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2022例文.docx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文档编号:3441705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2022例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2022例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2022例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2022例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2022例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2022例文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022例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的内容。例3、例4练一练和练习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让学生在应用练习中,感受一些小容器的容量,体验毫升的应用价值。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 教学重点: 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能进行升和毫升之间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教学准备: 量杯、量筒、滴管、各种小容器 教学过程: 一、认

2、识毫升 1、前面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生活中哪些容器用“升”为单位?(学生举例) 2、比较发现“升和毫升”作为单位的不同之处。 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提问:这些容器的容量与我们前面接触的容器的容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毫升。 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二、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毫升” 1、初步认识“毫升”,记住常用数据。 出示练一练1 让学生细心观察并记住常用的数据。 初步感受: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 2、体验1毫升,形成1毫升的概念 (1)观察1毫升水

3、和10毫升的水,谈谈自己的想法。 (2)实验:用滴管向空两杯滴入1毫升的水。 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那么10毫升是多少滴水。 试着把1毫升水倒入手心里,试一试,摸一摸,多吗? 三、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完成试一试。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

4、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完成练一练3 5、拿出500毫升的饮料。想一想,这种饮料需要几瓶正好是1升。如果是250毫升呢?100毫升呢? 三、练习一 1、练习一4 仔细读题,小组交流发现了什么?汇报是要求说明理由。 2、练习一6 根据生活经验完成。可以跟其它容器比一比。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跟大家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毫升 1升=1000毫升 作业设计: 【必做题】 升与毫升的换算。 【选做题】 到附近商店调查,记录几种容量用毫升做单位的商品。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022例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辨

5、析,使学生进一步明晰直线、射线、线段、角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活动能够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体会线段、涉嫌与直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准确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电筒,直尺,毛线 一、复习导入 【出示一根毛线】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如果说我把这根弯曲的线拉直,你可以看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 生:线段 师:哎,线段,好了

6、,老师把整个它记下来。线段是我们以前碰到过的,对吧?那谁来说说看线段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是直直的、可以度量、不可以无限延伸) 师:谁来画一条线段。【抽生黑板上画线段】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他在黑板上是怎样画的。 【一生学生画线段,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师:谁看清楚他是怎样画的线段? 生1:他是先画的一条线,再画的两个端点。 生2:他是先画了一个端点,然后画的一条线,最后在另一个地方画的端点。 师:哎,他是先画了一个端点,然后画的一条线,最后在这个地方画另一个端点。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先画两个端点,然后画线连接两个端点。因为,我们一般让点来确定我们需要画线的位置,两点确定一

7、条线段。 师:哎,到现在我们就只知道这些有关线的知识了吧。那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一)直线的教学 【课件出示】 师:这是两条直直的线,给它们表上号,上面是1号,下面是2号,哎,仔细看这两条线,几号线是线段?为什么你叫1号线为线段? 生:因为1号线有两个端点, 有一条直的线,不能无限延伸。 师:那我们找找看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儿?【教师先点出一个端点】这是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在那儿? 师:好了,那你看2号线,它也是直直的,但是呢,刚才它在向两边怎么样啊? 师:哎,它在往两边一直走一直走,那你看左边有个小鸭子走啊走,然后说了一句话,我们一起读一读下鸭子说的话,好吧,预备起 生:我怎么

8、看不到头呢? 师:他说我怎么看不到头呢?什么意思啊?也就是说这条线一直在往左边不断的怎样【教师用手势比划】延长? 哎,你们真棒,都知道无限延长了。对无限延长就是怎么样啊,不断的延长延长延长无限延长下去对吧。那你们看在另一边也有个小动物,他也说了一句话,我们一起读一读,预备起 生:我怎么也看不到头呢? 师:我怎么也看不到头呢?什么意思啊? 生:就是也在无限延伸 师:哎呀你们说的太好了,说明右边也在无限延伸,左边也在无限延伸,右边也在无限延伸。两边都在做无限延伸。那你知道数学上像这样的直直的,两边都能无限延伸的线叫什么吗? 好了,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我把这个记下来。【板书直线】 师:

9、请你仔细观察,直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一样的)?那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直线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线段不能延长, 师:哦,他说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直线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线段不能延长,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还有吗?【教师引导可以度量吗?】 生:线段可以量出长度,直线不可以。【因为它是无限延长的】 师:说的太棒了,那我们说直线不能度量,两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长,那如果我要画直线的话,是不是可以一直画下去,永远都画不完啊? 生:是 师:那怎么办?谁能帮我画一条直线? 【抽生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下面仔细看】 师:他画的可以不可以,是不是直线?

10、那我也画一条可以吗? 【师边说边画】我这样子画可以吗? 师:认为我这样子画可以的举手,(多数同学同意)认为我这样子画不可以的举手(个别几个)【学生之间的辩论,用毛线表示说明】(教师再画几条非横着的线)哎,那我们现在能不能说出直线的特点了,一起说一下好吗? 师生:直线是一条直的线,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伸。 (二)射线的教学 师:好了,为了奖励你们呢?请仔细看大屏幕,2号线又发生变化了,请仔细看。【播放课件】现在2号线变什么了? 生:变成线段了。 师:哎,2号线变成线段了,但是又出现了3号线和4号线。大家悄悄安静地想一想,3号线和4号线和线段、直线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那3号线和4号线和线段之间

11、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它和直线之间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知道数学上把线是直直的,有1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长的线叫什么吗?【板书射线】这个你们也知道啊,厉害啊,我先记下来啊。 师:那你能根据我们刚才所说的射线的特点和刚刚我们画直线、线段的经验,画一条射线吗? 【请一位学生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下面迅速画一条自己喜欢的方向上的射线】 (三)生活中的线 师:哎,到这儿啊,刚才你们在说这些线的时候,老师就在想,那生活中到底有没有这些线呢?(学生举例,教师播放课件) 师:那好这是物体里面我们找到了线段,那平面图形里面呢?三角形、长方形那个地方看可以看做是线段? 师:哎,这是生活中的线段,那生活中有射

12、线吗?生活中什么我们可以的看做是射线?(学生举例,并用手电筒照射灯光,说明由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 (四)总结提升 师:生活中的线我们也找到了,看来大家对线段、直线、射线都了解了啊?那我就考考你们,(播放课件)这是一张线段、直线、射线的表格,请你快速思考,他们端点个数、延伸情况、度量情况的不同和共同点。【同桌先说一说,抽生说、齐说】 (五)角的教学 师:哎呀,表格通过你们的共同努力填完了,但到底懂了没有,我要考考你们了,请你准备好尺子、铅笔和练习本。请听题:有一点射出两条射线,或者说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形成(组成)图形是什么?请你画出来。【学生动手画一画】 【找2生到黑板画】 师:画好了坐端

13、正。你们和黑板上画的一样吗?一样在什么地方?【板书角】都是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师:那我们刚刚所说的线段(直线、射线)都研究的是什么? 生:线 师:那你看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了几个内容?对了,就是(线与角)两个内容。那你看黑板上两个角,都是锐角,我们为了区分这两个角,就需要给他们做个标记,【讲解角的标记】这个角我写了一个几? 师:对,我们怎么写呢,记作,斜斜的直直的,后面写1,读作角一。那这个我标记个2,怎么记啊。所有同学举起自己的手,一起和老师写这个角的记作。斜斜的、直直的,后面写个2,读作角二。会写了吗? 师:那请你把你刚才画的角做个标记。是不是只能写1 啊?【生活动】 师:回顾一下,我们这

14、节课主要学了几个内容? 三、练习提升 师:看来大家这节课都学的不错,那我们就做几道闯关题好吧? 生:好 师:请看第一关,观察与联想 (判断题,要求孩子们说出错的原因) 第二关线的联想:过一点画直线,时间1分钟。 四、回顾整理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022例文3 设计说明: 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直线及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垂直与平行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节课通过引导想象、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和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本质特征。运

15、用激趣导入法、合作探究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这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正确理解“垂直”、“平行”的概念。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对生活中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 3.在“想象-操作-交流-归纳-质疑-总结-应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 究的学习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

16、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和对同一平面的理解。 学法引导: 引导学生通过 “想象画线”、“感知特征”、“自主探究”、“拓展延伸”等活动,运用想象、观察、讨论、验证等方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新知,形成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学具准备: 小棒3根/人,白纸2张/人,记号笔1只/人。 教具准备: 三角尺一把,直尺两把,立方体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大胆想象 1. 复习直线及其特点。 (1)直线有什么特点? (2)想象直线的延伸。 (3)初步明确学习任务。如果大屏幕上又出现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可能会形成什

17、么样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两条直线的关系。 2、大胆想象:请同学们在白纸上把你想到的两条直线之间可能形成的关系画下来,看看你能画几种不同的情况。注意:一张纸上画两条线,画完后同桌互相交流、欣赏。 3、选择部分学生把作品贴到黑板上,并进行编号。 二、观察分类,感知特征 1、出示有代表性的几组的直线 2、分类 (1)小组内部分类交流确定一下你认为最合理的分类方案:观察这些图形,根据两条线之间的关系将他们进行分类,可以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类方法,揭示“不相交”“相交”概念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道理,很好,学数学就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在介绍分类的时候围绕一个

18、词语交叉。也就是说两条线碰一块儿了。在数学上我们把交叉称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并在适当时机板书:相交) 如果按照“不相交”和“相交”两种情况来分类,应该怎么分?(板书:不相交) (3)你觉得相交的有哪些?说出你的理由。 质疑:同学们的主要分歧在哪里?2 号 、3号的两条直线,相交不相交?(用自己的方法验证a.观察想象b.延长验证c.测量判断) 对于延长后可以相交的给予课件演示突破难点。这种看起来快要相交的一类也属于相交,只是我们在画直线直线时,没有吧直线全部画出来。 (4)再次分类 (5)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类是“相交”,另一类是“不相交”。 三、自主学

19、习,探究新知 (一)认识平行线 师:这几组直线就真的不相交了吗?怎样验证?(边提问边用课件演示) 师:在数学上,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平行线。(板书:平行线) 1、学生自学课本65页中间第1行第2行完成学案(一)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 (2)通过图形对比加深理解概念本质属性。 (3)通过判断深化理解概念。 3、师生共同小结。师:要判断一组直线是不是平行线,要具备什么条件?我们还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互相平行) 师:例如:这是直线a,这是直线b,我们可以说强调要说谁和谁互相平行? (二)认识垂线 师:咱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的

20、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认为在这几组相交的直线中哪种最特殊?(相交形成了四个直角) 师:这几组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而其他情况相交形成的都不是直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钝角。(板书:成直角、不成直角) 师:怎么证明这几个是直角呢?(学生验证:三角板、量角器) 师: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学生们自学65页中间的部分完成学案(二)。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3、师生共同小结。 (三)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分类活动,认识了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同的位置关系,其中两种比较特殊的是垂直与平行(板书课题) 四、巩固练习,联系生活 1、想一想 生活中,哪组直线互相平行,哪

21、组直线互相垂直?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022例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动手实践和观察、分析、抽象、比较、归纳等能力。 3. 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悟数学思维的严谨。 教学过程: 一、 悬念激趣,启迪猜想 课件出示:南京市上元小学师生为支援西藏墨竹工卡县的贫困学校,首次捐款5844元。 让学生分别判断5844是不是2、5的倍数,并说明理由。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2、5的倍数看个位。 师:如果将

22、这些钱平均分给3所贫困学校,不计算能判断每所学校得到的钱数是不是整元数吗? 生:我认为每所学校得到的钱数不是整元数,因为5844的个位是4,不是3的倍数。 师:你猜想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生:我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师:同意他的猜想吗?(同意) 师:他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来继续研究。 出示199的数表,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 师:思考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从不同角度举例否定上面的猜想。 师:那请同学们继续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可以是哪些数字? 生:3的倍数的个位上可以是09中任何一个数字。 师: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能不能只看个位?(不能) 师:究竟什么样的数

23、才是3的倍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评析:“3的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而2、5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基础。教师从学生的已有基础出发,设计了捐款献爱心的情境,把复习和导入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设置了“陷阱”;通过让学生观察100以内3的倍数,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否定了猜想,引发认知冲突,创设了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新知的产生过程,明确新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 操作探索,验证猜想 1. 提出猜想。 课件出示四组卡片和活动要求。 3、4、8; 2、4、7; 1、8、9; 0、3、5。 小组合作要求:让学生先写出

24、能组成的三位数,并判断每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再写出自己的发现。(具体内容略) 学生合作探索,教师巡视参与。 师:谁来代表你们小组汇报研究的情况? 生1(第组):我们小组用卡片上的数字组成了6个不同的三位数,分别是:348、384、438、483、843、834,我们发现这6个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 生2、生3、生4分别代表自己的小组发言。(略) 师:你能把这四组卡片进行分类吗?说明你分类的理由。 生:我把、两组分为一类,因为这两组卡片上的数字组成的数都是3的倍数;把、两组分为一类,因为这两组卡片上的数字组成的数都不是3的倍数。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在用数字组数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

25、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 组织全班交流。(略) 小结:在用数字组数的过程中,数字排列的顺序变了;组成数的大小变了;组数用的卡片上的数字没变;卡片上的数字和没变。 课件出示各组数字之和。 师:在用数字组数的过程中,卡片上的数字的和为什么没变? 生:因为在用数字组数的过程中,组数用的卡片上的数字没变,所组成的数的数字和也没变。 师:请同学们观察各位上的数字和,你有什么发现吗?到底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你能大胆地进行猜想吗? 生:我的猜想是一个数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的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略) 评析:让学生通过摆卡片组数,尝试分类,发现某一组卡片上的数字组成的数要么都是3的倍数,要么都不是3的

26、倍数,再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讨论,理解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和的含义和算法,并对3的倍数的特征作进一步的猜想。 2.举例验证。 师:要想知道这个猜想对不对,可以怎么办? 生:可以举例验证。 师:谁能任举一例并说明具体的验证方法? 生:如4572这个数。我先把4572各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看数字之和是不是3的倍数,再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师生共同讨论验证,并引导学生体会验证方法。(略) 学生在小组内举例验证。 汇报验证结果(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形成共识,得出结论,总结出规律。 评析: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验证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一过

27、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3. 巩固练习。 (1) 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 29 84 45 54 108 180 801 先出示29、84这两个数,让学生判断。 出示45、54让学生判断,根据45是3的倍数,可以直接判断54也是3的倍数。 同时出示108、180和801,引导学生先判断108是不是3的倍数,再直接判断180和801是不是3的倍数。 (2) 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哪几题的结果有余数吗? 483 573 3423 (3) 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4 35 12 12 学生在4的中填出2、5、8后,师:请你们观

28、察填的3个数字,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生:它们依次相差3。 第、题的过程同上。 第题,学生练习后,师:为什么这题只有3种不同的答案? 生:因为0不能做一个数的位。 4.小结:今天学的是什么内容?3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探索出这个规律的? 师生共同总结探索过程。(略) 评析:教师能深入钻研教材,理解并贯彻教材中习题的编写意图,让学生在学会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基础上,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在总结时师生共同回顾探索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探索能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 深化理解,解决问题 1.师:现在你能很快判断5844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了吗?(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2. 数学小故事

29、。 师:熊爸爸在狐狸办的工厂干了3个月的活,月工资856元,这一天,熊爸爸到狐狸家里领工资。狐狸算得2468元,熊爸爸算得2568元。 现在只知道有一个人算对了,你能很快判断出是谁算对了吗? 生:我认为熊爸爸算对了,因为熊爸爸的工资应该是3的倍数,而狐狸算的钱数的数字之和是20,不是3的倍数。 3. 比一比,赛一赛。 看谁能最先判断出下列各数是不是3的倍数。 96963; 999 2 333; 97263155 2006个9 2006个3 (1) 出示第题。 师:你能判断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吗? 生1:这个数是3的倍数,因为96963的数字之和是33,33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0、生2:我不计算也能判断这个数是3的倍数,因为这个数由9、6、3这三个数字组成,而9、6、3这三个数字都是3的倍数,所以我判断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2) 出示第题。 师:这么大的数怎么判断呢? 生:这个数不是3的倍数,我先把2006个9去掉,再把2006个3去掉,只看剩下的2,2不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数也不是3的倍数。 师:真是好办法,太有创意了,让我们为他的精彩发言鼓掌。你能说一说其中的道理吗? 师生共同总结简便的判断方法。(略) (3) 出现第题,要求学生用简便的方法判断。 评析:第1题和第2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

31、帮助。第3题是提高性练习,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挑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022例文5 教学设想: 1、新知识的探究应建立在学生以有的认知水平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以有的经验之上。本节课学习三角形的分类,在低年级的的时候,学生已经对分类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在课前谈话的过程中,复习了分类的方法,渗透分类的思想。导入时也没有做过多的“活”,一上课就问学生“同学们这是什么?它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回答问题很踊跃,大多数同学都能说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复习中,渗透三角形分类的标

32、准。紧接着,直接揭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倡导学生们采取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在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分类时,给学生们提供了一次既动手又合作交流的机会。“接下来我们按照刚才讨论的来分分类,用你喜欢的方法把它记下来。”这一次动手实践与交流,为下边探索出新知识作了铺垫,又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全部学生都在动手之后获得了成功的愉悦,同时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种互帮、互教、互学的形式,促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珍惜友情,学会人与人交往的能力,体现合作交流的真正价值。 3、倡练习设计的基础性、多样性

33、和趣味性,增强挑战性,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为此,我在学生能够按三角形角的特点将三角形进行分类后,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安排了“猜一猜”的练习,当学生前两次能一次就猜对,而后两次却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我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原因,他们马上深刻认识到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特点。在巩固练习阶段,我设计了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看到的三角形属于哪一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并且还设计了填空练习,通过练习,照顾班级中后20%的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理解

34、和掌握。 4、 重视对课堂生成的预设,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到课堂中可能生成的信息,并设计好相应的方案。如在探究按边分类时,我就考虑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按边分分2类的:三条边都不相等,有两条边相等。按边分分3类的:三条边都相等、有两条边相等、三条边都不相等。只出现按角分的:3个角都相等的、有两个角相等的和3个角都不相等的。根据预设的这几种情况,我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案,对课堂教学多点预见性。 教学目标: 1、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认识各种三角形。 2、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 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的特点

35、给三角形分类,认识各种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按边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 师:现在我们把五(2)班这个大家庭分一分,说说你会按什么分? 预设回答:学生会提到按性别分、按年龄分、按身高的长短分、按有无扎辫子分等等。 师:如果按性别分,分几类?哪几类? 预设回答:学生会肯定的回答分两类,分别是男和女。 师:那按年龄分你会分几类?哪几类? 预设回答;学生可能会分两类,12岁以上的为一类,12岁以下的为一类,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分别请12岁以上的学生站起来,再请12岁以下的学生站起来,质疑: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在分类的过程中将12岁的同学给遗漏了,因此在分类时应

36、该可以分成三类。当然也有学生分成10岁的为一类,11岁的为一类,12岁的为一类,13岁的为一类等引导学生这样分类时注意不要遗漏了。 师:看来,我们按不同的标准,分出了不同的种类,按同一标准,也可以分出不同的种类。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于分类的已有知识基础,渗透分类的原则:按同一标准分,不重复,不遗漏。也为解决本节课的难点作铺垫。) 二、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三角形)这是什么?它有哪几部分组成? 预设回答:学生会说出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三个角,三条边。 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三角形的一些知识:三角形的分类(揭题)。 (板书:三角形的分类)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学生确定三角形的分类标准作铺垫

37、,并且直接揭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 探究学习 1、讨论分类的标准 师:(课件出示各种三角形:钝角等腰三角形、钝角不等边三角形、锐角等腰三角形,锐角不等边三角形、直角不等边三角形、直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你能把这些三角形分分类吗?根据什么来分? 预设回答:学生会说按角来分,有可能还会提到按边来分。 (设计意图:提供探究素材,虽然只有7个三角形,但这些含盖了三角形的所有类型,有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正常开展。这一设计主要是了解学生在分类时可能产生的分类标准,以便教师做出相应的教学行为。当学生提到还可以按边来 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在按边分的过程中是比较同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

38、长短,这样可以提前解决按边分过程中的难点,防止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将两个三角形的边进行比较。但也有可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现三角形还可以按边来分,这也属于正常的情况,教师要正确对待,不要着急引导,要尊重学生的课堂生成。) 2、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师:接下来我们按照刚才讨论的来分分类,用你喜欢的方法把它记下来。 (1)学生探究活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发现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2)反馈 师:哪一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预设回答:学生将研究的三角形在实物投影仪下,边分边介绍分类的方法。学生可能出现的分类方法有:按角分,按有无直角(有直角的和没有直角的)分2类,

39、按角的大小(3个角都相等的、有两个角相等的和3个角都不相等的)分3类,按角的种类(一个钝角两个锐角的、一个直角两个锐角的和三个都是锐角的)分3类;按边分,分2类(三条边均不相等的,有两条边相等的。),分3类(三条边均不相等的,有两条边相等的,三条边都相等的。)。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学生的课堂生成是很随机的,有可能都出现,也有可能只出现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但是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其中按角的种类来分基本都能发现,教师首先就要抓住本节课的重点展开教学。当学生出现这种分类方法的时候,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课堂生成,进行探究。学生的展示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探究按角的种类分类 (1

40、)揭示概念 师:大家看看这一类分类的方法,每一类三角形都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学生会说一个钝角两个锐角的三角形、一个直角两个锐角的三角形和三个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 师:像这样的一个钝角两个锐角的三角形我们把它叫做钝角三角形。(板书:钝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两个锐角的三角形我们把它叫做直角三角形。(板书:直角三角形)三个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我们把它叫做锐角三角形。(板书:锐角三角形) 师:分成的这三类三角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预设回答:学生对于相同的地方会说每个三角形都有锐角,而且每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对于不同的地方,学生会说除了两个锐角,第3个角是不同

41、的,第3个角是直角的,我们就说是直角三角形,第3个角是锐角的,我们就说是锐角三角形,第3个角是钝角的,我们就说是钝角三角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掌握按角的种类分,各类三角形的名称,而且要了解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各类三角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练习设计 师:那你能根据3类三角形的特点,判断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吗? 课件出示:(1)、判断下面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 (设计意图:这是基础练习,巩固学生新掌握的知识,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游戏:猜一猜信封遮起来的是什么三角形? 首先教师出示露出一个直角的情况,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怎么判断的? 再出示露

42、出一个钝角的情况,也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怎么判断的? 预设回答:学生根据这两类三角形的特点没有歧义的猜出这两类三角形并且也能说明自己是怎么猜到的。 最后出示露出一个锐角的情况,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怎么判断的? 预设回答:学生有可能猜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教师就出示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发现自己猜错了,然后放回去,再让学生猜一猜,学生这时会说是直角三角形,教师就出示钝角三角形,学生发现自己又猜错了,教师再把它放回去,再让学生猜一猜,学生接下去会说是钝角三角形,教师这时就出示锐角三角形,到这时学生发现自己还是猜错了,经过这个猜的过程学生会有所感悟。 师: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 预设回答:学生会说每个三角形都有锐角,只露出锐角的时候,遮起来的三角形三个种类都有可能。 (设计意图:这个游戏的设计不仅可以使数学课堂增加一些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猜的过程中理解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并且让学生明白当我们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的时候不要轻易作出判断,只有对这一事物有了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这一事物的本质,通过自己的逻辑推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教育学生做任何事都要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北师大版(2024) > 四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2022例文.docx)为本站会员(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