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是什么?,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个人密切相关,但它看不到、触不着。,记录时间的工具,还有什么可以记录时间的更替?,8* 时间的脚印,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重点) 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品味生动有趣的语言。(难点) 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科学精神。(重点),学习目标,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中国著名科普作家。代表作品有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我们居住的星球等科普读物。,作者简介,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略有改动。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事理说明文。 它所谈
2、的时间,本质上是一个地质学概念。作者把时间的概念,从日常的感觉延伸到自然界中,引出了关于时间的又一种境界。,背景链接,踪迹( ) 低洼( ) 崩落( ) 裂缝( ) 烘烤( ) 腐蚀( ) 孔隙( ) 渗入( ) 刨刮( ) 沙砾( ) 楔形( ) 掸去( ) 浑浊( ) 山麓( ) 沟壑( ) 沉淀( ) 遗体( ) 琥珀( ) 犀牛( ) 龟裂( ) 帷幕( ) 钟鼎文( ),zn,f sh,hn,w,x,shn,bo,fn,bn,l,xi,dn,字词学习,zhu,l,h,din,y,h p,x,jn,wi,dn,词语解释,腐蚀: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浑浊:(水、空气等)含有
3、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山麓:山脚。 沉淀: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 海枯石烂:海水干枯,石头粉粹,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贴小标题:这些小标题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相应段落的开头。,整体感知,(14),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阐释读懂“时间的脚印”的意义,(529),(3031),快速通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5、7、18、22、24、27,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5),承上启下,引出说明对象,即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真的有
4、“海枯石烂”的时候。(7),引出下文,说明岩石“毁灭”的过程。,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18),总括上文,总结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的过程。,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22),承上启下:总结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内容,引起下文对岩石保存更多历史痕迹的说明。,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24),总结上文:岩石可以记录地壳的活动。,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27),承上,凸显化石的作用;启下,进一步说明化石是怎样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的。,文章开头引用一首小诗有什么作用?,课文精讲,时间伯伯
5、, 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 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 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高士其时间伯伯,引用诗歌作题记,把时间拟人化,既照应了题目,引出了说明对象,同时也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 读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由读14自然段,说一说: 1.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钟表和日历。,2.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铜壶滴漏。,3.本文中提到的岩石有什么作用?,它是大自然用来记录时间的。,铜壶滴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小知识,自由读
6、521自然段,分组讨论: 1.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2.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新岩石,沉淀,重压,胶结,3.人们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重点读第19自然段),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4.第19段首句中“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删去。“大约”表示不是很准确的估计,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7、性,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自由读2229自然段,分组讨论: 1.从哪几方面说明了岩石可以保存历史遗迹?,从“死”的石头上,我们可以看到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的不同,说明地球上的变化; 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有着丰富的记录; 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2.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1)地壳的活动; (2)气候的变化; (3)古代生物的状况; (4)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5)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3.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三叶虫化石,小知识,细细
8、品味最后一段,说一说:读懂岩石记录有什么重大意义?,读懂大自然的记录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而且可以帮助人类探寻地下“宝藏”,有无穷的大自然的奥妙存在。,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深入探究,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岩层是大自然中保存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方式中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人类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二者相互补充,使说明更具体。,偏离主旨。因为前文谈到人们已经想出了许多记录时间的办法,发明了钟表、日历等。关于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叙述也可以放在一起说,不必在后面单独提及
9、。另外,如果删去此段,直接接下一段,在行文上也更自然、紧凑。,1.内容丰富,结构清晰。 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来展现“时间的脚印”,内容十分丰富。而在具体内容的写作上,作者更是精心安排结构。,写作借鉴,作者不仅很注意用不同层次的例子,而且很注意用过渡性的句子。如“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等,这些过渡性语句,突显了文章的脉络,使文章结构清晰明了。,2.语言生动有趣。 本文语言也很有特点,既准确精练,又生动形象。文中有很多语句耐人寻味,如“时间是没有脚的”,将时间的抽象性和人们对它的无可奈何生动地写出来;“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反用“海枯石烂”
10、,的成语,说明石头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坚硬。另外,这篇课文中还大量运用拟人的手法,使语言生动有趣,增强了可读性。,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板书设计,岩石的毁灭与新生,岩石保留历史痕迹,各种生物化石,本文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记录时间的作用、方式以及读懂“时间的脚印”对人类的重大意义。,主旨概括,拓展延伸,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们对时间感受的名言:,找一找: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课外阅读有关科普读物。,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