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八单元-2-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单元人文主题单元人文主题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责任与担当学习古代仁人志士爱国爱民的情怀,以及讲责任、敢担当的精神,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恪守正确价值观,增强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读书的责任意识。-3-第1课时谏太宗十思疏-4-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作者的情感。2.分析文章的行文特点。3.赏析文章思虑周详的艺术特点。-5-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魏征(58
2、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其言论多见于贞观政要。-6-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社会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连连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唐太宗渐渐骄奢,他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
3、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谏太宗十思疏便是四疏中的一篇,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据说太宗看到奏疏后非常感动,于是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表示从谏改过。-7-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疏“疏”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通称“奏疏”。与“表”相比,“疏”重在“议事”,而“表”重在“陈情”。“疏”的用途广泛,论谏、劝请、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均可用疏。著名的如贾谊的论积贮疏等。-8-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
4、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1.读准字音-9-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2.成语积累正本清源:从根源上进行改革。居安思危: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载舟覆舟:比喻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善始善终:事情从开头到结束都做得很好。垂拱而治:多用来称赞帝王无为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古时多指统治者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的方式统治天下。戒奢以俭:戒奢侈,行节俭。-10-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
5、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3.通假字振之以威怒“振”同“震”,意义:威吓。-11-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12-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13-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14-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15-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
6、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2)自相矛盾。指前面的说法与后面的说法矛盾,彼此冲突,包括时间、数量、范围、动作、位置、状态等多方面的矛盾。反对关系在逻辑学中有两种含义:(1)划分不当。主要是指将不同范畴的概念划为同一范畴或将具有主从关系、交叉关系的概念并列使用。“低头走路”“抬头走路”的“路”是现实生活中的路,“上坡路”“下坡路”的“路”是国家的发展之路,这两个“路”全然不是一个概念,“上坡下坡”有力反击了对方的挑衅。4.下列各句中,推断有误的一项是()1.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4)以偏概全。以有限定条件的论据推论出超出限定条
7、件的结论,或以片面的论据推出全面的结论。最常见的就是数量上的以偏概全,即由个别推出一般。课时目标 运用逻辑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解析(1)题中要求的结果是“没有办法杀掉他”,而从材料内容来看无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都难逃一死,所以哲学家所说的话只有让岛上的长老无法判定真假,才能达到活命的目的。如果认为哲学家说的“我将死在错误之神面前”是假话,应该在错误之神面前将他杀掉,那么他的话又成了真话;如果认为他说的是真话,应该在真理之神面前将他杀掉,那么他的话又成了假话。岛上的长老无法判定哲学家所说的话是真是假,所以无法杀掉他。解析:B“中国人都是勤劳勇敢的”和“我们是中国人”这两个条件得不出
8、“我们是勤劳勇敢的”这个结论,它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且不符合事实。任务2:辨析日常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错误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D.想考大学的人要努力学习,你是想考大学的人,所以你要努力学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16-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前篇一起预习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7.特殊句式(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判断句)(2)戒奢以俭(介词结构后置句)(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介词结构后置句)(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省略句)8.文化常识豫游:出游,游乐。帝王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巡为“游”。有司:指
9、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17-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18-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通过对人君应积德义的重大意义及其内容和结果的陈述,揭示了“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君多昧于“可畏惟人”“载舟覆舟”的真理,如果违背了这条真理,任何英雄好汉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19-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
10、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任务一】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观点1.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第2段与中心论点有怎样的关系?提示:论点是:思国之安,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第2段总结教训,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之理,劝君王积其德义。2.魏征认为人君有始无终,天下易取难守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取天下时,忧患深重,竭诚待下;守天下时,踌躇满志,纵情傲物,滥刑威民。3.魏征认为如何才能做到天下大治?提示:简能而任,择善而从,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垂拱而治。-20-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11、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9、从己向外推的两条线路的道德要素:孝悌与忠信。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两个具有相互矛盾或相互下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予以否定,必须承认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简言之,就是要保持思维的明确性。违反排中律要求的基本逻辑错误是“两不可”,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或者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判断都同时予以否定。(1)同一属概念之下的两个在外延上互相排斥,而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全部外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凡A类的分子都不是B类的分子,并且A类的分子加B类的分子等于C类的分子,则反映这两个类的概念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矛盾关系
12、。如A概念“白”与 B概念“非白”,同是C概念“颜色”之下的两个种概念,“白”与“非白”的外延是互相排斥的,它们的外延之和与“颜色”第6段:对比小孩子受教化与专制政治统治的区别。第7段:作者用自身经历作为例证,解释了乡土社会中的“调解”,其本质也是一种教化而非诉讼。分析:“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这个问题,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此前一直在毁谤说话人。对方的回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可以把这种错误叫作“不当预设”。不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就是说一个思想与其否定互相排斥,不能都真,至少有一假。如果违反这一要
13、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通常人们说的“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嘴巴”等就是对这种错误的形象说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2)学习逻辑,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推理、论证,能够让我们化繁为简,去伪存真,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洞察问题的本质。第6段:承接上一段。否定乡土社会不是无治而治的社会,继而提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的观点。例如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中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表面的自相矛盾中,隐藏着“精神”和“肉体”
14、这两个评判人生的角度,含蓄地表达了对精神不朽、虽死犹生的鲁迅先生的景仰,以及对欺压人民、虽生犹死者的鄙夷。这句诗看似不合逻辑,有悖常识,实则凝练深刻,引人深思。能有如此突出的表达效果,与诗句“违背逻辑”的表达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第1段:阐述“血缘”的定义及其社会基础。12、因为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所以凡是要具体说明时,不得不回到“孝悌忠信”这一类道德要素。名实的分离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任务二】品味文章语言,分析论证方法4.谏太宗十思书的语言整散结合,多用比喻,请谈谈其表达效果。提示:骈散结合,华美流畅。整散结合,相得益彰。整句多用对偶,
15、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多用排比句式,铺排罗列,勾连而下,气势不凡。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遒劲,酣畅淋漓。多用比喻,生动形象,言简意赅,有说服力。5.谏太宗十思疏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提示:比喻论证固本木长、浚源流远、载舟覆舟、奔车朽索。对比论证“竭诚”与“傲物”,胡越为一体”与“骨肉为行路”等。-21-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6.魏征以善谏著称,为什么他的进谏大都能被唐太宗接受呢?请谈谈他进谏的手段、方法。提示:尽臣子之责,谦恭诚挚。显谏臣之智,委婉得体。说理透彻,语言简练,比喻形象生动,正反论述对比有力
16、,引经论典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充分展现“能上、善上、敢上”的进谏艺术。-22-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以德治国,在我们今天强调健全法制的背景下,它还有时代意义吗?提示:观点一:无论什么时代,对天下黎民竭诚相待都是治国的根本,“以德治国”仍是我们要遵循的重要经验。观点二:本文中魏征反复强调“积德”,以“积德”来获取民心。这对任何时代来说都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我们今天强调依法治国,并不排斥德治,但是德治如果没有法律的支撑,就失去了依托而成为空洞的口号;而只强调法治没有了教化,社会也就
17、变成了一个黑暗的暴政世界。因此德治和法治应该结合起来。-23-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24-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25-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26-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27-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18、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28-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29-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30-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13、乡土社会中家的主轴是父子、婆媳,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它们都违背了逻辑。著名党史研究专家金冲及先生的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2016年由三联书店出版。这本书很有特色
19、。它把人物与思想、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当代有机结合起来,很好读也很耐读。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有吸引力的一本书。每一个读者只要读了这本书,就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在当今这个信息井喷和工作压力巨大的时代,能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8段:作者又补充一个例子,证明乡土社会往往采用“调解”这样的教化方式。4.概念的外延之间有哪几种关系?(2)自相矛盾。指前面的说法与后面的说法矛盾,彼此冲突,包括时间、数量、范围、动作、位置、状态等多方面的矛盾。重点: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及社会意义。第1段:开篇回顾上一篇的论述观点,并引出本篇将要论述的问题。(5)否定失误 (6)主客倒置重点:分
20、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及社会意义。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我们要学会在原文中寻找线索,作者塑造的形象十分把握分寸,不使人物的品格有所跌落,也让英雄的形象变得有血有肉、生动形象。金圣叹曾经这样评价过林冲这一形象:“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是这样的形象才能在梁山泊中好汉中立有一席之地,虽然最后没有摆脱“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的结局,但是他的反抗更有了代表性的意义。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以林冲作为小说水浒传的切入点,品味经典作品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先看案例看似风平浪静,但是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
21、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第七章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31-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32-第1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篇一起预习课内篇一起思考课内篇一起思考12、西洋家庭夫妇是主轴,经营生育事务,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的安慰的中心。第11段:进一步从乡土社会的特点指出,乡土社会的政治是无为的。男女有别第5段:指明乡土社会的维持与现代不同,并举出几个无为而治的社会思想的例证,进而阐述乡土社会并非无治而治的社会。易犯的逻辑错误活动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李小二说如果林冲听到他们的对话,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那么林冲的反应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第四自然段,从哪些方面描写林冲形象的?请找到原文具体语句。第4段:论述乡土社会中对“诉讼”的态度和过程,从今天社会看来,乡土社会的诉讼程序没有道理,只是凭借地方观主观臆断。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10段:本段独句,就是从上文论述中得出的观点句了,中国乡土社会必须确立无为政治的理想。第14段:在解释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仪式和礼的含义。5、西方团体格局中平等。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