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同名819)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358635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同名819)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同名819)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同名819)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同名819)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同名819)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货货币币银银行行学学第八章第八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第二节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和业务中央银行的职能和业务 第三节第三节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第四节第四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第五节第五节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学完本章后,你应当知道:学完本章后,你应当知道:为什么会产生中央银行;为什么会产生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有哪些类型;中央银行有哪些类型;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的业务有哪些?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的业务有哪些?什么是货币政策;什么是货币政策;如

2、何执行货币政策;如何执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关系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关系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P190)银行券发银行券发行问题行问题票据交换票据交换问题问题最后贷款最后贷款人问题人问题金融监管金融监管问题问题18世纪末到世纪末到19世纪初,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世纪初,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二、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二、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演变商业银行演变如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目的明确地直目的明确地直接创设接创设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三、中央银行的类型三、中央银行的类型(P262)(P262

3、)1 1、单一中央银行制:、单一中央银行制:根据中央与地方权利划分的不同,分为:根据中央与地方权利划分的不同,分为:一元中央银行制一元中央银行制(如英国、日本、法国、中国等)二元中央银行制二元中央银行制(如美国、德国等)2 2、复合中央银行制、复合中央银行制 (原苏联)3 3、跨国中央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如欧洲中央银行等)4 4、准中央银行制、准中央银行制(如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四、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四、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一)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一)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二)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二)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三)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设置(三)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设置四

4、、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四、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一)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一)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S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分别由不同机构承担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分别由不同机构承担S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由不同机构交叉承担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由不同机构交叉承担S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统一于一个机构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统一于一个机构 货货币币银银行行学学(二)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二)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是指中央银行总行或总部机关的职能划分及分工。是指中央银行总行或总部机关的职能划分及分工。与行使中央银行职与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直接相关的部门能直接相关的部门。(货币发行、清。(货币发行、清算、货币政策操

5、作算、货币政策操作等部门)等部门)为中央银行行使为中央银行行使职能提供咨询、职能提供咨询、调研和分析的部调研和分析的部门。(统计分析门。(统计分析、研究部门等)、研究部门等)为中央银行有效行为中央银行有效行使职能提供保障和使职能提供保障和行政管理服务的部行政管理服务的部门。(行政管理、门。(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部门)后勤保障等部门)货货币币银银行行学学(三)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设置(三)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设置以保证各项金融政策和基本职能得以有效贯彻以保证各项金融政策和基本职能得以有效贯彻实施为原则来设置分支机构。实施为原则来设置分支机构。三三种种情情况况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

6、构 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以经济区域为主兼顾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以经济区域为主兼顾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货货币币银银行行学学中国人民银行的机构设置中国人民银行的机构设置http:/ 全部资本由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全部资本由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五、五、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1.1.业务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确保货币业务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确保货币 政策政策目标的实现。目标的实现。2.2.业务对象:政府和金融机构。业务对象:政府和金融机构。3.3.资产流动性:持有具较高流动性的资产。资产流动性:持有具较高流动性的资产。一、中央

7、银行的职能一、中央银行的职能(P269)(P269)发行的发行的银行银行政府的政府的银行银行银行银行的银行的银行管理管理金融的银行金融的银行(一)发行银行(一)发行银行 独占货币发行权,一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构。独占货币发行权,一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构。1.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适时适度发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适时适度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给与流通中货币需求的基本一货币,保持货币供给与流通中货币需求的基本一致,为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致,为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融环境。2.从宏观经济角度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给从宏观经济角度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

8、给量。量。3.根据货币流通需要,适时印刷、铸造或销毁票根据货币流通需要,适时印刷、铸造或销毁票币,调拨库款,调剂地区间货币分布、货币面额币,调拨库款,调剂地区间货币分布、货币面额比例,满足流通中货币支取的不同要求。比例,满足流通中货币支取的不同要求。发行发行银行银行(二)政府的银行(二)政府的银行 为政府提供服务,是政府管理一国金融的专为政府提供服务,是政府管理一国金融的专门机构。门机构。代理国库代理国库对政府融通资金对政府融通资金代理政府金融事务代理政府金融事务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充当政府金融政策顾问,为一国经济政充当政府金融政策顾问,为一国经济政策的制订提供各种

9、资料、数据和方案。策的制订提供各种资料、数据和方案。政府政府银行银行(三)银行的银行(三)银行的银行 通过办理存、放、通过办理存、放、汇等项业务,充作商汇等项业务,充作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构的最后贷款人。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充当最后贷款人充当最后贷款人主持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主持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业务主持外汇营业银行外汇主持外汇营业银行外汇头寸抛补业务头寸抛补业务(四)管理金融的银行(四)管理金融的银行 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对整个金融业的运行进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对整个金融业的运行进行调控监管。行调控监管。1.1.根据国情合理根据国情合理制定实施货币

10、政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在稳定货币策,在稳定货币的前提下谋求经的前提下谋求经济增长;济增长;2.2.制定颁行各种制定颁行各种金融法规、金融金融法规、金融业务规章,监督业务规章,监督管理各金融机构管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的业务活动;3.3.管理境内金融管理境内金融市场。市场。*二、中央银行业务二、中央银行业务(P270)1.1.负债业务负债业务货币发行、代理国库、集中存款准备金及其它负债业务。2.2.资产业务资产业务贷款、再贴现、证券买卖、金银外汇储备及其它资产业务。3.3.中间业务中间业务集中办理票据交换、结清交换差额、办理异地资金转移。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资产负债负债贴

11、现及放款流通中通货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外汇、黄金储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其他资产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合计合计合计合计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它是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它是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目标的核心所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居观调控目标的核心所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

12、介指标;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货货 币币 政政 策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最终目标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调控机制调控机制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中间目标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工 具具1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亦称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亦称货币政策目标,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的政策操作而最终达到的宏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的政策操作而最终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内容因国家不同观经济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内容因国家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基本上不外乎下列四种类型:而有所区别,但基本上不外乎下列四

13、种类型:单一目标型,如前联邦德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单一目标型,如前联邦德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保卫马克保卫马克”型。型。双重目标型,如我国长期奉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就双重目标型,如我国长期奉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稳定币值发展经济型。是稳定币值发展经济型。三重目标型,如日本的货币政策就是国内物价的三重目标型,如日本的货币政策就是国内物价的稳定、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资本的供求平衡型。稳定、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资本的供求平衡型。四重目标型,如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强调国四重目标型,如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强调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就业水平的提高、美元购买民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就业水平的提高、美元购买力的稳定、对

14、外贸易收支合理平衡型。此即人们通力的稳定、对外贸易收支合理平衡型。此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货币和国际收常所说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货币和国际收支平衡。支平衡。(1)稳定币值。稳定币值。从字面上理解,稳定币值就是指稳定货币的价值,从字面上理解,稳定币值就是指稳定货币的价值,但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本身并没有价但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本身并没有价值,这样稳定币值就成了稳定货币购买力的简称。值,这样稳定币值就成了稳定货币购买力的简称。货币购买力是用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货币购买力是用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或劳务或劳务)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买力即是单位商品所

15、能换到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买力即是单位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保持不变。因为单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的货币数量保持不变。因为单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数量就是物价,所以稳定币值也就等于稳定物价。币数量就是物价,所以稳定币值也就等于稳定物价。这也就是人们之所以用物价的变化动态来表示币值这也就是人们之所以用物价的变化动态来表示币值的稳定程度与升降幅度的原因所在。的稳定程度与升降幅度的原因所在。(2)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指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是指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经济增长的速度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的

16、统一。经济增长的速度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表示。当然,这种增长决不是过度追求内生产总值表示。当然,这种增长决不是过度追求高速度的增长,而是保持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的高速度的增长,而是保持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不然会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剧烈波增长。不然会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剧烈波动。动。(3)充分就业。严格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资充分就业。严格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资源而言的,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源而言的,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但人们通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

17、力而言,指任何愿意工常所说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份有报酬的工作。作并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份有报酬的工作。对充分就业的衡量是通过失业率来反映的。所谓失对充分就业的衡量是通过失业率来反映的。所谓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业率,是指失业人数(愿意就业而未能找到工作的人愿意就业而未能找到工作的人数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的百分比。美国劳动统计局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的百分比。美国劳动统计局对失业定义是:对失业定义是:“凡年满凡年满16周岁、在一星期里没有周岁、在一星期里没有干活因而没有工资或利润收入而又积极寻找工作的干活因而没有工资或利润收入而又积极寻找工作的人

18、,应列为失业。人,应列为失业。”失业率的大小表示了与充分就业的差距。失业率愈失业率的大小表示了与充分就业的差距。失业率愈高,距离充分就业就愈远;反之,就愈接近。同时,高,距离充分就业就愈远;反之,就愈接近。同时,劳动力的就业状况还可以与土地、资本等其他生产劳动力的就业状况还可以与土地、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要素的“就业就业”状况保持基本一致的关系。即劳动状况保持基本一致的关系。即劳动力愈是接近充分就业,其他生产要家的利用程度就力愈是接近充分就业,其他生产要家的利用程度就愈高;反之,则愈低。愈高;反之,则愈低。(4)平衡国际收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平衡国际收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

19、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巨额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导致外汇市场波动,资本大量的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导致外汇市场波动,资本大量外流,外汇储备急剧下降,本币大幅贬值,并导致外流,外汇储备急剧下降,本币大幅贬值,并导致严重的货币金融危机。而长期巨额国际收支顺差,严重的货币金融危机。而长期巨额国际收支顺差,往往使大量外汇储备闲置,又不得购买大量外汇而往往使大量外汇储备闲置,又不得购买大量外汇而增发本国货币,可能导致或加剧国内通货膨胀。一增发本国货币,可能导致或加剧国内通货膨胀。一般来说逆差危害比顺差大。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国际般来说逆差危害比顺差大。运

20、用货币政策调节国际收支,主要目标是通过利率和汇率的变动来实现本收支,主要目标是通过利率和汇率的变动来实现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和国际收支平衡外币政策的协调和国际收支平衡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合适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该具有如下四个特征:合适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该具有如下四个特征:可测性,即中央银行能够迅速和准确地获得它所选定的可测性,即中央银行能够迅速和准确地获得它所选定的中介指标的各种资料,并且能被社会理解、判断与预测。中介指标的各种资料,并且能被社会理解、

21、判断与预测。可控性,即中央银行应该能够有效地控制,并且不会遇可控性,即中央银行应该能够有效地控制,并且不会遇到太多的麻烦和障碍。到太多的麻烦和障碍。相关性,即中介指标应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即中介指标应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抗干扰性,即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应能抗干扰性,即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应能较正确地反映政策效果,并且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较正确地反映政策效果,并且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目前,中央银行实际操作和理论界所推祟目前,中央银行实际操作和理论界所推祟的中介指标主要有利率、货币供给量、银行的中介指标主要有利率、货币供给量、

22、银行信用规模、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股票价信用规模、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股票价值等。但由于中央银行本身不能左右股票价值等。但由于中央银行本身不能左右股票价值,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都不过是货币供值,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都不过是货币供给量的部分给量的部分,而控制了货币供给量,也就基本而控制了货币供给量,也就基本上控制了银行信用规模。因此,货币政策中上控制了银行信用规模。因此,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实质上只有两个候选对象,即利率和介指标实质上只有两个候选对象,即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由于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种类多种多样,有由于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种类多种多样,有时还经常变化,所以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利时还

23、经常变化,所以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利率的可测性不如货币供给量。同时,对于再率的可测性不如货币供给量。同时,对于再贷款利率,中央银行只能施加某种影响,但贷款利率,中央银行只能施加某种影响,但不能强行干预,而货币供给量则是中央银行不能强行干预,而货币供给量则是中央银行直接操纵的,所以,从可控性上看,货币供直接操纵的,所以,从可控性上看,货币供给量对经济变量的作用比利率更直接。给量对经济变量的作用比利率更直接。2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缺点(1)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优点: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优点: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即货币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即

24、货币供给量与经济的变动是顺循环的,即经济繁荣时增供给量与经济的变动是顺循环的,即经济繁荣时增加;经济萧条时会自动收缩。加;经济萧条时会自动收缩。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力较强,即经济繁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力较强,即经济繁荣时,中央银行为防止通货膨胀会压缩货币供给量;荣时,中央银行为防止通货膨胀会压缩货币供给量;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会扩张货币供给去复兴经济。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会扩张货币供给去复兴经济。这两者之间的界线非常明显,从而不可能误导中央这两者之间的界线非常明显,从而不可能误导中央银行的宏观决策。银行的宏观决策。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紧密。货币供给量增加,表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紧密。货

25、币供给量增加,表示货币政策扩张;货币供给量减少,表示货币政策示货币政策扩张;货币供给量减少,表示货币政策紧缩。紧缩。可以明确地区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可以明确地区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2)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缺点: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缺点: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诸因素中,还有公众和商业银行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诸因素中,还有公众和商业银行的行为。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给量的中央银行通过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存在有一定的时滞。控制存在有一定的时滞。第二节

26、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用来实现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手段。货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三类。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三类。一般性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

27、具有传统性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个,也称货币政策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个,也称货币政策的的“三大法宝三大法宝”。(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涵义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涵义存款准备金是银行及某些金融机构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准备金是银行及某些金融机构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而准备的货币资金。存款准备金分存款和资金清算而准备的货币资金。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

28、按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按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上交的部分;上交的部分;超额准备金系指准备金总额减去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超额准备金系指准备金总额减去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剩余部分。剩余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对法定存款比率的增加或减少达金,中央银行通过对法定存款比率的增加或减少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其本意是,银行可吸收的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其本意是,银行可吸收的存款不能都贷

29、放出去,而要留下一些作为部分存款存款不能都贷放出去,而要留下一些作为部分存款人的随时支取。在现代银行,实行法定比率的准备人的随时支取。在现代银行,实行法定比率的准备金制度其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应付支取和防范挤兑,金制度其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应付支取和防范挤兑,而是作为控制银行体系总体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而是作为控制银行体系总体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工具。币供给量的工具。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中中 央央 银银 行行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社会社会经济经济紧缩紧缩扩张扩张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信用量信用量社会货币社会货币供给量供给量派生派生存款量存款量市场市场利率利率2

30、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和局限性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和局限性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表现在:它对所有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表现在:它对所有存款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存款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通常称它是一帖的影响力。通常称它是一帖“烈药烈药”,因为它力度,因为它力度大、反应快,同时也存在有大、反应快,同时也存在有明显的局限性:明显的局限性:对经济的震动太大,不宜轻易采用作为中央银行对经济的震动太大,不宜轻易采用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的工具;日常调控的工具;存款准备金对各类银行和不同存款的种类影响不存款准备金对各类银行和不同存款的种类影响不一致,

31、如法定准备金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低一致,如法定准备金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往往迫使中央银行通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往往迫使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贴现窗口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过公开市场业务或贴现窗口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最早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是美国。中国实施这一最早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是美国。中国实施这一制度是在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权后,于制度是在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权后,于1984年规定各专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及信托投资公年规定各专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及信托投资公司等向国有央行交存准备金的办法。刚开始规定企司等向国有央行交存准备金的办法。刚开始

32、规定企业存款准备金为业存款准备金为20,储蓄存款为,储蓄存款为40,农村存款,农村存款为为25。此后进行了多次调整。此后进行了多次调整。1985年,为了增加年,为了增加专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将准备金率调整为这几项存专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将准备金率调整为这几项存款和其他存款总额的款和其他存款总额的10,1987年调至年调至12,1988年年9月月1日又提高到日又提高到13。1998年又调低到年又调低到8,1999年调至年调至6。3我国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方法我国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方法(1)应按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应按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我国法定存款准备率一直偏高,且

33、一定多年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率一直偏高,且一定多年不变。如变。如1988年年9月存款准备率调整为月存款准备率调整为13以后,以后,9年末调整,实际上期间金融体制和经济环境已发生年末调整,实际上期间金融体制和经济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的高法定存款准备率促使商业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的高法定存款准备率促使商业银行一方面向中央银行缴存高额准备金,另一方面银行一方面向中央银行缴存高额准备金,另一方面又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这是不正常的。目前中又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这是不正常的。目前中国应降低存款准备率,同时等额减少人民银行的再国应降低存款准备率,同时等额减少人民银行的再贷款。贷款。1991年,法定存

34、款准备率美国为年,法定存款准备率美国为06,日本为,日本为1,德国为,德国为55,英国为,英国为01。这因为:。这因为:一是发达国家准备金政策有弱化的趋势,存款准备一是发达国家准备金政策有弱化的趋势,存款准备金政策过于粗笨,难以达到微调的目的。金政策过于粗笨,难以达到微调的目的。二认为法定准备金制度只是在发生金融危机时使用,二认为法定准备金制度只是在发生金融危机时使用,是一种备用工具。是一种备用工具。(2)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制定多层次的存款准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制定多层次的存款准备金率。备金率。通观各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历史和现状,通观各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历史和现状,其法定存款准备率的结构有简单的

35、,也有复杂的,其法定存款准备率的结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总的趋势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国现行的总的趋势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国现行的存款准备率规定为所有金融机构一律存款准备率规定为所有金融机构一律6,没有按,没有按不同的经营规模、经营环境、经营重点的金融机构不同的经营规模、经营环境、经营重点的金融机构制定区别利率。这样做,不利于国家扶持重点行业、制定区别利率。这样做,不利于国家扶持重点行业、企业,以及从战略上总体上调整经济结构,不利于企业,以及从战略上总体上调整经济结构,不利于国家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国家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信用度高,应该采取的措施

36、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信用度高,资金实力雄厚,随着自律性的不断增强,其存款准资金实力雄厚,随着自律性的不断增强,其存款准备率可以低于其他金融机构;城市银行因其经济环备率可以低于其他金融机构;城市银行因其经济环境相对有利于信贷资金安全性,其存款准备金率可境相对有利于信贷资金安全性,其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低于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以低于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3)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总行统一使用的办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总行统一使用的办法。法。我国现行的存款准备金由中央银行统一集中后,我国现行的存款准备金由中央银行统一集中后,不仅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动用,而且连中不仅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动用,而

37、且连中央银行的省及省以下分支行也无权动用。这不利于央银行的省及省以下分支行也无权动用。这不利于发挥其保证存款支付和清偿的作用,特别是市县一发挥其保证存款支付和清偿的作用,特别是市县一级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困难时,存款准备金难以及时级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困难时,存款准备金难以及时发挥其保证支付清偿的作用。发挥其保证支付清偿的作用。(4)协调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关系。协调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关系。两者两者的关系决不是特殊的恩赐关系。无论是国有银行、的关系决不是特殊的恩赐关系。无论是国有银行、混合所有制银行,或是非国有的商业银行,都应全混合所有制银行,或是非国有的商业银行,都应全部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

38、银行,不能看作政企合部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不能看作政企合一的金融机构。可以设想,名为商业银行,实际上一的金融机构。可以设想,名为商业银行,实际上没有真正的转换机制,仍然躺在中央银行身上吃没有真正的转换机制,仍然躺在中央银行身上吃“大锅饭大锅饭”,这种严重的依赖性必然会削弱存款准,这种严重的依赖性必然会削弱存款准备金制度所发挥的应有作用。因为在此情况下,很备金制度所发挥的应有作用。因为在此情况下,很可能出现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被商行要求央行增可能出现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被商行要求央行增加再贷款而抵消。加再贷款而抵消。2012年货币政策调整一览:两次降息年货币政策调整一览:两次降息+两次降

39、准两次降准中新网财经频道整理发现,进入中新网财经频道整理发现,进入2012年以来,央行年以来,央行分别于分别于6月月8日和日和7月月6日实施降息,于日实施降息,于2月月24日和日和5月月18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首次实施不对称降息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首次实施不对称降息以支持实体经济。以支持实体经济。中新网中新网7月月25日电日电 综合报道,今年上半年,通综合报道,今年上半年,通胀压力进一步减轻,胀压力进一步减轻,CPI持续下降,持续下降,6月月CPI同比增同比增速更是创下速更是创下2010年年2月以来新低,为货币政策调整月以来新低,为货币政策调整提供更大空间。中新网财经频道整理发现,中国央提

40、供更大空间。中新网财经频道整理发现,中国央行在行在“稳增长稳增长”的背景下两次降息,两次下调存款的背景下两次降息,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首次实施不对称降息以支持实体经济。准备金率,并首次实施不对称降息以支持实体经济。2011年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了了2012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今年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今年3月召开的月召开的“两会两会”上,明确要继续实施上,明确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同时进

41、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同时在有效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管好货币信贷总量、促在有效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管好货币信贷总量、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搞好价格调控,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防止物价反弹。中新网财经频道整理发现,进入中新网财经频道整理发现,进入2012年以来,年以来,央行分别于央行分别于6月月8日和日和7月月6日实施降息,于日实施降息,于2月月24日日和和5月月18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二)再贴现政策1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及其作用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及其作用 再贴现政策,是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再贴现政策,是指央行通

42、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是国外央行最早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而再贴现政策是国外央行最早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而且再贴现政策在一些国家广泛得以运用,主要是因为且再贴现政策在一些国家广泛得以运用,主要是因为通过它能为那些难以按市场条件从金融市场所需资金通过它能为那些难以按市场条件从金融市场所需资金部门和地区融资提供了便利。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的部门和地区融资提供了便利。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它具有双重效力,即能起到引导信贷注入重要工具,它具有双重效力,即能起

43、到引导信贷注入特定领域增加流动性总量的作用,而且能对社会信用特定领域增加流动性总量的作用,而且能对社会信用结构、利率水平、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调节结构、利率水平、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作用。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 运行机制运行机制 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增加,迫使商业银行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商业银行资金本增加,迫使商业银行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减少,导致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的减少,相应缩减来源的减少,导致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的减少,相应缩减市场货币供应量。随着市场银根紧缩,市场利率相应上升

44、,市场货币供应量。随着市场银根紧缩,市场利率相应上升,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也会相对减少。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也会相对减少。反之,当中央银行调低再贴现率时,引起货币供应量与反之,当中央银行调低再贴现率时,引起货币供应量与需求量的增加。需求量的增加。三种效果的作用机制图示(三种效果的作用机制图示(P354)P354)(1 1)借款成本效果:)借款成本效果:再贴再贴现率现率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借款成本借款成本商业银行向中央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票据贴现银行的票据贴现商业银行对企业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和个人的贷款货货 币币供应量供应量社会社会经济经济紧缩紧缩扩张扩张(2 2)告示效果:)告示效果:中央银行

45、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再贴现率预示着预示着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社会社会经济经济紧缩紧缩扩张扩张意味着意味着市场利率市场利率投资和消费投资和消费 需需 求求企业和个人企业和个人调整信用量调整信用量(3 3)结构调节效果:)结构调节效果:中央银行中央银行限制贴现票据种类限制贴现票据种类实行差别再贴现率实行差别再贴现率支持短线部门支持短线部门限制长线部门限制长线部门实现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国民经济结构调整(1)再贴现政策的优点是:)再贴现政策的优点是:中央银行可利用它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通过再贴现率的变动,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通过再贴现率的变动,影响货币供给量、短期利率以及商业银行

46、的资金成影响货币供给量、短期利率以及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金,达到中央银行既调节货币总量又本和超额准备金,达到中央银行既调节货币总量又调节信贷结构的政策意向。调节信贷结构的政策意向。(2)再贴现政策的缺点在于:)再贴现政策的缺点在于:中央银行固然能够调整再贴现率,但借款与否和中央银行固然能够调整再贴现率,但借款与否和借款多少的决定权在商业银行,所以这一政策难以借款多少的决定权在商业银行,所以这一政策难以真正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向。真正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向。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上时,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上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

47、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它可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它可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甚至货币供给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波动。甚至货币供给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波动。相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来说,再贴现率比较相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来说,再贴现率比较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也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也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预期。动,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预期。(1)观念上的转变。观念上的转变。中国再贴现政策的运用始于中国再贴现政策的运用始于1994年,存在一个从单纯的结算手段,到调整信贷结构的手年,存在一个从单纯的结

48、算手段,到调整信贷结构的手段,再到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发段,再到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过程。人们对再贴现的认识也有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展过程。人们对再贴现的认识也有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为体制上、操作上的种种缺陷,并没有高度重视它的因为体制上、操作上的种种缺陷,并没有高度重视它的作用。所以必须大力宣传票据贴现和再贴现知识,努力作用。所以必须大力宣传票据贴现和再贴现知识,努力创造适宜于推广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的社会氛围和环创造适宜于推广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境。(2)体制上的完善。体制上的完善。央行适当集中再贴现业务管理,央行适当集中再贴现业务管

49、理,加快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票据市场;适当扩加快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票据市场;适当扩大再贴现的对象和范围;同时,注重把再贴现作为缓和大再贴现的对象和范围;同时,注重把再贴现作为缓和部分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的一项政策措施。部分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的一项政策措施。(3)运用上的配套。运用上的配套。首先,再贴现要与超额准备首先,再贴现要与超额准备金的管理相结合;其次,再贴现要与公开市场业务金的管理相结合;其次,再贴现要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相配合。再有从长远看,加快经济体制和金融操作相配合。再有从长远看,加快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实现银行商业化经营和利率体制改革的步伐,逐

50、步实现银行商业化经营和利率的市场化,建立企业信用评级和信誉档案等制度等,的市场化,建立企业信用评级和信誉档案等制度等,这对完善和运用再贴现政策都是非常必要的。这对完善和运用再贴现政策都是非常必要的。1公开市场业务的涵义及其特点公开市场业务的涵义及其特点 所谓公开市场,是指各类有价证券所谓公开市场,是指各类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包括政府债券、中央银行证券或私人票据等中央银行证券或私人票据等)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交易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交易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同名819)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