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团心火,一粒种子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和“探界者”钟扬对比阅读壹这团火是什么?这粒种子是什么?走近张秉贵张秉贵(19181987),北京人,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从1955年11月到北京市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接待顾客数百万人,从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从为国家争光、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信念出发,他在问、拿、称、包、算、收六个环节上不断摸索,练就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接待一个顾客的时间从三四分钟减为一分钟。他通过特有的眼神、语言、动作、表情、步伐、姿态等,为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几乎成了那个时代商业领域的服务规范。20世纪50年代,他总结出站好柜台要做到的五点:精神饱满、思
2、想集中、耳目灵敏、抬头售货、动作“三快”。60年代,他总结出“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售货法,刻苦练就称糖“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绝技。70年代,他将自己几十年如一日满腔热情的服务精神归纳概括为“一团火”精神,响亮地提出“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张秉贵1918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便到纺织厂当了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1955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19571957年,张秉贵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8年,他被北京市授予特级售货员称号。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1987年9月18日,张秉贵因患癌症
3、去世,终年69岁。陈云同志亲笔为其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贰过程线怎么燃起这团火?怎么播下这粒种子?怎样燃起这团火事件面对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待顾客(1)张秉贵用糖哄哭闹的小孩。(2)张秉贵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3)张秉贵接待并开导气呼呼的顾客。(4)张秉贵女儿生病时,对待顾客依旧如常。(5)张秉贵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而被质问后受到触动。(6)张秉贵为面带病容的顾客悉心介绍并挑选点心。任务活动二深入品读,感悟赏析(一)把握内容,体会写法1.文章从开头到“满面笑容地接待顾客”(1-6段),记叙的事件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这部分记叙的事件在顺序安排
4、上是层层深入的。第一件事写张秉贵热情地招待抱孩子的顾客,体现出的是他良好的个人职业素质;第二件事写张秉贵提前给赶火车的顾客称糖,则体现出他超出一般人的观察力;第三件事写张秉贵热情地对待不讲道理的顾客,则更进一步体现出他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四件事写张秉贵不因女儿生病而影响工作,体现出的是他公而忘私的崇高精神。这四件事所体现的精神是逐层深入的,让读者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张秉贵的伟大之处。2.“张秉贵今年59岁”一段以及下一段(7-8段),记叙了张秉贵解放前后的几段经历,作者写这些事情的意图是什么?如果删除这两段对文章有何影响?答案(1)这两段对比了张秉贵解放前后的不同经历,解释了张秉
5、贵热爱本职工作并取得非凡成绩的内在动力:新中国让他一个劳动者翻了身,并受到了尊重。(2)如果删除这两段,不仅无法解释张秉贵出色工作的原因,让读者摸不着头脑,而且也不能揭示文章的深层主题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赞美。3.“张秉贵常说:”一段以及下一段(9-10段),都写到了张秉贵工作中的表现,这与课文开头部分所写的他在工作中的表现有什么不同?答案这两段所写的张秉贵的工作表现,体现了他的专业素养,而这与他认真刻苦的钻研是分不开的。课文开头部分记叙的事件,也是工作表现,但侧重于写张秉贵的热情、体贴与周到。两相比较,这两段所写更加深刻。文章为什么以一位路过北京的青年农民的诗歌结尾?文章为什么以一位路过北京的
6、青年农民的诗歌结尾?张秉贵的张秉贵的“一团火一团火”精神感动了很多很多人,正在发精神感动了很多很多人,正在发挥着他的巨大作用,因而显示了挥着他的巨大作用,因而显示了“一团火一团火”精神的崇精神的崇高可贵。高可贵。(二)精彩细节,咀嚼品味4.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来描写张秉贵,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画线部分的作用。(1)只见张秉贵从货柜里拿起一块糖,放到孩子手里,孩子顿时止住了哭声。过了一会儿,轮到她买糖时,老张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装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答案先拿一块糖给孩子,孩子止住了哭声;之后用小纸袋装好几块,塞给孩子:这些细节都表现了张秉贵的热情周到、体贴入微。“
7、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这一细节表现了张秉贵的认真负责。(2)老张立即征得前面顾客的同意,很快给他称完糖,又告诉他应该在哪儿坐车去火车站。答案照顾赶火车的顾客,也没有冷落其他顾客。先给赶火车的顾客称糖,是在征得前面顾客同意的前提下才进行的。这一细节体现出张秉贵对待每一位顾客都是体贴周到的。(3)卖糖果时,他虚心向爱吃糖的顾客了解各种人吃糖的习惯和各种糖果的味道。几年来,他还自己花钱买了230多种糖果来品尝,并请同柜台的售货员一起尝。答案为做好工作,自己花钱购买了数量不少的糖果,“并请同柜台的售货员一起尝”,体现了张秉贵的公而忘私,以及对待工作的认真与执着。为什么燃起这团火新中国成立后
8、,他翻了身,得到平等的待遇。为人民服务回报党和社会回报党和社会为人民做一点事,他们也会把自己当亲人。人民真情的回馈人民真情的回馈对比怎样燃起这团火事件对待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待顾客坚定信念提高水平赢得爱戴从为了赚钱到为人民服务。刻苦专研,丰富商品知识,掌握为群众服务的主动权。从平凡中生出不平凡,事迹广为传播,备受人民赞扬。_体贴入微,热情受尽压迫和凌辱“火”表现原因反响:赢得了_广大顾客各地群众刻苦钻研商品知识_个 人 经历解放前解放后翻身谢党恩一件事让他触动一件事让他受到教育_不因私事让顾客不顺心对抱孩子的顾客对赶火车的顾客对气呼呼的顾客_受国民党兵痞欺负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学习糖
9、果的营养知识了解人们吃糖的习惯与各种糖果的味道爱戴和尊敬一团怎样的火“他站在柜台里的那股精神劲儿,售货动作的迅速劲儿,接待顾客的热情劲儿,像一团火一样,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一团怎样的火您那感人肺腑的事迹,使我心中仿佛升起了一团火。请收下我这青年社员当徒弟,到了那金色的季节,在您笑迎顾客的同时,我正坐上喜送公粮的大车!“一团火”精神“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的服务态度。群众之间互相关爱的情谊。工作者服务人民,人民真心回馈。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是一心为人民服务
10、、爱岗敬业的精神代表。五、写作特点五、写作特点 (1 1)巧妙地运用)巧妙地运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使内容更加真切感人,人物形象更加鲜,使内容更加真切感人,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明生动。(2 2)结构上的特点:结构上的特点: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一团火一团火”的服务精的服务精神,是本文的线索。作品以神,是本文的线索。作品以“一团火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为线索展开,贯穿全的服务精神为线索展开,贯穿全文。采用了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叙写老售货员生活中的平凡事迹,文。采用了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叙写老售货员生活中的平凡事迹,凸显了主人公具有凸显了主人公具有“一团火一团火”精神风貌,
11、赞扬之情溢于文中。这种结构精神风貌,赞扬之情溢于文中。这种结构安排,起到概括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的作用。安排,起到概括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的作用。(3 3)倒叙写法倒叙写法。先点明张秉贵是劳动模范,再用丰富事例加以佐证,。先点明张秉贵是劳动模范,再用丰富事例加以佐证,同时辅以插叙。买糖果的人形形色色,有老有少,有感激他、赞扬他的同时辅以插叙。买糖果的人形形色色,有老有少,有感激他、赞扬他的也有脾气爆、对他发火的,但是张秉贵始终用他也有脾气爆、对他发火的,但是张秉贵始终用他“主动、热情、诚恳、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耐心、周到”的态度服务每一个人。这样安排更能突出这位
12、劳动模范就的态度服务每一个人。这样安排更能突出这位劳动模范就如一团火,无论何时何境都能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温暖众人心的美好如一团火,无论何时何境都能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温暖众人心的美好精神品质。精神品质。壹贰钟扬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援藏干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钟扬(1964-2017),湖南邵阳人。钟扬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30多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
13、在高山砾石之间。主要成就感动中国颁奖词1.作者简介叶雨婷,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2.走近钟扬(1)钟扬简介钟扬(19642017),生前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2018年3月2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2018年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
14、018候选人物;2019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2)留给未来4 000万颗种子青藏高原有超过2 000多种特有植物,但全世界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中,还没有西藏地区的植物种子。2001年,钟扬只身前往青藏高原,寻访植物标本,从此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16年间,他将全世界仅存的、在西藏的3万多棵巨柏全部登记在册,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他一年中至少行程3万公里,先后为国家种质资源库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 000万颗种子,对我国西南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和西藏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钟扬本人对收集种子这事总是轻描淡写:“我只是想摸清我们的家底,总得有人知道有多少种子,它们在哪里
15、。”钟扬觉得,几百年后,这些种子会给无数人带来希望。(3)“感动中国”颁奖词时代楷模钟扬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怎样播下这粒种子怎样播下这粒种子在在“英雄英雄”少年少年 这部分内容里,作者介绍了钟扬的哪些故事?这部分内容里,作者介绍了钟扬的哪些故事?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钟扬?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钟扬?自作主张参加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考试并被录取;在大学及在工作岗位上广泛涉猎多专业的学习;在感情婚姻问题上善于主导,颇有主见;从武汉植物研究所放弃副
16、局级待遇去做了一名大学教师。在多领域多学科均有扎实的基础,志趣广泛,“不安分”,有主见。小事件少年经历中的几个重要转折“英雄”少年献身种子事业种子达人普及科学知识科学队长悉心培养学生“接盘”导师探寻生命边界生命延续怎么播下的种子伍肆叁贰壹大事件“探界者”钟扬“英雄”少年 种子达人 科学队长“接盘”导师 生命延续 任务活动一阅读全文,整体感知1.请概括课文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将其填写在下面表格的右栏内。“探界者”钟扬考入中科大;进入中科院工作;“胁迫”妻子结婚。不讲究住房;致力于采集种子。热爱科普。敢于接收转导师学生。学生延续探索之路;种子某一天会生根发芽。任务活动二深入品读,感悟赏析(一)把握内
17、容及手法1.文章第一段为什么从拟南芥写起?答案从拟南芥写起能够揭示文章主人公钟扬的身份植物学家,因为全世界有众多的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从拟南芥写起,还把钟扬与西藏、复旦联系在一起,从而揭示了他的其他身份援藏干部、教育专家等;也为下文写钟扬在西藏采集种子等事件做了铺垫。从拟南芥写起,还有助于揭示人物品格。因为植物学家很少涉足西藏,而钟扬却凭执着的品格在西藏发现了拟南芥。第一、二段所叙事件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第一、二段所叙事件提供了三个方面的信息:一是拟南芥是全世界众多植物学家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二是钟扬团队在植物学家很少涉足的青藏高原发现了拟南芥,三是钟扬把拟南芥栽种在西藏大学并做成标本带回了
18、复旦大学。作者借这一事件,合理而又集中地揭示了钟扬的多重身份,即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并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他的评论“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探界者”钟扬中,“英雄少年”部分记叙了钟扬的哪些“英雄”之举?小标题中的引号有什么意义?答案 (1)15岁的钟扬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钟扬虽然学习的是无线电专业,却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用计算机技术研究植物学问题,后来还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工作。“胁迫”妻子领结婚证。当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钟扬放弃武汉的一切,选择去上海当一名高校教师。(2)小标题中的引号既
19、突出了钟扬的“英雄”之举是异乎常人的,又表达了作者的赞颂之意。2.“英雄少年”部分,其中的“英雄”作何理解?结婚时,钟扬24岁,已经不是少年了,作者为何还要把结婚这件事放在这一部分中?答案(1)这一部分写钟扬与父亲赌气而考上中科大少年班;上了少年班后努力补习自己的弱科;无线电专业毕业却进入了植物所工作,他用两年的业余时间旁听武汉大学生物系的课程,从而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面对犹豫不决的妻子,他采用“胁迫”手段与之结婚。可见“英雄”指的是一种勇于向困难挑战、不服输的精神。(2)作者将结婚放入这一部分,因为在“胁迫”妻子结婚这件事上,同样体现出了钟扬的这种勇于挑战困难、永不服输的英雄精神。3.“种子
20、达人”部分为什么从钟扬的住房写起?答案从住房写起,表现了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的特点,与下文钟扬在“种子事业”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形成了强烈对比,从而衬托了钟扬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4.作为植物学家的钟扬搞好科研就可以了,可他却非常热爱科普,这是为什么呢?答案钟扬热爱科普事业,因为他认为对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思维教育非常重要。毕竟科研不能让科学知识走向大众,走进广大青少年,而科普却能让年轻人爱上科学。5.钟扬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的?答案(1)热爱科学事业,不追求物质生活品质,却致力于种子事业和科普工作;具有忘我的牺牲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中,身体不适也不放松工作;理想崇
21、高,有远见,心怀祖国和人民;有责任,有担当,关心热爱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2)作者在刻画钟扬时运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正面刻画:a.刻画人物语言。文章每一部分都有直接引用的钟扬的话,它们或是钟扬与别人对话,或是钟扬的演讲内容,或是钟扬写的文字。b.刻画人物行为、事迹。如不挑剔住房,赴西藏采集种子,热心科普事业等。侧面刻画:a.通过他人之口讲述钟扬的事迹;b.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如写钟扬不在意生活品质与致力于种子收集的对比,藏族同事对其“大胆”的评价等。(二)赏析文章语言6.赏析下列句子中加颜色的词语。(1)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答案“不安分”
22、本是贬义词,指人的思想或行为不稳定,在一个相对好的环境中,还想要去做一些其他不稳妥的事情。此处用来形容钟扬不安于现状,而是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在科研事业上不断进取。贬词褒用,更显出钟扬精神的可贵。(2)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答案“不讲究”意思是不在乎,“不将就”意思是很在乎,两个词语音相近意思却不同。钟扬不在乎的是个人生活品质,很在乎的是“种子”,这样以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了钟扬致力于科研的敬业奉献精神。(3)钟扬在西藏大学理学院的一位同事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答案“惊险”和“惊喜”,虽都有“惊”字,表达的意思却截然不同。“惊险”写的是钟扬
23、野外考察的恶劣环境,“惊喜”则写的是他丰硕的考察成果。两词连用,生动形象,具有幽默色彩。(4)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卢老师分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睹了钟扬在收学生时的不少“奇葩”事儿。答案“奇葩”本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现在这个词多用于贬义,多指让人难以想象的行为。此处指钟扬在收学生上与他人做法的截然不同,贬词褒用,语言轻松幽默鲜活。为什么播下这粒种子拟南芥鼠曲雪兔子热爱所在使命所在种子一粒怎样的种子如今,这些种子静静地沉睡在一个又一个玻璃罐头里,等待着有一天,改变人类的命运。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曾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
24、,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他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对吧,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种子一粒怎样的种子“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不乏各种各样的成功者,它们造就了生命的辉煌。然而,生命的高度绝不只是一种形式。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 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换言之,先锋者为成功者奠定了基础,它们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种子”精神肩负使命,带来希望前瞻意识责任意识勇于牺牲的先锋者钟扬钟扬张秉贵张秉贵人物形象林为民,1942年出生在台湾,是台湾著名的第一家族“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父亲为
25、爱国烈士林正亨。18岁进入北京日报社、北京晚报社工作,直至退休。“在采访前期,我与部门主任堵力老师策划沟通了一周多。在采访和写作中,我发现钟扬是一个很多面的人,他是少年天才、种子达人、少年天才、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科学队长、接盘导师,在历时一周的实地采访中,我曾去过他的家和多处工作地点,见到并采访了60多位与他相关的人,收集到了几十万字的文字材料。在庞大的采访素材中,我筛选出这些小故事,希望用它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钟扬。”90后中青报记者写作风格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探界者”钟扬钟扬“以事写人,以言见人”。有比较强的现场感,通过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靠文字
26、描写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还原。语言简洁质朴。用贴切自然、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再现了多个场景和画面。没有使用小标题,采取彩线穿珠式的写法,用典型事例把人物的生平轨迹串联起来。结构特点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探界者”钟扬钟扬整体呈现总分结构,使用小标题展现内容,整体结构比较整齐清晰。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探界者”钟扬钟扬突出特点正侧结合文章擅长通过钟扬的父母、妻子、同事、学生等的反映来表现钟扬,用事实说话。还多次引用的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各种资料。语言描写张秉贵是柜台服务人员,语言是他的一大魅力。张秉贵的形象,就是通过人物朴实平凡而又真
27、诚热心的语言刻画出来的。结构的排布比较灵活,在叙述中穿插抒情性句子。都使用散文笔法壹前文选材集中,主要表现张秉贵的服务态度;后文选材广而泛,主要表现钟扬的多面人生。都选择典型的事例与细节表现人物贰肆写作对比一、深度探究1.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他们三个人的工作岗位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却体现着许多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一下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答案热爱本职工作,致力于做好本职工作;有责任,有担当,有着崇高、远大的理想;面对困难、挑战,不屈不挠,不懈奋斗;主动探索,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2.这三篇文章在结构和刻画人物方面各有哪些异同?答案(1)文章结构: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倒叙
28、手法。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扬都采用了小标题,层次清楚,结构鲜明。(2)刻画人物:喜看稻菽千重浪以正面描写人物为主,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则采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人物。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在描写人物时,运用了细节描写;“探界者”钟扬则主要是概述事迹。喜看稻菽千重浪多处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界者”钟扬多处用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既有人物语言描写、行动描写,也有人物的心理描写。任务任务1 分析三篇通讯中优秀劳动者的内在精神品质,认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树立新时代的劳动观念。袁隆平、张秉贵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钟扬入选
29、“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细读三篇通讯,分析他们感动中国的共同原因。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任务任务2 把握人物通讯的特点和写法,理解新闻的倾向性。这三篇人物通讯除了客观陈述新闻事实之外,还综合运用了多种文学的写作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使故事生动,人物鲜活,极具感染力。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这三篇通讯中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答案答案(示例)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以事写人,运用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写袁隆平时,作者选取了袁隆平用事实回应贬斥杂交稻的文章的典型事件,表现了他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平和大度的精神品质。刻画张秉贵时,作者选取了张秉贵接待抱小孩的女顾客这一典型事件,展现了张秉贵对顾客体贴入微的服务。
30、讲述钟扬时,作者更是选取了五个典型事件,突出了钟扬坚定乐观、爱岗敬业、热爱科普、敢于担当、忘我奉献的精神境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通过典型细节把人物表现得充实、立体如写袁隆平发现一株奇特的稻禾时“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张秉贵在柜台里“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下班后却累得“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这些细节描写有利于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人物的内在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如写钟扬时,作者引用钟扬说的“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表现了他从专业角度对生
31、命意义的理解,展现了他献身科学、胸怀人类的精神品质。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在人物通讯里,为了使主题思想鲜明突出,作者除了叙述事实、描写形象外,还常常进行主观评价,以体现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找一找这三篇人物通讯中能突出表现作者的倾向性的评论,分析这些句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每课各举一例)答案(示例)课文作者的评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就这样,袁隆平捍卫了事实,也捍卫了真理。赞扬了袁隆平实事求是、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赞扬了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精神。“探界者”钟扬在探寻生命的边界时,他甘愿成为一个先锋者。表达了作者对钟扬的献身精神的由衷赞美。第二单元第二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