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作文导写:读书,点亮人生尊敬的老师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句诗出自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笔下的关于天赐的诗。在被任命为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的时候,博尔赫斯的眼睛已近乎失明,但这并不妨碍他通过书籍来思考世界。博尔赫斯之所以将图书馆设想为天堂的模样,有他眼睛失明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对书籍的作用有深刻理解。如果说我们每个人的现实亲身经历是认识世界的第一视角的话,那么,我们没有亲身经历的,但通过读书读出来的内容便是第二视角,这个视角可以给我们带来两方面的体验:其一,这个视角可以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广大,
2、可以让我们看到更透彻的东西;其二,这个视角会给我们带来某些启示和联想,让我们把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更接近事物的本质。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引述了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的一句诗,并介绍了他的相关情况。然后分析了这句诗的内涵和外延,其中核心是对书籍或读书作用的阐释。可见材料意在让考生联系自身实际去感悟读书对自身成长、认识世界的重要意义。材料中提到的读书是认识世界的第二视角,以及它给我
3、们带来的两方面体验是立意的重心所在:读书可以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大,看东西更透彻;读书可以让我们产生联想,把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材料所蕴含的内容,既包含了我们亲身经历实践的意义,同时更突出了读书在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深远影响,体现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此外,从题目要求中“感悟和思考”可知,所写文体应是议论文。在写作中,考生要围绕“读书的意义”来写。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读书的作用;也可以从修身延伸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不同的维度阐释读书的积极作用。总之,本次作文要求考生要充分理解读书对于我们,尤其是青少年思想、思维的积极意义,由此爱上读书。立意:1.读书让我们获
4、得智慧,涵养内在。2.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品格,提升自我。3.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探寻真理,改变世界。范文读书,点亮人生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读书,点亮人生”。小时候,在我们咿呀学语时,长辈们总会教我们一些古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许那个时候的我们,不懂这些是什么意思,只知道能背下来就是最棒的。渐渐地我们长大了,学会拼音了,学会认字了,学会读词了,小小的我们迫切地希望了解这个世界,于是我们交上了一个好朋友书,爱上读书。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体现
5、了读书的重要性。读书,是在如画风景中捡拾朝花,寻找生命感悟的花絮。你可以泛舟西湖,随手采摘到生命启迪的莲子;你可以驾长车踏进苏杭,欣赏人间的天堂;你可以登临泰山,了解帝王封禅的缘由,体味“一览众山小”的胸襟;你可以为中华崛起而骄傲,为中华腾飞而读书。给大家讲个故事吧,西汉时候,有个十分好学的青年叫匡衡,但因家境贫寒无钱买灯,一到夜晚他家屋内一片漆黑,没法读书。怎么办呢?一天晚上,他见隔壁人家点着蜡烛,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微微透过洞孔的烛光映在书上,就这样,他每天晚上都借邻居的灯光读书,直到邻居熄灯为止。匡衡就是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学到了知识,后来成为西汉有名的学者。但现在凿壁偷光这
6、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因为万一凿到邻居家的下水道就惨了听完故事,大家想到什么呢?嗯对,知识改变命运。高尔基说过:“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我们读书,不是为别人而读,不是为考试而读,而是为自己而读。与书相伴,犹如与知识为友,以智慧为师,可以贮备能量,增长才干。读书犹如穿梭于茫茫的大海,使人心情愉快;又如一场恋爱,使人死心塌地地经营。走进浩瀚的书海,呼吸那淡淡书香,弹指间信手拈来,寻找到人生的真善美,坐观尘世潮起潮落,终睹得青天白日。同学们,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为祖国21世纪的高素质的建设者!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点评】材料作文,
7、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理清写作的线索。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