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早期殖民掠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九年级第一学期统编人教版走向近代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五单元第 13 课2文艺复兴运动第五单元第 14 课3探寻新航路第五单元第 15 课4早期殖民掠夺第五单元第 16 课二、单元分析( 一) 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是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标题是“走向 近代”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2、如下:1.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 意义;2.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 化;3.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4.知道“三角贸易” ,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本单元通过对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路、早期殖 民掠夺等事件及相关人物的介绍,讲述了欧洲逐步走向近代的历史。学生需要知 道这些人物和事件的大致情况,掌握西欧经济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探寻 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掠夺等历史事件的概况并理解其对欧洲步入近代的影响。课程 标准在“教学活动建议”中,建议“以文
3、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主题, 分小组讨论”。(二) 教材分析11.知识框架2.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路、 早期殖民掠夺。主要历史发展线索是 14 世纪到 17 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 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而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 的殖民掠夺,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本单元的各课内容围绕核心内容展开,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第 13 课讲述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推动了欧洲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 渐资本主义化,促进了欧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欧洲农村和城市的社会结构发 生了改变。第 14 课讲述的文艺
4、复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 映,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 15 课讲述的新航路的开辟和第 16 课讲述的早期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本单元的教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树立崇尚 科学、积极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早期原始资本积累具有血 腥性,要帮助学生提升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关心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精 神。(三) 学情分析学生对达 芬奇、莎士比亚、哥伦布、麦哲伦等重要历史人物及其活动有一 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主要停留在较浅
5、层次的“人”和“事”上,而对较深层次 的“理”如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原因和影响、探寻新航路的影响等缺乏全面的认 识。因此,九年级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和情景材料,帮助学生理性分析。资本 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2解的,教学中宜对比庄园经济,结合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等内容,化抽象为具体, 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能叙述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建立的情况,理解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 发展所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的变化。2.能介绍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路过程中出现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理解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路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起的
6、作用。3.能说出早期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过程中发生的重要事件,会多角度分析其 影响。4.通过探讨人文主义和欧洲探险家的精神,学生树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树 立崇尚科学、积极进取的精神。5.通过对殖民主义罪恶的批判,学生提升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关心国 家、民族前途命运的精神。四、单元设计思路本单元作业设计,紧扣单元主题“走向近代”,在分析课标、教材、学情的 基础上制定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分解、落实到 4 个课时教学中, 再通过 4 个课时作业和 1 个单元检测作业加以检测和巩固。课时作业立足课时教 学重点、难点和学习目标,以基础题为主,每课时作业在 10 分钟左右。在课时 学习和课时
7、作业的基础上,紧扣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立足单元主题,落实核心 素养,整体设计 40 分钟左右的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五、课时作业第 13 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业时间:1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地主发现,接受租金以及承认佃农的人身自由是更恰当的方式。地主自己的田地不是出租就是雇工耕种。 ”材料中地主的行为可能有助于 ( )3A.庄园经济的繁荣C.租地农场的兴起B.农奴制度的巩固D.封君封臣制的维护【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A 选项错在“繁荣” 。大约到 11 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自那 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庄园经济处于繁荣时期。通过此选项来 了解学生
8、对租地农场出现时间这一知识点的了解程度,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 素养。B 选项错在“巩固”,地主承认佃农拥有获得自由的机会,使佃农获得了 摆脱领主人身束缚,建立租地农场的机会,在这过程中庄园经济和农奴制度逐步 瓦解,此选项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D 选项错在“维护”,租地农场中, 农场主与工人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新型关系,不同于领主与其附庸间的封君 封臣关系,此选项也在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C 选项为正确选项,地主 允许佃农获得人身自由、出租自己田地的行为都有利于租地农场的建立,此选项 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租地农场的建立是中世纪晚期欧洲农村出现的一种新的生产和经
9、营 方式,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租地农场的 建立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多维度考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2.下图为“农业经营模式转变与英国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标准模型示意图”,据材料可知,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 )4A.促进社会经济发展C.加速庄园经济解体B.使农业从业人员增加D. 引起圈占公用地发生【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B 选项错在“增加”,租地农场作为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提高了 劳动生产率,在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农业从业人员却相应减少,这在材料中 也有明确反映,此选项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C 选项错在“增加”,与 材料意思完全相反,此
10、选项考察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圈占公用地的发生,有助于土地的集中,而土地的集中是租地农场建立的前提。同时,由于经营租地农场往往更加有力可图,这反过来加速了圈占公用地的行为。D 选项错在“因” 和“果”的关系上,此选项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素养。大型 租地农场的建立,增加了农产品产量,推动了经济发展,这也是材料要表明的意 思。故 A 选项是正确的,此选项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租地农场的建立,是推动欧洲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经济动因,是本 课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租地农场建立影响的理 解,多维度考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3.“在英国,家内工作制
11、之兴起及其盛行,与纺织工业几乎为不可分。当十五世 纪羊毛工业迅速发展的时候,便有大批经商的工业家出现;他们采购羊毛,分 配给梳毛工人、纺织工人以及其他各种工人;付他们以工资,叫他们分别工作, 制成成品,然后收集拢来,销售于国内外各地。”材料中的“家内工作制”指的是 ( )5A.手工作坊生产C.机器工厂生产B.分散的手工工场D.集中的手工工场【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A 选项错在“手工作坊”,手工作坊是封建社会中手工业生产的基 本单位,它的出现早于 15 世纪,此项考察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C 选项错 在“机器工厂”,工厂制度出现于近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与中世纪晚期手工
12、工场的规模、使用的工具及对工人的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此选项考察学生的 “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素养。D 选项错在“集中”,手工工场有分散的手 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两种形式,而分散的手工工场有走向集中的趋势。材料 中的手工工场应是分散的手工工场,而不是集中的手工工场,所以 B 选项正确。 这两个选项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手工工场与租地农场一样,都属于中世纪晚期欧洲出现的新的生产 和经营方式,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 对手工工场的出现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多维度考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4.17 世纪末的英国民歌呢绒商的快乐写到:“我们聚积金银
13、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只要钱包盛得满,人家笑骂何必管。首先对付梳毛工,工钱要减掉,斤斤计较,多给两个便士也不饶;他们咕哝钱太少,我们就说不干拉倒。”民歌中的呢绒商与梳毛工的关系应是 ( )6A.领主与附庸的关系C.领主与佃户的关系B.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D.作坊主与学徒的关系【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A 、C 、D 三个选项所表达的关系主要存在于前资本主义时期。A 选 项错在“领主与附庸”,领主与附庸的关系是通过分封土地这个纽带形成的;C 选项错在“领主与佃户”,佃户通过支付劳役地租的方式从领主处获得一块份地; D 选项错在“作坊主与学徒”,作坊主是手工业行会的正式成员,行
14、会招收的学 徒没有报酬。而且,从材料中,可知呢绒商雇用梳毛工为其工作,并支付工资给 梳毛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即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故 B 选项正确。本题四个选项主要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手工工场中雇主与雇工间的关系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是本课教学的 一个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手工工场性质的理解,多维度考 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5.“在欧洲,商人不仅在稳步地获得经济力量,而且在稳步地取得政治权利;他 们正在成为伦敦的市长,德意志帝国自由市的参议员、荷兰的州长。”据材料可知 ( )A.商人成为欧洲社会主宰C.欧洲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15、B.欧洲手工工场发达D.欧洲封建制度瓦解【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A 选项错在“社会主宰”,中世纪晚期,土地关系和手工业的发展, 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欧洲城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富商巨贾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王国的重要政治力量,但远远谈不上成为社会 的主宰。此选项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B 选项错误,欧洲手工工场发达, 是引起商人社会地位变化的一个经济动因,不合题意,此选项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D 选项错在“瓦解”,欧洲封建制度瓦解,是欧洲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出现的结果,从材料中商人稳步取得政治权利,不能直接得出该结论, 此选项考查学生的
16、“历史解释”素养。C 选项是对材料所体现的历史现象的概括, 是正确的,此选项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变化引起欧洲农村和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 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欧洲社会结构变 化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多维度考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二、简答题 (选做题) 6.试比较西欧庄园经济与租地农场的区别。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西欧庄园经济与租地农场的区别主要有:1.土地来源不同。庄园土 地主要由领主通过分封获得,租地农场的土地由租地农场主通过承租、购买领主 的土地或转租、购买其他佃户地产等方式获得。2.人员关系
17、不同。庄园里的佃户 对领主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而租地农场里的雇工对租地农场主不存在这种人 身依附关系,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3.产品处理结果不同。庄园生产 的产品主要由领主和佃户自己享用,而租地农场生产的产品主要面向市场。4. 性质不同。庄园经济是封建性质的,而租地农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作业分析】本题属于简答题,要求学生在理解租地农场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的 形式,多角度分析租地农场与庄园经济的区别。既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 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 养。【设计意图】租地农场是欧洲中世纪晚期出现的一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这是 本课教学的
18、一个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租地农场的理解,多 维度考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第 14 课 文艺复兴运动作业时间:1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在 14 、15 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到 16 世纪又陆续出现 在西欧其他国家。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7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新生的资产阶级 ( )8A.创建庄园法庭C.创办世俗大学B.掀起文艺复兴运动D.复兴希腊罗马文化【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14 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 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
19、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 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 哲学,它们掀起了一场被称为“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采取复兴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 更有创新。故 B 选项正确,A、C 、D 选项错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 和“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兴起背景的理解,多维度考查、渗 透学科核心素养。2.“文艺复兴是一场新文化运动,反对神权至上和封建君主制度,是一股让欧洲焕然一新的力量。”。材
20、料认为文艺复兴是一场新文化运动,是因为它 ( )A.复兴西方古典文化C.宣扬教会神权至上B.宣扬自由平等思想D.反神权和封建制度【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A 选项错误,文艺复兴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 有继承,更有创新。B 选项错误,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民主和 平等。C 选项错误,与材料原意相反。依据材料,可知 D 选项正确。本题主要考 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 动,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文艺 复兴性质的理解,多维度考查、
21、渗透学科核心素养。3.早在 14 世纪,意大利的学术和文化的先驱已从事希腊罗马古典著作的研究,同时进行了新的创作,从而揭开文艺复兴的序幕。下列画像中的人物属于这个 时期的是 ( )A B C 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A 选项画像中的人物是 14 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A 选 项正确。B 选项画像中的人物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C 选项画像中的人 物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D 选项画像中的人物是雅典将军伯里克利,所 以 B 、C 、D 三个选项错误。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素养。【设计意图】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22、。通过本题的设 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兴起的理解,多维度考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4.乔治 威尔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通常我们都说莎士比亚是一个天才 他描写的是人类共同具有的普遍情感和遭遇,他对人性深处的把握无人能及。” 能验证作者这一评论的作品是 ( )A.神曲 B.最后的晚餐 C.蒙娜丽莎 D.哈姆雷特【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A 选项错误,神曲是但丁的作品。B 、C 选项错误,最后的 晚餐和蒙娜丽莎都是达 芬奇的作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品,符合材料的评价,故 D 选项正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的一个典型
23、代表,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 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成就的理解,多维度考查、渗 透学科核心素养。5.“文艺复兴在欧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它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9地位。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的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瑰宝,永放光芒。 ”材料反映文艺复兴 ( )10A.摧毁教会神学地位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B.倡导“人文主义”D.推动文化思想繁荣【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文艺复兴反对教会神权至上,但还远远谈不上摧毁教会神学的统治 地位,A 选项错误。B、C 选项错误,材料未提及。D 选项正确,与材料意思吻合。 本题重在
24、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 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 角度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影响的理解,多维度考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二、摘抄佳句写心得 (选做题)6. 阅读文艺复兴“文学三杰”的代表性作品,摘抄作品中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佳 句,并谈谈你对人文主义的认识。【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要求字迹工整、语言流畅、思想健康向上,综合上述要素按优、良、 合格、基本合格 4 个等级进行评价。【作业分析】把阅读名著、摘抄名句和谈心得体会结合起来,是一种较为开放的 作业形式,能体现学
25、生的个性化认识。由于阅读名著、摘抄名句、谈心得体会都 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故而将本题设置为选做题,供学 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设计意图】一是通过阅读名著,摘抄诗句,拓宽获取历史知识的来源,增加学 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二是通过谈谈心得体会,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时 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第 15 课 探寻新航路作业时间:1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1453 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帝国当局还对 过往商品课以重税,使得欧洲市场上的东方商品价格猛涨。因此,欧洲人渴望另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材料表明欧洲人渴望开辟新航
26、路,是因为 ( )11A.原有商路被阻断C.欧洲资本主义发展B.欧洲人渴望金银D.地圆学说的流行【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奥斯曼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使得欧洲市场上的东方商品价格猛涨,意味着原有的旧商路被奥斯曼帝国阻断了, 故 A 选项正确。B 、C 、D 三个选项属于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或背景,材料均未明确 提及,都不正确。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探寻新航路有深刻的社会背景,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本 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探寻新航路背景的理解,多维度考查、渗透学科核 心素养。2.“1492 年,在
27、卡斯蒂尔女王伊莎贝拉的资助下,哥伦布仅仅经过一个月的航行, 就到了我们现今所说的巴哈马群岛和伊斯帕尼奥拉岛。”据材料可知,哥伦布远航的成功,得益于 ( )A.造船技术的进步C.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政府的资助D.作战技术的改进【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造船技术的进步、专制政府的资助和海上作战技术的改进,是新航 路开辟的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则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A 、C 、D 三个选项材料 未涉及,不正确,B 选项是材料明确表达的一个信息,故 B 选项正确。本题重在 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新航路开辟的成功需要诸多主客观条件的配合,是本课教学的一
28、个 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条件的理解,多维度考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3.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 ”伏尔泰所说的“头等大事”指 ( )12A.鉴真东渡日本C.郑和七下西洋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D.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在开辟新航路的伟大征程中,哥伦布首先发现美洲这块“新大陆”, 增进了人们对“新大陆”的认识,使世界历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故 B 选项正确,其他三个选项错误。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
29、解释” 素养。【设计意图】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开辟新航路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是本课 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成果的理解, 多维度考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4.他的航行表明,绕行阿根廷南部危险过大,并不切实可行:在驶离西班牙的五 艘船中,由于他们被迫环航全球,三年后只有一条返回西班牙。这里的“他” 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 伽马 D.麦哲伦【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哥伦布“发现” 了新大陆,达 伽马率先发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故 A 、B、C 三个选项错
30、误,D 选项正确。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在探寻新航路的征程中,欧洲人取得了伟大成果,这是本课教学的 一个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探寻新航路成果的理解,多维度 考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5.“ (新航路的开辟)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 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 活动的范围。 ”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B.使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C.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欧洲殖民扩张活动【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欧洲国家进行殖
31、民扩张活动,使欧洲的贸易 中心逐步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 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伟一个整体。A 、B 、C 、D 四个选项都属于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据材料可知,A 选项与题意相符,其他三个选项材料均未涉 及,故 A 选项正确。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对世界历史进程都产生的重大影响,这是本 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影响 的理解,多维度考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二、制作历史小卡片6. 以 15
32、00 年左右伟大航海家为主题,制作历史人物小卡片,并在班级交流。【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要求语言简洁、图文并茂、史实准确,综合上述要素按优、良、合 格、基本合格 4 个等级进行评价。【作业分析】制作图文并茂的历史人物小卡片,要求学生既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 识,又具备一定的美学意识,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作为一种比较开放性的 作业形式,它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果。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一是通过制作小卡片,拓宽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手段,锻炼学生的 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二是通过班级交流活动,为学生增进沟通 能力、相互学习搭建平台
33、。第 16 课 早期殖民掠夺作业时间:1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31.地理大发现只不过是伊比利亚人进行了海外扩张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 就走上了殖民征服的道路,分别在东方和新大陆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帝国。下列各项属于西班牙殖民掠夺活动的是 ( ) 在巴西进行劫掠式贸易 控制印度洋到太平洋的航道 在美洲建立殖民大帝国 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 A. B. C. 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葡萄牙人在亚洲、非洲、 和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如巴西、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 从而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并以殖民据点为
34、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 式贸易。与此同时,西班牙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西班牙殖民者使用武 力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故 D 选项正确,其他三个选项不正确。本题 重在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在早期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过程中,欧洲殖民者犯下了滔天罪行, 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殖民扩张、殖民 掠夺罪恶的理解,多维度考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2.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 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 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最能体现资本原始积累野蛮性的事件是 ( ) A.
35、发现金银 B.三角贸易 C.征服东印度 D.发现美洲【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发现金银和发现美洲本身是中性的,不能体现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 性,A 、D 选项错误。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集中体现在“三角贸易”上,说它 野蛮,是因为“三角贸易”无视生命的珍贵,将人作为商品出卖,所以 B 选项正 确,C 选项错误。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三角贸易是欧洲国家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这是本课教学 的一个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三角贸易和资本原始积累的理14解,多维度考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3.“1562 年,普利茅斯商人之子约翰 霍金斯最先从几
36、内亚购买了400 个奴隶, 连同英国制造品一块运到海地出售。返程时,霍金斯运回了海地出产的食糖、金银等,这就是英国历史上最初的三角贸易。”据材料可判断,三角贸易( )15A.使英国丧失大量的劳动力C.有助于英国获得大量财富B. 阻碍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D.促进英国种植园经济发展【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三角贸易是把非洲的黑人运到美洲,它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 而美洲则增加了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可知 A 、D 选项不符合 历史事实。三角贸易对奴隶贩子而言,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材料中的约翰 霍金 斯购买 400 个奴隶运到海地出售,换取了食糖、金银,可以判断他很
37、可能赚取了 大量利润,这种行为是有助于英国工商业发展的,故 B 选项不正确,C 选项正确。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三角贸易对欧洲、非洲和美洲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是本课教学的 一个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三角贸易影响的理解,多维度考 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4. 18 世纪中期,经过长期殖民争霸战争,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殖民帝国的是( )A.英国 B.荷兰 C.法国 D. 西班牙【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16 世纪末期,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英国逐渐成 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为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
38、地和世界 市场,从 17 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凭借强 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 18 世纪中期建立了“日不落帝国”,成为 最大的殖民帝国。故 B、C、D 选项不正确,A 选项正确。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时 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英国、法国和荷兰进行了长期争霸战争,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早期殖民争霸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多维度考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5.1761 年,英国人发现他们已完全统治了印度半岛。莫卧儿皇帝名义上是大君主, 实际上已沦为傀儡。英国人在印度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征税,对真
39、实的或假想的敌人横加勒索。据材料可知,英国在印度的活动 ( )16A.得到了印度人民的许可C.给印度人民带来了灾难B.给印度带去了欧洲文明D.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英国对印度领土的占领和各种勒索,是以暴力为后盾的,它损害了 印度人民的利益,给印度人民带来灾难。可知 A 选项错误,C 选项正确。B 、D 选项是英国在印度活动的客观作用,但不符合材料原意,所以是错误的。本题重 在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早期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和殖民国家带来了不同影响,这是本课教学 的一个难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殖民掠夺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 多维
40、度考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二、绘制历史示意图 (选做题)6.查找资料,绘制“三角贸易”示意图,简述三角贸易对欧洲的影响。【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要求画面清晰、布局合理、史实清楚,综合上述要素按优、良、合 格、基本合格 4 个等级进行评价。影响示例:罪恶的三角贸易在给非洲黑人带 来巨大灾难的同时,客观上有助于贩奴国家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 工商业发展。【作业分析】绘制历史示意图,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地理基础知识, 还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绘画能力,是跨学科考查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较高。同时,查阅资料、论述问题对学生的能力也有较高要求,故而将本题设置 为选做
41、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设计意图】一是通过动手绘制示意图,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锻炼学生动 手能力。二是通过查阅资料,阐释问题等形式,提升学生收集、整理、运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作业时间:4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和城市出现了租地农场和手工 工场,伴随着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开 始改变。下列关于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表述正确的是 ( )都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产品都主要面向市场都主要由贵族和领主经营 都具有
42、资本主义性质A. B. C. 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是中世纪晚期出现的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它 们都使用雇佣劳动,产品都面向市场,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这些新的生 产和经营方式与庄园经济明显不同。庄园属于贵族领主所有,是独立的自给自足 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故 D 选项正确,A、B、C 选项错误。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历 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是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发生转型的经 济动因,是第 13 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的掌握和辨析能力。2.“按照以前的观点,文艺复兴不过是一次文化和艺术领域
43、的运动,但是实际上, 我们今天可以了解,这场运动更是一场政治层面和社会层面上的改革运动。在欧洲最危难的关头,它提出了一个振兴欧洲的纲领。”由此可知,文艺复兴( )17A.促进欧洲社会进步C.完善欧洲封建制度B. 以复兴古典文化为目的D.仅是文化艺术领域运动【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据材料文艺复兴“提出了一个振兴欧洲的纲领”,可知 A 选项正确。文艺复兴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可知 B 、C 选项错误。认为文艺复 兴“不过是一次文化和艺术领域的运动”是以前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有很大出 入,D 选项错
44、误。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设计意图】文艺复兴是 1417 世纪欧洲出现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第 14 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性质和影响的掌握 和辨析能力。 3.“西班牙海外事业的最后结果是进一步刺激西北欧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而在伊比利亚半岛,它仅仅提供了足够的财富,以阻挡早该实行的基本制度改革的压力。 ”材料表明,西班牙的海外事业 ( )18A.给亚非拉带来了灾难C.加速西班牙制度改革B.推动西北欧经济发展D.推动各大洲物产流动【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据材料“刺激西北欧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可知 B
45、选项正确。 A 、D 选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材料未明确提及,所以不正确。C 选项与材料 的意思正好相反,也是错误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素养。【设计意图】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第 15 课时教 学的难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认识。 4.“有关奴隶总数的估计相差很大,最新的研究表明,1500 年至 1867 年间,有1200 万到 2000 万奴隶被迫运离非洲。结果到 1850 年,在南北美洲,非洲裔 奴隶的人数是白人的 3-4 倍。 ”这种人口变动 ( )A.有助于亚洲经济的发展C.使美洲劳动力急剧减少B.促进欧洲种植园经济发展D.成为非洲落后的重要原因【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A 选项与材料不相干,错误。罪恶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