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组一 散文阅读 一、(2019北部湾经济区,2225,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时光书衣 春节期间,陪母亲回老家,无意间从柜里翻出许多书籍,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仿佛经由岁月披上了 一层时光之衣。轻轻一吹,尘埃飘散,陈旧的封面掀开褐色面纱,令我想起从前 小时,每逢开学发了新书,母亲总要亲手包上书衣。每年的寒暑假过后,她都会抽出一晚上的时间,放下手 边正剥籽的玉米和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准备好一把剪刀,几张报纸或牛皮纸,坐在烛光里,为一本本书披上一 袭妥帖的新衣。母亲说话极形象,包饺子要擀面皮来裹馅儿,书里面都是知识,当然需要包上纸质外皮裹裹 紧。母亲虽是个从未进过学堂的农妇,却也懂得物质与精
2、神缺一不可,漏掉哪样生活都会黯然失色。,A组 2019年广西中考题组,包书衣是项技术活儿,类同于裁剪,看上去轻巧简单,要求却复杂严格。成品要经得起检验,包好的书衣如 果像剥开的橘子皮似的绽开,就丝毫起不到保护书本的作用,这样的书衣用不了几天就会散架,悄然脱落。 如若眼力界儿达不到,尺寸大了或小了,也会给书本穿上一件尴尬蹩脚的外衣。这样的书衣孩子带着去上 学,是会羞愧到哭的。包书衣的纸张要厚薄适度,先包住书量出适当的长和宽,用铅笔在四周做上标记,再完 全紧紧地将书裹紧,让两边均等,接着裁去书脊两端多出的纸张部分。母亲粗糙的手和灵巧的心配合得非 常完美,裁好的纸刚好完全包住书脊,再稍加处理,一个严
3、丝合缝的完美书衣就诞生了。那时候我还小,心里 并不乐意用一张纸把绘制了各种鲜艳生动图案的封面包上,但现在经常怀念起那时的书衣来。 包好书衣的书籍,母亲都会放在我的褥子下面,晚上睡觉压上一夜,书衣就更加平整漂亮了,我的心就小鹿 似的神气起来。现在想来,那种骄傲的心情,就像中了榜首状元,到学校自然收获了满满一班人的羡慕。后 来,母亲用挂历和明星海报为我包书衣,引领过我们那代学生的风潮,同学们比的不再是单一的书衣手工品 质,最重要的是书衣画面的内容和唯美程度。,有一年,表姐从大理旅行回来,带了几米印染的蓝底白花粗布,母亲就不声不响地裁剪好,用针密密缝了个 别致的书衣送给我。当时我早已到了审美挑剔的年
4、龄,竟是格外惊喜,那样绵软有型的书衣,简直是为我的 日记本量身定做,如黛玉葬花的锦囊,收藏着青春明媚忧伤的心事。后来偶然知晓,日本人历来有包书衣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人们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的书衣特色,分辨那些书出自哪些书店。而母亲为我做的书衣, 无论历经怎样的岁月淘洗,隔着久远的时光,仍一眼就能看到爱的印记。 文学大家“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晚年癖好包书衣,贫困时甚至找包水果的纸来用,所有藏书包好后,都 一一用毛笔写上书名,或将当时的感怀写成简短书评,并著下书衣文录,形成了独特的“书衣文体”。 到如今,各种各样图案的书衣应有尽有,人们自然体会不到孙老对书衣的爱惜之情。 也许包书衣的初衷无非就是
5、避免书籍污损,但就书衣本身而言,它是在无言地向人们诉说。据说,现在设 计出来的书衣甚至增添有侧袋,方便放笔等,但我最怀念的还是母亲当年为我包过的精致的书衣。 (作者:侯利明,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07,有删改) 1.文章以“书衣”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空白方格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3分),2.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段的画线句子。(3分) 3.第段文字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4.认真思考第段加点句“它是在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结合文意,想一想,如果书衣能说话,它会说些什么? 并联系生活,写一写你的类似体验。(4分),一、 1.答案 A想起书衣 B引领书衣 C爱惜书衣(每空1分) 解
6、析 本题考查理清文脉、提取信息的能力。首先审题,题目已经指出线索为“书衣”,并且所给的三个 示例也有“书衣”,因此所填的内容也必须包含线索“书衣”。然后要回到原文中锁定所填方框对应的段 落,A空对应第段,B空对应第段,C空对应第段。最后,结合文段意思,概括出文脉,最好选择文中的词 语来概括。根据示例,最好用四字短语,注意短语应该是符合逻辑和语法的。 2.答案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书衣”比作“锦囊”,(1分)写出书衣绵软有型的特点,(1分)表现 “我”获得书衣时的惊喜以及对母爱的感激之情。(1分)(意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题干要求“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从画线句子中
7、“如黛玉葬花的 锦囊”可以看出修辞手法为比喻。判断出修辞手法后,要考虑文章用此修辞手法有何效果。根据“绵软有 型的书衣”“简直是为我的日记本量身定做”以及喻体“黛玉葬花的锦囊”可以看出,书衣具有绵软、精 致、美丽等特点。另外,结合画线句子的前一句,可以看出“我”得到书衣时惊喜的心情,结合全文可以看 出“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对书衣的喜爱之情,以及母亲对“我”的关心和爱。,3.答案 (示例1)不能。本段运用了插叙的手法,插入孙犁癖好包书衣的内容,(1分)丰富包书衣的内涵,凸显 作者与孙犁的情感共鸣,使文章可读性强,更具感染力。(1分)(意对即可) (示例2)能。删掉后不影响文章结构的完整性;(1
8、分)删掉后文意更紧凑集中,主题更鲜明突出。(1分)(意对 即可)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考查的是段落的作用。若认为不能删掉,则应该从此段落的内容和情感两方 面分析。第段主要是插叙了孙老爱包书衣的内容,突出作者与孙老的情感共鸣。如果认为可以删掉,则 可从文章结构方面去分析。 4.答案 (示例)任由时光流逝,我始终伴随着主人的成长,(1分)我愿意成为知识的守护者,成为母女(子)情深 的见证者。(1分)(意对即可) 每天上学前,妈妈都会为我准备一壶温开水,(1分)十几年如一日,这水壶里装满了我的喜怒哀乐,溢满了浓浓 的母爱,令我心生感激。(1分)(内容1分,情感1分。意对即可),解析 通过审题可
9、以知道,此题有两小问。第一问注意是要借书衣的口吻说话,而不是书或其他东西的口 吻,所以所写的内容应符合书衣的身份,尽可能丰富、多层次。回答第二问首先要明确文中主要写的是母 亲给“我”做的书衣中蕴含了母亲对“我”的爱,因此题目所问的“类似体验”应为别人给予了自己某种 东西,这种东西蕴含了某种情感。,二、(2019桂林,2024,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罗本岛B区5号的修行者 我从开普敦乘船到罗本岛参观,同船的都是小学生,熙熙攘攘,大约是到岛上接受爱国主义教育。1999年12 月1日,罗本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能让世界为之铭记,是因为这里囚禁过曼德 拉。 曼德拉被独自关
10、押在B区5号,监室只是一个所有缝隙都被抹平的水泥匣子。牢房内,只有一卷簿毯、一张 小桌、一个饭盆和一个马桶。无法想象身高1.83米的曼德拉,如何在这只有四平方米多一点儿的逼仄空间 里,日复一日辗转腾挪,度过了6000多天! 政治犯们顿顿薄粥,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对于这一切,曼德拉早已做好了准备。在审判他的法庭上,曼德拉 说:“在我一生中,我已经把自己献给了非洲人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我希望为这个理想生活并去实现 它。如果需要,我也准备为这个理想献出生命。” 正因坚定的信仰和足够的心理准备,曼德拉把极端单调艰辛的牢狱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每天清晨五点半,岛上的监狱守卫就会敲起震耳欲聋的大钟,把犯人从睡
11、梦中唤醒。曼德拉起床后,马上开,始体育锻炼。他给自己制订了计划,每星期一至星期四早晨,在牢房里原地跑步45分钟,并做100个俯卧撑、 200个仰卧起坐、50次下蹲。每天放风的半小时,在院子里坚持跑步。 曼德拉不屈的声音,不断从罗本岛与世隔绝的牢房里,通过种种孔径传播出去,回响在从好望角到林波波河 南非辽阔的土地上。“我们将把种族隔离制度在群众运动之砧和武装斗争之锤中间砸得粉碎。” 除此之外,曼德拉在监狱里最重要的事,就是孜孜不倦地学习。他认为学习在监狱里是仅次于探视权的权 利,比任何优待都重要。曼德拉开始攻读伦敦大学的法学学位,继而学习经济学。曼德拉成功地把罗本岛 变成了他的大学,把自己从一个
12、愤怒的领导者变成了深思熟虑的沉静学者。曼德拉的一位狱友曾这样评价 罗本岛对曼德拉的影响。他说,早年间,他感到愤怒就会发作,所以他有意锻炼自己,他的精神状态在提 高,在转向和善礼貌热情,他变得更沉静更温和。 1996年9月,罗本岛成为国家博物馆后,很多过去的犯人和看守都回到岛上,成为志愿者,向游客讲述当年的 故事。 导游说,1994年,曼德拉在自己的总统就职典礼上,邀请了罗本岛上监押他的看守。仪式结束后,曼德拉走到 当年的狱卒面前,平静地说:“在走出囚室,经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那刻,我已经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悲伤,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这种转变何其艰难?要知道,曼德拉之所以坐牢
13、,是因为领导“非洲之矛”从事暴力革命。南非白人政府曾 提出,只要曼德拉宣布放弃暴力反抗,就可以释放他,但曼德拉断然拒绝。 在南非白人统治和种族隔离制度历时300余年里,黑人四分五裂,从未建立过统一国家。他们过着痛苦而麻 木的生活,心目中只有自己的部落、酋长,或满足于在与白人隔离的“黑人家园”。白人不把黑人当成同 胞,黑人也不把“白人的国家”当作自己的国家。 曼德拉曾坦承,自己在入狱前坚信,南非共和国是白人压迫黑人的统治工具,除了推翻它,黑人别无翻身可 能。但经过在狱中的反思,他清醒地认识到,打破种族隔离樊篱,不只有希望渺茫牺牲巨大的暴力一途,可以 另谋佳径。他决定放弃报复,融化仇恨。曼德拉以无
14、与伦比的政治气度,摒弃前嫌,与前白人总统德克勒克 政府达成政权的和平交接。他最后完成了理想的胜利。 人们常常惊异在饱受白人欺凌、战友被害、妻离子散、身陷囹圄整整27年之后,曼德拉怎能做到如此 超脱?罗本岛上的岁月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这与世隔绝的18年里,一个伟大的思想转折在此萌生,曼德 拉的生命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他决定将南非当作自己的国家,建立统一的、多种族平等相待的新南非。,返回开普敦的船上,我还是与小朋友为伍,他们乖乖坐着,比早上赴岛时沉静了许多。 我问一个穿着绿色校服的黑人小女孩:“嘿!今天你记住什么了?”她想了一下,眨巴着大眼睛说:“我要做 一个马迪巴那样的人。”我点点头,心里想的
15、却是,这谈何容易!山水斧削,与时代一同浇筑了巨人。就算 你有超凡的禀赋和火热的责任感,可你,不一定会遭逢生命中的罗本岛。 (作者:毕淑敏 摘自非洲三万里,有删改) 注 曼德拉:南非反种族歧视和隔离的领导者。后参加南非总统竞选获胜,担任南非总统。马迪巴: 是南非民众对曼德拉的爱称,意思约略等于“父亲”。 1.本文中,“修行者”曼德拉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有哪些“修行”?请简要概述。(3分) 2.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曼德拉的性格特点。(3分)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分) 4.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对结尾段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和体会。(3分) 5.请说说小学生参观罗本岛前后
16、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二、 1.答案 “修行”的表现有:(1)制订计划,每天进行体育锻炼。(2)曼德拉在监狱里孜孜不倦地学习,努力提 高自己的思想和精神状态。(3)在狱中反思,他决定放弃报复,融化仇恨,摒弃前嫌,坚持和平道路。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内容的能力。根据分值,可以大致确定,“修行”的表现应该有三点。浏览全文后,明 确三种不同的表现分别出现在哪里,尽量利用文中语言进行概括。 2.答案 曼德拉在狱中坚持锻炼身体,看出他是一个意志力坚强、自律的人;他进行孜孜不倦的学习,看出 曼德拉是个目光远大,有理想、热爱学习的人;从他邀请罗本岛上监押他的看守参加他的总统就职仪式
17、,看 出他是一个心胸宽广、宽容他人的人;从他一生致力于南非的和平发展,看出他的敢于斗争、目标明确、 心志坚定、为了目标决不放弃的优秀领导人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注意审题,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分析 时条理清晰,先结合内容,再概括。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时,可以采用“代入法”,将自己代入当时的情境中思 考,一个怎样的人会有如此表现。,3.答案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种族隔离制度”比作“藩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种族隔离制度给南 非人民带来的不幸,表达了曼德拉渴望改变现状的决心与勇气。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这句话缺少比喻的标志语,如“像”,可能会让考
18、生在判断时犹豫不 决。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采用排除法,将常见的修辞手法逐一比对、排除,最后可以确定“比喻”这种修 辞更合适。明确修辞手法后,根据“藩篱”的含义还原句子的原意这种制度给南非人民带来不幸,结 合整句话,“打破藩篱”,得出曼德拉渴望改变现状的决心与勇气。 4.答案 人生要经历艰苦磨炼才能够有所成就,曼德拉经历了罗本岛历练,让他的思想开阔,意志力更加坚 定,胸怀更加宽广,所以说,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也要有不怕吃苦、不怕经历挫折的勇气和信心,积极乐观去面 对人生中的困难、机遇与挑战,才能取得更大的收获。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意的能力。与其他理解句子含意的题目不同,本题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19、谈理 解。本句的含意理解抓住句中的“生命中的罗本岛”,理解这指代人生艰苦,代入句中,指即使有禀赋与责 任感,但是没有人生艰苦的历练,也难以有所成就。,5.答案 一开始小学生熙熙攘攘,参观完后全都乖乖坐着,比早上赴岛时沉静了许多。这样的设计首尾呼 应,凸显出参观罗本岛,听了曼德拉的事迹后带给孩子们内心的震撼与深刻的思想教育,影响深远。点明全 文中心,升华主题,进一步深化了曼德拉的高大人物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表现手法作用的能力。题目有两个要求:概括小学生参观前后的表现,分析这种手法 的作用。前者难度不大,后者考查了对于表现手法的判断。需要先判断出“首尾呼应”,接着分析以小学 生的前后表现直接
20、凸显小学生的什么,最后由此间接体现曼德拉的什么。,题组二 小说阅读 一、(2019玉林,68,9分)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回答问题。 第六枚戒指 美简伯特 (1)我17岁那年,好不容易找到一份临时工作。母亲喜忧参半:家有了指望,但又为我的毛手毛脚操心。 (2)工作对我们孤女寡母太重要了。我中学毕业后,正赶上经济大萧条,一个差事会有几十、上百的失业者 争夺。多亏母亲为我的面试赶做了一身整洁的海军蓝衣服,才得以被一家珠宝行录用。 (3)在商店的一楼,我干得挺欢。第一周,受到领班的称赞。第二周,我被破例调到楼上。 (4)楼上珠宝部是商场的心脏,专营珍宝和高级饰物。整层楼排列着气派很大的展品橱窗,还有两
21、个专供客 人看购珠宝的小屋。 (5)我的职责是管理商品,在经理室外帮忙和传接电话。要干得热情、敏捷,还要防盗。 (6)圣诞节临近,工作日趋紧张、兴奋,我也忧虑起来。忙季过后我就得走,回复往昔可怕的奔波日子。然而 幸运之神却来临了。一天下午,我听到经理对总管说:“艾艾那个小管理员很不赖,我挺喜欢她那个快活 劲。”,(7)我竖起耳朵听到总管回答:“是,这姑娘挺不错,我正有留下她的意思。” (8)这让我回家时蹦跳了一路。 (9)翌日,我冒雨赶到店里。距圣诞节只剩下一周时间,全店人员都绷紧了神经。 (10)我整理戒指时,瞥见那边柜台前站着一个男人,高个头,白皮肤,约莫三十岁。但他脸上的表情吓我一跳,
22、他几乎就是这不幸年代的贫民缩影。一脸的悲伤、愤怒、惶惑,有如陷入了他人置下的陷阱。剪裁得体的 法兰绒服装已是褴褛不堪,诉说着主人的遭遇。他用一种永不可及的绝望眼神,盯着那些宝石。 (11)我感到因为同情而涌起的悲伤。但我还牵挂着其他事,很快就把他忘了。 (12)小屋打来要货电话,我进橱窗最里边取珠宝。当我急急地挪出来时,衣袖碰落了一个碟子,六枚精美绝 伦的钻石戒指滚落到地上。 (13)总管先生激动不安地匆匆赶来,但没有发火。他知道我这一天是在怎样干的,只是说:“快捡起来,放回 碟子。” (14)我弯着腰,几欲泪下地说:“先生,小屋还有顾客等着呢。” (15)“去那边,孩子。你快捡起这些戒指!”
23、,(16)我用近乎狂乱的速度捡回五枚戒指,但怎么也找不到第六枚。我寻思它是滚落到橱窗的夹缝里,就跑过 去细细搜寻。没有!我突然瞥见那个高个男子正向出口走去。顿时,我领悟到戒指在哪儿了。碟子打翻的 一瞬,他正在场! (17)当他的手就要触及门柄时,我叫道:“对不起,先生。” (18)他转过身来。漫长的一分钟里,我们无言对视。我祈祷着,不管怎样,让我挽回我在商店里的未来吧。 跌落戒指是很糟,但终会被忘却;要是丢掉一枚,那简直不敢想象!而此刻,我若表现得急躁即便我判断 正确也终会使我所有美好的希望化为泡影。 (19)“什么事?”他问。他的脸肌在抽搐。 (20)我确信我的命运掌握在他手里。我能感觉得出
24、他进店不是想偷什么。他也许想得到片刻温暖和感 受一下美好的时辰。我深知什么是苦寻工作而又一无所获。我还能想象得出这个可怜人是以怎样的心情 看这社会:一些人在购买奢侈品,而他一家老小却无以果腹。 (21)“什么事?”他再次问道。猛地,我知道该怎样作答了。母亲说过,大多数人都是心地善良的。我不认 为这个男人会伤害我。我望望窗外,此时大雾弥漫。,(22)“这是我头回工作。现在找个事儿做很难,是不是?”我说。 (23)他长久地审视着我,渐渐,一丝十分柔和的微笑浮现在他脸上。“是的,的确如此。”他回答,“但我 能肯定,你在这里会干得不错。我可以为你祝福吗?” (24)他伸出手与我相握。我低声地说:“也祝
25、您好运。”他推开店门,消失在浓雾里。 (25)我慢慢转过身,将手中的第六枚戒指放回了原处。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句渲染节日的氛围,为下文“我”的急中出错和戒指的丢失埋下伏笔,作了铺垫。 B.句的意思是:我能否保住这份工作,就完全由“他”是否愿意交还这枚戒指决定了。 C.句以“我”望窗外弥漫大雾的动作和环境描写,暗示“我”此刻的心理:在这经济大萧条时期,工作机 会难求,“我”要以此来打动他,让他归还戒指。 D.句的言外之意是:你放心,我会把戒指还给你的,你不会因为丢了戒指而丢掉这份工作。 2.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26、) A.小说构思精巧:“我”的毛手毛脚前后形成照应,为故事的开展打下基础;对男人的神态描写前后形成对,比,表现了他由恶向善的转变过程。 B.“母亲说过,大多数人都是心地善良的。”这句话在文中既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也巧妙地揭示 了小说的主题。 C.小说第(10)段对文中“男人”的肖像描写既真实反映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的社会现实,也为下文 “我”确信戒指就在他手里埋下伏笔。 D.小说中的“我”富有责任心和同情心,因而能常常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我”又是一个沉着机智的年 轻人,巧妙地解决了丢失一枚戒指的危机。 3.下列为小说续写的结尾,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最终,我顺利地留在了珠
27、宝行。 B.事后母亲告诫我说:“小毛病也会影响人的一生,你不会永远都这么幸运,你的毛手毛脚该改改了。” C.后来我才知道,目睹这一切的总管曾悄悄地对经理说:“你没看错人,我更喜欢她那个机灵样。” D.多年以后,阳光灿烂的一天,我在大街上又碰见了那个男人。我们都认出了对方,又都欲言又止,只是发出 满意而又会意的微笑。,一、 1.答案 B 首先,从上文“我若表现得急躁即便我判断正确也终会使我所有美好的希望化为泡 影”可知,对于戒指在男人手里这件事,“我”也只是猜测。其次,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我”能否理智恰 当地处理这件事,不和男人起冲突,关乎“我”在商店的未来。 2.答案 A 男人前期的神态并不
28、能体现“恶”。由文中的“他几乎就是这不幸年代的贫民缩影”和 “我感到因为同情而涌起的悲伤”可知。 3.答案 B 本文的主旨是赞美人心的善良与美好。结尾落在“我”毛手毛脚的毛病上,很明显与主旨不 相符。,二、(2019贵港,1822,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相 遇 津子围 老刘退休后第一次上15路公交车。那个线路的公交车曾经是老刘战斗了20多年的战场,车上车下,他抓 了上百个扒窃嫌疑人,也得了一面墙的奖状,特别是“全国反扒窃能手”那个荣誉,一直令老刘骄傲和自 豪。 眼下,车厢里显得陌生很多,那里大多是老人,也不拥挤了。老刘这才想起,其实他早就不上一线了,退休前 十来年就坐在办公室里复核案件
29、,带带徒弟。所以说,公交车的变化不是他退休后才有的。应该更早!老刘 想。 以“老猎手”的眼光看来,这样的环境对行窃是不利的,同时,他多少也有些失落感,早年,作为这个城市的 骨干线路,15路公交车最繁忙、最拥挤,车厢里几乎成了不同年代的时尚展示厅,五颜六色,熙熙攘攘,那里成 了扒手的冒险乐园,当然,前提是别碰上老刘,老刘曾是他们的噩梦。 车里有很多空座位,老刘还是习惯地选择了最后一排,从角落里,他可以对整个车厢一览无余。车行一站,地便是纪念街,下车两个人,上车三个人。老刘注意到第三个佝偻的身影儿,他连忙用帽子把自己的脸遮了 一大半。 “耗子也老了。”老刘在心里嘀咕。老刘一眼就认出了耗子,他甚至认
30、为,耗子化成骨灰他也能把他认 出来。 耗子的一生也与15路公交车结下不解之缘,从胡子刚长硬开始,他就吃扒窃这碗饭,也一次一次栽到老刘 手里。耗子出出进进看守所和劳改队,一转眼他成了“老贼”。老贼大概没注意到“老枪”,他无精打采 地向窗外张望。老刘想,看来,耗子也偷不动了! 解放广场站到了,上车的人多起来。车门关闭、启动,耗子突然站了起来,他开始在车厢里移动。不好,老 刘也本能地站了起来。他似乎忘记自己已经退休了,他想,如果耗子作案,他照样抓他。 老刘尾随耗子在车里移动着,从车中间移动到车尾。 车停下来,再启动。老刘又随耗子从车尾移动到前部。“要抓就抓他现行!”老刘想。 耗子只是移动,并没作案,
31、折腾了三圈,老刘额头冒汗。 劳动公园站到了,耗子慢腾腾地下了车。老刘连忙跟了过去,下车时差点让车门夹住。,耗子大概没注意到身后,他一瘸一拐地进了一座高大的写字楼,老刘紧跟随其后,见电梯停在15楼,他也跛 着腿上了另一部电梯。电梯打开,老刘看到一个醒目的指示牌,牌子上写着“高科技培训班”。他还没反 应过来,一个穿黑制服的人挡住了他。“他是我带来的!”老刘侧过脸,发现耗子正向他招手。 老刘随耗子进到会议室里,台上的小平头立即站起来,一边招手一边喊:“段爷来啦!请到前排就座!” 耗子说:“不了,我和一个老朋友来的,我们就坐后排吧。” 老刘和耗子坐了下来,他小声对耗子说:“行啊,段立军,有辈分了。”
32、耗子说:“熬一熬就师爷了,你不也一样带徒弟了吗?” 小平头说:“兄弟们,形势发展对我们这个行业越来越不利了,现在人们出门都不带现金了,要不刷卡,要 不就手机扫一扫,这样下去,我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如果不掌握高科技,不采取应对的办法,我们这个古 老的行业就要成光棍(骗子的古称)了下面请赵博士为大家讲解互联网社会中的技术提升之道。” 会场上有二三十人,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被称为赵博士的人一边演示PPT,一边讲解着。老刘听不大懂,耗子似乎也听不懂,迷迷糊糊打瞌睡的样 子。,老刘站了起来,耗子睁开眼睛:“怎么?这就走了?” 老刘说:“走了,听不明白。” 耗子笑起来,嘶哑干涩,然后说:“老刘啊,我
33、们都老了,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说完,耗子狡狯地冲老 刘一笑,还挑逗性地眨了眨左眼。 老刘站起来,走到门口,眨了眨右眼,对耗子神秘地笑了笑。 下楼时老刘也哑笑着,走出大楼门口,发现外面飘着零星的雨点,老刘想起那一年,他和耗子两人凭借体力 搏斗着,从车上到车下,车轮从他的右腿、耗子的左腿碾过,那天也是稀稀落落的小雨老刘不去想这些 了,他心里对耗子说:我警告你段立军,你别高兴得太早,你们那群人里,我看到了我徒弟的徒弟,他正专心致 志地听课呢,他可是人民公安大学毕业的! (选自思维与智慧)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3分)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 段画线句子。(3分) 耗子
34、狡狯地冲老刘一笑,还挑逗性地眨了眨左眼。,3.第 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并说说这种顺序所起的作用。(3分) 4.老刘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5.结合小说内容,理解题目“相遇”的含义。(3分),二、 1.答案 退休公安老刘发现老扒手“耗子”的踪影;老刘要抓“耗子”现行,“耗子”却引老刘到培训 班上;“耗子”后辈欲提升技术,老刘确信自己的后辈更胜一筹。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确小说的人物与身份。其次,划分段落层次,抽取小说的主要情节,按照起因 经过结果的思路概述即可。 2.答案 神态描写,传神地写出了“耗子”自以为占上风的得意心理,表现了“耗子”狡猾的一面。 解析 首先,从“狡狯”“笑”“挑逗
35、性地眨了眨左眼”可知描写方法是神态描写。其次,根据前一句 “耗子笑起来,嘶哑干涩,然后说:老刘啊,我们都老了,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知耗子的笑和眨眼 是在向老刘暗示,老刘已老,斗不过他的后辈了,由此读出耗子表情的内涵。 3.答案 插叙。与前文耗子的“一瘸一拐”和老刘的“跛着腿”照应,赞美老刘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解析 根据“老刘想起那一年”,可知本段属于插叙。其次,说明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这部分与 全文主要内容有怎样的关系。最后,评价该部分在表现中心、塑造人物、抒发情感、谋篇布局等方面的作 用。,4.答案 反扒能手,战功显著。忠于职守,一生反扒。意志顽强,不怕牺牲。敏锐机警,胆大
36、心细。 (答对三点即可) 解析 解答此类题,可根据作者倾向、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根据文章内容,明确人物身份、经历以及 文中出现的评论性语句进行概括即可。如“他似乎忘记自己已经退休了”可知老刘是一个忠于职守、一 生反扒的人。 5.答案 老刘与“耗子”的相遇;老刘与“耗子”的较量;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解析 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来看,标题“相遇”首先指代这个故事的主要事件退休警察老刘与老贼耗 子的相遇。其次,分析题目的内涵。“相遇”间接指老刘所代表的正义与耗子所代表的邪恶的相遇。根据 小说的结尾可知,作者旨在表达“邪不压正”的思想。,题组一 散文阅读 一、(2018北部湾经济区,2225,12分)阅
37、读下文,回答问题。 山一样的屋顶 李宣华 一场冰雹把山村老家的屋顶瓦片砸坏了不少。母亲心急火燎地打来电话:“快,制止你爸,他又要上 屋顶修漏了!” 老家木屋是两层的木瓦房,屋顶的外形很普通,与别人家的并没有两样,中间高两头低,远远看去就像一座 山。在我的心里,老屋的屋顶永远都像壮年时的父亲那样结实。我清晰地记得,建屋的那年我只有九岁,屋 顶木构落架,敏捷胆大的我,跟随矫健的父亲,从长长的木梯爬到屋顶帮工打下手。眨眼间,三十多个年头过 去了,木屋如同过了保修期的车辆,需要更多的精心呵护。就在去年春,一根屋顶瓦梁凹陷,孱弱的父亲不顾 母亲劝阻,爬上楼顶修补。父亲颤颤巍巍修补的那一个多小时,是母亲如
38、今想起来依然后怕的度秒如年的 煎熬期。她站在一处可以清晰看见父亲修补的地方,一动不动,仰着头,屏着气息,瞪着双眼,唯恐一不小心就 会惊扰了父亲。待父亲修补完屋顶下了梯子,一向自诩身体比父亲好的母亲,忽然间身体一软,昏厥了过 去。,B组 20152018年广西中考题组,电话里我就感觉到了母亲潮湿的眼泪在往心里滴。我要父亲接电话,执拗的父亲在屋顶上不肯下来接电 话。老家离城太远了,开快车也得两三个小时。村里的年轻人为生计都到外地打拼去了,在家的都是些 “留守老人”,所幸我大多留有电话。于是,一个一个地耐心打电话,恨不得每个大叔大伯大婶都能立马放 下手中活儿往我家赶。虽然各自都有同样的雹灾遭遇,但他
39、们还是如我所愿,热心地赶到我家,劝解我那急 性子的父亲。直至,我和我带的工人师傅赶回了村子里。 对此,父亲根本不领情,还喋喋不休地嗔怪母亲给大家添乱。在他看来,屋顶是自己家的,就该由他这个一 家之主自己来修补。生性脾气好的母亲一边一个劲地给父亲赔笑,一边细声细气地还嘴:“还以为年轻,都 不记得自己岁数,不记得自己生病才好了多长时间了。”我趁势劝慰两位老人,一起搬到城里居住。哪知, 就这事,两个人又和先前一样,把心齐到了一起:“不成,木屋没人看管霉得快,我们不在家守着,以后你们回 来都没个站脚的地方。” 我知道父亲对这栋木瓦房的感情。两次被奶奶送到异乡做他人儿子的父亲,一心回村,白手起家,在住了
40、 几十年茅草房后,盖起这幢认为可以为一家人遮风挡雨的温暖木屋。随后几年,他又放眼长长远远,通过自 己勤劳的双手,在房子周边盖了三个木谷仓,平整出三块晒谷坪。一切的一切皆因为他在考虑,日后我们三,兄弟成家后分家,能有所依靠,不会再像他当年和母亲结婚时那样,眼前空空,要什么没什么。 欧洲有句谚语说,每对老父母都是我们潜在的屋顶,他们离去,我们就像被掀掉屋顶坐在废墟中。说得多 在理啊,爱在屋顶,爱如屋顶。父亲老了,但他的爱不会老,就像山一样的屋顶,不会在父亲的面前动摇、崩 塌。只是,岁月渐老,屋顶渐老,父亲对屋顶的爱,需要我们子女源源不断地输送养料,去支撑,去呵护。唯此, 才能让我们子女不那么早尝到
41、如坐废墟的苦楚。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8.02,有删改) 1.文章以修屋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空白方格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3分)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的画线句子。(2分) 3.第段文字能否去掉?说说你的理由。(3分) 4.本文的标题“山一样的屋顶”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一、 1.答案 A回忆修屋 B守着老屋 C爱如屋顶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线索的把握能力。答题的时候要理清文脉,对相应段落的内容进行概括。要注意锁 定正确的范围。锁定范围后,最好在文中选词来概括,但要注意组合起来的短语应该是通顺的、合乎语法 的。 易错警示 第段在文中是插叙,主要是回忆
42、的内容,所以用“回忆修屋”最能概括本段内容。A空概括为 “儿时建屋”和“去年修屋”都只是写出了文段的部分内容。同样,第段中,“劝慰离屋”是过程,而 “齐心守屋”是劝后的结果,概括点应落在结果上。C空的概括应和文章的主旨结合起来。 2.答案 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表现母亲看着父亲冒着生命危险修补屋顶时的极度担 忧。(意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判断及对人物心理、情感的分析。赏析句子,应首先明确句子所运用的 写作方法,其次结合语句具体内容分析表达效果。“仰着头,屏着气息,瞪着双眼”,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 描写的方法;“唯恐一不小心就会惊扰了父亲”,表现了母亲对父亲冒险补
43、屋顶的极度担心。,3.答案 (示例1)不能。本段运用了插叙的手法,交代了父亲盖木屋的经历,内容更丰富;说明木屋凝聚着父 亲一生的心血,寄托着对家人全部的爱。(意对即可) (示例2)能。删去本段后不影响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内容上与第段衔接更紧凑,由修补屋顶自然引出对屋 顶的理解感悟;另外,删去后也不影响主旨表达。(意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表态,能或者不能,然后再说理由。答题时要明确: 怎么写(手法)、写什么(内容)和为什么写(情感),顺着这样的思路,就容易总结出答案。 4.答案 屋顶中间高两头低,外形像山;屋顶牢固结实,可为家人遮风挡雨;屋顶喻指父亲高大的形象和
44、深沉 的父爱,子女在“屋顶”的荫庇下,要学会感恩父爱,支撑、呵护亲情,让亲情像屋顶一样牢固。(意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能力。标题的含义分为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先理解标题中的“山” 的表层含义,即屋顶“中间高两头低,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山”,再理解标题中的“屋顶”的表层含义,即“屋 顶牢固结实,可为家人遮风挡雨”。接下来是理解标题的深层含义。“山一样的屋顶”更指“父亲对子女 的爱,像山一样深沉”,儿女面对父亲如山一般深沉的爱,应学会“回报和感恩”。这些深层含义与文章主 旨有关。,二、(2018柳州,2023,16分)现代文阅读。 人为什么要善良 鲁西西 在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小修车铺
45、。我第一次去大叔那里补胎,他干完活,满手油污地立在那里,对我说:“好 了。” 我问:“师傅,多少钱?”他说:“4块。” 我忍不住惊讶,在这城市,这种脏累的活,时间成本和店租成本,收费却这么低廉。 他老婆闻讯而来,纠正道:“5块。” 大叔不高兴地扭过头,冲他老婆说:“我说4块就4块!” 他老婆说:“你每次都这样!” 战火仿佛一触即燃。 不想看两口子因为一块钱而吵架,我连忙喊:“你们不要吵啦!”丢下5块钱跑了。 后来我都把车推到他店里修,等待的时候,就会观察他的店面。不足10平方,供一家三口做生意、吃饭、阁 楼上睡觉。 条件很艰苦。,有一次,他修车的时候,我坐在旁边看他修。我才发现他有一只手的手指
46、不太灵活,仔细一看,发现他的四个 手指齐齐断过,是重新接过的。 可是,大叔每次修车,要的价格都是那么低。补胎5块,调整刹车5块,家里收到的小书架,抱下来请他帮忙拼装 仍是5块。 我常常在想,他一天要赚多少个5块才能维持他的活呢?我真的情愿多给他一些,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么做。 有一年春节,他回江西老家过年,我发现他回来以后搬到隔壁更小更偏僻的店面。 我向他买了充电器,用了几个月,充电器被我弄坏了。 我带着旧的充电器跑下去,对他说:“师傅,买个充电器。这个坏了,给你。”(我是想把坏的那个给他,好让 他回收卖一点钱。) 不料,他看了一眼坏的充电器上的字,然后对我说:“你这充电器超过保质期有几天了。不过
47、我还是给你换 个好的吧?” 我把钱递给他。 他不肯收,他说:“不要钱,我帮你换了。” 那一刻,我心里非常非常感动。为什么一个这么贫穷的人,仍然愿意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愿意给予。他明,明比我更需要钱。 我愣在那里,但我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只不过是几十块钱,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撼 我内心的善意。 只是后来,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有一次我的车坏了,需要更换刹车零件。他告诉我, 店里的刹车零件从20块到100块,价格不等,问我要哪一种。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100块的。因为我以为贵 的东西,他赚的利润可以高一些。 事实上,他的价格总是比外面要便宜。 有一天,车在半路上
48、爆胎了,我不想在就近的修车店处理,就气喘吁吁地推到他的店里,花了半个小时,搞得我 汗流浃背。 我心里有个可笑的想法,想要让他多赚点。我把车放他店门一扔,交代师傅“我一会儿再回来拿”。等我 洗完澡再下来,发现车还没修。我就吃惊地问:“师傅,怎么还没有修啊?” 两口子笑呵呵地站在门口冲我说:“因为要换胎,价钱高,没有经过你同意哪敢换啊。” 我认真地对他说:“师傅,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你觉得怎么修就怎么修,要多少钱就多少钱。” 这是我第一,次当面赞美他。 真正的善良是大叔这样的人。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 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我想,我所能做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
49、善意,不轻易 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 (摘自2018年青年文摘,有改动) 1.文中的“我”用自己的方式屡次帮助修车的大叔。请概括“我”帮助大叔的三件事以及这样做的原 因。(4分) 2.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对文中画线的语句进行品析。(6分) (1) (品析句中加点的词,从中可以看出大叔是个怎样的人?)(3分) (2)只不过是几十块钱, 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撼我内心的善意。 (如何理解“只不过”几十块钱,“我”却说是“庞大的”善意?)(3分),3.如果把文章的标题“人为什么要善良”换成“人要善良”,你觉得好吗?为什么?(2分) 4.请结合文章说说人为什么要善良。(4分),二、 1.答案 把坏的充电器送给他;换刹车零件选择价位高的买;特意推车走半小时,把车扔在他店里 修。原因:想让他多赚点钱(或:让他用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如答“我都把车推到他店里修” “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尽量选贵的”这类不是具体事例的不得分) 解析 题目要求“概括我帮助大叔的三件事”。概括的一定是具体的事例,注意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