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CONTENT目录18182222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1919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2020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2121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十八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一)货币需求(三)货币均衡(四)通货膨胀(二)货币供给一、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理当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职能,能够满足商品生产
2、和交换的需要,以及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需要。货币需求货币需求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如某年某国),经济中各个部门需要持有货币的数量,即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货币需求研究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为何需要货币?什么是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货币需求与实际经济活动的关系如何?不同的货币需求理论对此做出了不同的回答。货币需求量0201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1911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其所著货币购买力中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也称为费雪方程式:MV=PT其中,P代表物价水平,T代表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M代表货币量。费雪认
3、为,V由制度因素决定而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可视为常数;T则取决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因素,大体上是稳定的。因此,只有物价水平P和货币量M有直接关系。货币量是最活跃的因素,会经常主动地变动,而物价则是主要的变动因素。(二)传统货币数量说一、货币需求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庇古是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917年在英国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货币的价值一文,提出并全面阐述了剑桥方程式:庇古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货币需求以人们的手持现金来表示,它不仅包括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也包括贮藏货币,这是剑桥方程式区别于交易方程式的关键所在。剑桥学派把K解释为人们
4、的持有量与支出总量的比例。持有货币的比例越大,所需的货币越多。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试图说明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MYK(二)传统货币数量说一、货币需求 流动性偏好理论指出货币需求是由三类动机决定:交易动机,即由于收入和支出的时间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预防动机,即为应付各种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如应付失业、疾病等意想不到的需要;投机动机,即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前两项构成交易性需求,由获得的收入多少决定,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即L1=L1(Y)。后一项是投机性需求,由利率的高低决定,是利
5、率的减函数,即L2=L2(i)。若用L表示货币需求,则得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L=L1(Y)+L2(i)(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一、货币需求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一地点时,货币需求会无限增大,此时无人愿意持有债券,都愿意持有货币,流动性偏好具有绝对性,这就是流动性陷阱。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建立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收入是短期资产”这两个假设之上,采用了大量的心理分析法,并突破了西方经济学传统的货币理论研究范围,将货币作为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和政策变量来研究,确实比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的研究层次更高。图18-1 流动性陷阱(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一、货币
6、需求LiO流动性陷阱L1(Y)L2(Y)L3(Y)io 费里德曼接受了剑桥学派的观点,认为人们持有货币不仅仅是因为交换,也是因为货币是财富的缘故。但他又认为,货币数量说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需求理论。费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来自四个方面:(四)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一、货币需求财富总额,个人所能持有的货币量以其财富总额为上限,但个人财富难以计算,他提出了“恒久性收入”的概念,是以现在的收入与过去的收入加权计算的收入,恒久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财富构成,即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之比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大,持有货
7、币的数量就越会减少其他因素,是指不同于上述三个方面,而又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随机因素里德曼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需求函数:其中,M代表名义货币量,P代表物价水平,Yp代表恒久收入,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im、ib、ie分别代表存款、债券和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代表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代表随机因素的影响总和。(四)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一、货币需求);1,;f(YPMpdtdPPiiiWebmdtdPP1(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二、货币供给一二货币供给货币供应量货币供给是相对于货币需求而言的,指货币供给主体即一国或者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过程。货币供给分析包
8、括货币供给的机制和货币供给的决定,前者侧重于货币的创造过程,后者侧重于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货币供应量是指非银行部门部门持有的货币资产数量,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货币一旦被注入经济中并进入实际流通,就会形成现实的流通中的货币。因此,货币供应量在数量上就等于流通中的货币量,两者呈一一对应关系。3.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货币既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也包括在银行体系的存款,甚至各种票据及其他信用流通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参与流通,执行着货币的某些职能。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划分为三个层次:M0=流通中货
9、币M1=M0+单位活期存款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二、货币供给4.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度或每年)实体经济(即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具体来看,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1)金融机构通过表内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货款和外币贷款。(2)金融就通过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3)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企业债券融资。(4)以其他方式向
10、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贷款。所以,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二、货币供给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两个部分,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因此,研究货币供给机制,就要分别研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行为和过程。1.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中央银行是社会资金运动的组织和管理部门,要承担向社会提供充足的货币资金的责任。在任意一个时点上,中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总是保持着平衡。中央银行既存在着不断补充信贷资金的需要,又无从获得新的信贷资金来源
11、。因此中央银行只能利用自身掌握的货币发行权和信贷管理权,来创造信贷资金来源。其结果是,中央银行的资产与负债仍然保持着平衡,但是已经是更大货币量基础上的平衡。由此可见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而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二)货币供给机制二、货币供给2.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机制。商业银行经营货币信用业务,其资产规模必须取决于其负债水平。从银行信贷业务角度看,必须要以自主信贷资金来源作为运用信贷资金的基础,以维持其资产与负债的平衡关系。商业银行不能无限制地创造派生存款。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受到三类因素的制约:受到
12、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的限制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二)货币供给机制二、货币供给2.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机制。中央银行每放出一笔信用,不仅直接向流通领域注入一笔存款货币或现金,并且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能够扩张出若干倍的信用,派生出大量的新增存款中央银行放出的信用是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故称为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一般用B表示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取决于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入中央银行部分所占比重即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需转化为现金即财政存款等所占比重的货币结构比率,这个倍数成为货币乘数,等于存款准
13、备金率与货币结构比率之和的倒数,用K表示。由此得出货币供应量的公式:M M=B B K K (二)货币供给机制二、货币供给 1.货币均衡的含义 货币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货币均衡是用来说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关系,货币供给符合经济生活对货币的需求则达到均衡。货币均衡具有以下特征:、货币均衡是货币供求作用的一种状态,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非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数量上的完全相等;、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短期内货币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长期内是大体一致的;、现代经济中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一)货币均
14、衡与失衡三、货币均衡结构性货币失衡是指货币供应与需求总量总体一致的总量均衡条件下,货币供应结构与对应的货币需求结构不相适应。总量性货币失衡是指货币供给在总量上偏离货币需求达到一定程度,从而使货币运行影响经济的状态。分两种情况:、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币需求量偏小,情况较少见;、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币需求量偏大较常见,容易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2.货币失衡的含义 货币失衡是与货币均衡相对应的概念。货币均衡要求货币供给大体等于货币需求,如果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则存在货币失衡。(一)货币均衡与失衡三、货币均衡总量性货币失衡结构性货币失衡货币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其内在机制的自我调节,能够自发保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15、关系,而货币供应量正是按货币需求向流通领域供给货币的结果,是货币供求关系的产物。因此,流通领域的货币数量,取决于货币的均衡水平。在宏观经济方面,总的要求是达到或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总是以商品价格总额形态出现,表现为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社会总需求则是以货币形态出现,表现为通过货币的多次周转而实现的社会购买力(MV)。在现代货币信用制度下,剔除通货膨胀等非正常因素的影响,仍存在着物价水平自然上升的倾向。若将物价自然上升因素考虑进去,则流通领域中货币数量的增长应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即:M1=(Y+P)M0或M1=Y+P其中,P为物价自
16、然上涨率,M1为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该式反映了货币的均衡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水平的关系。(二)货币均衡水平决定三、货币均衡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在西方经济学中,比较规范的通货膨胀定义是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所下的定义,即“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地上涨”。通货膨胀必然反映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通用定义是,在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四、通货膨胀通 货 膨 胀含 义1.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二)通货膨胀的类型四、通货膨胀是指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求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
17、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特点:自发性,即支出的增长是独立的,与实际的或预期的成本增长无关;诱发性,即成本的增长导致工资及其他收入的增长,诱消费支出增长;支持性,即政府为阻止失业率上升而增加支出,或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以增加总需求。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指因成本自发性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类型:工会推动的“工资推进性通货膨胀”,即工资和物价螺旋上升的通货膨胀;垄断企业推动的“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即垄断企业为保证实现其利润目标而操纵市场、人为抬高产品价格而引起的。1.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二)通货膨胀的类型四、通货膨胀是指因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总
18、水平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类型。实质是一种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到现象,如石油价格上升、使石油进口国的产品成本升高,成为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输入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因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即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也会引起物价总水平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二)通货膨胀的类型四、通货膨胀01010202公开型通货膨胀: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变动而自发波动,故而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真正标志。抑制性通货膨胀:在一国实行物价管制的情况下,商品供给短缺而不能由物价上涨来反映,只表现为人们普遍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又称为隐蔽性通货膨胀。1.直
19、接原因。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形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不仅在于过度的现金发行,更在于过度的信用供给。而且,无论是现金通货还是存款货币,都是通过信贷供给的。因此,过度的信贷供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2.主要原因。、财政原因。发生财政赤字,或推行赤字财政政策。、信贷原因:指银行信用提供的货币量超过了经济发展对货币数量的客观需求,一般称之为“信用膨胀”。既有来自财政赤字的压力,也有来自社会上过热的经济增长要求的压力,还有来自银行自身决策失误的原因。3.其他原因。主要有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等。(三)通货膨胀的原因四、通货膨胀1.紧缩的需求政策(1)紧缩性财政政策:直接从限
20、制支出、减少需求等方面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概括地说就是增收节支,减少赤字。主要措施: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发行公债。(2)紧缩性货币政策: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减少社会需求,促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趋向一致。主要措施: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四)通货膨胀的治理四、通货膨胀2.积极的供给政策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过去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过分注意需求方面而忽略了供给方面,在治理通货膨胀时应从供求两个方面入手,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积极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增加供给来治理通货膨胀。倡导这种政策的学派被称为供给学派,其主要措施有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和精简规章制度等。(
21、四)通货膨胀的治理四、通货膨胀历年真题 关于总量性质货币失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币需求量偏小属于总量性质币失衡 B.总量性货币失衝必须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加以解决 C.总量性货币失衡往往表现为短缺与滞留并存 D.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币需求量偏大属于总量性货币失衡 E.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时更加关注总量性货币失衡【答案】AE历年真题 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有()共同决定。A.货币需求能力B.货币价值C.货币需求愿望D.货币供应数量E.货币供应能力【答案】AC历年真题 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中,属于准货币的有()。A.单位活期存款 B.现金 C.单位定期存款 D.个人存款 E.
22、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答案】CDE历年真题 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为()。A.现金交易数量理论B.流动性偏好理论C.现金余额数量理论D.恒久性收入理论【答案】B历年真题 解决结构性货币失衡的途径是调整()。A.货币层次B.货币供应量C.经济结构D.劳动力结构【答案】C历年真题 流通中货币(M0)的持有者包括()。A.企事业单位B.存款类金融机构C.非存款类金融机构D.个人E.机关团体【答案】ACDE历年真题 在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通常由()掌握。A.中央银行 B.财政部门 C.财政性银行 D.商业银行【答案】A历年真题 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构成是()。
23、A.流通中货币 B.流通中货币、单位活期存款 C.流通中货币、单位活期存款、个人存款 D.流通中货币、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和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答案】D历年真题 自2011年起,我国已经连续六年实施()的货币政策。A.积极 B.宽松 C.稳健 D.紧缩【答案】C历年真题 通常情况下,政府治理通货膨胀可采取的措施有()。A.增加税收 B.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 D.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向金融机构出售有价证券 E.削减社会福利支出【答案】ABDE第十九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它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
24、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一国金融业,并以其核心构成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融资媒体的金融体制。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大致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需要:(一)中央银行制度一、中央银行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管理金融业的需要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中央银行是国家干预经济、调节全国货币流通与信用的金融管理机关。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其主要管理职责都是寓于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的。中央银行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业务活动特征:(1)不以营利为目的。中央银行以金融调控为己任,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发展
25、是其宗旨;(2)不经营一般性银行业务或非银行金融业务,不对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提供担保或直接发放贷款,其业务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3)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到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和牵制。(二)中央银行的职责和业务活动特征一、中央银行1.货币发行业务。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货币发行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投放现金的业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独家控制货币的发行,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合理调节市场流通中货币的数量,保持币值的稳定。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法定的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负责贯彻货币发行政策,组织人民币(法定货币)发行业务。(
26、三)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一、中央银行2.对银行的业务。集中存款准备金充当最后贷款人组织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123(三)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一、中央银行3.对政府的业务。作为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代理国库;(2)代理发行国家债券;(3)对国家提供信贷支持;(4)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5)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此外,作为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还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各种国际性会议,从事国际金融活动以及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在国内外经济金融活动中,充当政府的顾问,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
27、议。(三)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一、中央银行(四)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一、中央银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其他资产总资产储备货币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发行债券国外负债政府存款自有资金其他负债总负债货币政策不等同于金融政策,它只是金融政策的一部分,是一国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和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一)货币政策定义二、货币政策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目标应该是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决策。一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28、体系一般由四项构成。4321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二)货币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目标之间的矛盾性,决定了一国宏观经济决策过程中的目标选择要求,即在难以保持四个政策基本目标之间统一的情况下,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侧重点。1.一般性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用于应付商业银行等面临的挤提,通常以不兑换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其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主要缺陷:、商业银行存在着运用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消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示意剂“猛药”;、成效较慢、时滞较长。(2)再贴现。是指
29、中央银行向持有商业票据等支付工具的商业银行进行贴现的行为;再贴现政策是中央根据需要调整再贴现率,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再贴现政策是否能够取得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采取主动配合的态度。(3)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国债、发行票据的活动;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优越性:、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使中央银行能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央行可以用其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局限性:一是金融市场不仅必须具备全国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可用以操
30、作的证券种类必须齐全并达到必须的规模;二是必须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三)货币政策工具二、货币政策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都属于对货币总量的调节,以影响整个宏观经济。在一般性政策工具之外,还可以有选择地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其中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就金融机构对客户购买房地产等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抑制房地产及其他不动产的交易投机。(三)货币政策工具二、货币政策3.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它
31、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手段: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等。4.间接信用指导。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优点:较为灵活。前提:央行在金融体系中有较高的地位,并拥有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定权利和手段。(三)货币政策工具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又称为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中间变量等,它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中央银行按照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三大原则选择相应的中介目标。可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指标有四个:(1)利率。通常是指
32、短期的市场利率,即能够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动灵活的利率,在具体操作中有的使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有的使用短期国库券利率。原因包括:首先,短期市场利率具有可控性;其次,短期市场利率具有可测性;再次,短期市场利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四)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二、货币政策(2)货币供应量。就可测性而言,因为它们都分别反映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可以随时进行量的测算和分析;就可控性而言,基础货币(M0)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虽不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但央行可以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调整准备金率以及其他措施间接地控制就相关性而言,央行只要控制住了
33、货币供应量,就能够控制一定时期的社会总需求,从而有利于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3)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有直接决定作用。基础货币是构成货币供应量倍数伸缩的基础,它可以满足可测性和可控性的要求,数字一目了然,数量也易于控制。(4)通货膨胀率。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国家相继改弦更张,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为通货膨胀率,由此形成所谓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四)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二、货币政策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作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货币传导机制是否顺畅直接影响货
34、币政策的实施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利率市场化推进,初步形成了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的传导体系,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五)货币政策传导机制B较为发达的金融市场C较高程度的利率汇率市场化A能够控制对货币政策变动作出灵敏反应的经济主体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六)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二、货币政策我国实行“十一五”规划的头两年(2006-2007年)国内经济运行面临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将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到“适度从紧”再到“从紧
35、”2008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将货币政策从“从紧”适度转向“适度宽松”,先后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保证流动性供应,明确释放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1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政策导向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之后,2011-2017年,7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确定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我国已连续8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2006-2008年上半年,先后19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10个百分点,8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强对信贷总量的调控,不断优化信贷结构。2009年下半年以来,央行通过窗口指导、风险提示、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
36、式,引导金融机构注重贷款平稳可持续增长和加强金融风险防范。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062008200920102018历年真题 通常情况下,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利率是()。A.短期市场利率 B.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 C.优惠利率 D.固定利率【答案】A历年真题 中央银行对商业
37、银行的业务主要有()。A.集中存款准备金 B.货币发行 C.代理国库 D.吸收存款 E.充当最后存款人【答案】AE历年真题 关于中央银行对政府业务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卖国债B.中央银行监督商业银行交易和储备黄金或外汇C.中央银行负责在商业银行向国家财政提供商业贷款时进行清算D.中央银行办理国库业务既为政府提提供了财务收支服务,又增强了自身资金实力【答案】D历年真题 下列金融市场交易主体中,属于中央银行业务服务对象的是()。A.居民个人 B.工业企业 C.商业银行 D.社会团体【答案】C历年真题 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依据的原则包括()。A.诱发性B.可控性
38、C.自发性D.可测性E.相关性【答案】BDE历年真题 中央银行使用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率 C.窗口指导 D.消费者信用控制 E.公开市场操作【答案】ABE历年真题 外汇、货币黄金列入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A.负债方国外资产项目 B.资产方外国资产项目 C.资产方储备货币项目 D.负债方储备货币项目【答案】B历年真题 中央银行将短期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主要原因有()。A.中央银行只要控制住了短期市场利率,就能够控制一定时期的社会总需求,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 B.短期市场利率与各种支出变量有着较为稳定可靠的联系,中央银行能够及时收集到各方面的
39、资料对利率进行分析和预测 C.短期市场利率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 D.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或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改变资金供求关系,引导短期市场利率的变化 E.短期市场利率的变化,会影响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的资金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改变其行为【答案】BDE历年真题 下列货币当局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负债项目的有()。A.储备货币 B.对政府债券 C.政府存款 D.自由资金 E.对非金额性部门债券【答案】ACD历年真题 关于一般性质货币政策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通常被作为经常性政策工具来使用 B.没有税收政策的配合,公开市场操作无法发挥作用
40、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小 D.公开市场操作使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变化,经常、连续性的操作【答案】D第二十章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二)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又称为存款货币银行,以经营工商也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并未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它是金融机构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往往以其机构数量多、业务渗透面广和资产总额比重大等历史形成的优势,为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替代。商业银行是最典型的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形式为工商企业或个人提供融资服务,并办理结算业务的金融企业。(1)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比较。与一般工商企业相同,商业银行必须依法
41、设立、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不同之处是,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承担着资金融通职能的企业。(2)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策银行比较。相同之处,都从事银行业务,具备银行业的基本特征。不同之处,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经营目的的企业,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3)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比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很窄,经营不完全的信用业务,或不以银行信用方式融通资金。而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广泛、业务种类齐全,它是唯一能够面向公众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一)商业银行的内涵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二)商业银行的职能与组织形式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0201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1)信用中介。发
42、挥化货币为资本的作用(2)支付中介。成为社会的总帐房(3)信用创造。商业银行发行信用工具,满足流通界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要,并使银行可以超出自有资本与吸收资本的总额而扩张信用。三项职能中,信用中介是最基本的。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1)按机构设置分类。一类是单一银行制,一类是总分行制。(2)按业务经营范围分类。一是专业化银行制,商业银行只能经营传统的银行业务;二是综合化银行制,商业银行可以经营所有的商业性融资业务。1.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吸收的外来资金。自有资金包括成立时发行股票筹集的股本以及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外来资金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
43、、从同业拆借市场拆借、发行金融债券、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1)吸收存款。是银行组织资金来源的主要业务。(2)借款业务。(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2.资产业务(1)票据贴现。内容是银行应客户要求,买进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贴现业务形式上是票据的买卖,实际上是信用业务,即银行通过贴现间接贷款给票据持有人(2)贷款业务。贷款业务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一般排在首位。第一,按归还期限划分,可分为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第二,按贷款条件划分,可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第三,按用途划分,可分为资本贷款、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3)投资业务。为防范银行风险,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证
44、券投资的范围一般都有限制性规定。许多国家规定只允许做债券业务,而不允许做股票买卖,或者允许银行以其自有资金和盈余的很小比例投资于此。(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3.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而提供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也称为无风险业务。包括资金信托和财产信托信托业务咨询业务租赁业务包括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代理业务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结算业务(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商业银行的管理者们形成了三条基本的银行经营管理原则。商业银行的
45、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呈负相关关系。商业银行的资产盈利性与安全性也呈负相关关系。(四)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银行经营管理原则流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商业银行必须保有一定比例的现金或其他容易变现的资产;二是指商业银行取得现款的能力。1.定义存款保险制度又称为存款保障制度,是指存款类金融机构根据其吸收存款的数额,按规定的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存款机构发生经营危机导致无法满足存款人提款要求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存款人偿付被保险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安排。不同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有不同的组织形式,但总体来说主要有三种:(
46、1)由政府建立存款保险机构;(2)由政府与银行界共同建立存款保险机构;(3)在政府支持下,由银行同业联合建立存款保险机构。(五)存款保险制度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2.偿付限额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3.存款保险基金来源及运用来源包括:投保机构交纳的保费;在投保机构清算中分配的财产;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运用存款保险基金获得的利益;其他合法收入。存款保险基金的运用限于下列形式:存款在中国人民银行;投资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债券及其他高等级债券;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五)存款保险制度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4.偿付情形当存款类金融机构被接管
47、、撤销或者破产时,存款人有权要求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在规定的限额内,使用存款保险基金偿付存款人的被保险存款,具体情形包括: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担保机构的接管组织;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实施被撤销投保机构的清算;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对投保机构的破产申请;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情形。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及时、足额偿付存款。(五)存款保险制度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资金只有在运动过程中才能够创造价值,并使价值增加。金融交易是指在金融市场上发生的金融资产所有权变化,引起金融债权、债务的产生和清偿的交易。(一)金融市场运行机理二、金融市场金融市场
48、效率是指金融职场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程度,它包含两方面内容:(1)金融市场以最低交易成本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能力;(2)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者使用金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效产出的能力。高效率的金融市场能将社会有限的金融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企业及行业,进而创造最大产出,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金融市场效率的发挥是以资本的合理运动为前提的,正是资本的不间断的运动才使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得以实现。(二)金融市场效率二、金融市场是证券市场效率的最低程度。如果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如价格、交易量等)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弱型效率;是证券市场效率的中等程度。如有关证券公开发表的资料(
49、如公司对外公布的盈利报告等)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半强型效率;是证券市场效率的最高程度。如果有关证券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公开发表的资料以及内幕消息对证券价格充分、及时地反映了与证券有关的所有信息,则证券市场达到强型效率。弱型效率半强型效率强型效率196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法玛提出了一个广为接受的有效市场定义: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上,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得(利用)的信息,每一种证券价格都永远等于其投资价值,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根据信息对证券价格影响的不同程度,法玛将市场有效性分为三类:(三)有效市场理论二、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由许多子市场组成的一个庞大的体系,它
50、包括所有的融资活动。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投资基金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外汇市场等。根据以上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的期限长短,可以大致把它们(外汇市场除外)归入货币市场或资本市场两类。(1)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及1年以下的金融资产为交易标的物的短期金融市场,其子市场主要有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等。(2)资本市场是指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资产交易市场,通常指的是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等。(四)金融市场的结构二、金融市场(四)金融市场的结构二、金融市场票据市场票据市场是以各种票据为媒体进行资金融通的市场。按照票据的种类,它可以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