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六年级下册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于1943年写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本文是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
2、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我们班里的学生对于革命先烈这个词语是很模糊的,对于年代越久远的人或事儿,学生越不知道。他们的心里只有抗日战士,只有红军。所以本节课应该详细讲解一下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知道不是只有抗日战士才叫做先烈。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深入学习课程的基本理念,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学的规律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重点突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但是,百密仍有一疏,对于语文课的教学,有时候在头脑里总是有点混乱,加上公开课的原因,自己太紧张了,导致将上上课,就茫然了。首先,在阅读分析李大钊同志被捕是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发现“敌人的凶残”与“李
3、大钊的不慌不忙”这一对比处,深入体会李大钊的镇定勇敢,感受对比写法的作用。其次,利用阎振三的再次出现,引出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通过学生反复地去读,自主感悟,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之后,再由学生独立找出文中出现的几处前后照应的句子,再读再体会。课堂教学中,有预设,也有生成。我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回的新生活,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倾诉内心世界的机会,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但是,对于课时的安排有所拖沓,上课时就没有着急,课堂就显得松垮了。今后的备课,我要有张有弛,圆满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