在形象气质上的特点。(3分) 花形硕大,花瓣厚实,开得热烈,花蕊粗壮有力,有阳刚之美;树的姿态雄奇,高大挺拔,疏朗开阔,整株树形姿伟岸,英武不凡;盛情绽放,灿若华灯,分外耀眼,映红城市。1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再看那些

19、花,大如一盏盏红色的酒杯,当其他的花木还在为迎春盛会做准备的时候,木棉早就开始举杯畅饮。 运用比喻、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将木棉花比作酒杯,并赋予木棉以人的动作特性,还将其与其他花木进行对比,写出了木棉正值花期、超拔盛放的情状,表现了作者对木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6根据第段画线句,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木棉给了“我”怎样的精神力量? (3分)木棉早春绽放,赤红的花,让人心底的热望都会跟着燃烧起来; 木棉散于校园各处,每天站在那里等“我”,让“我”的内心获得一种超拔的力量;木棉花落下来时直截了当,触地有声,让“我”感动; 木棉花开时无叶,花落尽方生叶,炽热的希望和奋进的生命,激励“我”积极前行。

20、17如何理解第段“无论是人生一世,还是草木一秋,都有生命的庄严”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善待庄严的生命? (3分)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由木棉的花开花落联想到人的一生。无论是人,亦或是草木,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一生,长短不一,人活一百年是一生,草活一年也是一世;但都应尊重生命,珍爱生活,认真度过每一天。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曲,完成第1821题。(12分)【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乙】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8“天净沙”是这首曲的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散曲的题目

21、,这首散曲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2分)19下列对诗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A甲曲中“枯藤”这一“枯”字,可见藤已无生命;“老树”这一“老”字,可见树已走向风烛残年,眼前的景色可谓是满目凄凉。B甲曲“断肠人”一词直言“肠断”,豪放洒脱,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漂泊游子的淡淡的思乡愁绪。C乙诗首句中的“自古”一词,极言“悲秋”这一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D乙诗“秋日胜春朝”一句,作者用秋天来衬托春天,表达对人生“春天”的渴盼之情。【解析】“我言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论调的有力否定。故

22、选D。20赏析乙诗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含义。(4分)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景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21两首诗曲分别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甲曲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乙诗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三、作文(50分)22请将我与这个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材料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如写诗歌不要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

23、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2分)A侍弄(sh)仿膳(shn) 瘫痪(tn) 匿笑(n)B粼粼(ln) 诀别(ju) 荫蔽(yn) 菡萏(dn)C霎时(sh) 沐浴(m) 脸颊(ji) 攲斜(q)D姊妹(z) 徘徊(hui) 絮叨(x) 覆盖(f)【解析】B.lnl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2分)A告诫樵悴枯涸喜出望外B心绪警醒繁闷暴怒无常C尴尬呕吐祷告泼泼洒洒D分岐流转试探各得其所【解析】A.樵憔;B.繁烦;D.岐歧。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

24、项是(A)(2分)抱怨恰如一股阴冷潮湿的黑雾,足以_ 他的双眼,足以_他的心智,足以_ 他的成长,最终让他在怨天尤人的泥潭里越陷越深。A遮蔽迷惑阻碍B迷惑阻碍遮蔽 C遮蔽阻碍迷惑D阻碍遮蔽迷惑 【解析】“遮蔽”指遮挡,挡住某物使不显露。“迷惑”指使人迷乱,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阻碍”指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三个词语虽都有“阻挡”之意,但各有侧重点。“遮蔽”多指视觉;“迷惑”多指心智;“阻碍”多用于行动、成长方面。句中横线处依次填入:遮蔽、迷惑、阻碍。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C)(2分)A近年来,傅聪、吴学敏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

25、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D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00后,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解析】C项有误,引言独立而完整,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内。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2分)A古代人称父亲为“公”“翁”“大人”“严君”“爷”“爹”等。还用敬称用语“尊”,称自己的父亲为“家尊”,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B冰心的“冰”字不是冰冷的意思,而是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冰”的含义,即冰清玉洁。C“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中的“莲蓬”和“花须”都是名

26、词。D“把你的包袱拿好”“你不要有思想包袱”“不能把赡养父母看成是包袱”中的“包袱”的意思均不相同。【解析】第一个“包袱”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第二、三个“包袱”指某种负担。6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B)(2分)A琐记 B无常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解析】无常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7默写填空。(8分)(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3)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岐王

27、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和思乡恋土的寂寞情怀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古诗中,“月”常被诗人用作寄托思念亲人、思念朋友情感的载体。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8综合性学习。(10分)七(1)班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1)同学们搜集到以下交友名言,请仔细品读,说说你的发现。(2分)仁爱的话,嘴上说起来是容易的,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见朋友的真心。(克雷洛夫)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

28、才能说得上是真的友谊。你有伤心事,他也哭泣;你睡不着,他也难安息。不管你遇上任何困难,他都心甘情愿和你分担。(莎士比亚)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纪伯伦)我的发现:真正的朋友是患难与共的。(2)请仿照示例写出两句唐诗中关于友情的名句。(2分)示例: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示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示例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3)每个人对友谊都有自己的感悟,请你仿照画线句再续写两句话,表达你对友谊的感受。(2分)友谊是一缕轻柔的春风,让人温暖舒适;友谊是一首悠扬的曲子,让人

29、心旷神怡;友谊是一杯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4)请仿照示例写出与交友有关的成语。(根据意思写成语)(4分)示例:指幼年时就要好的朋友。(竹马之交)平民之间的交往、友谊,也指显贵与无官职的人相交往。(布衣之交)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君子之交)交情很深,如同兄弟手足一样,比喻兄弟。 (情同手足)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管鲍之交)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913题。(14分)奶奶的星星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个难看的老头

30、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 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

31、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 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

32、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 “老了,还不死?” “死了就怎么了?” “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恐怖的印象。 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四处都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乎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33、” 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颗星星。“怎么呢?” “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干嘛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这感受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摩

34、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选自史铁生小说选,有删改) 9文中写了“我”和奶奶的哪四件生活琐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奶奶哄“我”睡觉;“我”给奶奶踩背;“我”误把奶奶出门当成奶奶离世;奶奶给“我”讲关于人死后变成星星的故事。10联系文章语境,谈谈你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2分)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写出了“我”为奶奶踩腰背的时间很长(认为奶奶的腰背总是踩不完);表现出了“我”为奶奶踩背时的不耐烦。11联系上下文,结合括号中的提示,简要分析下列句子在表达上

35、的妙处。(2分)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从修辞的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活过的人比作巨星、火炬和烛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无论价值大小,每一个活过的人都可以为后人奉献自己,指引后人。12请说说第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烘托了“我”夏夜有奶奶陪伴的惬意与舒适,以及“我”认识到死亡并不可怕后的放松、知道人死后会成为星星照亮他人后的温暖。13文章题目能否改为“奶奶”?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不能。“奶奶的星星”暗示奶奶离世,更能表现“我”对奶奶的怀念之情;暗示文章主旨,奶奶对后人的奉献、指引后人前行,标题新颖独特,有诗情画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二)阅读下面文

36、章,完成第1417题。(13分)与母亲相守50天明前茶因为武汉封城,莉君已经在娘家待了整整50天。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脾气犟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是她忍受的极限。她40多岁了,可一回娘家,一定会被老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过了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要管,说是富富态态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医那里可只有几贴土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回娘家才两天,平地一声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母亲戏谑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

37、!”莉君略有不快地说:“留在这儿干嘛?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孙们春节回来,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愿意长留的理由,要忍受网络不稳定、洗澡没浴霸的不便。可是母亲就没有不便吗?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辈,光是坐下来吃饭,就是满满一桌。这一封城,儿孙们都回不去,不光要张罗吃喝,单是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说软话是不可能的,尽量帮衬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

38、搬出去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那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上哪儿买肉去。”莉君听了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总要往车的后备厢里塞满米油、腊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弃。每天,莉君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粪肥的时候,莉君都要取笑她说:“没事干!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贵两倍多,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会不会算账啊!”母亲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你爸走了,去菜园还能听听鸟唱,晒晒太阳,解个寂寞,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回,菜园终于派上大用场。莉君跟着母亲收菜锄地,看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芽,她憋闷多日的心里,仿佛沁入了一股清气。她终于理解母亲不

39、愿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旺的。这样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岁,那个唯母命是从的年纪。她觉得这也挺好,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忘记了老迈垂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俩知道的暗号。有一天,炒完一大桌子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了,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菜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重,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磁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都喜欢偎着灶口?”母亲望了她一

40、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时,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莉君眼眶发涩。令她眼眶发涩的还有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了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大家都纳闷,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嘛。几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礼物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只见栩栩如生的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好像准备随时腾跃而起。“37年了,我总记着欠闺女一份情。”母亲说,“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我和你爹都没能满足”莉君接过青蛙,仿佛看见母亲的牵挂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14选文中哪些事体现了莉君母亲的“

41、能干”?(4分)能腌制腊肉、咸火腿;善于侍弄菜园;会做满满一桌菜;雕刻的软木青蛙栩栩如生。15选文多处运用插叙的写法,请举出一例并简析其作用。(3分)示例:第二段和第三段,插叙往年莉君回娘家的情形,作用是补充背景材料,有助于情节的展开,刻画人物性格。16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揪扯”一词原意是又扭又拉,在本文中指的是母亲为一大家操劳让莉君的内心很受刺激,像是被揪扯一般,生动传神地突出了莉君愧疚、悔恨之情。17某文学刊物腾飞设有“人间亲情”“山水游踪”“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4分)示例:

42、“人间亲情”栏目。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滞留娘家,与母亲朝夕相处,增进感情的故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表现了母亲对儿孙们的浓浓亲情,以及莉君对母亲的理解和爱。(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821题。(13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

43、“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注释】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讫:完毕。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太丘舍去去:离开(2)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3)及事讫 及:等到(4)先期一日 期:约定的日期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和人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2)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

44、来了,我们很高兴,因此来这里迎接。”20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做人要讲信用。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郭守信(或:郭不违信于儿童)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描写(或语言描写),乙文侧重叙述。(3分)21郭伋的做法,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做人要守信,言行一致;成人要为儿童做出好的守信表率;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乙参考译文】郭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到达西河美稷,有数百名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路旁迎接拜见他。郭问:“孩子们为什么远道而来?”(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因此来这里迎接。”郭向他们表示感谢。等到事

45、情办完后,孩子们又将他送出城,并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告诉了部下官吏,算好了日子告诉他们。(郭)巡视后已经返回,比预计日期提前了一天,郭不想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留宿,等到了约定日期才进城。他就是这样做人的。三、作文(50分)23我们每个人都向往拥有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在孩子的眼里,家是慈母手中长长的线,家是慈父温暖坚实的臂膀,家是心栖息的避风港;在父母的眼里,家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家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期盼。家中每天都上演着世间最真实最动人的故事,有甜,有苦,有喜,有愁请你以“我家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2分)A鉴赏(jin)确凿(zu) 绅士(shn) 人迹罕至(hn)B觅食(m) 秕谷(b) 收敛(lin) 混为一谈(hn)C搓捻(rn) 蝉蜕(tu) 宿儒(r) 人声鼎沸(dng)D譬如(p) 盔甲(ku) 书塾(sh) 小心翼翼(y)【解析】A.“凿”应读“zo”;B.“混”应读“hn”;C.“捻”应读“nin”;故选D。2下列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分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试卷(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