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项目六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任务任务1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任务任务2 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精度 任务任务3 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 任务任务4 机械加工中的振动机械加工中的振动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目标】1.熟悉工序、工步、走刀的基本概念,了解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2.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原则、方法和步骤;3.掌握零件工艺性分析方法;4.掌握工件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5.熟悉各种零件表面加工方法,掌握加工顺序的安排方法;6.掌握工序尺寸及其公差计算方法;7.了解零件的加
2、工精度及表面加工质量的概念;8.了解机械加工中振动的分类及控制方法。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具有正确选择定位基准和定位方案的能力;2.具有正确选择表面加工方案的能力;3.具有合理安排加工顺序的能力;4.具有正确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能力。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任务任务1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1.1 基基 本本 概概 念念1.1.1 机械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机械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1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它包括生产技术准备、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测试检验以及涂装等过程。上述
3、过程中凡使被加工对象的尺寸、形状或性能产生一定变化的均称为直接生产过程。机械生产过程还包括工艺装备的制造、原材料的供应、工件的运输和储存、设备的维修及动力供应等。这些过程不使加工对象产生直接的变化,故称为辅助生产过程。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2工艺过程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过程均为工艺过程。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把零件装配成机器并达到装配要求的过程称为装配工艺过程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与装配工艺过程是“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的两项主要内容。图6-1示出了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1 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1.1.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而工序又可分为若干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1工序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设备(或工作地)是否变动和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内容是否连续。零件加工的设备变动后,即构成了另一工序。如图6-2所示为一阶梯轴,当单件小批
5、生产时,其加工工艺及工序划分如表6-1所示;当成批生产时,其加工工艺及工序划分如表6-2所示。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2 阶梯轴简图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表表6-1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单件小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表表6-2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成批生产成批生产)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工序不仅是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订时间定额、配备工人、安排作业计划和进行质量检验的基本单元。2安装安装工件在加工之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先占据一正确位置(定位),再予以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工件(或装配单元)经一次装夹
6、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内容称为安装。在一个工序中,工件可能只需一次安装,也可能需要几次安装。工件加工中应尽量减少安装的次数,因为多一次安装不仅会造成多一次的安装误差,而且会增加辅助时间。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3工位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内容,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或装配单元)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为了减少工件安装的次数,在大批量生产时,常采用各种回转工作台、回转夹具或移位夹具,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先后处于几个不同位置进行加工。此时,工件在机床上占据的每一个加工位置均称为工位。图6-3所示为一种用回转工作台在一次安装中顺序完成装卸工件
7、、钻孔、扩孔和铰孔等四个工位加工的实例。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3 多工位加工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4工步工步在一个工序内,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工具对不同的表面进行加工。为了便于分析和描述工序的内容,工序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工步。工步是指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条件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为了提高生产率,用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不同表面,也可视为一个工步,称为复合工步。一个工序可以包括几个工步,也可以只包括一个工步。5走刀走刀在一个工步内,若被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大,需要切去的金属层很厚,需要分几次切削,则每进行一次切削就是一次走刀。每个工步可包括一次或几次走刀。项目六 机械零件
8、加工工艺基础 1.1.3 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及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及生产组织形式1生产纲领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可按下式计算:N=Qn(1+a%+b%)式中,N为零件的生产纲领;Q为产品的生产纲领;n为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a%为备品的百分率;b%为废品的百分率。生产纲领的大小对生产组织和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各工序所需专业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以及所应选用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装备。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2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称为生产类
9、型。生产类型一般可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1)单件生产。单件生产的基本特点是生产的产品品种繁多,每种产品仅制造一个或少数几个,而且很少再重复生产。例如重型机械产品制造和新产品试制等都属于单件生产。(2)成批生产。成批生产是分批地生产相同的零件,生产呈周期性重复。例如机床制造、机车制造等多属于成批生产。一次投入或产出的同一产品(或零件)的数量称为批量。根据产品的特征和批量的大小,成批生产可分为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大批生产。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3)大量生产。大量生产的基本特点是产品的产量大、品种少,大多数工作地长期重复地进行某一零件的某一工序的加工。例如汽车、拖拉机、轴承
10、、自行车等的制造多属于大量生产。生产类型的划分一方面要考虑生产纲领,即年产量;另一方面还必须考虑产品本身的大小和结构的复杂性。例如,一台重型龙门铣床比一台台钻要大且复杂得多,每年生产20台台钻只能属于单件生产,而生产20台重型龙门铣床则属于小批生产了。表6-3所列为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的关系,可供确定生产类型时参考。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表表6-3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的关系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的关系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由于大批生产和大量生产特点相近,单件生产和小批生产特点相近,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生产类型通常分为大批大量生产(也简称为大批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不同生产
11、类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有很大的不同。在一般情况下,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各种高生产率的专用机床和专用夹具,具有生产稳定、效率高、成本低、管理工作简单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投资大、适应性差和灵活性差等缺点,这样会给产品更新换代带来巨大损失。单件小批生产目前多采用通用机床和通用夹具,由于作业现场不断变换品种,作业准备改变频繁,造成生产能力利用率低,所以生产稳定性差、效率低、成本高、管理工作复杂等,当采用数控技术加工时,生产率将有较大的提高。因此,必须尽力做好作业准备、作业分配、作业进度计划和进度调整等工作。成批生产特点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性见表6-4。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表表6-4
12、 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性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性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3.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组织形式产品的生产类型确定以后,就可确定相应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组织形式一般分自动线生产、流水线生产和机群式生产组织形式三种。通常大量生产时采用自动线,成批生产时采用流水线,单件小批生产时采用机群式的生产组织形式。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1.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2.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它是机械制造厂最主要的技术文件,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工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各工序的具体内容及所用的设
13、备和工艺装备、工件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等。工艺规程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是指挥现场生产的依据。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对于大批大量生产的工厂,由于生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要求工艺规程比较详细,才能便于组织和指挥生产。对于单件小批生产的工厂,工艺规程可以简单些。但无论生产规模大小,都必须要有工艺规程,否则生产调度、技术准备、关键技术研究、器材配置等都无法安排,生产将陷入混乱。同时,工艺规程也是处理生产问题的依据,如产品的质量问题,可按工艺规程来明确各生产单位的责任。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效果。
14、但是,工艺规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但必须要有严格的审批手续。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2)工艺规程是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由工艺规程所涉及的内容可以看出,在生产的组织和管理中,产品投产前原材料及毛坯的供应、通用工艺装备的准备、机械负荷的调整、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作业计划的编排、劳动力的组织以及生产成本的核算等,都是以工艺规程为依据的。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3)工艺规程是新建或扩建工厂或车间的基本资料。在新建或扩建工厂时,只有依据工艺规程才能确定生产所需要的机床和其他设备的种类、数量和规格,车间的面积,机床的布置,生产工人的工种、技术等级及
15、数量,以及辅助部门的安排。工艺规程是生产工人和技术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实践总结,在实施工艺过程中,还必须不断总结及积累经验,使它不断改进和完善。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1.2.2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是优质、高产、低成本,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技术上的先进性。在制订工艺规程时,要了解国内外本行业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通过必要的工艺试验,积极采用适用的先进工艺和工艺装备。(2)经济上的合理性。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几种能够保证零件技术要求的工艺方案。此时应通过核算或相互对比,选择经济上最合
16、理的方案,使产品的能源、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最低。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3)有良好的劳动条件。在制订工艺规程时,要注意保证工人操作时有良好而安全的劳动条件。因此,在工艺方案上要注意采取机械化或自动化措施,以减轻工人繁杂的体力劳动。1.2.3 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制订工艺规程时,通常应具备下列原始资料:(1)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2)产品验收的质量标准。(3)产品的生产纲领(年产量),以便确定生产类型。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4)毛坯资料。毛坯资料包括各种毛坯制造方法的技术经济特征、各种型材的品种和规格、毛坯图等。在无毛坯图的情况下,需实地了解毛坯的
17、形状、尺寸及力学性能。(5)现场的生产条件。为了使制订的工艺规程切实可行,一定要考虑现场的生产条件。如了解毛坯的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的规格及性能、工人的技术水平以及专用设备与工艺装备的制造能力等。(6)国内外工艺技术发展的情况。要经常研究国内外的有关工艺技术资料,积极引进适用的先进工艺技术,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7)有关的工艺手册及图册。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1.2.4 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制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如下:(1)计算零件年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2)分析零件图及产品装配图,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3)确定毛坯的类
18、型、结构形状及制造方法。(4)拟订工艺路线。其主要工作是: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确定工序分散与集中的程度,安排热处理以及检验等辅助工序。(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6)确定各工序所用的设备及刀、夹、量具和辅助工具。(7)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8)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9)填写工艺文件。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1.2.5 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格式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格式将工艺规程的内容填入一定格式的卡片,即成为生产准备和施工依据的工艺文件。常用的工艺文件格式有下列几种。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以工序为单位
19、,简要地列出了整个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等)。它是制订其他工艺文件的基础,也是生产技术准备、编排作业计划和组织生产的依据。在这种卡片中,由于各工序的说明不够具体,故一般不能直接指导工人操作,而多作生产管理方面使用。但是,在单件小批生产中,由于通常不编制其他较详细的工艺文件,因此常以这种卡片指导生产。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2)机械加工工艺卡片机械加工工艺卡片是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整个工艺过程的工艺文件。它是用来指导工人生产及帮助车间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掌握整个零件加工过程的一种主要技术文件,广泛用于成批生产的零件和小批生产中的重要零件。这种工艺卡片的内容
20、包括:零件的材料和重量、毛坯的种类、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等。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3)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是根据工艺卡片为每一道工序制订的。它更详细地说明整个零件各个工序的加工要求,是用来具体指导工人操作的工艺文件。在这种卡片上,要画出工序图,注明该工序每一工步的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所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这种卡片常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1.3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工艺分析1.3.1 分析研究产品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分析研究产品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制订工艺规程时,首先应分析产品的零件图和所在部件的
21、装配图,熟悉该产品的用途、性能及工作条件,明确该零件在产品中的位置和作用;其次应了解并研究各项技术条件制订的依据,找出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技术关键,以便在拟订工艺规程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保证。对零件图的具体分析内容为:(1)零件的视图、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等是否齐全。了解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找出主要技术要求和加工关键,以便制订相应的加工工艺。(2)零件图所规定的加工要求是否合理。(3)零件的选材是否恰当,热处理要求是否合理。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1.3.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零件所具有的结构是否便于制造、装配和拆卸,它是评价零件结构设计优劣的一个重
22、要指标。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对其工艺过程的影响很大。使用性能相同而结构不同的两个零件,它们的加工方法与制造成本可能有很大的差别。所谓良好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保证产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根据已定的生产规模,能采用生产率高和成本低的方法制造出来。设计零件结构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1)所设计的结构必须满足使用要求。这是考虑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前提,如果不满足使用要求,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再好也毫无意义。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2)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必须要综合考虑。产品及零件的制造包括毛坯生产、切削加工、热处理和装配调试等多个阶段,在设计零件的结构时,应尽可能使各个阶段都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如
23、果不能兼顾,也要分清主次,应保证主要方面,照顾次要方面。因此,设计者应具备较全面的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并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3)要依据生产类型考虑零件的结构工艺性。生产类型不同,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差异会很大,往往在单件小批生产时具有良好工艺性的结构,在大批量生产时反而会变得不好。(4)零件结构工艺性好坏是相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的工艺方法的出现,原来被认为不易加工的某些结构会变得容易加工。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1零件结构的切削加工工艺性零件结构的切削加工工艺性机器中大部分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最终要靠切削加工来保证,所以零件结构的切削加工工艺性好坏就显得
24、尤其重要。因此,设计零件结构时,在满足零件使用要求的条件下,还应考虑以下设计原则:(1)合理确定零件的技术要求。不需要配合的表面,不要设计成加工面;要求不高的表面,不应设计为高精度和表面粗糙度Ra值低的表面,否则会使成本提高。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2)遵循零件结构设计的标准化。其一,尽量采用标准化参数,零件的孔径、锥度、螺纹孔径和螺距、齿轮模数和压力角、圆弧半径、沟槽等参数尽量选用有关标准推荐的数值,这样可使用标准的刀具、夹具和量具,减少专用工装的设计、制造周期和费用;其二,尽量采用标准件;其三,尽量采用标准型材。(3)合理标注尺寸。其一,从实际存在的和易测量的表面标注尺寸,且加工时应
25、尽量使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其二,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尽量减少尺寸换算,并能方便准确地进行测量;其三,零件各非加工面的位置尺寸应直接标注,非加工面与加工面之间只能有一个联系尺寸。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4)零件结构要便于加工。其一,零件结构设计要便于安装,定位准确,加工稳定可靠;其二,各要素的形状应尽量简单,加工面积要尽量小,规格应尽量统一;其三,尽量减少毛坯余量和选用切削加工性好的材料;其四,避免在斜面或弧面上钻孔;其五,尽量采用标准刀具进行加工,且刀具易进入、退出和顺利通过加工表面;其六,对车、刨、磨等加工面,为了使刀具或砂轮顺利退出,常开设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和让刀槽。表6-5列出
26、了在常规工艺条件下零件结构的切削加工工艺性对比的实例。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表表6-5 零件结构的切削加工工艺性实例零件结构的切削加工工艺性实例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2.零件结构的装配工艺性零件结构的装配工艺性零、部件装配工艺性的好坏,会影响机器的制造成本、使用性能以及维修难易程度。良好的零、部件结构的装配工艺性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为简化装配过程,机器结构应能划分成几个独立的装配单元。(2)装配过程中的修配劳动量和机械加工劳动量应尽量少。(3)应便于装
27、配和拆卸。(4)应考虑零件起吊、安装和运输方便。表6-6列出了常见零、部件装配工艺性对比的实例。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表表6-6 常见零、部件装配工艺性实例常见零、部件装配工艺性实例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1.3.3 技术要求分析技术要求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1)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尺寸精度和形状公差。(2)主要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包括距离尺寸精度和位置公差。(3)加工表面的表面结构要求,包括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及其他方面的表面质量要求。(4)热处理及其他特殊要求。项目六 机
28、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通过对零件的技术要求的分析,可以把零件的表面区分为主要表面和次要表面。上述四个方面均要求较高的表面,即为主要表面,要采用各种工艺措施予以重点保证。在分析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技术要求后,我们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加工方法就能形成一个初步的加工方案,从而为下一步制订工艺规程做好准备。若在工艺分析中发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不好、技术要求不合理或存在其他问题,可对零件的设计提出修改意见,并经设计人员同意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修改审批,待获得批准后由设计人员对图纸进行修改。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1.4 定位及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及定位基准的选择在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时,正确选择定位基准对保
29、证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的要求,以及合理安排加工顺序都有重要的影响。选择定位基准不同,工艺过程也随之而异。1.4.1 基准的概念及其分类基准的概念及其分类所谓基准就是零件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基准根据其功用不同可分为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两大类,设计基准用在产品零件的设计图上,工艺基准用在机械制造的工艺过程中。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1.设计基准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位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如图6-4(a)所示的钻套,轴线OO是各外圆表面及内孔的设计基准;端面A是端面B、C的设计基准;内孔表面D的轴心线是f40h6外圆表面的径向跳动和端
30、面B端面跳动的设计基准。同样,图6-4(b)中的F面是C面及E面尺寸的设计基准,也是两孔垂直度和C面平行度的设计基准;A面为B面尺寸及平行度的设计基准。作为设计基准的点、线、面在工件上不一定具体存在,例如表面的几何中心、对称线、对称平面等。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4 基准分析示例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2.工艺基准工艺基准工件在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又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1)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以标注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其所标注的加工面位置尺寸称为工序尺寸。如图6-5(a
31、)所示,A为加工表面,B面至A面的距离h为工序尺寸,位置要求为A面对B面的平行度(没有特殊标出时包括在h的尺寸公差内)。因此,母线B为本工序的工序基准。有时确定一个表面就需要数个工序基准。如图6-5(b)所示,fE孔为加工表面,要求其中心线与A面垂直,并与B面及C面保持距离L1、L2,因此表面A、B、C均为本工序的工序基准。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5 工序基准及工序尺寸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2)定位基准。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一正确位置所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例如将图6-4(a)所示零件的内孔套在心轴上加工f40h6外圆时,内孔即为定位基准。加工一个表面时,往往
32、需要数个定位基准同时使用。如图6-5(b)所示零件,加工fE孔时,为保证孔对A面的垂直度,要用A面作定位基准;为保证L1、L2的距离尺寸,要用B、C面作定位基准。定位基准除了是工件的实际表面外,也可以是表面的几何中心、对称线或对称面,但必须由相应的实际表面来体现。如内孔(或外圆)的中心线由内孔表面(或外圆表面)来体现,V形架的对称面用其两斜面来体现。这些实际存在的表面通称为定位基面。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3)测量基准。检验零件时,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例如图6-5(a)中,检验h尺寸时,B为测量基准;图6-4(a)中,以内孔套在检验心轴上去检验f40h6外圆的
33、径向跳动和端面B的端面跳动时,内孔即为测量基准。(4)装配基准。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机器中的位置所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例如图6-4(a)所示的钻套,f40h6外圆及端面B为装配基准;图6-4(b)所示的支承块,底面F为装配基准。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1.4.2 工件定位的概念工件定位的概念1定位的概念定位的概念工件加工的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是由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来保证的。加工前,确定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的正确位置就称为定位。因此,工件定位的本质是使加工面的设计基准在工艺系统中占据一个正确的位置。工件定位时,由于工艺系统在静态下的误差会使工件加工面的设计基准在工艺系
34、统中的位置发生变化,影响工件加工面与其设计基准的相互位置精度,但只要这个变动值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以内,即可认定工件在工艺系统中已占据了一个正确的位置,即工件已正确定位。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2定位的要求定位的要求工件定位的目的是保证工件加工面与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之间的位置公差(如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和距离的尺寸精度。工件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与机床的正确位置是工件加工面与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之间位置公差的保证;工件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与刀具的正确位置是工件加工面与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之间距离尺寸精度的保证。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1.4.3 工件定位方法工件定位方法工件在机床上定位有三种方法,即
35、直接找正法、划线找正法和采用夹具定位。1直接找正法直接找正法直接找正法是用百分表、划针或目测在机床上直接找正工件,使其获得正确位置的一种方法。例如,在磨床上磨削一个与外圆表面有同轴度要求的内孔时,加工前将工件装在四爪单动卡盘上,用百分表直接找正外圆表面,即可获得工件的正确位置,如图6-6所示。直接找正法的定位精度与找正的快慢,取决于找正精度、找正方法、找正工具及工人的技术水平。此法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或位置精度要求特别高的工件。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6 直接找正法示例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2划线找正法划线找正法划线找正法是在机床上用划针按毛坯或半成品上所划的线找正工件,使其
36、获得正确位置的一种方法,如图6-7所示。由于受到划线精度及找正精度的限制,此法多用于生产批量较小、毛坯精度较低以及大型零件等不便于使用夹具的粗加工中。3采用夹具定位采用夹具定位夹具定位是用夹具上的定位元件使工件获得正确位置的一种方法。由于夹具的定位元件与机床和刀具的相对位置均已预先调整好,故工件定位时不必再逐个调整。因此,采用夹具定位可使工件定位迅速方便,定位精度也比较高,广泛用于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中。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7 划线找正法示例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1.4.4 定位的基本原理定位的基本原理1六点定位原理六点定位原理零件在空间位置的自由度,用直角坐标来表示时
37、,共有六个,即沿X、Y、Z轴三个方向的移动,用来表示,以及绕X、Y、Z轴的转动,用来表示,如图6-8(a)所示。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8 工件的六点定位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要使工件在空间处于相对固定不变的位置,就必须限制其六个自由度。限制方法如图6-8(b)所示,用相当于六个支承点的定位元件与工件的定位基面接触来限制。此时:在XOY平面内,用三个支承点限制了三个自由度;在YOZ平面内,用两个支承点限制了两个自由度;在XOZ平面内,用一个支承点限制了一个自由度。上述用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的方法,称为六点定位原理。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8中工件的A
38、面与三个支承点接触,限制了三个自由度,称为主要定位基准。显然,三个支承点之间的面积越大,支承工件就越稳定;工件的表面越平整,定位越可靠。所以,在满足加工表面位置精度的前提下,一般应选择工件上大而平整的表面作为主要定位基准。B面与两个支承点接触,限制了两个自由度,称为导向定位基准。C面与一个支承点接触,限制了一个自由度,称为止推定位基准。六点定位原理是工件定位的基本法则,实际生产中起支撑作用的是有一定形状的几何体,这些用于限制工件自由度的几何体即为定位元件。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2定位的类别定位的类别在生产实践中,工件定位时需要限制的自由度数目应根据加工表面的尺寸及位置要求来确定。工件定
39、位中根据限制自由度的数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的定位,称为完全定位。当工件在X、Y、Z三个坐标方向上均有尺寸要求或位置精度要求时,一般采用这种定位方式。(2)不完全定位。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并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六个自由度,这样的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图6-9为在平面磨床上磨一平板的示例。加工要求保证板厚B,同时,加工表面要与底面平行。这时,只要限制、和就可以了,在磨床上采用电磁工作台即可实现三点定位。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9 零件加工定位分析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3)欠定位。工件在某工序加工时,根据加工面的尺寸和位置要求定位面未
40、能满足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时,称为欠定位。如图6-9所示的压板导槽加工,减少限制任何一个自由度都是欠定位。欠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工件在欠定位的情况下,将不能保证其加工的精度要求。(4)过定位。夹具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元件,重复限制工件的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的现象,称为过定位或重复定位。图6-10所示为一零件在自由度上有左右两个支承点限制,这就产生了过定位。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10 过定位分析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11是齿轮毛坯定位的示例。其中图(a)是短销、大平面定位。短销限制了、两个自由度,大平面限制了和三个自由度,无过定位。图(b)是长销、小平面定位。长
41、销限制了四个自由度,小平面限制了一个自由度,也无过定位。图(c)是长销、大平面定位。长销限制了四个自由度,大平面限制了、和三个自由度。因为、由两个定位元件限制,所以产生了过定位。图(d)和图(e)中由于零件处于过定位,如再施加夹紧力强迫零件底部与定位平面贴紧,将会导致零件或夹具变形。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11 过定位情况分析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过定位一般是不允许的,因为它可能产生破坏定位、工件不能装入、工件或夹具变形等后果。但如果在工件与夹具定位面的精度都较高的情况下,过定位是允许的。1.4.5 定位基准选择定位基准选择当根据工件加工要求确定了工件应限制的自由度后,某
42、一方向自由度的限制往往会有几个定位基准可选择,此时提出了如何正确选择定位基准的问题。定位基准有粗基准与精基准之分。在加工的起始工序中,若只能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准,则该表面称为粗基准;若利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则该表面称为精基准。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1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选择粗基准时,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合理地分配各加工面的加工余量;二是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具体选择时参考下列原则:(1)对于同时具有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的工件,为了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如图6-12(a)所示。如果零件上有多个不加工
43、表面,则应以其中与加工面相互位置要求较高的表面作粗基准,如图6-12(b)所示。该零件有三个不加工表面。若表面4与表面2所组成的壁厚均匀度要求较高,则应选择表面2作为粗基准来加工台阶孔。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12 精基准的选择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2)对于具有较多加工表面的工件,选择粗基准时,应考虑合理地分配各表面的加工余量。在加工余量的分配上应该注意下列两点:应保证各主要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为满足这个要求,应选择毛坯余量最小的表面作粗基准,如图6-12(c)所示的阶梯轴,应选择f55 mm外圆表面作粗基准。对于工件上的某些重要表面(如导轨和重要孔等),为了尽可能使
44、其加工余量均匀,则应选择重要表面作粗基准。如图6-13所示的车床床身,导轨表面是重要表面,要求耐磨性好,且在整个导轨表面内具有大体一致的力学性能。因此,加工时应选导轨表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床腿底面(如图6-13(a)所示),然后以床腿底面为基准加工导轨平面(如图6-13(b)所示)。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13 床身加工粗基准选择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以免产生较大的定位误差。如图6-14所示的小轴加工,如重复使用B面去加工A、C面,则必然会使A面与C面的轴线产生较大的同轴度误差。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浇口
45、、冒口或飞边等缺陷,以便定位可靠。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14 重复使用精基准示例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应从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出发,同时考虑装夹方便及夹具结构简单。选择精基准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为了较容易地获得加工表面对其设计基准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应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这一原则称为“基准重合”原则。如图6-15所示,当工件表面间的尺寸按图(a)标注时,对于表面B和C的加工,根据“基准重合”原则,应选择设计基准A为定位基准。加工后,表面B、C相对A的平行度取决于机床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Ta和Tb则取决于
46、机床、刀具、工件等一系列工艺因素。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15 零件的两种尺寸注法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按调整法加工表面B和C时,虽然刀具相对定位基面A的位置是按照工序尺寸a和b预先调定,而且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是保持不变的,但是由于工艺系统中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一批零件加工后的尺寸a和b仍然会产生误差a和b,这种误差称为加工误差。在基准重合的情况下,只要这种误差不大于a和b的尺寸公差,即aTa,bTb,加工的零件就不会报废。当零件表面间的尺寸标注如图6-15(b)所示时,如果仍然选择表面A为定位基准,并按照调整法分别加工B面和C面。对于B面来说,是符合“基准重合”原则的
47、;对于C面来说,则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2)“基准统一”原则当工件以某一组精基准定位可以比较方便地加工其他各表面时,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采用此组精基准定位,这就是“基准统一”原则。例如,轴类零件的大多数工序都以顶尖孔为定位基准;齿轮的齿坯和齿形加工多采用齿轮的内孔及基准端面为定位基准。采用“基准统一”原则可减少工装设计及制造的费用,提高生产率,并且可以避免基准转换所造成的误差。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3)“自为基准”原则当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尽可能小而均匀时,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这就是“自为基准”原则。例如,磨削床身的导轨面时,就是以导
48、轨面本身作定位基准,如图6-16所示。此外,用浮动铰刀铰孔、用圆拉刀拉孔、用无心磨床磨外圆表面等时,均为以加工表面本身作定位基准的实例。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图6-16 机床导轨面自为基准示例 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4)“互为基准”原则为了获得均匀的加工余量或较高的位置精度,可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例如,加工精密齿轮时,先以内孔定位切出齿形面,齿面淬硬后需进行磨齿。因齿面淬硬层较薄,所以要求磨齿余量小而均匀。这时就得先以齿面为基准磨内孔,再以内孔为基准磨齿面,从而保证余量均匀,且孔与齿面又能得到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5)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操作方便的原则所选精基准
49、要求工件在定位时准确可靠,不能出现定位困难、工件装夹不便或者夹具结构复杂的情况以保证加工工件质量及较高加工效率。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3辅助基准的应用辅助基准的应用工件定位时,为了保证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多优先选择设计基准或装配基准为主要定位基准,这些基准一般为零件上的重要工作表面。但有些零件的加工,为装夹方便或易于实现基准统一,人为地制造一种定位基准,如某些零件上的工艺凸台和轴类零件加工时的中心孔。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这些表面不是零件上的工作表面,只是由于工艺需要而作出的,这种基准称为辅助基准或工艺基准。此外,零件上的某些次要表面(非配合表面),因工艺上宜作定位基准而提高它
50、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以便定位时使用,这种表面也称为辅助基准。例如丝杠的外圆表面,从螺旋副的传动看它是非配合的次要表面。但在丝杠螺纹的加工中,外圆表面是导向基面,它的圆度和圆柱度直接影响到螺纹的加工精度,所以要提高其加工精度,并降低其表面粗糙度值。项目六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基础 1.5 工艺路线的拟订工艺路线的拟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拟订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确定各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公差、所用设备及工艺装备、切削规范和时间定额等。工艺路线的拟订是制订工艺规程的关键,其主要任务是选择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顺序以及工序集中与分散等。关于工艺路线的拟订,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