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三年级暑假作业检测物 理初三年级暑假作业检测物 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分,共 36 分,第 分,第 1-10 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 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第个选项符合题意。第 11、12 题为多选题,选对但少选得题为多选题,选对但少选得 2 分,错选得分,错选得 0 分。)分。)1生活中经常对某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说法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是()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 250NB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 1826C京港澳高速上小车的限速 120m/sD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 100Pa2太空舱中的物体处
2、于失重状态,宇航员在太空舱中仍可以照常实施的是()A用天平测物体质量B用哑铃锻炼手臂肌肉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D用弹簧拉力器健身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一次实验时让小车从棉布表面滑过,第二次实验时去掉棉布,让小车直接从木板表面滑过,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实验应让小车从斜面上不同的位置由静止滑下B第一次实验中应在斜面和水平木板上都铺上棉布C两次实验中运动的小车都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由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物体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小第 3 题图第 5 题图第 6 题图4小橙同学静立在磅秤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3、)A人的重力与磅砰对人的支持力B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C人对磅砰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D磅秤的重力与人的重力5如图所示,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们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他们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A戴防滑手套B铲雪时握紧铲子,防止铲子滑落C穿鞋底粗糙的橡胶鞋D在路面上铺防滑垫6平衡车是一种代步工具,主要依靠自身重心的偏移控制平衡车向任何方向前进。平衡车水平前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车在匀速转弯时,受平衡力的作用B遇到紧急情况时,平衡车因受到惯性作用不能立即停下来C平衡车的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当人站在平衡车上静止时,平衡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
4、力7下列现象中,“吸”的科学原理与如图实验的原理相同的是()龙卷风吸水拔火罐吸在皮肤上大风吸起伞面用吸管吸牛奶ABCD8如图所示,下面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甲:躺在吊床上,人感到舒服乙:给鸡自动喂水的装置丙:向吸管中吹气,管中水柱上升丁:将一端带橡皮膜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A甲图: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B乙图:利用了连通器原理C丙图:利用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D丁图:可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的关系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 A、B、C 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
5、的是()物体受到的浮力ABCFFF浮浮浮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FF甲乙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pp甲乙丙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ABCFFF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10如图所示的正在使用的四种工具能够达到省距离目的的杠杆是()A食品夹B瓶盖起子C钳子D核桃夹11如图所示是我国高超音速导弹“东风 17”从起飞到击中目标的轨迹示意图,如果把大气层边缘看作水面,导弹飞行时就像在水面上“打水源”,因此它突防能力强,难以拦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弹飞出大气层后仍具有惯性B导弹从 b 点运动至攻击点,运动状态改变C导弹运动由 a 到 b 点时,重力势能变大D从起飞点到攻击点导弹做加速运动时,受平衡力作用第
6、11 题图第 12 题图12如图所示,工人站在水平台面上用滑轮组提货物。工人第一次竖直向上用 200N 的力拉绳子时,货物未离开水平地面;第二次竖直向上拉动绳子,使货物以 0.09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已知工人体重为 600N,货物重为 900N,货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0.1m2,动滑轮重为 100N。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拉绳子时,工人对水平台面的压力为 800NB第一次拉绳子时,货物对地面的压强为 3000PaC第二次拉绳子的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90%D第二次拉绳子的过程中,工人拉力的功率为 81W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
7、题,小题,11 空,每空空,每空 2 分,共分,共 22 分)分)13如图所示,配备喷气背包的“火箭人”在新西兰上空大约 1.5km 的地方翱翔。喷气背包向下快速喷气,使人腾空而起,说明力的作用是_的。若不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要使“火箭人”保持匀速飞行,背包喷出气体的方向应该是_。第 13 题图第 14 题图14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在相同水平面上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 s-t 关系图像如图乙,第 1、2 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 F1、F2,速度分别为v1,v2;则 v1_v2;F1_F215我校初二学生乘车到校外参加研学活动。校车在某段
8、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9km,用时 15min。若发动机的功率为 60KW,则此过程中发动机的牵引力所做的功为_J,发动机的牵引力为_N。16如图所示是同一艘潜水艇在水中上浮和下潜的情景,其中_图的潜水艇正在水中上浮。这两种情景中,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F甲、F乙则 F甲_F乙(选填“”“=”或“”)。第 16 题图第 17 题图17一个重为 300N 的物体 Q,底面积 400cm2,将其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是_Pa。如图所示,现将物体 Q 挂在杠杆的 B 端,在 A 端悬挂一个重为 200N 的物体 P,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忽略杠杆自重的影响,若 OA:0B=2:5,那么地面对
9、物体 Q 的支持力为_N。为了使物体 Q 对地面的压强刚好为 0,则需要在 P 的下方添加重量为_N 的物体。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小题,14 空,每空空,每空 2 分,共分,共 28 分)分)18课后服务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图甲装置进行“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1)某次实验中,当左盘放入稍大一点的砝码时,两个拉力大小不同,但小车仍处于静止状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车受到_的影响。(2)为尽量减少以上影响,一个同学提出将甲装置中的小车换成小卡片,如图乙,实际操作中还发现乙装置具有更适合探究_的优点(填字母)。A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
10、平衡B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19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的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是否有关。(3)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中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20为了“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同一装置分别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无论轻压和重压橡皮膜发现 U 形管两端液
11、面都没有高度差,则可能的原因是:_。(2)排除问题后继续进行实验,对比_两次实验可以解释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的原因。(3)小组同学得出甲图中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于丙中橡皮膜受到的压强。你认为他们的判断依据是_。2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2)杆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杠杆 B 点挂 3 个相同的钩码,则在杠杆的 D 点挂_个相同的钩码,就可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3)保持B点钩码数量和力臂不变,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臂I1和动力F1
12、的数据绘制了 I1-F1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请根据图象推算,当 I1为 0.6m 时,F1为_N。22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次数123钩码重 G/N446钩码上升高度 h/m0.10.10.1绳端拉力 F/N1.81.61.8绳端移动距离 s/m0.30.4机械效率74.1%62.5%(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 2 次实验是用_(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2)通过第 1 次实验和第 2 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选填“越高”
13、、“不变”或“越低”)(3)小组同学在用第 2 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 3 次实验,表中第 3 次实验中绳端移动距离 s 漏记,但仍然计算出第 3 次的机械效率=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大题共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小题,第 23 题题 6 分,第分,第 24 题题 8 分,共分,共 14 分)分)23冰面能够承受的压强为 1.4104Pa 的压强,质量为 60kg 的人,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00cm2。(1)求他对冰面的压力。(2)通过计算说明他能否安全的站在冰面上。(3)若他站在一块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木板上,而不会把冰面压裂,求木板的最小面积。24有两个不吸水的圆柱体 A 和圆柱体 B,A 的顶部系有一根轻质细线,已知 A 的质量为 1.32kg,密度为1.1103kg/m3,高为 12cm,B 的底面积为 60cm2,(g 取 10N/kg)(1)求 A 的重力;(2)将 B 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 A 竖直放在 B 的正上方,求 A 对 B 的压强;(3)将 A 竖直放入薄壁柱形容器中,向容器中缓慢加入液体直至加满,液体体积与深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用细线将 A 竖直向上提升 2cm 时,细线的拉力为 3.6N,求液体的密度。(圆柱体 A 始终处于竖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