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了解对话中人物的思想、主张及性格特点。了解对话中人物的思想、主张及性格特点。2.2.掌握课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并注重积累。掌握课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并注重积累。礼乐射御书数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壹v2600年前,孔子虽然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甚至有过“乘桴(f)浮于海”的梦想,但终其一生,他老人家的足迹也没有走出过今 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界。然而,孔老夫子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他的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走向了五大洲、走进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中间。春秋末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
2、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积极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了解作者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宋儒把论语论语大学大学中庸中庸和和孟子孟子合称为合称为“四四书书”。论语论语共共20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
3、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某些章节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某些章节的记述,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有不少精辟的记述,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v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v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六艺六经:诗书礼 易乐春秋六种科目:礼、乐、射、御、书、数走进文本走进文本贰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 侍 坐(由)(点)(求)(赤)陪长者闲坐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长辈对晚辈说话自谦称名解 题论语 饥馑 曾皙
4、哂 舞雩 铿尔 小相 沂冠者 喟 俟 撰摄 比及 毋 冉lnjnx shnykngxingy gunku szhunsh bwrn字词通关注音释词宗庙之事: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会同:会同:诸侯会盟,朝见天子。会,诸诸侯会盟,朝见天子。会,诸 侯相见。同,诸侯同朝天子。侯相见。同,诸侯同朝天子。撰撰zhunzhun:才具,指为政的才能。才具,指为政的才能。冠冠unun者:者:成年人。古代男子成年人。古代男子2020岁时岁时 行冠礼,表示成年。行冠礼,表示成年。舞雩舞雩yy:台名,鲁国求雨的坛。台名,鲁国求雨的坛。子曰子曰:“以以吾一日长吾一日长乎尔乎尔,毋吾毋吾以以
5、也也.居居则则曰曰:不吾不吾知知也也.如或如或知尔知尔,则何则何以以哉哉?”以:介词,因为。乎:相当于“于”,介词,放在形容词之后,可译为“比”。尔:你们。以:动词,认为。居:在平时、闲居,指平时在家的时候。则:作“辄”解,常常,总是,就。知:了解,知道。如:连词,假如,如果。或:代词,在这里指人。以:用,做。何以:以何,如何。翻译:翻译: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不要认为我年纪大一点(你们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毋以吾也”。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
6、前置句,即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知吾也”。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则以何哉”。讲解课文:子路子路率尔率尔而对曰:而对曰:“千乘之国,千乘之国,摄乎摄乎大国之间,大国之间,加加之之以以师旅师旅,因因之以之以饥馑饥馑;由也;由也为为之,之,比及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三年,可使有勇,且知且知方方也。也。”夫子夫子哂哂之。之。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尔,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之后,相当于“然”。摄:夹。乎:相当于“于”,可译为“在”。加:加于,加到上。师旅:侵略的军队。因:接着。饥馑:这里泛指荒年。饥,五谷不熟;馑,
7、蔬菜不熟。为:治理。比及:等到。方:义、道理。哂:笑。翻译:翻译: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略,接着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并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求,尔何如?求,尔何如?”对曰:对曰:“方方六七十,六七十,如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年,可使足足民。民。如如其其礼乐,以礼乐,以俟俟君子。君子。”方: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如:连词,或者。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足。如其:连词,至于。俟:等待。翻译:翻译:“冉求,你怎么样啊?”冉求回答说:“
8、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待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着修养更高的君子来推行了。“赤,尔何如?赤,尔何如?”对曰: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如会会同,同,端端(名作动名作动)章甫章甫f(名作动名作动),愿为小相焉。,愿为小相焉。”如:连词,或者。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在这里都作动词用。翻译翻译:“公西赤,你怎么样啊?”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
9、,戴着礼帽,做一个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点,尔何如?点,尔何如?”鼓瑟鼓瑟希希,铿,铿尔尔,舍舍瑟而瑟而(表顺承)(表顺承)作作,对曰:,对曰:“异乎三子者之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子曰:子曰:“何伤乎?何伤乎?亦亦各言其志也!各言其志也!”曰:曰:“莫莫春者,春服春者,春服既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乎沂沂y y,风风乎乎舞雩舞雩y y,咏咏而而(表修饰)(表修饰)归。归。”夫子夫子喟然喟然叹曰:叹曰:“吾吾与与点也。点也。”希:同“稀”,稀疏。尔:助词,在拟声词之后。舍:放下。作:起,站起来。撰:陈述。一指才能,指为政的才能。亦:只是,不过。莫:同
10、“暮”。既:已经。乎:相当于“于”,可译为“在”。风:动词,吹风,乘凉。咏:唱歌。喟然:长叹的样子。与:赞同、赞成。翻译:“曾点,你怎么样啊?”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个人的才能不同。”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只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一起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啊。“三子者出,曾皙三子者出,曾皙后后。曾皙曰:。曾皙曰:“夫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子曰:“亦各言其志也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已矣!”
11、曰:曰:“夫子何哂由也?夫子何哂由也?”曰:曰:“为国以礼,其言不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是故哂之。,是故哂之。唯唯求则非求则非邦邦也与?也与?安安见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侯而何?赤也为之之小,孰能为小,孰能为之之大?大?”后:走在后头。方位名词作动词。夫:指示代词,那。已矣:罢了。让:谦让。邦:国家。此处指治理国家大事。唯:句首语气助词,无义。安:疑问代词,怎么。见:见得。之:指诸侯。翻译:翻译: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
12、在后面。曾皙问孔子: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孔子说:“只不过只不过自己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自己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孔子说:“治国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都不谦虚,因此治国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都不谦虚,因此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纵横六七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国家国家大
13、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能做大事呢?”提问:本文讲了什么事?你是怎样理解文章的层次?v 本文记述了孔子启本文记述了孔子启发弟子们畅谈自己的理发弟子们畅谈自己的理想,并对弟子们所谈理想,并对弟子们所谈理想的内容和态度,表示想的内容和态度,表示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不同的看法和评价。v 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子路、曾皙第一部分(子路、曾皙则何以哉)则何以哉)先生问志。先生问志。孔子的出场,给人以态度和蔼、孔子的出场,给人以态度和蔼、思想开明的印象。他
14、先自谦的话语思想开明的印象。他先自谦的话语打消师生年龄上的隔阂,为谈话创打消师生年龄上的隔阂,为谈话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环境。之后,造一个轻松、活跃的环境。之后,才让弟子言志。孔子确实是一位因才让弟子言志。孔子确实是一位因材施教的大师。材施教的大师。第二部分(子路率尔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吾与点也)弟子言志。弟子言志。子路抢先轻率发言,说出治理子路抢先轻率发言,说出治理“千乘之千乘之国国”的抱负,强调的是勇和方,却未涉及礼;的抱负,强调的是勇和方,却未涉及礼;孔子报以微笑。冉有、公西华、曾皙先后被孔子报以微笑。冉有、公西华、曾皙先后被孔子孔子点名,冉有以才能可治理小国作答,点名,冉有以才
15、能可治理小国作答,公西华以才能配小司仪官作答,讲话公西华以才能配小司仪官作答,讲话内容都涉及到礼。曾皙被问,从容内容都涉及到礼。曾皙被问,从容“舍琴舍琴”作答,言谈中描绘了一幅暮作答,言谈中描绘了一幅暮春郊游图,其言行追求,吻合了儒家春郊游图,其言行追求,吻合了儒家所向往的所向往的“礼治礼治”社会的最高境界;社会的最高境界;孔子当即表示赞同。孔子当即表示赞同。第三部分(三子者出第三部分(三子者出孰能为之大)孰能为之大)先生评志。先生评志。子路、冉有、公西华走后,曾皙单独子路、冉有、公西华走后,曾皙单独探问孔子对三同窗谈话的看法,探问孔子对三同窗谈话的看法,似有些不自信,怕自己背离了孔似有些不自
16、信,怕自己背离了孔子一贯主张的子一贯主张的“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论语论语子张篇子张篇)。孔子拿)。孔子拿礼对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礼对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志向逐一评点,从始至终也没有志向逐一评点,从始至终也没有批评为官。批评为官。关于孔子“与点”的说法 孔子孔子“与点与点”,历来有争议。从积极,历来有争议。从积极方面理解,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方面理解,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从消极方面理解,认为曾皙是消极避世,从消极方面理解,认为曾皙是消极避世,符合孔子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想
17、法。的想法。侍坐侍坐章所记之事当在章所记之事当在孔子晚年。四弟子中公西华最年孔子晚年。四弟子中公西华最年幼,比孔子小幼,比孔子小4242岁(刘宝楠岁(刘宝楠论论语正义语正义),孔子去鲁适卫时),孔子去鲁适卫时5656岁,(岁,(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时公)时公西华年西华年1414岁,难随孔子出游;又岁,难随孔子出游;又公西华是鲁国人(公西华是鲁国人(辞海辞海),),故公西华成为孔子弟子当在孔子故公西华成为孔子弟子当在孔子返鲁,即返鲁,即6565岁以后。岁以后。侍坐侍坐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一位教育的先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一位教育的先师和一群求知的学生,留下一场著名的对话,其教育场师和
18、一群求知的学生,留下一场著名的对话,其教育场景让人回味。文章通过老师和四个学生的对话,以言志景让人回味。文章通过老师和四个学生的对话,以言志为线索,不蔓不枝,再现了学生的志趣、性格和教养,为线索,不蔓不枝,再现了学生的志趣、性格和教养,也表达了老师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子路的率直、冉有也表达了老师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子路的率直、冉有的礼让、公西华的谦虚,曾皙的洒脱、孔子的善诱,通的礼让、公西华的谦虚,曾皙的洒脱、孔子的善诱,通过师生畅言,其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过师生畅言,其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值得一提的是,文章运用生活画面来表现社会理想和政值得一提的是,文章运用生活画面来表现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
19、把深刻的哲理蕴含于诗情画意之中,很有些言治抱负,把深刻的哲理蕴含于诗情画意之中,很有些言虽尽而意无穷的韵味。虽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文章思路文章思路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 千乘之国,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曾皙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问 答 评哂之(其言不让)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吾与点也(1)通过孔子的话,)通过孔子的话,反映出了孔子在教反映出了孔子在教学上的哪些
20、态度?学上的哪些态度?“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v.用温和自谦的话首先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v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v2、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v3、而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v循循善诱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21、。”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v 教学民主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材施教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本文突出地体现了孔子本文突出地体现了孔子“以人为以人为本本”“”“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的教育思想,和“循循善诱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春风化雨”的教育方的教育方式。当时,弟子们一旁侍坐,曾皙鼓式。当时,弟子们一旁侍坐,曾皙鼓瑟(乐以教和)。孔子是怎样对他们瑟(乐以教和)。孔子是怎样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呢?进行教育的呢?精讲点拨精讲点拨叁问“志”言“志”评“志”
22、四位弟子“志向”怎样?试从说话方式、言谈举止中体会其性格特点。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子路(仲由)有抱负,自信,却较鲁莽、轻率。志:性格:v侧重强国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从子路的神态和语言中表现了子路虽有治理国家的才干,但直率张扬,不谦虚。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冉有(求)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志:性格:侧重富民“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从冉有的语言中表现了冉有态度谦虚。能在诸
23、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公西华(赤)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委婉曲致)志:性格:v侧重以礼治邦“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f,愿为小相焉。”从公西华的语言中表现了公西华不仅态度谦虚谨慎,说话也委婉。v子路:侧重强国v冉有:侧重富民v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都是参加政治.志向虽各有侧重,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岁左右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曾皙(点)洒脱高雅从容淡定志:性格:v春游图“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曾皙的神态和语言中表现曾
24、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侧重教化治国高雅宁静拓展孔子为什么独独赞赏曾皙,说“吾与点也”?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说法:“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见杨树达论语疏证“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116页“今以论语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而终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话和欲居九夷的想法;孔子又说:饭疏食(吃粗糙的食物)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先秦文学参考资料第349页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译文:孔子说,“我的主张行不通了,就乘坐
25、竹筏漂流到海外去,跟随我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了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好勇的精神超过我,只是我从哪里取材做竹筏呢?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对“无所取材”的解释还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无所取哉”,是说子路没有可取之处,完全否定子路,是不符合孔子精神的,因此不可取;另一说是“无所取裁”,是说子路不知道控制自己,是一种责备的口气,似乎也非仁者气象,也不可取。此采用钱穆先生的说法,是说无法得到造竹筏子的材料,是一种和平豁达的气象。(3)孔子对四个弟子)孔子对四个弟子的谈话作了什么评价?的谈话作了什么评价?齐声读课文最后一段。(仲
26、由)(点)(求)(赤)哂与赞惜人物述志性格描写方法启示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治理“千乘之国”从政有抱负,坦诚,但性格比较鲁莽,轻率,自负神态、语言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从政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敦厚谦虚语言愿为小相“宗庙之事,如会同”从政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忍让、谦虚语言动作、神态、语言莫春者.咏而归。异乎三子者之撰淡泊名利,从容不迫,豁达,洒脱,自得人物对象孔子态度孔子评志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哂之叹之惜之与之其言不礼 赞成他治国志向,但认为他不够谦虚求则非邦也 没有正面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与“赤则非邦业与?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赞
27、成他治国志向,肯定他的谦虚态度,但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吾与点也 与孔子的观点相同,得到孔子的赞扬为何“哂”子路?赞赏坦率发言,委婉批评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孔子的“志”是什么?“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孔子的“志”是什么?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人人敬老,人人爱幼
28、,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v孔子在当时得不到重用,想要入仕但始终不能如孔子在当时得不到重用,想要入仕但始终不能如愿,最终选择潜心教育,编订古书。他心中怀有愿,最终选择潜心教育,编订古书。他心中怀有遗憾怀有矛盾。曾皙的想法符合孔子的遗憾怀有矛盾。曾皙的想法符合孔子的“用之则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舍之则藏”的想法,描绘的是一幅隐退之后的想法,描绘的是一幅隐退之后自得其乐的画面自得其乐的画面v用之则行用之则行:有能有能任用任用我的,我就把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我的,我就把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推行于世;推行于世;舍之则藏舍之则藏:不能任用我时,就将这些治国不能任用我时,就将这些治国平天下的大道,藏之于
29、身。平天下的大道,藏之于身。v 孔子孔子:他没有什么万卷巨著,万余字的语录是他一生思他没有什么万卷巨著,万余字的语录是他一生思想的浓缩;想的浓缩;v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世楷模。v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寰球世界也必将因他而和谐;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寰球世界也必将因他而和谐;v华夏文明因他而灿烂,未来明天也必将因他而美好。华夏文明因他而灿烂,未来明天也必将因他而美好。v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v他,一个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一个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请为孔子写一段颁奖词同步练习同步
30、练习肆1.与“加之以师旅”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 的一项是A A以以吾一日长乎尔吾一日长乎尔B B毋吾毋吾以以也也C C则何则何以以哉哉D D因之因之以以饥馑饥馑【答案答案】D/A.D/A.介词,因为;介词,因为;B.B.动词,认动词,认为;为;C.C.动词,用,做;动词,用,做;D.D.介词,用。介词,用。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比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及三年,可使足民 比及:等到。比及:等到。B.B.方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六七十,如五六十 方:方圆,纵横。方:方圆,纵横。C.C.异乎三子者之异乎三子者之撰撰 撰:才能,指为撰:才能,指为政政 的才能。的才能。D.D.夫子夫子喟
31、然喟然叹曰叹曰 喟然:不高兴的喟然:不高兴的 样子。样子。【答案答案】D/D/喟然:长叹的喟然:长叹的样子。样子。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B.B.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C.C.莫春者,春服既成莫春者,春服既成D.D.唯求则非邦也与唯求则非邦也与【答案答案】B/A.B/A.希通稀希通稀 C.C.莫同莫同暮暮 D.D.与通欤与通欤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A宗庙之事,如会同,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愿为小相焉B B其言不其言不让让C C浴乎沂,风乎浴乎沂,风乎舞雩舞雩D D三子者出,
32、曾皙三子者出,曾皙后后【答案答案】B/AB/A、C C、D D三项名词活用为三项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B B项项“让让”是形容词,意思是是形容词,意思是“谦让谦让”,不属于词类活用。,不属于词类活用。5.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 A毋吾以也。毋吾以也。B B居则曰:居则曰:“不吾知也不吾知也!”C C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或知尔,则何以哉?D.D.加之以师旅。加之以师旅。【答案答案】D/AD/A、B B两项否定句,代词两项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宾语前置;C C项则为疑问句代词宾语项则为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前置;D D项是介词短语作补语。项是介词短语作补语。6.下面对文中四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概
33、括不 准确的一项是A.A.子路性格急躁、爽直、自负。子路性格急躁、爽直、自负。B.B.冉有出言谨慎,性格较谦虚。冉有出言谨慎,性格较谦虚。C.C.公西华看似谦虚,实则讲话虚伪。公西华看似谦虚,实则讲话虚伪。D.D.曾皙文质彬彬,放达洒脱。曾皙文质彬彬,放达洒脱。【答案答案】C/CC/C项分析不当。公西华说项分析不当。公西华说话表现了他谦虚的好品质。话表现了他谦虚的好品质。7.从上文可知,孔子的治国主张是什 么?他的主张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答:答:【答案答案】孔子的治国主张是孔子的治国主张是“为国为国以礼以礼”,即以礼治国。这个主张是,即以礼治国。这个主张是通过对学生志向的评述,侧面表现通过对学生志向的评述,侧面表现出来的。出来的。8.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居则曰: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 以哉?以哉?”译文:译文: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译文:译文:【答案答案】你们日常起居时总说:你们日常起居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样做呢?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样做呢?要用礼来治国,可他说话却一点也要用礼来治国,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因此我笑他。不谦让,因此我笑他。