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第一次工业革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一、单元信息基本信 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九年级第一学期统编人教版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 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七单元第 1 课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七单元第 2 课3唱响国际歌活动课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是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标题是工业革 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
2、版)对本单元 的教学要求如下:1.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 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 革命的影响。2.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3.通过了解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 的发展。本单元通过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巴黎公 社的介绍,讲述了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历 史。学生需要了解这些事件之间的联系,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重要发1工业无产阶级矛 盾推 动工业革命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工业资产阶级指 导明和影响,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标志和意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教学提示”中还新增了“使学生通过具体史实,认识工业革命的进步性 和所带来的问题”、“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要充分利用读物、历 史影像、音乐作品、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将世界近代历 史的重要事件与历史地图中的信息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开展深 度阅读活动,如阅读共产党宣言、世界近代著名人物传记等,撰写读后感,举行 读书会,与同学交流心得”、“举行辩论会,如围绕工业革命带来的利与弊等辩 题,分小组查找资料,形成辩论各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在班级开展辩论活动”等教 学建议。(二
4、) 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哈格里夫斯 发明蒸汽机瓦特改进 蒸汽机斯 蒂 芬 森 设 计 蒸 汽巴黎公社纪 念国际工人运动 国2.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两者存在着内在逻 辑关系。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进入 18 世纪六十年代,工业 革命的开展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在生产力进步的同时, 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工人运动兴2起。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的诞生,此后,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第一国际的成立 使工人运
5、动走向国际联合,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了 纪念巴黎公社,公社战士创作了国际歌,鼓舞着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斗争到底。本单元内容上承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下启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扩大, 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过程的重要一环。本单元的教学,需 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使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整个过程,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 术发明和改造引起的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的一次重大飞跃,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质。第二,让学生认识 工业革命还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引发了工人运动和 社会主义潮流,成
6、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基础,此后,这一科学理论指导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蓬勃发展,使学生认识科学的理论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由此坚定马克思主 义信念。第三,初步理解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的史实, 国际歌的创作背景, 进一步理解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 的形成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人生理想。(三) 学情分析从学习进程上来看,经过七、八年级的历史学习,九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辩证地 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趋势,在世界近代史中已经学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对英国的政治经济等发展历史已经有了基础性的掌握;从学习能力上看,能对 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初步运
7、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 具备一定的探究性学习能力,能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小组交流、协作讨论等活动。本单元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是学习的核心,涉及到经济、思想、 政治各个层面,逻辑想强,抽象且复杂,对于九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 的,教学中需要结合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史料,需要不断地引导, 激发学 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突破本单元的重难点。3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叙述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及现 代工厂制度产生的史实, 认识 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2.通过工业革命中新的发明创造来源于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
8、的需要, 培养 细心观察与思考、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感受技术革新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3.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和工业化时代来临 的意义,一分为二地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生活的变化和对世界的影响。4.通过认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与斗争, 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结果,认识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培养科学的思想理 论能够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意识。5.叙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的产生及 其性质、国际歌的创作背景,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的进程,培养爱国爱党 的家国情怀,树立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的远大理想。四、
9、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强调“点”“线”知识联系单元作业设计时,应该以新知带旧知,关注“点”的知识和“线”的理解相结合,以“点”带“线”,加强对单元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工业革命 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这一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线索和趋势的把握,明晰这 一段历史的整体结构,为后来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2.丰富单元作业素材作业的素材选择尽可能丰富多样,避免枯燥乏味。本单元作业设计素材的选择 是基于教材,又有略超越教材的部分,使用了贴近时代 (重大事件周年)、贴近社会 (歌曲中的历史)、贴近生活 (滁州乡土资源) 的素材,素材的丰富可以培养学生学 习兴趣,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学习效果。3.激发
10、学生个体潜能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具有其不同的性格特长和个性爱好,作业设计时,需要辅 助学困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紧扣“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共产主义4运动”这些主干知识突破学业障碍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提升性作业强 化历史学习的能力和方法,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喜悦和成功;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 过拓展性作业这样的选做题增强历史学习的获得感,培养跨学科综合素质。4.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也是减负增效的途径之一。历史作业的频率、 时长要做好优化,教师从“质”和“量”上转变作业布置模式,避免重复性和机械 性作业布置,以适度、适量为原则, 发挥历史学科作业的功能性,
11、 使减负增效的目 的落到实处。5.体现分层设计思路单元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基础性作业、提升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其中, 前两个层次,即基础性作业和提升性作业是必做题,第三个层次,即拓展性作业是 选做题,三个层次的作业设计的原则是由易到难,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循序渐进, 分层展开。其中,基础性作业紧紧围绕课标进行设计,针对能力较弱的学生,以记忆性、 解释性作业为主,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掌握基本史实为主要目标。提升性作 业是针对中等能力的学生,以理解性、归纳性作业为主,通过材料的分析和比较, 培养这些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构筑历史学科核心 素养。拓展性作业是选做题,
12、针对学有余力且兴趣浓厚的学生,以体验性作业为主, 在掌握基本能力、具备基本素养的基础上, 可选择在假期做此类题目,可以充分调 动他们的语言沟通与表达能力、美术和音乐鉴赏能力、劳动实践能力等,以达到进 一步拓展他们的跨学科综合能力。五、评价设计(一) 评价目标帮助师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巩固知识, 培养历史学 科素养,掌握学习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学科融合,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二) 评价方法51. 自我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是促成学生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基础性和 提升性作业的答案相对固定,则可以让学生根据答案进行自我评价,并分析自己的 问题之处,在反思中成长。2.生
13、生互评。在学习评价中,单一主体的评价显然不足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在学 生之间相互评价也是有效方法之一。 由于拓展性作业的答案相对开放,则可以让学 生互相吸收意见,进行生生互评,在交流中共同进步。3.教师评价。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表现,对 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根据评价量表评定等级,也可以采用激励性语言的方式进 行评价。(三) 评价主体学生、教师(四) 评价标准1.注意分层评价:对于基础性作业部分,应侧重学生的基础能力的掌握和理解; 对于提升性作业,应侧重学科核心能力的掌握;对于拓展性作业,应侧重学生跨学 科综合能力的评价。2.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师在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14、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学 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性表现给予评价,以此作为鼓励, 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3.注重发展性评价:不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注重学生的完整人格、 关注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品质、能力,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让学 生在历史学科的滋养中成长,体现历史学科育人的本质和价值。六、课时作业第 20 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 基础性作业单项选择题(作业时间: 5 分钟)1.19 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登上了工业强国的宝座,为英国工业革命解 决动力来源的是 ( )A凯伊发明飞梭 B. 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6C瓦特改良蒸汽机 D斯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5、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或教师评价【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或教师【评价标准】 C【作业分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785 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 了更加便利的动力,从而为英国的工业革命解决了动力来源的问题, C 项正确;飞 梭、纺纱机都是与纺织有关的发明,不是动力机器,排除 AB 项;蒸汽机车是交通工 具,也不是动力来源,排除 D 项。故选 C 项。【设计意图】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动力来源,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通 过四个选项的设置,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2十七世纪以前,中国土布大量输往欧美;到十八世纪,情形完全变了,土布 失去了输出的机会,洋布却大量涌进中国。这是因为( )A第一次
16、工业革命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马关条约签订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或教师评价【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或教师【评价标准】 A【作业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十七世纪中国经济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在外交上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经济落后;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开始 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纺织工业开始,这导致洋布产量大增、质量提高。为了 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抢占世界市场,英国开始对中国展开倾销,出现“十八世纪 洋布却大量涌进中国”的现象。 A 项符合题意。 BCD 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A。【设计意图】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将工业革命与中国近代史 进行横向联
17、系,既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又加强对近代中国的落后、英国的强大和落 后就要挨打的认识。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写道:“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是 18 世纪后期 起了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果。”下列不属于“种种有利力量”的是( )A. 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7B. 新航路开辟后走上海外殖民扩张C. 现代大工厂制度在英国确立D. 工场手工业发展推动生产技术进步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或教师评价【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或教师【评价标准】 C【作业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工业革命的背景来分 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条件,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材料的能力
18、。【设计意图】锻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来解释史实材料,分辨背景与结果的区别, 从而培养孩子的历史解释能力。4.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 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 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 的速度工作。”这反映了( )A. 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B. 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和工作方式C. 工业化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D. 工业革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或教师评价 【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或教师【评价标准】 B【作业分析】本题考查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9、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题干大意是,工业革命时代的工人,必须在工厂中跟着机器的运转节奏来工作,不 可能再像过去一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劳动。这说明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和工作方式, 故 B 正确。【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史实,得出历史观点,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唯物主义史 观。8二、 提升性作业材料解析题(作业时间: 6分钟)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 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 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 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
20、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发生首先需要满足的三个因素 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材料二 在 1760 年,英国兰开夏乡村地区的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 进行手工劳动;1830 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摘编自 英波斯坦等剑桥欧洲经济史(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各 出现了什么变化?材料三 如图是以蒸汽为动力的“克莱蒙号”轮船。在此船之前,水面航行船 只以人力和风力作为动力, 而以蒸汽为动力的“克莱蒙号”轮船于 1807 年 8 月 1
21、7日在哈得逊河试航,并取得成功:它是由美国人富尔顿建造的。(3) 材料二中的“克莱蒙号”轮船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方面的革新, 请写出同一时代交通领域中的另一项重要发明及发明者。结合所学谈谈,这些交通 工具的发明对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9材料四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 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 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 人。 ”1835 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到访英国曼彻斯特的评价 (4) 材料四这段评论反映出托克维尔对工业革命有着怎样的评价?【评价方式
22、】教师评价【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 因素:资金,市场,劳动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君主 立宪制。(2)变化: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变成机器生产;工厂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3) 蒸汽机车、斯蒂芬森;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 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4)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产生很多负面和消极影响。【作业分析】(1) 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是: 市场, 资金,劳动力。(2)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 变成机器生产;组织形式是大工厂制度确立。(3) 材料二中的“克莱蒙
23、号”轮船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中在交通革新方面的成 就。同一时代交通领域中的另一项重要发明是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这些交通 工具的发明,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 系变得更加密切;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4) 根据材料可知,“这污秽的阴沟里、肥沃了整个世界”“肮脏的下水道中 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 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变成了野蛮人”得出工业革命给人类 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产生很多负面和消极影响。【设计意图】本题考查了工业革命的原因、引起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变化、10交通方面的革新及影响、对工业革命的评价
24、。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再认再现 历史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和概括归纳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三、 拓展性作业选做题 (假期完成,时间自主决定)6.文史融合,深度阅读在深度阅读中走进历史场景, 可以认识国家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丰富文化 知识、开阔眼界、吸取历史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学会独立思考。推荐作品法国著名作家儒勒 凡尔纳,号称世界“科幻小说之父”的八 十天环游地球阅读提示:(1)构建历史坐标作者凡尔纳的作品虽然是科幻小说,但也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请查阅他所生活的时代。(2) 梳理小说中出现的各种高效工业机器科幻的想象也
25、总和科技发展的脚步并驾齐驱。作品中,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 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出现了很多浪漫而又符合科学幻想, 请试着寻找有趣的新事物。(3)探索中的关注与思考小说中一部分人对新事物积极拥抱,大胆创新,也有一部分人固步自封,不愿 改变。对比今天,人类又一次站在技术革命的十字路口,请指向生活,联系自身, 一分为二地谈谈你对技术革命影响的看法。(4)沿着奇异旅行继续畅想我们今天也处在新工业革命的十字路口,人工智能、基因工程、万物互联,高 速网络时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对比过往,我们又有怎样的期许呢?【评价方式】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和教师【评价标准】尽量
26、以鼓励表扬为主,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阅读的快乐。关注学 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阅读水平的不同,确定评价标准。 评价量表如下:11类别阅读能力问题解决思辨性联系实际想象力评价维度深度阅读准确一分为二能丰富能适时调整有有有有弱无无无无总体评价【作业分析】本题通过对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深度阅读,将历史学 习与文学作品相联系。学生需要通过深度阅读构建时空坐标,梳理作品中的工业机 器与工业革命的相关,进而让学生进一步畅想未来世界的发明创造。这就需要学生 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作为基础,因此本题设置为选做题,供学生在课 余时间完成。【设计意图】新课改主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教育资源促进课程活动
27、开展。 对于文史融合深度阅读,主要是在历史学习中引入文学内容,巧妙地通过阅读激发 学生历史感知,教师借助生动的文学性作品, 整体表现史实现象,对历史事件进行 立体化处理,增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以适应终生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 力。第 21 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 基础性作业单项选择题(作业时间: 6 分钟)1.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26 年 2 月,滁州地区第一个党小组 中共凤城临时小组成立,该小组主要研究、宣传的内容包括 (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A. B. C. D.【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或教师评价【评价
28、实施主体】 学生或教师【评价标准】 B【作业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涵,并与滁州地方史相联系,根 据题干中“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链接所学可知: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人12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故选 B。【设计意图】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滁州本地党史结合,掌握马克思主要的主 要内容,培养爱国爱家乡的情感。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 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B指导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
29、C是唯一科学的理论D推动了巴黎公社的建立【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或教师评价【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或教师【评价标准】 A【作业分析】根据题干“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 动的经验,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可知,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 的产物,故 A 项正确;材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没有涉及它是科学理论 以及它产生的影响,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设计意图】马克思主义是本课重点,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考查学生 历史解释的能力。3.马克思曾是青年黑格尔派的组织“博士俱乐部”的重要成员。后来, 马克 思了解到劳动群众的状况,开始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产生怀
30、疑;费尔巴哈 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使他感到兴奋,但他不满意费尔巴哈“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较 少地强调政治”。这主要体现出马克思( )A.勇于实践的探索意识 B.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C.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D.解放人类的远大抱负【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或教师评价【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或教师【评价标准】 B13【作业分析】由材料可知,马克思是青年黑格尔派组织的重要成员,但在看到 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后,他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产生怀疑;他 认同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却也不满意费尔巴哈“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较少 地强调政治”,这说明马克思敢于质疑,追求科学 。故选 B。【设计意图】使学生感知马克思
31、的科学精神、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树立向伟 人学习的志向。4. 下面有关巴黎公社的内容,哪一选项与史实不符( ) A.1871 年 3 月 18 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B.1871 年 3 月 28 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巴黎公社 C.1871 年 5 月 28 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巴黎公社失败 D.巴黎公社的领导人中没有来自国际工人协会的成员【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或教师评价【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或教师【评价标准】 D【作业分析】1871 年 3 月 18 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 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 月 28 日,建立了
32、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巴黎公 社。公社得到了第一国际的支持,公社的很多领导人都是第一国际的成员。5 月 28 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选项 D 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 故选 D。【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史实,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由理论指导实 践的事例,学生感知马克思知道了工人运动,并蓬勃发展起来。5.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移居伦敦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成立14A.C.B.D.【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或教师评价【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或教师【评价标准】 A【作业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马克思移居伦敦是在1849年
33、;第一 国际成立于1864年;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故选A。【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时空史 观。二、提升性作业综合题(作业时间:12 分钟)6.正确而坚定的信仰对民族或个人而言,都是在砥砺前行中不可或缺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也是另一个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 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此后,这一理论成为 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 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二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22 年新年贺词中讲道:“这一年,还有
34、很多难 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 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 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全国上下防控疫情坚决有力;受灾群众守望相助 重建家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矢志强军、保家卫国无数平凡 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他的学说”是指什么理论?该理论诞生的 标志是什么?(2)这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相结合,走出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 革命道路是什么?(3)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事求是,从中国 实际出发,使中国发生
35、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拟定一个恰 当的主题,并加以论述。15【评价方式】教师评价【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 (1)马克思主义;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3)要求:主题明确,观点合理;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史实 准确,史论结合,真情实感,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示例:主题:信仰是支撑一个民族坚定走下去的动力源泉。论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1921 年,中共一大召开。自 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927 年,毛泽东开辟的农村 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
36、辉典范。1945 年, 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1949 年成立了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 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 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作业分析】 (1)根据“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这一理论成
37、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可以判断“他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其 诞生的标志是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结合所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 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3)本题是需要完成论述,需要有较强的历史学科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 做到观点明确, 结合 3-4 个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的史实进行论述,组织答案。【设计意图】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来源,本题的设计是让学生 学生整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形成观点,以论述的方式将思想指导与党的实践 结合起来,并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以加深自己的历史认知。既培养
38、了学生的综合 概括能力、史论结合能力 ,又利于家国情怀的升华。16三、拓展性作业选做题 (假期完成,时间自主决定)7.线上领略领袖风采,线下致信抒发情怀。在世界文明进程中,马克思是最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与恩格 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指路 明灯。2022 年 5 月 5 日是马克思诞辰 204 周年纪念日,请你在课余时间,登录中 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 ( 参观“伟大导师马克思的壮丽人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新创作 马克思主义题材美术作品”三个展厅的主题展览,并在参观结束后,将自己对马 克思主义的认知化为文字,以“写一封信给马
39、克思”的方式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 出来。【评价方式】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和教师【评价标准】 教师以积极性鼓励语言为主,注意分层评价,同时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性的表现,给予积极鼓励。量表如下:类别价值观中心联系实际语言格式评价 维度正确突出密切联系实际流畅符合书信格式正确有基本联系实际通顺符合书信格式错误无中心不能联系实际有语病不符合书信格式总体评价【作业分析】利用网络或云端获取教学资源,符合当代时代发展的需要,再 以写一封给马克思的书信进行表达,这种设计既需要学生掌握网络获取知识的能 力,又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和历史学科知识储备,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开放 作业形式,能够体
40、现学生的个性化认识,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因此将此题设置为 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17【设计意图】后疫情时代的网络资源在学习中的运用显得愈加重要,而历史 学科也并不只局限于故纸堆。在作业设计中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参观中国 国家博物馆,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马克思的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以及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运用和丰富发展的光辉历程,再以“写一份信给马克思” 的方式,把自己的所感所想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此增强学生的家国意识,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第 22 课 活动课 唱响国际歌一、 基础性作
41、业单项选择题(作业时间: 3 分钟)1.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展现了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其创作的背景是( )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或教师评价【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或教师【评价标准】 B【作业分析】 国际歌是为了纪念巴黎公社的失败,由巴黎公社成员欧仁 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歌词以纪念巴黎公社,故选 B【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国际歌的创作背景。2.毛泽东曾经有诗:“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它是穷人的歌,是无产者的歌,是穷人的呐喊,是无产者的倾诉,代表着受压迫的心声。它是( )18A. 人民宪章C. 黄河大合唱B.
42、 义勇军进曲D. 国际歌【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或教师评价【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或教师【评价标准】 D【作业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 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来,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在全世界广泛传唱 开来,成为无产阶级的战歌。【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国际歌内容的掌握,强调了国际歌是无 产者的歌,是无产阶级的呐喊,让学生感受到国际歌所反映的时代背景,领悟 此件事到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中外历史相联系。二、 提升性作业材料解析题(作业时间: 5 分钟)3.歌曲反映了一定时代的价值追求。下面歌曲分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归纳这两首歌曲所起的共同作用。歌曲 1
43、 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 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 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歌曲 2 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断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 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评价方式】教师评价【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歌曲 1: 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的领导人欧仁鲍狄埃等,为了纪 念巴黎公社精神,创作了国际歌。歌曲
44、2:九一八事变后,面对着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加剧,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 的日益加深,聂耳、田汉等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共同作用:激励和鼓舞广大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团结起来,为争取自由,反抗压 迫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展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等。【作业分析】根据歌曲1“国际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歌曲1反映的背景是 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的领导人欧仁鲍狄埃等,为了纪念巴黎公社精神,创作了国19际歌;歌曲2“义勇军进行曲”的背景是九一八事变后,面对者日本法西斯侵略 的加剧,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聂耳、田汉等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国际歌和义勇军进行曲的共同作用是激励和鼓舞广大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团 结起
45、来,为争取自由,反扰压迫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展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和英雄气概等。【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国 际歌、义勇军进行曲的相关知识。利用歌曲素材,使学生通过八九年级及相关 史实,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家国情怀。三、 拓展性作业选做题(假期完成,时间自主决定)4.2022 年是国际歌诞生 151 周年,为此,我校准备召开国际歌研讨会, 查找相关资料并根据所学知识,请你为国际歌研讨会设计一份海报宣传。要求:海报设计要符合客观情况,海报要有主题, 能体现设计意图, 海报画面 布局及色彩要合理, 有简洁的文字说明。【评价方式】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和教师【评价标准】主题:积极、健康,能体现国际歌的历史意义及精神价值, 例如:“国际歌由此诞生给零零后讲一讲巴黎公社”。艺术性:画面布局合理,线条流畅、色彩运用恰当,画面生动吸引人。构思有 新意,知识性和艺术性结合。说明文字:文字说明简洁明了,能帮助了解设计意图。文字说明与画面呈现主体的结合密切,体现所学知识。评价量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