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庚林庚说说“木叶木叶”林庚(19102006)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作 家 作 品文 题 解 读“说”是一种文体。“说就是“谈谈”的意思,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写法较灵活。“说木叶”就是谈谈古代诗歌中的“木叶”这个词,这个形象。全唐诗全唐诗“木叶”73次,“树叶”28次,“落木
2、”24次,“落叶”204次。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木叶下。(战国屈原九下。(战国屈原九歌歌湘夫人湘夫人洞庭波兮,洞庭波兮,木叶木叶微脱。(南朝宋谢庄月赋)微脱。(南朝宋谢庄月赋)木叶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南朝陆厥临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南朝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江王节士歌)秋风吹秋风吹木叶木叶,还似洞庭波。(北朝王褒渡河北),还似洞庭波。(北朝王褒渡河北)第一段有几处引文,作者意图是什么?第一段有几处引文,作者意图是什么?意图:指出“木叶”是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后皇嘉后皇嘉树树,橘徕服兮。(战国屈原橘颂),橘徕服兮。(战国屈原橘颂)桂桂树树丛生兮山之幽。
3、(汉代淮南小山招隐士)丛生兮山之幽。(汉代淮南小山招隐士)庭中有奇庭中有奇树树,绿,绿叶叶发华滋。(无名氏)发华滋。(无名氏)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南朝萧纲折杨柳)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南朝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皎皎云间月,灼灼叶叶中华。(东晋陶渊明拟古中华。(东晋陶渊明拟古日日暮天无云)暮天无云)亭皋亭皋木叶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柳恽捣衣诗)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九月寒砧催木叶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唐沈佺期古,十年征戍忆辽阳。(唐沈佺期古意)意)无边无边落木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高)辞洞庭兮辞洞庭
4、兮落木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南北朝庾信哀江,去涔阳兮极浦。(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南赋)第二段有几处引文,作者意图是什么?第二段有几处引文,作者意图是什么?指出在诗歌中“树”“叶”常见,“树叶”却少见。第二段第二段有九处有九处引文,作者意图是什么?引文,作者意图是什么?文字洗练提出中心论点:从屈原起,诗人为何钟爱“木叶”这一艺术形象?无边无边落木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边落叶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炼字:结合你对杜甫登高的理解进行讨论,“落木”和“落叶”你觉得哪个好?说明理由。渊源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北周庾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5、江滚滚来(唐杜甫)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北宋黄庭坚)熟能生巧,推陈出新概念相通,艺术形象却概念相通,艺术形象却“一字千金一字千金”第第3 3段:段:从从“木叶木叶”发展到发展到“落木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木”这一字这一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来分析一下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来分析一下“木木”字字 一、一、“木木”在形象上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在形象上的第一个艺术特征高树多悲风风,海水扬其波。秋月照层岭,寒风风扫高木。【讨论】:从风与树木的关系,体会“高树”和“高木”能否互换?不能,使用场合不同。高树: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叶子越多,感情越饱满)高木:寒
6、风阵阵,扫得有力,木叶尽脱。(关山行旅图)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发现】:高木是空阔的,高树则是饱满的【发现】:高木是空阔的,高树则是饱满的“木木”与与“树树”相比,含义单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相比,含义单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第4段材料链接“秋月照层岭”四句想象柳恽旅途中的景象与经历,极言其风霜雾露之苦想象柳恽旅途中的景象与经历,极言其风霜雾露之苦。秋月照在层层的高岭之上,寒风吹拂着高高的树木,枯黄的树叶纷纷飘零。“扫”字下得极有力,使人想见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出了边地秋天的萧杀气氛。因为是夜行,所以说雾露侵湿了衣衫,经过一夜的旅途颠顿,至天色拂晓时分,关山才在晨曦中露出了它峥嵘的面
7、貌,似乎在催促着行人快快前去。一幅“关山行旅图”宛然在目,旅途的艰险与辽远于此可见。“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两句以比兴发端,出语惊人。易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说卦)谚曰:“树大招风。”则高树之风,其摧折破坏之力可想而知。“风”前又着一“悲”字,更加强了这自然景观所具的主观感情色彩。大海无边,波涛山立,风吹浪涌,楫摧樯倾,它和首句所描绘的恶劣的自然环境,实际是现实政治气侯的象征现实政治气侯的象征,曲折地反映了宦海的险恶风涛和政治上的挫折所引起的作者内心的悲愤与忧惧。二、二、“木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偏偏静夜四无邻,荒
8、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意境:落叶春夏之交,窈窕淑女,田间采桑黄叶静夜荒村,雨中陋室,亲友相逢木叶疏朗清秋,离人叹息,游子漂泊你能用图画的形式联想画面吗?请同学分享你能用图画的形式联想画面吗?请同学分享画作分享画作分享【讨论思考【讨论思考1 1】根据以下诗句画面,揣摩、对】根据以下诗句画面,揣摩、对比意象特征(颜色、触感、外形)比意象特征(颜色、触感、外形)落叶春夏之交,窈窕淑女,田间采桑黄叶静夜荒村,雨中陋室,亲友相逢木叶疏朗清秋,离人叹息,游子漂泊颜色枯黄,触感干燥,飘零缠绵 属于“风”的枯叶 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柔软的绿叶
9、静静长满一树,蒙蒙雨中更显色浓 属于“雨”的黄叶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联想画面:联想画面:深秋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远望群山,落木萧萧,天空开阔疏朗。眺望江水,澄江一道,分披月色【讨论思考【讨论思考2 2】进一步分析】进一步分析“木叶木叶”与与“落木落木”的差别的差别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意境:深秋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远望群山,落木萧萧,天空开阔疏朗。眺望江水,澄江一道,分披月色木叶:袅袅不断,袅袅不断,叶落依枝的缠绵叶落依枝的缠绵落木:无清秋气息无清秋气息(寒冬寒冬)洗净绵密之意,洗净绵密之意,更显空阔更显空阔
10、都具有“木”的特点:枯黄干燥属于疏朗清秋【讨论思考【讨论思考2 2】分析】分析“木叶木叶”与与“落木落木”的差别的差别登快阁宋代黄庭坚这是黄庭坚在太和知县任上登快阁时所作太和知县任上登快阁时所作的抒情小诗。在秋天的一个雨后黄昏,诗人办完公事后登上太和县赣江边快阁,倚栏远眺。但见夕阳下千山万岭绵延起伏,山上的落叶飘零,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空明澄澈。十四个字,准确、生动地刻画出雨后初晴的秋山秋江图雨后初晴的秋山秋江图,境界开阔,色彩明丽。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11、。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与白鸥盟: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诗歌的语言富于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暗示性,那些,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言外意味。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木叶:袅袅不断,袅袅不断,叶落依枝的缠绵叶落依枝的缠绵落木:无清秋气息无清秋气息(寒冬寒冬)洗净绵密之意,洗净绵密之意,更显空阔更显空阔湘夫人的形象?湘夫人的形象?【讨论思考【讨论思考3 3】九歌湘夫人屈原 先秦诗的前半段主要写湘君
12、思念湘夫人时望而湘君思念湘夫人时望而不见、遇而无缘的期待心情不见、遇而无缘的期待心情。因期待而落空所产生了忧伤、懊丧、追悔、恍惚等情感波动。诗的后半段是写湘君得知湘夫人应约即将湘君得知湘夫人应约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喜出望外到来的消息后,喜出望外,在有缘相见而又未相见的期待心情中忙碌着新婚前的准忙碌着新婚前的准备事宜。备事宜。诗的末尾,湘夫人才出现湘夫人才出现,召唤的目的达到,使前面一系列的期待性的描写与此呼应。(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当九嶷山的众神来把湘君的恋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如梦幻般的美境中惊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湘君思念湘夫人湘君思念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帝子降
13、兮北渚,目眇眇兮愁愁予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将以遗遗兮远者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九歌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九歌湘君是
14、姊妹篇。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因相思不见而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长时间痛苦的煎熬;男女双方的相恋真诚深挚,尽管稍有挫折,但都没有放弃追求和期盼都没有放弃追求和期盼,所以圆满结局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当他们在耐心平静的相互等待之后终于相见时,这场因先来后到而产生的误会和烦恼必然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迎接他们的将是湘君在幻觉中所感受的那种欢乐和幸福。湘夫人形象:湘夫人形象:亭亭独立,迢远而情深的美丽形象迢远:迢远:期望之大、期待之久 相距之远、相见之难情深:情深:细腻的心理刻画“暗示性”特点:深化人物形象,契合诗歌主题 通观整篇
15、文章,第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奇怪现象,即,并且分析了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和。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三、三、把握文章结构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思路现象在古代诗歌中诗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多用人多用“木叶木叶”甚至甚至“落木落木”而而极少看见用极少看见用“树树叶叶”或或“落叶落叶质疑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会有这种现象?种现象?解疑木与秋木与秋之间有之间有着密切着密切的联系,的联系,木适宜木适宜用在秋用在秋风叶落风叶落的季节的季节结论在艺术在艺术的领域的领域里一字里一字之差相之差相隔千里隔千里
16、启示1.由例引疑,由例引疑,追本溯源追本溯源2.选题小,选题小,论理深论理深3.言内之言内之意,言外意,言外之音之音四、拓展延伸:四、拓展延伸:从下面关于从下面关于“月月”的诗歌中体会的诗歌中体会“暗示性暗示性”物象意象(云:孤云、暖云、停云)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它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演说”说“木叶暗示性相对稳定性“月月”u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王维 u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u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陶渊明 u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 u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u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刘禹锡 u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u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 u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u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张惠言补充:物象迁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愁心愁心明月明月故园心故园心孤舟孤舟归心归心马首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