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龄前幼儿不必非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家长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决定是否送其去幼儿园,因为学前教育具有非义务性。()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前教育的特点。学前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非义务性,幼儿去幼儿园接受教育是自愿的而非强迫接受的,家长完全可以根据孩子和自己的各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是否送孩子进托儿所或幼儿园,以及送孩子进哪所幼儿园或托儿所。保教结合教师要与保育员相互帮助。()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保教结合的涵义。保育员和教师良好的工作伙伴关系以及教师和幼儿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保教结合强调教师之间要有保育意识和合作意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
2、、7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前教育的涵义。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如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学前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则是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7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陶行知提出了“艺友制师范教育”的观点。()4.【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陶行知发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多轨学制”,提出了“艺友制师范教育”、“小先生制”、“生活教育理论”等,这些都是他探寻民族教育之路
3、的创造。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是我国第一本在近现代儿童学原理指导下结合亲身育儿经验写就的著作。()5.【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陈鹤琴的教育理论。陈鹤琴通过对其长子的追踪研究探索中国儿童心理发展及教育规律,写成了中国第一部儿童心理学教科书儿童心理之研究。他的家庭教育是我国第一本在近现代儿童学原理指导下结合亲身育儿经验写就的著作。陈鹤琴提出生活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6.【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夸美纽斯编写的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附有插图的儿童百科全书是绘本。()7.【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夸美纽斯的著作。夸美纽斯编写的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附有插
4、图的儿童百科全书是世界图解。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陶行知。()8.【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陈鹤琴的理论。陈鹤琴率先采用实验法在其1923年创立的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儿童权利公约中强调,儿童享有的基本权力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选举权。()9.【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11月20日,联大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按照儿童权利公约精神,儿童享有的基本权力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儿童的发展就是平均的、齐头并进的发展。()10.【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全面发展的原则。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协
5、调发展包括几个方面:(1)儿童身体的各个器官、各系统机能的协调发展;(2)儿童各种心理机能,包括认知、情感、性格、社会性、语言等协调发展;(3)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4)儿童个体需要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发展。幼儿园课程横向的组织首先要以儿童的心理逻辑为先。()1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内容。幼儿园课程纵向的组织首先要以儿童的心理逻辑为先。课程的横向组织体现为整合性,包括三个维度。幼儿园课程是指在学前教育机构安排下所进行的一切有组织、有系统、有意义的学习经验或活动。()12.【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幼儿园课程是指在学前教育机构安排下所进行的一切有组织、有系统、有
6、意义的学习经验或活动。这个概念的理解有两个层次:(1)幼儿园课程是“学习经验”或“活动;(2)幼儿园课程是有组织、有系统、有意义的。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1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角色游戏。题干中所述即为角色游戏的含义。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就是要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14.【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游戏的自主性。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是尊重幼儿游戏自主性的具体体现,题干描述太过绝对。幼儿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是结构游戏。()15.【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幼儿游戏的内容。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
7、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故此题错误。一般来说大班所处的游戏水平为联合游戏。()16.【答案】。解析:4岁及以上幼儿可进行合作游戏。故此题错误。“比高矮”的游戏属于规则游戏中的体育游戏。()17.【答案】。解析:“比高矮”的游戏属于典型的推理游戏,推理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智力游戏的一种。与教学活动相比,游戏与区域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教育性。()18.【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游戏的特点。自主性是游戏的最本质属性的表现。体育游戏、智力游戏和音乐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19.【答案】。解析
8、:本题考查创造性游戏。苏联学者根据游戏的作用和将游戏分为了两大类,一是创造性游戏,里面又包含了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二是有规则游戏,包括了体育游戏、音乐游戏和智力游戏。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是观察法。()20.【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口授法是指通过教师的讲述和讲解,向幼儿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说明道理,使幼儿直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这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最为经常和普遍的一种方法。1. 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小班幼儿参加活动室的清洁工作。()1.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清洁活动。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保持活动室的整洁、有序、美观。
9、要有计划地组织中大班幼儿参加活动室的清洁工作。2. 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教育者的控制之下。()2.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幼儿园内的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教育者的控制之下。3. 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符合幼儿环境创设的开放性原则。()3.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创设的原则。幼儿环境创设的参与性原则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4.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开放性原则就是幼儿园要多搞活动,让外界多参与幼儿园的各种建设。()4.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开放性原则。开放
10、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利用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教育者应该树立的大教育观,不仅仅是利用外界资源开展活动。5. 家园合作是双向的,但相对而言,幼儿园、幼儿园教师应处于主体地位。()5.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家园合作。家园合作是双向的,但相对而言,幼儿园、幼儿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6. 引导家长参加课程建设和管理,并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等,这体现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6.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引导家长参加课程建设和管理,并让家长参与幼
11、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等,体现了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关系。7. 家长会是幼儿园主动发起的,以与家长交流,就幼儿现阶段成长情况达成共识为主要目的的家园合作途径。()7.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家长会。家长会是幼儿园在学期的某个阶段,与家长交流这一阶段孩子教育的重点与对策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幼儿园主动发起的,以与家长交流,就幼儿现阶段成长情况达成共识为主要目的的家园合作途径。8. 幼小衔接工作应从大班最后一学期开始进行。()8.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幼小衔接。衔接工作应该在儿童一入园就开始,整个幼儿教育时期,都要为儿童入小学和今后的成长做好最基本的全面的素质准备。在学前的最后一年,侧重做好儿童入小学
12、的特殊准备。9. 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放在社会的培养性方面。()9.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入学适应性方面。10. 对于幼儿生病,老师想要了解的情况,最适合的方式是打电话问候。()10.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家访。幼儿生病教师探望属于情感性家访。11. 家长会是家长以个别方式参与家园合作。()11.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前教育机构与家长互动沟通的方式。学前教育机构与家长互动沟通的个别方式有:家庭访问、个别谈话、家园联系手册或联系卡、书信和便签、电话网络联系以及接送孩子时的随机交流。家长会属于集体方式。12. 严厉型的师幼关系表现为在师生交
13、往中,教师缺少对幼儿的情感支持,通常比较冷漠,而批评和惩罚较多。()12.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师幼关系的类型。严厉型表现为,在师生交往中教师缺少对幼儿的情感支持,通常比较冷漠,而批评和惩罚较多。13. 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性问题是提前让幼儿学会小学知识。()13.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是主体的适应问题,并将衔接点直接指向“幼儿入学适应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的重点为幼儿做好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性的准备。1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种突发情况能做出及时而智慧的反应,属于教育机智。这主要体现了教师劳动复杂性的特点。()14.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种突发情况能做出及时而智慧的反应,属于教育机智。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特点。15. 师生关系是幼儿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15.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师幼关系。幼儿园包括三大关系: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其中师生关系是幼儿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