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八年级地理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 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地 理八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 号课时名称对应课时内容1“辨资源, 知家底”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2“识土地,护根本”第二节 土地资源3“爱惜水,会节水”第二节 水资源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根据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 的要求, 本章内容属于 (二) 认识区域 第五部分“认识
2、中国”第 1 条“认识中国全貌”中的内容,具体课标要求见表 1课程标准学业要求(2022 年版)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 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 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 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认 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从区域的视角说明人类活动 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关系。表 1 “中国的自然资源”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二) 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中国的自然资源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的第三章, 共有三节内容, 分别是- 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土地资源、水资源。从教材整体来看,本章既是对第 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知识拓展,也是对第四
3、章中 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的引领。是从国情、 自然环境方面过渡到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结构性衔接 (图 1)。图 1.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框架结构图2.内在逻辑从章节内部来看,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本章的概述,是宏观的,整体的 , 通过学习能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 知道“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中国 自然资源基本特征, 再形成利用态度。自然资源种类众多, 并不能面面俱到所有类型 的自然资源, 只是选择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对人类社会发展来说最基础、最依赖的两种自然资源 (图 2)。- 2 -图 2.中国的自然资源章节内在逻辑关系图(三)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刚刚学习过从世界看中国和中国的自然
4、环境 两节内容, 已对 中国的疆域、人口、 地形、气候和河流等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自 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也具备了和一定的读图、析图、 绘图、 用图的地理 学习能力,但这些知识总体来说是相对独立且较为宏观和抽象,与生活的实际联系较 浅, 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整体素养未能有效提升, 而本章内容总体来说较为独立, 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学习起来有很多的应用和实践的空间,学生学习兴趣会比较浓 厚,也对学生学科素养、价值观、环境保护观念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 单元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 学生能对影响自然资源的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 3)、相互影响
5、的理解更加深刻,既会在总体上对我国的资源现状有科学的认识,理解人类活动与自 然资源、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懂得解决自然资源短缺的具体措施。 也会在学习中增强资源保护意识,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养成良好的节约资源、 保护资源的习惯,为促进自然资源持续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逐步形成科学的资 源观、发展观和人地协调观。图 3. 自然资源与前两章内容各要素的关系图(二) 单元作业目标1通过作业理清本章知识的结构和逻辑关系与其他章节内容的相互联系。2通过形式多样的作业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地理素养。- 3 -3通过真实的情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分层分类的作业设计
6、满足不同能力、不同需求的学生的根本需求。5通过团队合作, 帮助学生在团队中发挥个人特长, 弥补短板,提升自身能力 与学习信心。四、 作业设计思路( 一) 思想上:基于 “学科育人”和 “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1在课时作业布置前,增加一些古诗词、国情教育、知识延伸等相关拓展性材 料和内容,充分发挥作业设计的育人作用。2在作业内容材料的选择上, 要重点关注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热点事件,积极 弘扬社会正能量, 深入挖掘时事热点、国情教育、 乡土地理等素材, 培养学生的爱国 情怀、家乡情感等。3注重地理学科德育的功能, 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出发,通过社会实践等活动等 方式, 让学生参与进去, 有所体验, 有所
7、收获,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资源观 和环境保护理念,并且能通过更多的宣传去引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二) 时间上:严格落实“双减”工作的相关要求1严格控制作业总量, 提升作业设计水平。为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 课时作业只设计少量的针对性强的作业, 杜绝布置机械 化、重复性作业, 课时作业基础巩固书面作业保证学生在 10 分钟内能基本完成, 拓 展提升、 实践类作业时长一般控制在 20 分钟以内。 单元作业于单元结束后布置,基 础巩固书面作业控制在一般水平的学生 15 分钟内能完成,拓展提升作业一般保证在 30 分钟以内完成。2.合理利用课后时间完成各类作业。日常基础巩固练习时间较短, 一般在课
8、后服务时间内完成。 拓展提升类作业要灵 活利用其他时间, 一般安排在地理社团活动时间集中进行,教师也能对学生进行相应 的指导。所以, 作业设计不仅要设计好作业内容和形式, 也要结合学生的课余时间对 作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三) 形式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团队合作需要1开发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课后作业采取分类设计 (图 4),目的是落实因材施教, 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分层并不是简单的对学生进行差别对待,把学生简单的分为三六九等, 因为那样会让- 4 -优秀学生更突出, 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始终得不到提高, 得不到成就感 和自信心,从而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所
9、以,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 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作业,最终让每位学生能有效地提升地理学科素养。课时作业内容分基础巩固和拓展提升两大类, 均需要学生独立完成。 基础巩固为 达标检测, 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分类、基本特点等基础性知识, 难度较低, 以 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为主,通过材料融入区域资源差异, 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 力。拓展提升作业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型布置, 主要是思维能力拓展作业、实践操 作拓展作业、绘制图表拓展作业、科普宣传拓展作业设计制作拓展作业等类型, 重点 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培育人地协调观。 学生个人可自由选择一项完成即可。图 4.课时作
10、业设计分类模块示意图2.定期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完成活动项目,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单元作业是在课时作业的基础上对本章作业内容进行一定融合和提升, 有更加明 显的综合性, 除基础巩固作业外, 其他内容均需要学生组建团队来合作完成。 在每单 元学习结束后, 根据平时的选择情况和作业提交情况, 对各班级不同特长的学生进行 合理分组, 进行综合类活动, 让他们在活动中各展其能, 增加自信, 这样也可以让学 生在团队里不断影响其他组员,相互影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整体发展。(四) 内容上:构建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 5 -图 5.活动作业设计思路示意图通过拓展选做的活动作业的内容设计, 关注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
11、, 将作业与其他 学科知识有机结合, 融合德育、美育、 劳动教育、信息技术等内容 (图 5),让学生在 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参与热情、完成目标任务、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五育并举”, 帮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夯实基础知识, 在“做”中“学”,在“学” 中“做”,“学”“做”一体, 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五) 设计上: 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的科学的问题设计1.在素材的选取上,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 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选取材料 要具备思想性、 真实性、生活化、普遍性、关注度等方面要求。2.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能力, 要有科学性、 有效性和开放性, 不仅能培养学生 的逻辑性和
12、开放性思维,也能有效促进科学的观念和理念的渗透。3.实践类活动的设计要经过研究讨论并进行必要的社会调研, 让活动符合学生的 能力要求,能取得较好的预期成果。(六) 评价上:设计多样化、精细化、持续性的科学评价体系1在评价设计的设置上, 既要关注拓展作业的结果性评价, 更要关注拓展作业 的过程性评价, 要分别量化, 精细化评价,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萌芽,不断激发学 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 对于评价细化并且要有持续性,将每课时作业的评价总 评为合格、良好、和优秀三种,对优秀作业给予学生“XX 小达人”奖章。每学期根据 学生的奖章数量和种类,综合评定学生的个人能力。2在每单元结束后的团队活动作为
13、分组依据,将学生按照个人平时表现的特长 进行搭配分组, 完成团队活动。从而逐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解决问题能力。教 师对团队合作中的学生表现进行观察评价并进行记录,评定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6 -(七) 本单元作业体例 (见表 2)章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土地资源水资源课时“辨资源, 知家底”“识土地,护根本”“爱惜水,会节水”题型书面作业、实践类作业选择题、填空题、绘图填图题、综合题和活动类题课时作业 题量基础巩固(4-5 题)拓展提升(3-4 类)基础巩固(4-5 题)拓展提升(3-4 类)基础巩固(4-5 题)拓展提升(3-4 类)选择、综合自选一类选择、综合自选一类选择、综合自选一类
14、课时作业时间10 分钟内20 分钟内10 分钟内20 分钟内10 分钟内20 分钟内单元作业基础巩固 4-5 题;拓展提升 3-4 类。单元作业时间基础巩固 15 分钟内;拓展提升类一般控制在 30 分钟内。表 2 “中国的自然资源”作业体例本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流程为: 明确作业目标、对照重点难点、选取相关素材、 设计多类型任务、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五、课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辨资源,知家底”“伐后更生延百岁, 祖先遗树值千年。资源利用慎材艰。”叶剑英 浣溪沙 登大兴安岭竭泽而渔,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鱼。 吕氏春秋 义赏资源,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 、财力 、人力等各种物质的总称
15、。资源可分为自 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 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等。中国幅员辽阔, 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中国各类型土地资源都有分布;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 位;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几乎具有北半球的全部植被类型;矿产资源 丰富, 品种齐全。- 7 -自然资源具有两重性,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环境要素。而从自然资源总量 看,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品种丰富,一些重要资源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口总数居 世界第一位,从人均资源占有量看, 我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作业
16、内容基础巩固(必做题)资料:2021 年 11 月 11 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向亚太经合组织 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题为坚持可持续发展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演 讲中提到: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 2060 年碳中和的目 标,我国面临十分艰巨的挑战。一是 。二是 。三是中国的能源资源“富 煤、贫油、少气”,能源消费对煤炭的依赖性大,能源结构转换势必导致能源成本 和经济系统结构的变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如此艰巨的挑战,中国仍然 做出了庄严的政治承诺,这充分展现了主动承担全球环境责任、全面推动绿色低碳 转型的大国担当,彰显了深度参与和积极
17、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决心和勇气。请根据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完成基础巩固作业内容。下图是 “碳 中和 ”示意 图, 据此 完成 第 1-3 小题。1 关于 “ 碳 中和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碳 中和 ”指碳排放与碳吸 收达到平衡 B.消耗石油会增加碳吸收C. 绿色 出行 能 降低碳排放 D.植树造林有利于碳吸 收 2.根据 图示信 息 ,有利于实现 “ 碳 中和 ” 的生产方式是 ( )A.开发利用风力 、水力等清洁 能源 B.加大森林 资源采伐力度C.提高化石能源消 费 比例 D.大力发展钢铁 、煤炭等重工业3. 下列图行为不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的是( ) - 8 -A B C D
18、 下 图是我 国 电力发 电量所 占 比例 ,据此完成第 5 小题4 通过 阅读材料和上 图 中 的信 息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我国煤炭丰富 ,火力发电仍占据首位B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 ,水力发电量处于第二位C 我 国 电力供应稳定 ,转型 困难 ,可以继续大力发展火力发 电D水力 、风能 、太 阳能等清洁发 电方式仍有很大发展空 间5、综合题:根据材料完成下面作业内容。材料一: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及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表(见下表)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河流径流量森林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名次33466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1/31/21/31/41/
19、5材料二: 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 吃烧烤等于“吞森林”,该报呼吁不能“为嘴 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 算 了一笔帐,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 “ 口下留情救树林。 ”(1) 材料一中自然资源, 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有 ;属于可 再生资源的有 。- 9 -(2)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合理利用,并且注意 和 ,便能够实现 可持续利用。而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当 和 使用。(3) 材料一反映的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总量_,人均_。(4)炭火烧烤对资源和环境的不良影响有 (写出二条) _、_。拓展提升 (选做)(选做题一:思维提升)读“中国主要能源矿
20、产分布图 ”,回答以下问题。 (原创题)(1)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 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 布在 地区;水能蕴藏量最丰富的是 地区; 风能和海洋能主要分布在 地区。(2) 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我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仍在增加。对 此,我国应大力开发新型能源和清洁能源,例如_能、 _能、潮汐能、地热能 等。 (3) 我国资源的总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并且人均占有量还在不断减少 。下 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资源种类和数量较少 B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自然资源消耗多- 10 -C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数量众多 D部分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破坏较严重(4) 关
21、于中国的能源资源“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下列措施有利于环 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是( )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对能源的需求 加大新型能源的开发 利用技术, 提 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大幅提高电力资源的使用价格 全民树立节约资源意识A B. C. D.(5) 作为学生,我们能为“碳达峰”、“碳中和”做到的事情有: (列举 2-3 条) (选做题二:实践操作类)项目(任选一项)任务内容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设 计 小 达 人”【设计任务】4 月 22 日是世界地球日, 2022 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 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结合该主题,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市的主要资源 类型、
22、特点和利用情况,设计一条保 护资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宣传标 语并撰写宣传文案。(要求: 标语字 数在 15 字以内,文案不少于 150 字。)【作业分析】宣传标语切合主题,语 言精练, 富有情感且能产生 共鸣, 能关注生活实际, 有 一定的可操作性。【设计意图】此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 对家乡的了解, 增强家乡自 豪感,并认识到家乡在资源 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树立保 护资源的意识。- 11 -“ 绘 画 小 达 人”【宣传设计任务】“节约资源, 人人有责”。请围绕“节 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从我做起”,根据 自己的理解,绘制一幅宣传画,并参与 宣传展览。(要求:宣传画以漫画为主, 也可以结合)【作
23、业分析】内容要充实、切合主题, 版块设计要合理,绘图符合 主题,美观大方。【设计意图】此活动有助于启发学 生反思更多节约和保护自然 资源的行为,并潜移默化地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 手 工 小 达 人”【制作任务】“垃圾不用丢,巧手变成宝”。收集和利用家里不用 的废 旧物 品,如:不穿的衣物、饮料瓶、编织袋、 废报纸等,完成一次“变废为宝”的手 工制作并在学校的“跳蚤市场”展览并 售卖。 (利用课后业余时间)【作业分析】所用原材料必须是家里 废弃不用的物品, 无需过于 复杂,要有一定的创意,作 品具有美观性或实用性 即 可。【设计意图】通过此项活动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同
24、时可回 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时间要求:基础巩固 (必做):10 分钟内;拓展提升类:思维提升(选做一) 20 分钟内;实践类拓展 (选做二) 提升能在一周内完成即可。三、评价设计题型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基础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2 -巩固知道我国的自然资源基本特征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提升拓展提升理解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重要性爱护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和行动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根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 的要求,本节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描述 有关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因为自然资源的差异会导致利用的态度和方式也有区别。
25、 在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的学习后, 学生能对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人均不 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所以学生能对不同的自然资源在利用中有正确的态度, 节约 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第二课时 “识土地,护根本”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 地,万物所陈列也。说文解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我爱这土地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 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
26、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一、作业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基础巩固(必做)- 13 -资料: 古语说:仓廪实,天下安。粮食,是历代国家治国安邦的根本。耕地是粮 食生产的重要前提与保障,粮食生产离不开耕地这铺“温床”。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 们的生命线。对于我们的生命线-耕地,习近平主席作出重要指示:我国人多地少 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 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 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请根据资料和相关材料完成基础巩固作业内容。1.下图是我国几种土地利用类型,请
27、根据理解,完成下列填空题。(1)请写出序号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 , , , , 。(2) 上图中,属于农业用地的有 (填序号)属于建设用 地的有 (填序号);属于难利用土地的有 。2.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十几亿人吃饭的大事, 决定了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 把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丝毫闪失。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土地基本国策是( ) A.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B.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C.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3. 下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属于保护耕地的是 ( )A合理规划,禁止乱占耕地- 14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
28、积C充分利用每一寸草地,允许垦殖开荒,多方面提高牧区人民的经济收入D对我市某林场进行开发,扩大耕地面积4. 下列漫画反映不合理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是 ( )A BC DA.草场退化 B.水土流失 C.耕地减少 D.土地污染5. (综合题) 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 ABCD 与右图土地利用构成比例图中 . .所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对 应关系分别为: A_,B_,C_,D_, (2) AB 两种耕地类型的分界线是_,这条分界线与我国 1 月份 _ 等温线和_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 15 -(3)从干湿地区来看, 草地主要分布在_和_区, 耕地主要分布 在_和_区。
29、(4) 从地形类型来看, 草地主要分布在_地区, 耕地主要分布在_。 (5) 右图土地利用构成比例图中, 我国土地利用构成比例_ (是、否)合 理,_地少、 _ 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_。拓展提升 (选做)选做题一:拓展提升(思维提升)自然条件对土地利用类型有着重要影响。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 2 为该区域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图 2图 1【探究主题】我国某区域自然条件对土地利用类型及农业类型的影响。【探究过程】(1)图 1 所示区域地形以 、 为主。 A 、B 两山峰的相对高 度是 。R 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2)图2 反映的本区域
30、气候特征是 。(3)综上分析,甲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适合发展 业。 耕地类 型是 ,适宜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作物熟制为 。 乙地的土地利用的类型是以 为主,适合发展 业。【归纳总结】(4)我国自然条件区域差异显著,对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生产方式会产生影响, 所 以要遵循 原则。- 16 -选做题二:拓展提升(实践操作类)项目作业内容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宣传小 达人”2021 年 6 月 25 日是第 31 个全国土地日 ,我们再次 呼吁: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 耕地红线”!请结合该主 题,搜集资料,了解我市的 土地资源特点和利用情况并 形成宣传文案(字数不少于 100 字),并设计一条保护
31、 资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 宣传标语。(要求:字数在15 字以内。)【作业分析】宣传标语切合主题, 语言精练, 有一定的 生活实际联系, 符合要求即可。【设计意图】此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 增强家乡自豪感,并认识到家乡在资源利用 中存在的问题, 树立保护资源的意识。“绘画小 达人”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为深刻理解“十分珍 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 护耕地”是我国的土地基本 国策。请根据这一土地基本 国策绘制一幅保护耕地资源 的漫画。 (优秀作品将进行 校园展览)【作业分析】绘制的宣传画色彩要大方、形象要饱满, 主题明显, 有较为深刻的内涵,能突出土地 基本国策的主要内容,准确反映出
32、保护耕地 资源的重要性。【设计意图】通过地理学科与美育相结合,通过学生 的绘画特长方式进行,能增强学生的绘画水 平,更让学生更能将知识进行深化,而且通 过手绘能将保护耕地资源的意识加深印象, 深入心灵。并通过展览影响更多的人去将保护土地资源落实到行动中去。“实践小 达人”近期,我市正在调研“十 四五”期间我市城市化情况, 假如你是我市政协委员, 调查我市土地利用类型, 并能【作业分析】学生的方案设计要根据情况进行分析,须具 有很强的针对性,建议也要有合理性。【设计意图】通过此项活动能将学生所学知- 17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建议我市 市区未来 5 年规划土地使用 方案。(教师提供我市空白 轮廓
33、图、水系图、 地形图、农业分布图等)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自己作为政协委 员进行角色转换,激发出学生主人翁意识, 同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也会学会思考和计 划,提高学生的规划能力,对培育学生的个 人素养能很好达成。二、时间要求:基础巩固(必做):10 分钟拓展提升 (选做):思维拓展:15 分钟。实践类活动: 利用课后服务、业余时间, 一周内时间完成即可。三、评价设计题型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基础巩固了解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土地类型分布的掌握理解自然要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拓展提升学科融合能力对土地资源基本国策的理解培养规划设计能力和意识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学生在初中阶段, 思维和眼界都比较受限
34、, 对土地地这种资源的了解还不是很多, 需要通过大量补充资料来进行学习, 让学生说出土地资源的特点, 更好的把握对每种 土地利用方式的多少与分布, 熟练地掌握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与分布, 从而为后面理解土地国策奠定基础。通过实践类活动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能将 学生所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生活实际相联系, 通过自己角色转换, 激发出学生主人翁 意识, 同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也会学会思考和计划, 提高学生的规划能力, 对培育学 生的个人素养能很好达成。- 18 -第三课时“爱惜水,会节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道德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观书有感水资源是指地球上
35、具有一定数量和可用质量能从自然界获得补充并可资利用的水。 水利科技名词(科学出版社, 1997)水资源是被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广泛利用的资源, 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 还用于发电、水运、水产、旅游和环境改造等。在各种不同的用途中, 有的是消耗用水, 有的则是非消耗性或消耗很小的用水, 而且对水质的要求各不相同。这是使水资源一水多用、充分发展其综合效益的有利条件。此外, 水资源与其他矿产 资源相比, 另一个最大区别是: 水资源具有既可造福于人类, 又可危害人类生存的两 重性。一、 作业内容基础巩固(必做)资料: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
36、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平衡。 习近平 2021.5.14要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走好水安全有效保 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习近平 2021.10.22请根据以下资料和材料完成作业内容。(一)读下列材料,完成 1-2 小题材料一:下表为我市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时间(月)123456789101112降水量(毫米)4054859810814817312875545429- 19 -材料二: “石龟望湖”本是我市公园独特一景,现已成为我市防汛“晴雨表” 。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 2019 和 2020 年夏季拍摄
37、的“石龟望湖”图。1. “绘一绘”,根据材料一中所给的我市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数据,绘制我市降水量柱状图。2.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我市水资源具有怎样的特点?答: (材料一) ;(材料二) 。 3.这一特点容易造成_灾害, 针对这一特点可采取的工程措施是。_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明确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中国节水标志是()A.B.- 20 -C. D.5.要解决如图漫画中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 节约用水 B. 治理水污染 C. 修建水库 D. 跨流域调水6.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习题。材料一:“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和“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材料二 :南水北调为北京202
38、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提供了安全的水资源保 障。目前,南水北调中线的“南水”,已成为北京城市自来水厂的主力水源, 国家体 育场、国家速滑馆和首都体育馆等重要场馆都已经用上了“南水”。(1) 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2) 材料二中的“南水”指的是_水系的水,南水北调是把该流域的水调 到严重缺水的_、_地区。其中线工程是引长江最大的支流 _江上游_水库的水到北京等地区。- 21 - 三级指标“家国情怀”在课程标准中的描述,包括地理国情和地理乡情两方面。地理国情的描述主要体现在: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邻国、临海、人口、地形、地势、气候、河流、农业、工业、交通运输
39、以及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几方面。地理乡情的描述主要体现在:家乡的地理位置、发展规划等。三级指标“家国情怀”在课程标准中的描述,比较全面的反映了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例如: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邻国和濒临的海洋、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这些描述充分说明了我国的领土面积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例如:我国的地形地势、气候特征、河流水文特征等自然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了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体现了我国的资源优势。例如:通过我国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分布及特点的学习,可以充分理解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增加民族自豪感。例如:关于台湾省
40、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的位量和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蕴含着我国对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国际理解教育的涵义之一,是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理解他国、他人,首先要理解自己,只有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尊重他人,这就是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是国际主义的前提。三级指标“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课程标准中的描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基本状况的认识,二个是对国家之间关系的认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这些描述,是对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基本状况的认识。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每一个人都是“地球村”的一员,只有对地球整体状况的深刻认识,才能更好的理解不同国家、不同人之间,只有通力合作,才能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三级指标“区域经济差异”在课程标准中的描述,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发展中国家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