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专题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319650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教学专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有效教学专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有效教学专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有效教学专题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有效教学专题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有效教学专题专题目标:有效教学是人们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行的孜孜不倦的追求,长久以来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也是当今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本专题以有效教学理论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的理念分析、研究的实践归纳和研究反思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四个部分专题内容:第一部分:有效教学研究的综述,概述国内外研究的相关背景和研究历史第二部分:有效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对有效教学基本理念中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评价标准三个方面进行理论上的探讨第三部分:有效教学研究的实践归纳,重点对有效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根据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有效教学行为策略第四

2、部分:对有效教学的反思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第五部分: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一、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有效教学((effecticve Ctiveteachin)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20世纪以前,教学是艺术在西方教育理论教学观中占主导地位但是,随着20世纪之后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

3、能,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一)国外的研究人们对教学观的争论始于19世纪末,争论的焦点是“教学是一种艺术还是一种科学”“教学是艺术”观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教学是科学”观认为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不仅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还关注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教学是一种艺术之后,心理学家对教学的认识分为两派:行为主义心理学者如斯金纳

4、、桑代克明显倾向教学是科学的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者如库姆斯则坚持教学是艺术的观点。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开始对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1978年,盖奇发表的教学艺术的科学基础一书中指出,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具有科学的知识基础,从而改变了人们关于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的二元对立的观点,达成了对“艺术一科学性”教学观的共识1.1.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从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与方法考察,有效教学研究发展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60年代末:教师特征研究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教师教学行为研究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有效教学的综合研究阶段2.2.学习理论的变革对有

5、效教学的影响学习理论主要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但是它对有效教学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有效教学受到学习理论的影响,形成了三个发展阶段:从为行为结果而教学的教师中心取向,到为认知建构而教学的学生中介取向,再发展到为情境性认知而教学的生态化取向第一阶段,教师中心取向阶段:为行为结果而教学在20世纪60、70年代,有效教学系统研究形成的初期,教学主要探讨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对学生学习结果或学习成绩的影响,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决定作用,是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第二阶段,学生中介取向阶段:为认知建构而教学20世纪70、80年代,有效教学受到认知科学的影响,将研究的关注点从教师转向了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通过学

6、生的认知!态度!自我调节等中介过程起作用,而不能直接控制学生的学习结果第三阶段,生态化取向阶段:为情境性认知而教学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效教学逐渐从认知建构教学转向了情境性认知教学,强调有效的教学应该将学生置于开放性的、与外界不断互动的生态化的系统中来考虑其学习与发展,统筹考虑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各种要素。生态化取向的有效教学认为情境是整个学习中的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强调个体与其所依存的主客观情境的相互作用,主要以学习的情境理论为基础3.3.有效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教学行为是教师在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切活动或表现第二,有效教学技能的研究。教

7、学技能是复杂的,建立在创建与管理课堂的知识和所教学科内容的知识基础上的认知技能,是教师用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整体性而非孤立性的策略,教师的教学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能够随着课的进展不断调整和改变他们的教学策略第三,有效教学风格的研究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体现的具有个人特点的风度和格调。第四,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为完成某种教学任务服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第五,有效教师的教学艺术研究概括起来,国外对教师有效教学的研究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有效教学构成的研究。有效教学体现在计划教学、管理教学、呈现教学和评估教学四个过程中,每一过程又包括一些要素二是有效教

8、学影响因素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影响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三是有效教学特征的研究。有效教学的特征概括为两大方面:1、诸如外貌、智力、亲切、热情、幽默等教师的生理、心理或个性品质特征;2、诸如理解学生、教学能力强、教学适应性和科学知识丰富等教育教学特征四是有效教学多维性的研究。指的是虽然有效教学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研究发现,同是有效教学的教师,其特征可能并不相同。也就是说有效教学有多种表现形式,有效教学的教师表现出个别差异,不同的有效教师所表现的特征不一样(二)国内的研究 对有效教学的研究,由于我国起步较晚,主要还是以继承和吸收西方的研究成果为主。尽管如此,我国学术界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也有所发展,并

9、取得了一些成绩1.1.有效教学研究的发展阶段我国学者对有效教学的正式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1979至现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初步的整理,我们会发现发现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引进阶段(1981一1993),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研究成果很少,而且大部分是介绍引进国外的一些相关情况,13年共发表25篇,占研究成果总数的2%.萌芽阶段(1994一1999),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开始增多,六年时间共发表相关文章71篇,占研究成果总数的5%:研究范围同样相对比较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发展阶段(2000一2005),这一阶段是文章数量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总共

10、发表文章382篇,总数是前五年的5.4倍,并且有24篇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范围开始拓宽,出现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有效教学基本理论的研究等;研究方法多样化,出现了实证研究繁荣阶段(2006一 ),这一阶段有效教学研究的特征为发表有效教学研究成果的期刊显著增加,文章数量急剧增加;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宽,涉及有效教学的特征、标准、影响因素、教学策略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更加重视中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教学研究,更加贴近教学实践;在研究方法方面,增加了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等,数据资料的统计更加科学二、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一)有效教学的概念界定1.有效教学涵义的不同理解国外对有效

11、教学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描述式定义:描述式定义认为有效教学是能够产生有效学习的教学一种是流程式定义:流程式的界定是采用流程图的方式分析教学有效性的各个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背景、过程、产出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的有效性另有学者将西方学者对有效教学的解释归结为三种基本取向:一是目标取向的定义,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达成了预定的学习目标的教学;二是技能取向的定义,认为有效教学是一种智力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对所教学的学科内容有广泛而深刻的把握;三是成就取向的定义,认为有效教学应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在国内,由于教学本身的复杂性,起初直接对有效教学进行界定的文章和著述并不是很

12、丰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人们对有效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综合国内各种研究成果,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l)对概念本身进行结构化分析(2)设定有效教学的标准来界定有效教学(3)引进经济学视角对有效教学进行界定有效教学界定为:教师根据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并兼顾动态的有效生成在教学历程中追求优异的教学活动实施、课程与教学实施、教学评量实施成效,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是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其次,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最后

13、,有效地发展教师的教学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具体而言,这一概念包括如下三方面的涵义:第一,有效教学是基于预设教学方案并指向教学目标的教学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对某堂课的教学进行具体明确的质量标准的设定,是预想的教学结果任何有计划的活动过程最终都指向一定的活动结果有效教学所追求的效果是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情境下最大限度的达成第二,有效教学是在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中有效生成的教学教学情境具有复杂性和变化性,这就决定了有效教学一方面要在具体教学情境下努力地实施预设教学方案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又要能够利用实践智慧和教学规律自觉权衡诸如学生!环境!自身等因素的现状及联系,对教学因素进行合理

14、优化整合的同时对各种教学策略进行理性选择和灵活运用以取得有效生成的教学第三,有效教学是重视对教学经验进行不断反思的教学有效教学不是随便就能达到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效果产生的原因,从而能够根据具体教学情境,机智地作出教学决策,使教育智慧逐渐得到提升并切实采取行动以取得有效教学有效教学首先是一种教学形态,其次是一种教学思维,同时也是一种教学理想。不难看出,从有效教学的理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思维,最后转变有有效教学的现状,就是教师尝试把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历程。(二)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

15、优化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基于互动、理解、反思、体验的建构主义教学观1.1.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方案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Babanski,1927一1987)提出的教学理论该理论运用现代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对教学理论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探索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般定义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来看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以及某种个性特征方面,在提高品格修养方面,取得最大的可能效

16、果;师生为取得一定效果只消耗最少的必要时间;师生在规定时间内,为达到一定的效果只耗费最少的必要精力;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效果只花费最少的经费。从巴班斯基的教学思想中不难发现,其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即有效教学的问题2.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PAusubel,1918一2008)倡导有意义接受学习,并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意义学习结合起来,理清了四者之间的联系他指出学习的实质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己有的适当的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3.3.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建构主义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流派,是很多哲学思潮的共同主张,最

17、早发起者皮亚杰(JeanPiaget,1896一1980)建构主义的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以取得自己最大可能的发展建构主义的基本内容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括:第一,就“实在”的性质而言,人的心理表征与外部世界一样拥有“真实”的存在状态;第二,就知识的性质而言,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之中;第三,就科学的性质而言,科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像人类其他活动一样,也带有偏见并经过人的价值观念过滤;第四,就人际互动的性质而言,我们依赖于共享的或协商的意义,这些意义在本质上是合作产生的,而不是依靠权威或经过操纵产生的建构主义

18、学习环境下的有效教学设计原则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加强协作学习、加强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三)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1.有效教学评价的现状国外对效教学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献,不同的流派对此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对有效的教与学的衡量标准也逐步达成一些共识,他们主张从以下方面来审视教学的有效性:师生是否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习;是否注重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的素质;是否注重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是否有挑战性,是否通过思维挑战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是否重视通过对话进行教学有效教学的评估标准有很多,其中美国联邦教育部下属的“教育多元化与卓越化研究

19、中心”在广泛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有效教学的五项标准及其相关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有效教学的五项标准是:JPA创造性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LLD语言和文化素养发展-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MM情境化-创设学习的情境;CT复杂思维-开展挑战性活动;IC教学对话-确保教学对话。这五项标准分别阐释了教学的不同方面,它们互相关联、互相支持,共同构成有效教学的完整图景,其核心是致力于提升所有学习者学业成就我国有学者提炼出评价有效教学的五条标准: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语言发展;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提供有挑战性的活动和对话教学;也有学者从更为细节的方面分析了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评

20、价标准:学生能够全体参与、学生能够主动建构、学生与教师能够多向互动、学生能够积极体验、学生能够自我反思。还有学者把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师素养等六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再分出具体的二级评价指标等等。然后,再逐一用这些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具体的评价还有学者则从多角度来衡量有效教学:学习的机会和作业;课程环境;班级的组织和管理;课的结构;师生交流;学生的参与和学生的成功;教师的教学改革热情2.有效教学评价的具体标准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关注差异性,能体现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和“创造性”;教学内容要与学生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具

21、有教育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教学方法要关注并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形成教师个性化、学科性的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体现发展性、主体性、多元性的统一有效教学的评价可以细分为以下四个方面(l)教学目标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它是否合乎人们对教学效果的目的性追求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体现,是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表述,通常用于规定特定层次与特定对象的受教育者的学习结果为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首先要具体明确,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评价性;其次,目标要有弹性和层次性,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提升一定的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

22、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教学内容按照现在的三维教学目标进行划分,教学内容应当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具有科学性!正确性以及趣味性,把握知识结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渗透思想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乐于学、学得好。(4)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最明显的体现在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学生学有所得,各有发展;再次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反映良好,师生配合默契,感情投入;最后教师个人的反思和提升(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知识和能力的具体体现,主要表现为合理性、针对性、启发性、生成性、和谐性。合理性即教学设计要合理,重点突出,各个教学环

23、节安排得当,有效分配!利用课堂时间;针对性指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精选习题并有层次性;启发性指教学语言清晰准确,精心设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训练学生的思维;生成性是体现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教学目标在对话中生成,师生在对话中共同发展;和谐性是指课堂教学中有明确的课堂纪律,同时也体现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真诚的氛围,师生互动间既有碰撞也有共识三、有效教学的实践归纳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的,因此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有效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一)有效教学行为的实践意义1.有效教学行为的界定(l)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一定的

24、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下,产生的一系列与教学有关的行为。教学行为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既是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又是教师素养的体现。它包含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教师的教学行为都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要达成某种教学目标,体现了目的性;其次,从广义上来讲,教学行为既包括教师的行为也包括学生的行为,从狭义上来看仅限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再次,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最后,教学行为具有直观性和潜在性,随教师所处的实际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教学行为是教师在课堂生活中展现出的行为,是教师的职业行为,是教学的核心和实体部分,是构成教学活动的细节和内容,也是教学系统中最具能动性的部分教学行为的职责与教

25、学活动以及教育系统的职责在方向上是一致的,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系统的职责是概括的!指导性的,而教学行为的职责则是具体的、实践着的由于教师是社会中的一员,教师的所有行为都带有社会性特征,因此,教学行为不仅是学术信息传递的知识和载体,也是教师人格!道德!学识等的综合体现,对学生的社会化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2)有效教学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是将有效教学所要求的质量、时间、适合性、激励等要素整合在一起,引发出有效的学习行为,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基础。有效教学行为与教学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行为是描述性概念,表征的是“实际怎样”的问题;而有效教学行为是规范性概念,要经过人的价值判断,它确定的是教师个体“应该怎样”的

26、问题。有效教学行为是对教学行为的规范和引导,它不仅能够使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连结成一个整体,而且可以使这个整体表现出流畅、有序、富于艺术美的特征有效教学行为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并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教学行为。具体到每一堂课,有效教学行为则是那些能促成课堂教学目标完成的教学行为,而从教育目的到课堂教学目标都是判断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现实依据,在其指导下的有效教学行为必然体现出与它们相适应的特征,无论任何环节发生变动,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特征都必然随之变化2.2.有效教学行为的共性(l)有效教学行为具有情境性(2)有效教学行为具有整体性(3)有效教学行为具有相对性(二)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教学是教师根

27、据教学目标,传授和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对教学进行评价,循环实施教学的过程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是指影响教学活动进行并促成教学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其中,教师由于其在教学中的特殊角色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1.1.影响有效教学行为的历史分析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通过分析有效教学的基本构成、有效教学基本框架以及有效教学的三大模式,总结出影响有效教学的实践因素(l)有效教学的元认知一研究有效教学的基本构成要了解影响有效教学的机制,先分析有效教学的基本构成目前对有效教学要素的解剖,存在着三个维度。第一是从提高教学效率的维度进行分析,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

28、意八个要素,即明确教学的知识点、能力点、非智力因素点;教学的授出量、训练量、活动量;教学的难易度、速度;教育遵循知能的固有序列、学生的认知程序、课堂的结构程序;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技能活动的方法、情感活动的方法;注意教学情境、情感、情绪;注意时间的分配、时段的联系、时段的效率;有效教学时间与无效教学时间的比率第二是从有效教学模式构成维度分析有效教学结构要素。有效教学结构分为学生投入与有效教学的相关变量其中学生投入包括学生性向和学生学习(目标性)动机,有效教学相关变量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质量、激励和时间(额定)第三是从有效学习要素的维度来分析有效教学要素。研究者在分析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进

29、而分析有效教学的基本要素,从要素的性质出发,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与有效教学的基本要素关系表(2)有效教学的研究视角)研究有效教学的基本框架第一,场境变量视角第二,过程变量视角第三,结果变量视角(3)有效教学的可操作性)研究有效教学的模式归纳当今研究有效教学的不同模式主要有三种:表层分析模式、心理层次分析模式和教学技巧分析模式2.2.影响有效教学的教师因素(l)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为达到有效教学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信念、知识等。它是根源于实践理性的知识,是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在复杂与不确定的教学情境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得

30、来的具有独特性的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往往通过教学行为反应出来,不仅影响着教师自身的完善与提高,而且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影响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专业知识主要是两类:一类是起支撑作用的教育基础知识,也是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性基础知识,具体包括基本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教学论等构成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教师所任教学科目相对应的学科知识另一类是教师的实践知识,它是通过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有意义的思考得来的,是教师针对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感知、思考、总结出来的一种实效性知识。(2)教师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外在体现,同时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又会进一步增强教师的

31、专业素质。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观察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性,教育想象能力和教育机智。而教师最为重要的两个专业能力是与教师元认知有关的自我监控力和教学效能感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的

32、自我评价和判断,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表明,个体内部的自我参照因素调节着知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而其中人们所具有的判断能力以及这种判断如何影响其动机和行为便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依赖于对教学任务的分析和个人教学能力的评价,这两种成份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教师对预期教学任务的效能判断,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努力和坚持性,教师由此表现出的教学行为又作为效能感信念的新的信息源进行加工(3)教师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和完成教学目标而做出的,并随情境变化而进行调整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

33、施。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第一,对教学行为的指向性。第二,结构功能的整合性。第三,启发性。第四,灵活性教学策略包括对教学过程!内容的安排,对教学方法!步骤!组织形式的选择,而这些因素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教学策略也是复杂多变的。在制定或使用教学策略时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学生为出发点,以教师自身特点为主观条件,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制定和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3.3.影响有效教学行为的其他因素(1)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教师应将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作为教学的起点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可以从起点能力!一般特征!学习风格这几个方面进行,并进行准确的判定。一旦确定了学

34、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后,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学习。(2)有效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制定教学内容选择的策略应考虑三个方面的需要,即社会、学生、学科知识(3)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教学环境一般包括物理环境(教室布置、课桌安排、气温、光线等)和心理环境(班风、学风、课堂教学气氛、师生关系等)两个大的方面,而后者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通过研究得出,影响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主要因素,第一个方面是教师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专业知识、教学监控力、教学效能感、教学策略四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学生、

35、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所以要使教学达到有效,即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加以改进和提高,更需要教师的创造和努力(三)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策略1.教学准备行为策略教学准备是指教师为了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所采取的一些行为措施,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具体来说包括:清楚地界定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内容和策略、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2.教学实施行为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施预期的教学方案而发生的一系列行为。一般说来,教师在课堂里发生的行为按功能来划分主要有两个方面:课堂管理行为和课堂教学行为(l)课堂管理行为课堂管理行为是教师为了教学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以确保单位时间的

36、效益而采取的行为通常所指的课堂管理即是指课堂违规行为的管理第一,课堂常规管理策略恰当的课堂常规是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基础条件,教师预防性的课堂常规管理主要包括课堂环境设置、教师的教学准备以及切实可行的常规管理制度第二,课堂违规行为管理策略课堂违规行为指的是在特定的情境中阻止或威胁到学习活动的学生行为,它破坏了课堂学习活动的连续性,干扰了正常教学活动课堂违规行为管理策略得当,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很大帮助(2)课堂教学行为按照教师在课堂教学情景中的行为方式及其发挥的功能来划分,主要教学行为有三种:呈示行为-着眼于教师呈现知识与演示技能为主的行为;对话行为-着眼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行为;指导行为

37、-着眼于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采取的辅导或指导行为第一,讲解:呈示行为第二,提问和讨论:对话行为第三,辅导:指导行为3.3.教学评价行为策略教学评价策略通常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有两种,即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前或教学中进行,具有两项基本目的,一方面可为教师教学计划之依据,另一方面可诊断学生在该学科领域所需要继续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形成教学。总结性评价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目的在于让师生都能了解最后所达到的水平,提供教学最后完成的全貌四、有效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展望(一)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二)有效教学与反思性教学(三)树立

38、批判的“有效”教学观五、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导向,在面对具体的教学情境时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自己的观念与行为,逐渐习得专业知识、提升技能,并逐步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是教师的专业角色、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不断更新、丰富和深化。(一)有效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专业角色转变、专业知识积累、教学能力提升促使教师专业角色的转变是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方面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对我国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作为

39、课改成败关键的教师,其角色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管理者、课程的执行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程的研制开发者。着教师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实现角色转换的内在机理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一:目标导向,即教师角色的转换过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目标的指导与影响下实现。因为驱动教师教学行为最重要的动因是教育教学的目标。其二:自我构建,即教师出于对教师工作职责责任的理解、对教学工作的兴趣和热爱以及顺应社会的期望,积极主动地改变旧有观念,实现角色的自我建构。其三:环境塑造,即教师思想和行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发生变化,角色也需要作出相应调

40、整以适应环境的改变。有效教学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师专业化提出了内在的要求。其一,从目标导向来说,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的效益,具备反思的意识,掌握灵活的教学策略,这些目标要求必然促使教师不断更新自我教学专业理念,并通过目标导向驱动。其二,从自我构建来说,有效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激发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使教师从课堂压力和繁琐事物中解放出来,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有效教学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的价值判断,当他觉得这一理念值得去做,就会产生相应的教学责任感,促使其主动积极地转换角色。其三,从环境培养方面,有效教学适应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旧有角色定位,反思、完善和转变许多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树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观念。有效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从四个方面实现转变。1、师生关系的角色转变-由“权威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2、教学内容的角色转变由知识的 传授者”转向“引导者”3、教学管理方面的角色转变由“管理者”转向“合作者”4、教学评价的角色转变由“终结性评价”实施者转向“发展性评价”实施者(二)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1、学科知识2、个人实践性知识3、有关课堂组织管理知识(三)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1、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2、教学实施能力的增强3、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有效教学专题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