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层序地层学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第三章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第三章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一、地震层序的划分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1地震层序划分的标志地震层序划分的标志 层序地层学应用反射波的终止层序地层学应用反射波的终止(消失消失)现现象如图象如图3-1划分层序。划分层序。根据地质事件在地震上的响应划分为协根据地质事件在地震上的响应划分为协调调(整一整一)关系和不协调关系和不协调(不整一不整一)关系关系2种类种类型。协调关系相当于地质上的整合接触关系,型。协调关系相当于地质上的整合接触关系,不协调关系相当于地质上的不整合接触关系。不协调关系相当
2、于地质上的不整合接触关系。他们又根据反射终止的方式区别为削截他们又根据反射终止的方式区别为削截(削削蚀蚀)、顶超、上超和下超、顶超、上超和下超4种类型种类型(图图3-2,图,图3-3)。以下分别讨论上述。以下分别讨论上述4种类型的地震反射种类型的地震反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一、地震层序的划分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一、地震层序的划分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1)削蚀)削蚀(削截、侵蚀)(削截、侵蚀)层序的顶部反射终止,既可以层序的顶部反射终止,既可以是下伏倾斜地层的顶部与上覆水平地是下伏倾斜地层的顶部与上覆水平地层间的反射终止,也可
3、以是水平地层层间的反射终止,也可以是水平地层的顶部与上覆地层沉积初期侵蚀河床的顶部与上覆地层沉积初期侵蚀河床底面间的终止。它代表一种侵蚀作用,底面间的终止。它代表一种侵蚀作用,说明在下伏地层沉积之后,经过强烈说明在下伏地层沉积之后,经过强烈的构造运动或者强烈的切割侵蚀。是的构造运动或者强烈的切割侵蚀。是划分层序最可靠的标志。划分层序最可靠的标志。(2)顶超顶超 下伏原始倾斜层序的顶部与由无下伏原始倾斜层序的顶部与由无沉积作用的上界面形成的终止现象。沉积作用的上界面形成的终止现象。它通常以很小的角度,逐步收敛于上它通常以很小的角度,逐步收敛于上覆底面反射上。这种现象在地质上代覆底面反射上。这种现
4、象在地质上代表一种时间不长的与沉积作用差不多表一种时间不长的与沉积作用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路冲蚀现象。顶超与削同时发生的过路冲蚀现象。顶超与削蚀的区别在于它只出现在三角洲、扇蚀的区别在于它只出现在三角洲、扇三角洲沉积的顶积层发育地区。三角洲沉积的顶积层发育地区。顶超与削蚀属地层与层序上界面顶超与削蚀属地层与层序上界面的关系。的关系。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一、地震层序的划分一、地震层序的划分(3)上超上超 层序的底部逆原始倾斜面逐层终止。层序的底部逆原始倾斜面逐层终止。它表示在水域不断扩大情况下逐层超覆的它表示在水域不断扩大情况下逐层超覆的沉积现象。根据距离物源远近,上超又可沉积现象。根据距
5、离物源远近,上超又可以区分为近端上超和远端上超。靠近物源以区分为近端上超和远端上超。靠近物源称近端上超,远离物源称远端上超。只有称近端上超,远离物源称远端上超。只有当盆地比较小而物源供应充分时,沉积物当盆地比较小而物源供应充分时,沉积物才可能越过凹陷中心而到达彼岸,形成远才可能越过凹陷中心而到达彼岸,形成远端上超。端上超。(4)下超下超 层序的底部顺原始倾斜面,向下倾方层序的底部顺原始倾斜面,向下倾方向终止。下超表示一股携带沉积物的水流向终止。下超表示一股携带沉积物的水流在一定方向上的前积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定方向上的前积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下超经常不指示不整合现象。下超经常不指示不整合现
6、象。上超与下超是地层与层序下部边界的上超与下超是地层与层序下部边界的关系,当地层受后期构造运动影响而改变关系,当地层受后期构造运动影响而改变原始地层产状时,上超与下超往往不易区原始地层产状时,上超与下超往往不易区分,可统称为分,可统称为“底超底超”。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一、地震层序的划分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Brown和和Fisher(1979)根据反射终止与不整根据反射终止与不整合面的关系,区分为侵蚀不整合面与沉积型不整合面的关系,区分为侵蚀不整合面与沉积型不整合面合面(图图3-4)。他们把。他们把Mitchum等划分的削蚀称侵等划分的削蚀称侵蚀型不整合,而顶超和下超都归结为沉积型不整
7、蚀型不整合,而顶超和下超都归结为沉积型不整合。这种成因上的分类与不整合面的性质联系起合。这种成因上的分类与不整合面的性质联系起来,更富于地质意义。如果沿不整合面追踪分析来,更富于地质意义。如果沿不整合面追踪分析时间序列,则可以估算沉积间断的大小。时间序列,则可以估算沉积间断的大小。由上述讨论中可以看出,在对待分层标志的由上述讨论中可以看出,在对待分层标志的不整合面上,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和传统的不整合不整合面上,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和传统的不整合概念,有着明显的不同,除了角度不整合、非整概念,有着明显的不同,除了角度不整合、非整合和侵蚀不整合外,在地震剖面中,还在地层内合和侵蚀不整合外,在地震剖面中,
8、还在地层内部发现众多的上超式的超覆不整合。部发现众多的上超式的超覆不整合。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一、地震层序的划分一、地震层序的划分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一、地震层序的划分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层序地层分层较传统的不整合分层,有如下层序地层分层较传统的不整合分层,有如下一些长处:一些长处:它透视了地下广大面积中地层在三它透视了地下广大面积中地层在三度空间中的关系,这是传统方法做不到的;度空间中的关系,这是传统方法做不到的;它它的分层较之传统不整合分层要详细,而且层间关的分层较之传统不整合分层要详细,而且层间关系准确;系准确;它揭开了地层和不整合面的成因,有它揭开了地层和不整合面的成因
9、,有助于解释盆地的历史发展;助于解释盆地的历史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不整合的上下出现的削蚀、上超、顶超地段,恰不整合的上下出现的削蚀、上超、顶超地段,恰恰是形成油气藏的良好场所。因此详细地分层,恰是形成油气藏的良好场所。因此详细地分层,并研究上下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应当作为地震地并研究上下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应当作为地震地层解释人员的重要任务。层解释人员的重要任务。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一、地震层序的划分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2标准剖面的建立和层序的分级标准剖面的建立和层序的分级(1)标准剖面的建立标准剖面的建立 要建立一个新区的地层层序,必须在它的地理分布范围内,要建立一个新
10、区的地层层序,必须在它的地理分布范围内,选择几条典型剖面作为标准剖面。选择几条典型剖面作为标准剖面。选择标准剖面的原则是:选择标准剖面的原则是:选择地层发育齐全,厚度大而选择地层发育齐全,厚度大而又能延续到斜坡上的剖面作为划分层序的基础。又能延续到斜坡上的剖面作为划分层序的基础。要分别选要分别选择垂直水流方向和沿水流方向尽可能多过井的十字交叉剖面做择垂直水流方向和沿水流方向尽可能多过井的十字交叉剖面做为标准剖面。为标准剖面。避开断层和沉积过薄的隆起区或剥蚀区。避开断层和沉积过薄的隆起区或剥蚀区。当有几个沉积中心时,分别建立每个沉积中心的标准剖面,当有几个沉积中心时,分别建立每个沉积中心的标准剖
11、面,便于研究各凹陷之间在沉积历史上的差异。便于研究各凹陷之间在沉积历史上的差异。在一个新区建立标准剖面的目的是为了全区对比在一个新区建立标准剖面的目的是为了全区对比“统一统一”。在层序地层学中,我们称其为在层序地层学中,我们称其为“闭合闭合”,也就是说,同一个同,也就是说,同一个同相轴,层位要相轴,层位要“相当相当”,不能,不能“串相位串相位”。显然,在一个凹陷。显然,在一个凹陷内仅仅建立一个标准剖面是不够的,起码要有内仅仅建立一个标准剖面是不够的,起码要有4条剖面,即主测条剖面,即主测线、联络测线各二条,组成线、联络测线各二条,组成“井字井字”,逐层逐条追踪,直到,逐层逐条追踪,直到“闭合闭
12、合”才算完成了层序解释的任务。才算完成了层序解释的任务。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一、地震层序的划分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2)地震层序的分级地震层序的分级 按照地震层序规模的大小,可把沉积层序划分按照地震层序规模的大小,可把沉积层序划分为二级,即超层序和层序。为二级,即超层序和层序。超层序:从水域最大到最小时期沉积的地层超层序:从水域最大到最小时期沉积的地层层序。它往往是区域性的,并包括几个层序。据层序。它往往是区域性的,并包括几个层序。据Vail等分析,大部分超层序是在海面相对变化的等分析,大部分超层序是在海面相对变化的二级周期二级周期(超周期超周期)期间沉积的。期间沉积的。层序:是超层序
13、中的次一级地层单元,水域层序:是超层序中的次一级地层单元,水域相对扩大和缩小,它可以是区域性的,也可以是相对扩大和缩小,它可以是区域性的,也可以是局部的。局部的。有时根据需要也可以把几个层序称为一个层序有时根据需要也可以把几个层序称为一个层序组,把几个层序组称为一个超层序。组,把几个层序组称为一个超层序。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一、地震层序的划分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3地质分层、地震分层与层序地层学分层的区别地质分层、地震分层与层序地层学分层的区别与联系与联系 地质分层是根据钻井取心的岩性、古生物及其它特征作出的。而地质分层是根据钻井取心的岩性、古生物及其它特征作出的。而更大量的分层则是依据
14、测井曲线特征得出的。更大量的分层则是依据测井曲线特征得出的。地震分层是根据剖面中的连续强相位确定的。多年来每个探区都地震分层是根据剖面中的连续强相位确定的。多年来每个探区都已形成一套统一的波组划分方案,并指导着地震解释和油气勘探。不已形成一套统一的波组划分方案,并指导着地震解释和油气勘探。不过它们主要是用来进行构造解释。过它们主要是用来进行构造解释。层序地层的分层则是为了满足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根据地震反层序地层的分层则是为了满足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根据地震反射特征中提出的分层意见。这一工作近年来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形成射特征中提出的分层意见。这一工作近年来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形成各大探区统一的分
15、层方案。尽管上述各大探区统一的分层方案。尽管上述3种分层方案应当是统一的,然而种分层方案应当是统一的,然而由于客观地质现象的复杂性,由于地震资料垂向分辨率的限制,以及由于客观地质现象的复杂性,由于地震资料垂向分辨率的限制,以及其它技术上的原因,在目前状况下,要做到完全的统一还有困难。其它技术上的原因,在目前状况下,要做到完全的统一还有困难。从地质分层上看,尽管人们努力从古生物解释方面力求明确地层从地质分层上看,尽管人们努力从古生物解释方面力求明确地层的时代的时代(时间时间)界面,但是由于资料获取方面的困难,实际上,除了代、界面,但是由于资料获取方面的困难,实际上,除了代、纪、世级的分层外,在更
16、细的分层上,更多的还必须依靠测井资料确纪、世级的分层外,在更细的分层上,更多的还必须依靠测井资料确定的岩石地层单元。在某些地区或某些地段,它们的穿时现象是十分定的岩石地层单元。在某些地区或某些地段,它们的穿时现象是十分明显的。不克服这些弱点,将会给油气勘探带来重大影响。明显的。不克服这些弱点,将会给油气勘探带来重大影响。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一、地震层序的划分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地震分层的波组划分,在多数情况下是和主要的地质分层界地震分层的波组划分,在多数情况下是和主要的地质分层界面一致的,然而,有两种情况经常出现,并造成地层学解释上的面一致的,然而,有两种情况经常出现,并造成地层学解释
17、上的困难。一是某些地震波组只是明显的层序内部的物理界面,而不困难。一是某些地震波组只是明显的层序内部的物理界面,而不是更有地质意义的层序界面是更有地质意义的层序界面(它们有时是不十分明显的它们有时是不十分明显的);一是出;一是出于构造解释的要求。在野外施工或室内处理上,采用了不适当的于构造解释的要求。在野外施工或室内处理上,采用了不适当的频带宽度及不适当的处理程序,人为地制造了一些又黑又粗的反频带宽度及不适当的处理程序,人为地制造了一些又黑又粗的反射同相轴。这样虽然突出了某些同相轴,便利于构造图的编制,射同相轴。这样虽然突出了某些同相轴,便利于构造图的编制,却模糊或压制了具有更重要的地质意义的
18、层序界面。因此,从层却模糊或压制了具有更重要的地质意义的层序界面。因此,从层序地层学研究的需要出发,适当地提高频率、适当地选择叠加速序地层学研究的需要出发,适当地提高频率、适当地选择叠加速度、适当地作子波处理和选择合适的叠加方式、精细的静校正以度、适当地作子波处理和选择合适的叠加方式、精细的静校正以及正确的处理程序,尽可能地排除噪声,尽可能多地显示出地下及正确的处理程序,尽可能地排除噪声,尽可能多地显示出地下反射界面,应当成为当前地震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当然,即使如反射界面,应当成为当前地震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当然,即使如此,也还会有某些重要层序划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测井此,也还会有某些重要
19、层序划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测井曲线编制精细的地质和地震模型,结合曲线编制精细的地质和地震模型,结合VSP(垂直地震剖面垂直地震剖面)资料,资料,取得对地层细节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取得对地层细节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1地震相的概念地震相的概念 地震相这一名词来源于沉积相,地震相这一名词来源于沉积相,yx(1958)认为认为“相是一定岩层生成时相是一定岩层生成时的古地理环境及其物质表现的总和的古地理环境及其物质表现的总和”,因此,地,因此,地震相可以理解为沉积相在地震剖面上表现的总和。震相可以理解为沉积相在地震剖面上表
20、现的总和。正如正如Sheriff(1982)所说)所说“地震相是由沉积环境地震相是由沉积环境(如海相或陆相)所形成的地震特征。(如海相或陆相)所形成的地震特征。”按按Brown的概念,地震相是指有一定分布面的概念,地震相是指有一定分布面积的三维地震反射单元,其地震参数,如反射结积的三维地震反射单元,其地震参数,如反射结构,振幅、连续性、频率和层速度、与相邻单元构,振幅、连续性、频率和层速度、与相邻单元不同。它代表产生其反射的沉积物的一定岩相组不同。它代表产生其反射的沉积物的一定岩相组合、层理和沉积特征。合、层理和沉积特征。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
21、标志 研究研究地震地震相的目的在于分析层序的沉积环境及古地相的目的在于分析层序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重塑盆地的沉积史和构造史,预测生、储、盖相带理,重塑盆地的沉积史和构造史,预测生、储、盖相带及地层、岩性圈闭。它是沉积盆地分析的一种新手段,及地层、岩性圈闭。它是沉积盆地分析的一种新手段,特别是在钻井有限的情况下,它能从发展观点给人以沉特别是在钻井有限的情况下,它能从发展观点给人以沉积盆地的整体概念。在当代数字地震处理技术日新月异积盆地的整体概念。在当代数字地震处理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地震相分析正在日益显示巨大的潜力,引起的形势下,地震相分析正在日益显示巨大的潜力,引起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和地球物
22、理学家的广泛注意。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广泛注意。根据根据地震地震相的定义,在地震剖面上反射特征的任何相的定义,在地震剖面上反射特征的任何变化,只要与岩性或沉积特征变化有关,并且有一定的变化,只要与岩性或沉积特征变化有关,并且有一定的空间范围,都可定义为地震相。空间范围,都可定义为地震相。至于一些与构造有关的现象,如地层挤压变形、泥、至于一些与构造有关的现象,如地层挤压变形、泥、盐和火山岩刺穿体等,在地震剖面上也有清楚的表现。盐和火山岩刺穿体等,在地震剖面上也有清楚的表现。但它们不属于地震相的范畴,分析时不能用相来描述。但它们不属于地震相的范畴,分析时不能用相来描述。第三章 地震层
23、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2地震相划分标志地震相划分标志 划分地震相的标志很多,但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的地震相标志划分地震相的标志很多,但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的地震相标志是地震反射的外部几何形态、内部反射结构、振幅、频率、连续性等。是地震反射的外部几何形态、内部反射结构、振幅、频率、连续性等。以下分别叙述他们的特点及其地质意义。以下分别叙述他们的特点及其地质意义。(1)外部几何外部几何形态形态 通过研究地通过研究地震相单元的外部震相单元的外部几何形态及其空几何形态及其空间展布,可以了间展布,可以了解总的沉积环境、解总的沉积环境、沉积物源和地质沉积物源和地质背
24、景。背景。外部几何形外部几何形态可以分为席状、态可以分为席状、席状披盖、楔形、席状披盖、楔形、滩形、透镜状、滩形、透镜状、丘形和充填型等丘形和充填型等(图图3-5)。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席状席状(或板状或板状):它是地震剖面上最常见的外形之一,:它是地震剖面上最常见的外形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上下界面接近于平行,厚度相对稳定,可代表其主要特点是上下界面接近于平行,厚度相对稳定,可代表深湖、半深湖等稳定沉积。深湖、半深湖等稳定沉积。席状披盖席状披盖:反射层上下界面平行,但弯曲地盖在下反射层上下界面平行,但弯曲地盖在下伏沉积的不整合地形之上,它代
25、表一种均匀的、低能量的与伏沉积的不整合地形之上,它代表一种均匀的、低能量的与水底起伏无关的沉积作用,席状披盖一般沉积规模不大,往水底起伏无关的沉积作用,席状披盖一般沉积规模不大,往往出现在礁、盐丘、泥岩刺穿或其它古地貌单元上。往出现在礁、盐丘、泥岩刺穿或其它古地貌单元上。楔状楔状:也是常见的外形之一,其特点是在倾向方向上厚也是常见的外形之一,其特点是在倾向方向上厚度逐渐增厚,而后地层突然终止,在走向方向则常呈丘状。度逐渐增厚,而后地层突然终止,在走向方向则常呈丘状。楔状代表一种快速、不均匀下沉作用,往往出现在同生断层楔状代表一种快速、不均匀下沉作用,往往出现在同生断层的下降盘及大陆斜坡侧壁的三
26、角洲、浊积扇、海底扇中。的下降盘及大陆斜坡侧壁的三角洲、浊积扇、海底扇中。滩状:滩状:其特点是顶部平坦而在边缘一侧反射层的上界其特点是顶部平坦而在边缘一侧反射层的上界面微微下倾,一般出现在陆架边缘,地台边缘和碳酸盐岩台面微微下倾,一般出现在陆架边缘,地台边缘和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地边缘。透镜状:透镜状:特点是中部厚度大,向二侧尖灭,外形呈透特点是中部厚度大,向二侧尖灭,外形呈透镜体。一般出现在古河床、沿岸砂坝处,有时在沉积斜坡上镜体。一般出现在古河床、沿岸砂坝处,有时在沉积斜坡上也可见到透镜体。也可见到透镜体。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丘形丘形:丘形的特点丘形的特点是凸起或层状地层上隆,是凸起
27、或层状地层上隆,高出围岩。上覆地层上高出围岩。上覆地层上超于丘形之上,大多数超于丘形之上,大多数丘形是碎屑岩或火山碎丘形是碎屑岩或火山碎屑的快速堆积或者生物屑的快速堆积或者生物长生形成的正地形。长生形成的正地形。充填型:充填型:它的它的判别标志是下凹的底面,判别标志是下凹的底面,它反映了冲刷一充填的它反映了冲刷一充填的构造或断层、构造弯曲、构造或断层、构造弯曲、下部物质流失引起的局下部物质流失引起的局部沉降作用,根据外形部沉降作用,根据外形的差别可划分为河道充的差别可划分为河道充填、海槽充填、盆地充填、海槽充填、盆地充填和斜坡充填等。填和斜坡充填等。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
28、标志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 充填型:充填型:根据内部结构还可以划分为上超充填、丘形上超充填、根据内部结构还可以划分为上超充填、丘形上超充填、发散充填、前积充填、杂乱充填和复合充填等发散充填、前积充填、杂乱充填和复合充填等(图图3-6)。充填型代表各种。充填型代表各种成因不同的沉积体,如侵蚀河道、海底峡谷、海沟、水下扇、滑塌堆积成因不同的沉积体,如侵蚀河道、海底峡谷、海沟、水下扇、滑塌堆积等。河道充填的规模虽小,但意义重大。等。河道充填的规模虽小,但意义重大。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 丘形充
29、填和前积充填具有重要意义,丘形充填与沉积物两侧斜坡的重丘形充填和前积充填具有重要意义,丘形充填与沉积物两侧斜坡的重力下滑、丘形体中心和两翼沉积物的差异压实有关。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力下滑、丘形体中心和两翼沉积物的差异压实有关。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沉积物的局部地段堆积过快、过多。因此,一旦发现丘形充填就应仔在于沉积物的局部地段堆积过快、过多。因此,一旦发现丘形充填就应仔细研究透过丘形体的纵横向测线,找出它们的物源,并恢复它的古沉积体细研究透过丘形体的纵横向测线,找出它们的物源,并恢复它的古沉积体系,而不宜简单地把它们的成因归结为构造力的横向挤压。系,而不宜简单地把它们的成因归结为构造力的横向挤压
30、。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 前积充填往往和扇或三角洲有密切关系。前积充填往往和扇或三角洲有密切关系。研究盆地充填必须与研究盆地的性质紧密联系。就一个盆地或凹陷研究盆地充填必须与研究盆地的性质紧密联系。就一个盆地或凹陷的性质来说有侵蚀型的的性质来说有侵蚀型的(如侵蚀谷如侵蚀谷)、有拗陷型的、有地堑型的、有单侧、有拗陷型的、有地堑型的、有单侧断陷断陷(箕状断陷箕状断陷)型的,不同性质的盆地型的,不同性质的盆地(或凹陷、谷地、断陷或凹陷、谷地、断陷)对其上覆对其上覆地层的充填类型有明显的影响。解释人员应当摆脱单纯的形态或地震相地层的充填类型有明显的
31、影响。解释人员应当摆脱单纯的形态或地震相分类,通过分析找出它们的成因特征。分类,通过分析找出它们的成因特征。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2)内部反射结构内部反射结构 内部反射结构指的是地震剖面上层序内部反内部反射结构指的是地震剖面上层序内部反射波之间的延伸情况和其相互关系。它们是鉴别射波之间的延伸情况和其相互关系。它们是鉴别沉积环境最重要的地震相标志。沉积环境最重要的地震相标志。RMMitchum等人等人(1977)根据内部反射结构根据内部反射结构的形态划分为平行与亚平行、发散、前积、波状、的形态划分为平行与亚平行、发散、前积、波状、杂乱反射结
32、构以及无反射等。现将各种反射结构杂乱反射结构以及无反射等。现将各种反射结构的特征和所代表的地质意义讨论如下:的特征和所代表的地质意义讨论如下: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平行与亚平行结构平行与亚平行结构:该反射结构以及反射层该反射结构以及反射层平行或微微起伏为其主要特征。它往往出现在席状、席平行或微微起伏为其主要特征。它往往出现在席状、席状披盖及充填型单元中。代表均匀沉降的陆架三角洲台状披盖及充填型单元中。代表均匀沉降的陆架三角洲台地或稳定的盆地平原背景上的均速沉积作用地或稳定的盆地平原背景上的均速沉积作用(图图3-7)。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
33、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发散反射结构发散反射结构:特点是相邻二个反射层的间距向同一个方特点是相邻二个反射层的间距向同一个方向增大向增大(图图3-7),一般在收敛的方向上反射层突然终止。出现这种现象,一般在收敛的方向上反射层突然终止。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底面的上超或顶面上的顶超或侵蚀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地可能是由底面的上超或顶面上的顶超或侵蚀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地层厚度向上倾方向变薄,低于地震分辨率的缘故。发散结构一般出现层厚度向上倾方向变薄,低于地震分辨率的缘故。发散结构一般出现在楔状单元中,说明沉积速度差异不均衡沉积。在滚动背斜上,三角在楔状单元中,说明沉积速度差
34、异不均衡沉积。在滚动背斜上,三角洲前缘砂岩和页岩反射层系向同期形成的同生断层方向有明显的发散洲前缘砂岩和页岩反射层系向同期形成的同生断层方向有明显的发散现象,它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现象,它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前积反射结构前积反射结构:前积反射结构通常反映某种携带前积反射结构通常反映某种携带沉积物的水流在向前沉积物的水流在向前(向盆地向盆地)推进推进(前积前积)的过程中由的过程中由前积作用产生的反射结构,这种反射结构在地震剖面前积作用产生的反射结构,这种反射结构在地震剖面上最容易识别。倾向剖面上相对于其上下反射层系均
35、上最容易识别。倾向剖面上相对于其上下反射层系均是斜交的,是斜交的,JLRich(1951)称为退覆反射或倾斜型称为退覆反射或倾斜型反射层系,它是陆架反射层系,它是陆架台地或三角洲体系向盆地方向台地或三角洲体系向盆地方向迁移过程中沉积在三角洲前缘或大陆坡环境内岩相的迁移过程中沉积在三角洲前缘或大陆坡环境内岩相的地震响应。地震响应。L FBrown等等(1979)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把这一过程称之为同向递进相。同向递进相。根据前积反射结构内部形态上的差别,可以划分根据前积反射结构内部形态上的差别,可以划分为为S型、斜交型、型、斜交型、S复合斜交型、切线斜交型和叠瓦型复合斜交型、切线斜交型和叠瓦型5种种
36、(图图3-8)。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S型前积反射结构:型前积反射结构:一般具有完整的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一般具有完整的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S型前积结构连续性最好、振幅较强、周期向盆地方向则逐渐变窄。型前积结构连续性最好、振幅较强、周期向盆地方向则逐渐变窄。它代表一种水流能量较低的沉积环境。该反射结构横向变化,向上倾它代表一种水流能量较低的沉积环境。该反射结构横向变化,向上倾方向呈方向呈S斜交复合型结构,向下倾方向往往过渡为平行结构,倾角斜交复合型结构,向下倾方向往往过渡为平行结构,倾角小于小于l。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
37、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斜交型前积反射结构斜交型前积反射结构(平行斜交型平行斜交型):由很多相对倾斜而又互相平行由很多相对倾斜而又互相平行的反射组成,其上倾方向对上界面顶超或削蚀、下倾方向下超于下界面之上。的反射组成,其上倾方向对上界面顶超或削蚀、下倾方向下超于下界面之上。也就是说没有顶积层也没有底积层,只有倾斜的前积层。前积层的视倾角最大也就是说没有顶积层也没有底积层,只有倾斜的前积层。前积层的视倾角最大可达可达10度。地震反射连续性较低,振幅较弱,周期窄,向盆地方向也窄。斜交度。地震反射连续性较低,振幅较弱,周期窄,向盆地方向也窄。斜交型前积代表沉积物供应速度快,水流能量
38、大,改造作用较强的沉积条件。型前积代表沉积物供应速度快,水流能量大,改造作用较强的沉积条件。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切线斜交型前积反射结构:切线斜交型前积反射结构:切线斜交型是由斜交型派生出来的一切线斜交型是由斜交型派生出来的一种反射结构,其特点是无顶积层,有前积层,在前积层的下部倾角逐渐减种反射结构,其特点是无顶积层,有前积层,在前积层的下部倾角逐渐减小,过渡为倾斜平缓的底积层,呈切线型下超,切线斜交与斜交型相似,小,过渡为倾斜平缓的底积层,呈切线型下超,切线斜交与斜交型相似,同样代表快速堆积高能量的沉积机制,所不同的是底部能量减弱,因此,
39、同样代表快速堆积高能量的沉积机制,所不同的是底部能量减弱,因此,能量小于斜交型。能量小于斜交型。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S斜交复合型前积反射结构斜交复合型前积反射结构:S斜交复合型由斜交复合型由S型与斜交型型与斜交型前积组合而成,其特点是前积组合而成,其特点是S型与斜交型反射层交互出现。地震反射型与斜交型反射层交互出现。地震反射振幅中高,连续性好。它是在前积和过路冲蚀双重作用下形成的,振幅中高,连续性好。它是在前积和过路冲蚀双重作用下形成的,由于冲刷部分顶积层,因此,能量高于由于冲刷部分顶积层,因此,能量高于S型但低于斜交型。型但低于斜交型。
40、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叠瓦状前积反射结构:叠瓦状前积反射结构:其特点是在二个平行的上下界面之间,有几组微其特点是在二个平行的上下界面之间,有几组微微倾斜的互相平行的,不连续的反射层,它们无顶积层也无底积层,只有前积微倾斜的互相平行的,不连续的反射层,它们无顶积层也无底积层,只有前积层,每一组前积层沉积完之后,相继沉积后一组前积层。排列图形很像层,每一组前积层沉积完之后,相继沉积后一组前积层。排列图形很像“叠瓦叠瓦”而得名。该反射结构代表一种浅水环境下短期强水流堆积。而得名。该反射结构代表一种浅水环境下短期强水流堆积。Berg(1982)认为
41、,认为,在浪控三角洲前缘堆积的沿岸砂坝在浪控三角洲前缘堆积的沿岸砂坝(沙垅沙垅),也可以形成叠瓦状前积结构。,也可以形成叠瓦状前积结构。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 前积结构在不同方向的测线上,表现形式不同,在倾向方向前积结构在不同方向的测线上,表现形式不同,在倾向方向呈楔形前积型,在走向方向则呈丘形前积呈楔形前积型,在走向方向则呈丘形前积(图图3-9)。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波状反射结构:波状反射结构:由不由不规则的、不连续亚平行的反射规则的、不连续亚平行的反射组成,常有许多非系统性的反组成
42、,常有许多非系统性的反射终止和同相轴分裂现象、波射终止和同相轴分裂现象、波动起伏幅度小,接近地震分辨动起伏幅度小,接近地震分辨率的极限率的极限(图图3-lO)。波状反射结。波状反射结构侧向变为比较大的明显的斜构侧向变为比较大的明显的斜坡沉积模式,向上递变为平行坡沉积模式,向上递变为平行反射。该反射结构代表一种分反射。该反射结构代表一种分散弱小水流或河流之间的堆积,散弱小水流或河流之间的堆积,解释为前三角洲或三角洲之间解释为前三角洲或三角洲之间的指状交互的较小的斜坡朵叶的指状交互的较小的斜坡朵叶地层。有些书也称之为乱岗状,地层。有些书也称之为乱岗状,在名称上容易与杂乱状混淆,在名称上容易与杂乱状
43、混淆,但反射结构不同,为区别二者但反射结构不同,为区别二者的特征,故称其为波状反射结的特征,故称其为波状反射结构。构。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杂乱状反射结构:杂乱状反射结构:特点是不连特点是不连续的、不规则的反射,振幅短而强。续的、不规则的反射,振幅短而强。它可以是地层受剧烈变形,破坏了连它可以是地层受剧烈变形,破坏了连续性之后造成的,也可以是在变化不续性之后造成的,也可以是在变化不定相对高能环境下沉积定相对高能环境下沉积的,在滑塌构造、充填河道、高度断的,在滑塌构造、充填河道、高度断裂、褶皱或扭曲的地层,都可能产生裂、褶皱或扭曲的地层,都可
44、能产生这种反射结构。这种反射结构。事实上,许多火成岩侵入体,泥丘事实上,许多火成岩侵入体,泥丘(盐岩盐岩)刺穿以及深部地层都可能出现刺穿以及深部地层都可能出现杂乱反射结构。这些地质体本身可能杂乱反射结构。这些地质体本身可能是均质的或成层的。但因为它们反射是均质的或成层的。但因为它们反射能量太弱,低于随机噪声的水平,而能量太弱,低于随机噪声的水平,而呈现不规则的杂乱结构。另外盐体与呈现不规则的杂乱结构。另外盐体与围岩界面不规则也是形成杂乱反射的围岩界面不规则也是形成杂乱反射的原因。原因。无反射:无反射:没有反射反映了纵没有反射反映了纵向上沉积作用的连续性,如厚度较向上沉积作用的连续性,如厚度较大
45、的快速和均匀的泥岩沉积,它们大的快速和均匀的泥岩沉积,它们有利于碳氢化合物的生成和超压带有利于碳氢化合物的生成和超压带的形成。无反射有时也反映均质的、的形成。无反射有时也反映均质的、无层理的、高度扭曲的或者倾角很无层理的、高度扭曲的或者倾角很陡的砂岩、泥岩、盐岩、礁和火成陡的砂岩、泥岩、盐岩、礁和火成岩体。岩体。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3)振幅振幅 振幅是质点离开它平振幅是质点离开它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根据衡位置的最大位移。根据物理学可知振幅能量的大物理学可知振幅能量的大小与振幅平方成正比。小与振幅平方成正比。振幅直接与波阻抗差振幅直接与波
46、阻抗差有关,波阻抗差高,则振有关,波阻抗差高,则振幅强,波阻抗差低,则振幅强,波阻抗差低,则振幅弱。为了便于描述我国幅弱。为了便于描述我国大部分地区,根据振幅的大部分地区,根据振幅的强弱分为强中弱强弱分为强中弱3级级(图图3-11)。强振幅:时间剖面上振幅超过强振幅:时间剖面上振幅超过1个地震道;个地震道;中振幅:振幅在时间剖面上大于中振幅:振幅在时间剖面上大于12小于小于1个地震道间距;个地震道间距;弱振幅:振幅在时间剖面上小于弱振幅:振幅在时间剖面上小于12个地震道间距。个地震道间距。振幅的快速变化说明二组地层中的一层或二组地层的性质发生了振幅的快速变化说明二组地层中的一层或二组地层的性质
47、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反,振幅在大面积内是稳定的,说明上覆和下伏地层巨大的变化。相反,振幅在大面积内是稳定的,说明上覆和下伏地层岩性之间连续性良好,岩性和物性在横向上变化不大。岩性之间连续性良好,岩性和物性在横向上变化不大。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4)连续性连续性 指同相轴连续的指同相轴连续的范围。连续性直接与范围。连续性直接与地层本身的连续性有地层本身的连续性有关,连续性愈好,沉关,连续性愈好,沉积的能量变化愈低,积的能量变化愈低,沉积条件就愈是与相沉积条件就愈是与相对低的能量级变化有对低的能量级变化有关。根据同相轴连续关。根据同相轴连续排
48、列的长短分为好、排列的长短分为好、中、差中、差3级级(图图3-12)。其分级标准如下:其分级标准如下:连续性好:同相轴连续的长度大于一个叠加段;连续性好:同相轴连续的长度大于一个叠加段;连续性中等:同相轴连续长度大于连续性中等:同相轴连续长度大于12叠加段;叠加段;连续性差:同相轴连续长度小于连续性差:同相轴连续长度小于12叠加段;叠加段;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5)波形排列波形排列 这里指的是同相轴排列的形状,它反映互相接近的地层间的沉积这里指的是同相轴排列的形状,它反映互相接近的地层间的沉积环境,如果波形排列在横向变化不大或变化缓慢,说
49、明地层变化不大,环境,如果波形排列在横向变化不大或变化缓慢,说明地层变化不大,常常出现在低能沉积环境中常常出现在低能沉积环境中(粉砂、泥灰质粘土和悬浮物质形成的沉积粉砂、泥灰质粘土和悬浮物质形成的沉积等等)。如果波形排列变化迅速,说明地层变化速,常在高能环境中,如。如果波形排列变化迅速,说明地层变化速,常在高能环境中,如河道沉积、夹有河道沉积、夹有“砂坝砂坝”的三角洲平原沉积、浊流沉积等。的三角洲平原沉积、浊流沉积等。根据同相轴排列组合的形状,可以分为杂乱、波状、平行和复合根据同相轴排列组合的形状,可以分为杂乱、波状、平行和复合波形排列波形排列4种(图种(图3-13)杂乱:同相轴排杂乱:同相轴
50、排列方向无规律,列方向无规律,而短。而短。波状:同相轴波状:同相轴排列呈波状。排列呈波状。平行:相邻同平行:相邻同相轴排列近于平相轴排列近于平行。行。复合波形:包复合波形:包括平行夹波状下括平行夹波状下平行等。平行等。第三章 地震层序与地震相分析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二、地震相概念及划分标志(6)视频率)视频率 频率表示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而视频率指地震时频率表示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而视频率指地震时间剖面中及反射同相轴呈现的频率,一般:间剖面中及反射同相轴呈现的频率,一般:按相位排列稀疏程按相位排列稀疏程度分为高、中、低三级度分为高、中、低三级(图图3-14)。高频:相邻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