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第3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377390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3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年第3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12年第3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12年第3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12年第3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12年第3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3 3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第3 3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国经济体制改革n本章提要:本章提要:n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n第二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第二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n1 11 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n1 12 2、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返回目录返回目录1 11 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n一、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经济一、作为资源配置方式

2、的市场经济 n1 1、从资源配置角度,界定市场经济内在属性、从资源配置角度,界定市场经济内在属性n第一,它是商品经济的一个发展阶段,因此关于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定适用于市场经济。但它与一般商品经济阶段的区别在于,它是商品经济的一种高度发展了的形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第二,它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与之相对应的不是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而是计划经济。虽然,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但它不具有资本主义的制度属性,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要其整个社会的生产和交换仍然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市场经济仍然可以成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因此,不能根据是否是市场

3、经济来判断一种生产方式的社会性质。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2 2、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n资源配置要解决的是,人们如何把稀缺性资源用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谁来生产、怎样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分配等方面的问题。n在当今世界上,资源配置主要有两种方式:在当今世界上,资源配置主要有两种方式:n一种是计划经济方式,n一种是市场经济方式。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1 1)计划经济方式)计划经济方式n计划经济是指由政府通过计划渠道配置资源的方式。n其机制是:由政府通过计划来安排企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计划方式的优势主要在宏观领域计划方式的优势主要在宏观领域。能有效地对经济

4、总量进行控制,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一,能够在全社会内集中必要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第二第二,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和规划,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在宏观上优化资源配置;第三第三,对国民经济重大结构进行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第四第四,能够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兼顾效率和公平,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计划方式的的不足在于计划方式的的不足在于:n第一第一,对微观经济活动与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发挥有效的调节,容易产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脱节;n第二第二,不能合理调节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容易造成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现象。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2 2)市场经济方式)市场

5、经济方式n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调节的价格支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n其机制是: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由市场主体企业自主决策,由于企业的这些决策是在竞争性市场上作出的,因此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最终是由市场安排的。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市场方式的优势主要在微观领域市场方式的优势主要在微观领域,能够有效地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具体表现在:n第一,第一,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n第二,第二,能够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n第三,第三,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能够促进生产与需要之间的及时协调。返回目

6、录返回目录n市场方式的不足在于市场方式的不足在于:n第一第一,对经济总量的平衡、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的调节显得无能为力;n第二第二,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容易造成经济失衡和周期波动,导致资源浪费;n第三第三,市场规律的作用会引起贫富差距扩大和出现两极分化等现象。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3 3、市场配置资源能实现效率目标、市场配置资源能实现效率目标n1 1)市场经济下三大基本问题的解决市场经济下三大基本问题的解决n第一,生产什么东西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只第一,生产什么东西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只有在这种消费者是上帝的场合,生产者才能真正提有在这种消费者是上帝的场合,生产者才能真正

7、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n第二,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竞第二,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竞争会使最便宜的生产方法代替费用较高的生产方法。争会使最便宜的生产方法代替费用较高的生产方法。n第三,为谁生产即生产成果在各类生产要素所有者第三,为谁生产即生产成果在各类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取决于市场上由各类要素的供求关系之间的分配,取决于市场上由各类要素的供求关系调节的要素价格。调节的要素价格。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2 2)市场经济能最优配置资源的原因市场经济能最优配置资源的原因n从决策系统看,从决策系统看,市场经济以经济主体分散决策为特征。市场经济以经济主体分

8、散决策为特征。而经济决策权分散于直接从事生产经营和消费活动的而经济决策权分散于直接从事生产经营和消费活动的经济主体手中,在决策科学性上显然优于集中决策。经济主体手中,在决策科学性上显然优于集中决策。n从信息系统看,从信息系统看,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信号在经济主体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信号在经济主体间横向传递经济信息的,横向传导市场信息能迅速得间横向传递经济信息的,横向传导市场信息能迅速得到市场反馈,经济主体能迅速对市场情况作出反映。到市场反馈,经济主体能迅速对市场情况作出反映。n从动力系统看,从动力系统看,市场经济的经济动力主要来自物质利市场经济的经济动力主要来自物质利益激励和竞争的压力。在经济主体

9、事实上存在独立利益激励和竞争的压力。在经济主体事实上存在独立利益的条件下,它们对经济效率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内在益的条件下,它们对经济效率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内在动力。动力。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二、作为经济体制的市场经济二、作为经济体制的市场经济n1 1、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n经济体制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简称,它是某一社经济体制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简称,它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围绕资源配置的基本方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围绕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包括微观经济体式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包括微观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体制,具体涉及企业体制、投资体

10、制、制和宏观经济体制,具体涉及企业体制、投资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等。总的来说,财政体制、金融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等。总的来说,经济体制是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关的具体经济体制是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关的具体制度安排和运作形式。制度安排和运作形式。其关键性功能是协调整个社其关键性功能是协调整个社会中各个利益主体关系会中各个利益主体关系。n当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并由相当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并由相应的经济体制来对其进行保证时,则这种经济体制应的经济体制来对其进行保证时,则这种经济体制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市场经济体制。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2 2、

11、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n第一,自由交换基础上的契约经济。第一,自由交换基础上的契约经济。n所谓自由是指商品的交换只取决于买者和卖者自己的自由意志。这就是打破了各种商品交换和要素流动的人为的和体制的障碍,可以自由流动。市场参与者自主决策、自由选择。n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自由交换基础上的契约经济。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第二,等价交换基础上的平等。第二,等价交换基础上的平等。n所谓平等,是指买卖双方彼此只是作为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经济主体是平等的利益主体,不存在任何人身依附关系,只有等价交换才是各个利益主体所能接受的。市场上竞争是公平的

12、,只承认竞争的权威,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第三,所有权的保护和实现。第三,所有权的保护和实现。n所有权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根本。没有所有权,也就没有交换,没有分工。所谓所有权,是指每个利益主体都只能支配自己的东西。在商品交换中,“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法的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在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制度安排是明晰产权关系,在法律上保护所有权,并要求通过契约关系保证所有权的实现。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第四,市场参与者的利益追求。第四,市场参与者的利益追求。n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各个利益主体连在一起并发生关系的唯一力量“是他们的利己心,是他们的

13、特殊利益,是他们的私人利益。正因为人人只顾自己,谁也不管别人,所以大家都是在事物的预定的和谐下,或者说,在全能的神的保佑下,完成着互惠互利、共同有益、全体有利的事业。”各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注,正是社会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和动力的根源所在。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第五,市场运行的规范。第五,市场运行的规范。n市场经济中的自主决策、自由选择、自由竞争,基本上自由放任。市场参与者的自主决策、自由竞争都需要在一定的规范下进行,其行为要有约束。这种约束和规范除了市场的自律性规则外,还包括法律规范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对市场参与者的完备的市场法规,对市场运行的规范的政府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

14、条件。返回目录返回目录1 12 2、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n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与发展 n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n1 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79-19841979-19841010)n2 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4198410-198910-19896 6)n3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199210-10-200320031010)n4 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

15、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200310-10-)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n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n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n第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服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目标。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n1)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n2)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n3)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n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n5)

16、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n6)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教育体制和完备的法律体系。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第二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第二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n2 21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n2 22 2、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返回目录返回目录2 21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n一、传统体制的基本特征一、传统体制的基本特征n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其构成基本上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形式,否定和排斥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的存在。n第二,在经济决策权上,实行过度的“中央集权”即经济权策权集中于国家。n第三,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实行行政式计

17、划配置。n第四,在利益分配上,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激励的动力机制主要依靠政治动员、政治制裁和精神鼓励。n第五,在经济组织结构上,存在着封闭式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二、传统体制与实践的矛盾二、传统体制与实践的矛盾n第一,“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与生产力状况之间的矛盾。n第二,政府权力的过分集中与政企关系危机的矛盾。n第三,经济组织结构上的条块分割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n第四,社会资源的行政化配置与经济失衡的矛盾。n第五,平均主义的分配倾向与劳动效率损失的矛盾。返回目录返回目录2 22 2、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n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的经济一、公

18、有制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的经济转型转型n渐进式经济转型是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体制转轨。这种转型的基本特点是:n第一,在理论上坚持公有制经济能够与市场经济兼容假设,这一假定前提决定了在渐进式转型过程中,始终在探索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具体结合方式。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第二,在转型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融合,二者在逐步转变中不断磨合。这种融合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规定了市场化的边界,市场化进程不应导致对公有制的否定;另一方面,市场化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化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实现形式,以与日益市场化的经济环境相适应。返回目录返回

19、目录n第三,过渡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与之相反,激进式经济转型则以公有制经济不能与市场经济相互兼容假定为基本出发点,只有私有经济才能与市场经济融合在一起。从这种理论出发,必然把私有化作为经济转型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二、工业化和市场化相统一的双重转型二、工业化和市场化相统一的双重转型n所谓双重转型是指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所谓双重转型是指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双重转。双重转型既意味着巨大机遇,又可能蕴藏着巨大风险。型既意味着巨大机遇,又可能蕴藏着巨大风险。n所谓机

20、遇是指,由于工业化程度较低,经济体系中所谓机遇是指,由于工业化程度较低,经济体系中潜藏着很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潜藏着很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n所谓风险是指,双重转型意味着经济结构的巨大变所谓风险是指,双重转型意味着经济结构的巨大变迁,社会利益结构的巨大调整,如不能有效地整合迁,社会利益结构的巨大调整,如不能有效地整合和调整,都有可能出现社会动荡,使经济落入增长和调整,都有可能出现社会动荡,使经济落入增长陷阱之中。陷阱之中。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三、强制性制度创新和诱致性制度创新三、强制性制度创新和诱致性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的有机结合 n不是单纯的强制性的、自上而下的推进改革,而是把强制性与诱致

21、性创新结合起来,在改革过程中充分注意调动民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中国渐进式转型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n后来,这种诱致与强制相结合的制度创新,在实践中被概括为“先放开搞活,后调整规范”的改革方式,许多改革首先是从放松管制开始,允许或默认经济主体为追求创新利润,根据制度失衡状况自发地进行创新,在改革取得成效后,再由政府出面进行规范,并在更大范围内强制推广。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四、体制外推进与体制内改革的结合四、体制外推进与体制内改革的结合 n体制内是指作为体制改革起点的原计划经济体制,体制内的改革是指对原来计划经济体系的改造,主要是指国有经济的市场化改革。n体制外是指改革中新形成的经济体系,体制外推进

22、是指在渐进式转型过程中,由于放松管制而自发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以外形成的市场经济体系,它主要表现为非国有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乡镇经济以及外资经济的发展。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体制外推进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可以概体制外推进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括为以下几个方面:n1)市场主体的产生和竞争性市场环境的形成。n2)体制外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也是推动体制内改革进程的重要力量。n3)体制外的市场化推进为经济转型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做出巨大贡献。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五、从增量改革到存量改革的转型方式五、从增量改革到存量改革的转型方式 n增量是指经济生活中新增加的数量,存量则是指经济生活中

23、原有的数量。n其特点是:首先把经济活动中新增加的数量从计划经济运行方式逐步转移到市场化运作轨道上,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按市场原则运行的经济比重越来越大,再逐步把所有存量都转移到市场轨道上来,最终完成经济转型的任务。与之不同,在激进式经济转型中,则是通过经济运行模式的突变,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大部分经济存量直接从计划轨道转移到市场轨道上。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六、双轨过渡、非一步到位的转型方式六、双轨过渡、非一步到位的转型方式 n与一步到位的激进式转型相比较,其主要优势是:n1)这种转型方式有助于保证体制过渡时期经济的持续增长。n2)这种转型方式有助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稳定过渡。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双

24、轨过渡的转型方式也有一些难以避免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n1)双轨制会造成新旧体制摩擦,经济秩序混乱,降低资源配置效率。n2)双轨制会造成权钱交易,滋生腐败,激励设租、寻租动机和行为。n3)双轨制还有可能造成改革不彻底,旧体制长期残存的问题。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七、个别试点、局部推进、总体协调,七、个别试点、局部推进、总体协调,“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式经济转型式经济转型 n这种改革方式具有两个基本特点:n1)改革没有自始至终、首尾一贯的总体方案的指导。在改革进程中,经验主义式的实践探索的作用明显大于事先的理论指导和总体设计,只有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率的改革措施,才能被最终肯定下来,

25、也才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n2)在具体的改革措施上,总是采取分领域、分项目、分阶段的逐步推进的方式,这种渐进推进通常要经历“个别试点、局部推进、总体协调”三个阶段。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八、逐渐转换政府职能而非重建政府职能八、逐渐转换政府职能而非重建政府职能 n一方面,激进式转型强调在取消旧职能基础上重建新职能,而渐进式转型则强调二者之间的转换;另一方面,前者要求在短期内完成,后者则在更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n九、改革、发展、稳定协调的经济转型九、改革、发展、稳定协调的经济转型 n发展是目的,改革是手段,稳定则是改革和发展的条件。返回目录返回目录n十、经济改革先于政治改革的协调方式十、经济改革先于政治改革的协调方式 n我国这种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协调方式的优势是:n1)政治权力相对集中有利于保证转型期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秩序。n2)政治权力的相对集中有利于调动各种资源进行经济建设、有利于依靠发展来推动改革,也有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12年第3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