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印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合你对杜甫和李白的了解,请判断下图中哪位是诗仙,哪位是诗圣?导入说明 郭沫若先生曾著有杜甫与李白一书,书再版后的封面很有趣,对两位诗人都是勾勒几笔,就连五官也省略了。可是两位诗人的姿态已然给了我们答案,李白是昂首云天,傲视八极,而杜甫则是立足大地,直面人生。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自由诗寻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赠汪伦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
2、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君不见你都记得哪些李白的诗词?你都记得哪些李白的诗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士,又号“谪仙人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李杜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印梦游天姥吟留别事件/地
3、点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的一种体裁,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不拘一格,也称“引”。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疏通诗意,整体感知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以一诗以“梦游梦游”为核心,写了哪些内容?为核心,写了哪些内容?1 1、听名家范读,学生齐读,感受诗情。、听名家范读,学生齐读,感受诗情。2 2、梳理重点字词,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梳理重点字词,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3 3、本诗、本诗以以“梦游梦游”为核心,写了哪些内容?为核心,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字词掌握 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
4、。微茫:景象模糊不清。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实在。信:实在。难求:难以寻访。难求:难以寻访。因之:因,依据。之,代指前段越人的话。因之:因,依据。之,代指前段越人的话。暝,天黑、夜晚。暝,天黑、夜晚。青青:黑沉沉的。青青:黑沉沉的。疏通诗意,整体感知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以一诗以“梦游梦游”为核心,写了哪些内容?为核心,写了哪些内容?梦起缘由梦起缘由 梦游经历梦游经历 现实现实梦境梦境现实现实 梦醒感慨梦醒感慨 诗人梦游的是天姥山,却先写瀛洲、五岳、天台山等,有何用意?入梦缘由入梦缘由 是以“烟涛微茫”的瀛洲之难求衬托天姥山的可睹、可寻,以虚衬实,使诗歌一开始就带有神奇色彩,暗含诗
5、人对天姥山的向往。是把天姥山和五岳、天台山进行对比,突出天姥山的高峻、雄奇。入梦缘由入梦缘由 “横”“拔”“掩”三个动词不仅写出了天姥山的外形,还赋予了它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动态感,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天姥山巍峨雄奇,气势非凡。入梦缘由入梦缘由 在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天姥山怎样高,却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仿佛那高峻挺拔、在云霞里时隐时现的天姥山就在我们眼前,唤起了我们的幻想,跟着诗人一步步地向那梦幻境界飞去。入梦缘由入梦缘由 诗人诗人“梦游天姥梦游天姥”都看见了哪些画面?所见之景各有什么特点?都看见了哪些画面?所见之景各有什么特点?梦游经历梦游经历画面画面意象意象/意境
6、意境炼字炼字/手法手法表达情感表达情感月夜渡湖 诗人诗人“梦游天姥梦游天姥”都看见了哪些画面?所见之景各有什么特点?都看见了哪些画面?所见之景各有什么特点?梦游经历梦游经历画面画面意象意象/意境意境炼字炼字/手法手法表达情感表达情感月夜渡湖意象:月、湖、影、猿啼意境:清幽雅致炼字:“飞”、“送”手法:夸张、拟人轻松愉悦、无所束缚、向往自由登山奇景意象:海日、山花、奇石意境:朦胧奇幻手法:用典“迷”“倚”“忽”表达作者的迷恋、沉醉、忘我的情感 诗人诗人“梦游天姥梦游天姥”都看见了哪些画面?所见之景各有什么特点?都看见了哪些画面?所见之景各有什么特点?梦游经历梦游经历画面画面意象意象/意境意境炼字
7、炼字/手法手法表达情感表达情感山林颤栗意象:熊咆、龙吟、山石、泉水、深林、峰峦意境:阴森神秘、幽暗恐怖手法:夸张“殷”“栗”“惊”表达了作者震惊、恐惧的情感。洞天仙境霹雳、石扉、仙府、虎、鸾意境:光怪陆离手法:铺陈、拟人“崩”“摧”“訇”“列”“麻”表达了作者迷离、恍惚、惊异的情感 忽魂悸魄动 恍惊起长嗟 惟枕席 失烟霞梦醒感慨梦醒感慨苦闷惆怅、失落叹息苦闷惆怅、失落叹息不知所处、怅然若失不知所处、怅然若失 忽魂悸魄动 恍惊起长嗟 惟枕席 失烟霞梦醒感慨梦醒感慨心惊梦醒,一声长叹,枕席依旧,刚才的烟雾云霞哪里去了?诗在梦境的最高点忽然收住,急转直下,由幻想转到现实,仿佛音乐由响彻云霄的高音,一
8、下子转入低音,使听者心情也随着沉静下来。读诗,尤其是读古体诗,全篇的波澜起伏是应该注意体会的。背景寻踪背景寻踪“安世济民”是李白一生的愿望。天宝二年(742),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这时他已41岁了,本想借此机会,施展才能,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玄宗沉溺于声色,只把他看成词臣,并不重用。而李白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744),李白被赐金放还。这是他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天宝四载(745),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一带)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诗,向朋友表明自己的心情。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
9、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歌最后一段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从梦中醒来,一时难以接受现实,禁不住发出快乐短暂、时光诗人从梦中醒来,一时难以接受现实,禁不住发出快乐短暂、时光无情、世事无常的悲叹。无情、世事无常的悲叹。回扣诗题回扣诗题“留别留别”,回答朋友,回答朋友“何时还何时还”的问语,诗人要通过游访的问语,诗人要通过游访名山以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一问一答中,蕴含着诗人的隐逸之志。名山以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一问一答中,蕴含着诗人的隐逸之志。最后两句是主旨句,卒章显志,表现出诗人对权贵的鄙夷和不肯趋最后两句是主旨句,卒章显志,表现出诗人
10、对权贵的鄙夷和不肯趋炎附势的品格。炎附势的品格。探寻主旨探寻主旨 李白是我国古代诗人中浪漫主义流浪漫主义流派的杰出代表。这首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方面,就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它完全突破了一般送别、留别诗的惜别伤离的老套,而是借留别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在叙述的时候,又没有采取平铺直叙的办法,而是围绕着一场游仙的梦幻来构思围绕着一场游仙的梦幻来构思的,直到最后才落到不事权贵的主旨上。这样的构思,给诗人幻想的驰骋开拓了广阔的领域。跟这样的构思相适应的是,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述幻想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在这方面,诗人显示了非凡的才能,他写熊咆龙吟,写雷电霹雳,写空中楼阁
11、,写霓衣风马把幻想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真是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杜甫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十分恰当的评论。诗歌艺术特色 本诗的“梦境”,评论界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美梦,有人认为是噩梦,也有人认为是美梦与噩梦的矛盾共同体。你怎么看?“美梦”说依据:1、“世间行乐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梦境是美好的,作者醒来才会惋惜失落。2、文章第一段用对比对比、衬托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天姥山的超凡脱俗与雄伟高大,让作者心向往之。所以作者的梦里的天姥山也是美好神秘的。“噩梦”说依据:1、“忽魂悸悸以魄动动,恍惊惊起而长嗟。”魂魄都惊动了,应该是因梦中之境而“惊”醒。2、结合写作背景,梦境是对现实的隐喻。对仙境的描述正是宫廷生活的映照。与后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发愤之言”相呼应。无论是超越现实超越现实的美梦、还是隐射现实隐射现实的噩梦,它终不过是一场“梦”。梦的意义就在于发现发现,发现自我真正的精神追求。“这首诗的奇特在于梦境的不确定性,它可能是李白所向往的自由境界,也可能是他精神上迷惘失意的反映。甚至包含着他对长安三年一梦的嗟叹。正因如此,这诗才给人奇谲多变、缤纷多彩的丰富印象的同时,又启发了多方面的联想。”葛晓音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