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胸腔穿刺术的概念 2、胸腔穿刺术的适应症 3、胸腔穿刺术的禁忌症 4、胸腔穿刺术的种类:(1)胸腔积液穿刺术胸腔积液穿刺术 (2)气胸穿刺术气胸穿刺术 (3)套管针胸腔穿刺引流术套管针胸腔穿刺引流术1、概念 目的:明确胸腔内有无气体、血液或其他积液,并明确气胸的压力、积液的性状等,抽吸之可减轻对肺脏的压迫,促使肺膨胀。胸腔穿刺术为胸外伤等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之一,方法简单可靠。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 胸部外伤后疑有血气胸,需进一步明确者;胸腔积液性质待定,需穿刺抽取积液作实验室检查者。适应症 2.治疗性穿刺:大量胸腔积液(或积血)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且尚不具备条件施行胸腔引流术时,或气胸
2、影响呼吸功能者。脓胸或恶性胸液需胸腔内注入药物者。禁忌征 病情危重 有严重出血倾向 大咯血 穿刺部位有炎症病灶 对麻醉药过敏胸腔积液穿刺术胸腔积液穿刺术胸腔积液穿刺术胸腔积液穿刺术 术前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和超声波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标上穿刺记号 器械与药物准备:胸腔积液穿刺术胸腔积液穿刺术体位 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举起患侧上臂。穿刺部位常规:旋叩诊为实音及呼吸音明显减低处,一般常选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之间第79肋间,也可在腋中线第56肋间穿刺。现多作B型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
3、及进针深度,并应注意参照X线检查结果及查体情况。包裹性积液及少量积者,则必须于X线检查及B型超声检查标记定位后穿刺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操作步骤(1)术者戴口罩和无菌手套,助手协助打开胸穿包。按无菌操作常规消毒铺巾,以1%利多卡因3-5ml局部麻醉,在选定的穿刺点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缓慢推进并注药,预计接近胸膜时麻醉要充分,至有落空感时可轻回抽,如抽出液体,证明已进入胸腔内积液处,记住进针方向及深度后拔针。操作步骤(2)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与穿刺针连结的乳胶管先用血管钳夹住,准备穿刺。操作步骤(3)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肋骨上缘按上述方向及深度穿刺,有落空感后以注射器连接胶管抽液。助
4、手注意抽液时固定好穿刺针位置,每次取下注射器前先夹闭胶管,防止空气进入胸腔。操作步骤(4)脓胸患者在抽脓液后,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脓腔,至流出的灌洗液清洁时为止。而后可注入适当的抗生素。操作步骤(5)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嘱患者卧床休息。(6)抽出的胸液,根据病情需要分别送检。护理 术前护理及用物准备 术中护理极其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与健康教育术前护理及用物准备 术前心理干预术前心理干预 胸腔积液在肺部疾病中属常见病症之一,其病因主要是结核和肿瘤。此类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多种多次特殊的检查,以明确胸水性质,在此过程中常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不良刺激。全面评估患者,及时了解患
5、者的心理状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讲明胸穿的目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介绍操作方法,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并交代注意事项,如避免咳嗽、转动身体以免穿破肺泡而引起气胸;对精神过于紧张者,可于术前0.5h口服安定10mg,或可待因15-30mg,或进行对症处理。针对层次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以或深或浅或繁或简的解答,营造和谐的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护患关系,有效地帮助患者解除紧张、忧虑和恐惧,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减轻病人的痛苦,消除了恐惧、焦虑、猜疑等心理反应;改善了患者的情绪状态,使之主动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有利疾病的康复,取得满意的效果。2 准备与查对备齐穿刺术所需的各种用
6、品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备好氧气、各种抢救药品及物品、心电监护仪等;做好普鲁卡因皮试。询问有无药物(特别是局麻药利多卡因)过敏史。术前应确认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3 术前检测 测脉搏、呼吸、血压。嘱病人排尿。4 辅助检查 安置病人适当的体位,对照辅助检查再次进行简单的物理诊断,复核相关的体征,确定穿刺点并以龙胆紫标出进针点。术中护理及注意事项 1、摆放穿刺体位 2、选择适宜的穿刺点 3、穿刺注意操作 4、判断病人对穿刺术的耐受性 5、术毕注意事项穿刺术中注意的护理 当针头刺入胸腔后,协助医生用血管钳固定穿刺针,嘱病人勿移动,抽出液体留取标本。行常规检查及培养,进行放液时,将相连的乳胶管的钳子放开即可抽液,随时夹闭以防空气进入胸腔。在穿刺过程中,嘱病人切勿咳嗽及深呼吸。穿刺与抽液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并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判定病人对穿刺耐受性病人出现有任何不适,应:减慢 立即停止抽吸 抽吸时,若病人突觉头晕、心悸、冷汗、面色苍白、脉细、四肢发凉,提示病人可能出现“胸膜”反应,应立即停止抽吸。措施:使病人平卧,密切观察血压、脉搏,防止休克。每次抽液、抽气时,不宜过快、过多,防止抽吸过多过快使胸腔内压力骤然下降,发生复张后肺水肿或循环障碍、纵隔移位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