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易错易混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原始社会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分析:原始社会虽然不存在剥削、压迫,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人生活极其艰苦,维持生存非常困难,处于野蛮状态。因此,原始社会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2.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残酷剥削和压迫奴隶。因此,奴隶社会代替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巨大倒退。( )分析: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3.在封建社会,地
2、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分析:在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占有,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4.收取地租、征收苛捐杂税和强迫农民服徭役这封建统治的特点。( )分析:收取地租、征收苛捐杂税和强迫农民服徭役是地主剥削农民的方式;君主专制和等级森严是封建统治的特点。5.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劳动价值。( )分析: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工人创造的劳动价值工人的工资。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分析:资本主义
3、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7.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在于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弊端。( )分析: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在于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批判现实生活。8.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阶级斗争。( )分析: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阶级调和。9.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 )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的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道路。10.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分析:资本主
4、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1.剩余价值学说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分析: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12.共产党人反复学习、深入研究共产党宣言,能为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案。( )分析:共产党人反复学习、深入研究共产党宣言,能为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提供方法论指导,错在“具体方案”。要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
5、合,才能找到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鸦片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分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新中国诞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分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并未改变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分析:三大改造的成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5.社会主义过渡时
6、期的总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6.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分析: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7.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
7、之间的矛盾。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经济特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分析: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或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1990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分析:把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3.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4.“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时毛泽东提出来的。( )分析:是邓小平提出来的。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 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 )
9、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而不仅仅是政治制度保障。8.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已经发生变化。( )分析: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主要矛盾发生变化。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但这种转化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对高速度的追求。( )分析:这种转化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对
10、中高速的追求。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分析:我国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4.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人民。( )分析: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5.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梦想。( )分析: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6.扶贫是实现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的根本保证。( )
11、分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的根本保证。7.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 )分析: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8.“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的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分析:“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的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12、义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45必修2 经济与社会易错易混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分析: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2.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分析:以
1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3.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分析: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5.国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分析:不是国有经济,而是国有企业。6.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焕发国企活力,改变公有资产所有制性质。( )分析:没有改变公有资产所有制性
14、质。7.实行“三权分置”,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会使农村集体经济变为个体经济。( )分析:“三权分置”改革是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重大变革,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消除市场缺陷,保障公平竞争。( )分析:错在“消除”,市场缺陷不能消除,只能克服。2.政府有效治理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分析:政府有效治理对经济发展起宏观调控作用。3.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市场调节滞后性的表现。( )分析: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4.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分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15、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5.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政府决定价格的机制。( )分析: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6.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可以完全由市场来调节。( )分析: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节。7.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 )分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或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8.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
16、求。( )分析: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9.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降低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 )分析: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降低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积极的货币政策。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1.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 )分析: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2.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分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3.新发展理念是促进我国GDP快速增长的战略策略。( )分析: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
17、阶段。4.实体经济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分析: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5.解决好“三农”问题,需要深化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巩固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分析:农村土地属于集体,农村对土地没有所用权,有使用权。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建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分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7.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建设以乡带城、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分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1.公有制领域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
18、)分析:公有制领域还可以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按要素分配。2.叔叔经营农家乐,其收入主要属于财产性收入。( )分析:叔叔经营农家乐,其收入主要不属于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3.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分析: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收入差距。4.我国的个税调整体现了初次分配更加注重效率的分配原则。( )分析:我国的个税调整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效率的分配原则。5.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性收入是居民获得收入的唯一途径。( )分析: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居民获得收入的途径。6.承包土地种植经济作物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19、 )分析:承包土地种植经济作物获得的收入属于劳动性收入。7.居民解决生活困难只需要社会保障就可以了。( )分析:居民解决生活困难除了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力更生能力。8.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分析: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9.社会福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分析: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10.社会保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20、)分析: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必修3 政治与法治易错易混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中国逐渐成为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官僚资本垄断的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分析: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21、是近代中国的次要矛盾。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分析: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分析: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
22、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 )分析: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分析: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7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是强国之路。( )分析: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8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
23、上层建筑。( )分析: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1.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自身特殊利益的政党。( )分析: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2.党要履行好承担的国家职能,充分发挥经济,法律,行政等无形手的调节作用。( )分析: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职能,党不能履行国家职能,经济,法律,
24、行政等宏观调控的手段,属于政府发挥作用的手段是有形手,市场调节是无形手。3.党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分析: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4.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分析: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共同理想。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但不是决定因素,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6.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
25、性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出来。( )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直接体现。7.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完全相同的内容。( )分析: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立足点。( )分析: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的国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立足点。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分析:中国共产党的
26、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2.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保持自身的先进性。( )分析: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分析: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4.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全面,基础是从严。( )分析: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5.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的基本方式。( )分析: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6.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党的
27、思想建设摆在首位。( )分析: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7.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就是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分析:政府及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行使行政权力。8.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分析: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在我国公民当家作主,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 )分析: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公民没有决策权。2.我国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分析: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
28、意志,人民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3.监督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分析: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民主与专制的辩证统一。( )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统一。5.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和全民性。( )分析:民主具有阶级性,不存在全民的超阶级的民主。6.我国修改民法总则为弘扬社会正能量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证明我国从法理上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地位。( )分析:民法提供了制度保障,党的领导是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早在新
29、中国成立时就已经确立。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大具有质询权,人大代表拥有提案权,立法权决定权。( )分析:人大代表具有质询权,提案权,人大有立法权,决定权。2.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监督权。( )分析: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监督权。3.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委会或地方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 )分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5.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分析: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30、基石。6.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分析: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7.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分析: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选出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8.人大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严格执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行使最高立法权。( )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人大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严格执法,人大代表不能行使立法权。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1.政协委员联名提出某项提案,说明其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质询权,履行政治协商的职责。( )分析: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质询权,政协委员提出提案体现参
31、政议政。2.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国家机构。( )分析: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构。3.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分析: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职能,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4.民族区自治区的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法院。( )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不包括检察院法院监察委员会。5.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消除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和差异。( )分析:隔阂可以消除,但差异不能消除。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在各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的所有事物,
32、享有高度自治权。( )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港澳台有高度的自治权。7.我国当前的宗教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我国宗教界的教义具有先进性,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分析:宗教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仍为唯心主义世界观。宗教教义不具有先进性。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8.我国保护一切宗教活动,支持和鼓励公民信仰宗教,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可以信教。( )分析: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支持不鼓励。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不得信教。9.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村民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政权组织。( )分析: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村民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
33、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10.农村的基层协商民主理事会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创新了村民自治组织的形式。( )分析:村民自治组织的形式为村委会是法定的,不能随意创新或完善。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1.近代一些仁人志士,将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的努力失败了,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要拒绝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经验。( )分析: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近代一些仁人志士将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的努力失败了,对于西方法治模式的经验,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符合我国国情的法治模式经验,我们可以借鉴,而不是一味的拒绝。2.法治是人类社会一出现就存在的一种现象。( )分析:
34、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自从有了法律以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成了现实。( )分析:在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步成为现实。4.法在国家治理中只有政治职能,只体现在政治领域。( )分析:法在治理国家中具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罚所具有的这两种职能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5.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为人权法治保障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证。( )分析: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为人权法治化保障提供了坚强保证。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
35、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一种目标,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7.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我国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分析: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的是我国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而不是我国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8.坚持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坚持党纪高于国法,党员干部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分析:法律规范调整人的行为,是对全体公民的基本要求,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党纪要严于国法,而不是高于国法。9.法律是
36、治国之重器,我们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分析: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我们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但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依法治国。10.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守法和司法平等。( )分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平等的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适用法律,它是指守法平等和司法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因为法律具有阶级性,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1.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规定了社会生活的所有问题。( )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但宪法并不规定社会生活的所有问题,而是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
37、本问题。2.只要有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就可以建设法治国家。( )分析:建设法治国家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有法律的严格实施。3.进入新时代,我国加快建立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分析: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形成。4.政务公开就是把所有政务信息都公开。( )分析: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公民个人信息的政务不能公开,目的是保障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因为泄密而受到损害。5.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分析:仅仅用管多管少作为衡量一个政府好坏的标准是不正确的,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上看,衡量一个政府的好坏,要看它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和
38、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历史的阶级的观点看,衡量一个政府的好坏,要看它是否代表进步阶级的利益,从政府的职能范围看,该管的要管住管好,不该管的就应该放权。6.行政机关必须维护法律的权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分析:行政机关必须维护法律的权威,要坚持严格执法,但不能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司法机关的工作。7.政府要依法全面履行职能,这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 )分析:政府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政府只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管好,才能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造福于人民。8.法治国家是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
39、 )分析: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9.建设法治社会,能够防止社会矛盾出现,促进公平正义。( )分析: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公平正义。10.诉讼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唯一途径。( )分析:纠纷发生后,人们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诉讼不是唯一的途径。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1.我国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分析:我国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推动国家进步,保障人民各项合法权利。2.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界
40、在立法协商中的主导作用。( )分析:人大在立法协商中占主导作用,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立法议案表明,全国人大通过行使审议权进行立法。( )分析:审议权是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之一,全国人大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4.执法的主体就是行政机关。( )分析: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的主体,而不是唯一的主体。5.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分析: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6.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要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分析:政府坚持依法
41、行政,就要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7.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就是两院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分析: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8.程序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分析: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9.当证据无法证明协议人无罪,但也无法证明其有罪时,法院应当宣判被告人有罪。( )分析:当证据无法证明协议人无罪,但也无法证明其有罪,是司法机关应根据疑罪从无原则,不起诉或判处被告人无罪。10.只要推进全民守法,就能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42、 )分析:推进全民守法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但不能说一定就能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必修4 哲学与文化易错易混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源于人们对万事万物的惊讶和好奇。( )分析:哲学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离不开对万事万物的惊讶和好奇。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分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是研究具体科学的基础,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分析: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4.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分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5.哲学
43、是“科学之科学”,是具体知识的总和。( )分析: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6.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 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7.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 分析:唯物主义的观点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的观点不一定都是错误的。 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 ) 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气、火、土等。或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与时俱进。( ) 分析
4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实践观点。10.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观的基础上是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观的基础上是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1.物质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 分析: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 分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 分析: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4.意识可以创造岀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 ) 分析: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创造岀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5.意识是大脑所特有的机能,大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 分析: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6.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主观的。( ) 分析: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7.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 分析: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8.人们应该改变规律适应变化的情况。( ) 分析:规律具有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