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逐渐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出发进行分析,针对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意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逐渐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行业同样如此。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理念的普及与深入,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进行整合,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重点。相较于其他教学科目而言,数学从根源上便和信息技术有着奇妙的缘分,图形变换、方程求解等教学课程通常被
2、认为是最早、也是最常见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课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曾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显然,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对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是明显的。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培养学生数感、建立空间观念,促进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最佳时期,在小学阶段就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就显得更为必要To区别于传统的以“读、算、写”为核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更为灵活多变,具有更强的可控性和交互性,不仅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对于提
3、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也有显著的影响。但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应用中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一、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偏离整合目的标准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整合要合理、有效,并非为了使用而使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许多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设计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了大量粉饰性的情境创设,看似为教学添加了很多乐趣,实际上却喧宾夺主,冲淡了教学效果。小学生尚处于还不定性的时期,适当的趣味情境的添加有利于激发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乐趣,但倘若过度使用,则很容易让学生被课件中那些附加的部分所影响,而忽略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或者学习要点,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事倍功半的。二、
4、信息技术的过度依赖,限制了课堂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活动,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但由于很多相关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学设计都是在教学活动之前设计的,一开始是很难考虑到学生现场的接受与互动情况的。倘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仅仅依赖最初的教学设计,而忽略现场学生的接受情况,那么整场教学课程则反过来被教学课件所限制了,不仅不能发挥信息化教学自身的优势,还限制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三、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化,忽略了数学学科的特点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信息技术是手段,而对于教学而言,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才是教学的核心。但有些老师却片面地将信息化教学作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主要内容,忽
5、略了对教材内容的研究与思考,将过多的心思放在了技街的应用和课件的制作上,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值得我们审视与思考。我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将信息化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首先,在整合过程中,务必要遵循适度原则,不能一味地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从而忽略了教育教学的本质需求。在设计信息技术的应用时,也要考虑到小学生的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其次,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设计。信息化教学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也有不同的教学效果。针对一些概念定义、公式推导等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件形象具体、动态演示、方便快捷等特性,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而针对一些考验实际应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情况,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到合作与互动的交流中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最大化利用现代媒体等信息技术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当中传统媒体手段的运用实践。例如,多媒体课件虽然有形象具体、动态生动等优势,但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板书教学,教学课件由于制作在教学场景之前,相对更为固化,难以变动,适当地根据教学情况,配合板书的构建与传达,可以扬长避短,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